Physic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zjliu (秋天的萝卜), 信区: Physics
标 题: 黄昆:治学之道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Apr 7 22:15:32 2003) , 转信
黄昆先后师从吴大猷、莫特、玻恩三位大师,其中莫特对他的学术影响最大。黄昆又与
杨振宁等一批物理学大师交往,在学术讨论与争论中互相影响。黄昆有选择地吸取了各
位大师的治学之道,在60载的研究教学中,形成了自己独特而鲜明的治学风格。
黄昆把自己一生的科学研究经历归结为:“一是要学习知识,二是要创造知识。对
做科学研究工作的人来讲,归根结底在于创造知识。”对于学习知识与创造知识,黄昆
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和通过观察别人的经验教训,归纳出两句名言:
(1)学习知识不是越多越好,越深越好,而是要服从于应用,要与自己驾驭知识的
能力相匹配。
(2)对于创造知识,就是要在科研工作中有所作为,真正做出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为此,要做到三个“善于”,即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尤其是要提出在科学上有意义的
问题;善于提出模型或方法去解决问题,因为只提出问题而不去解决问题,所提问题就
失去实际意义;还要善于作出最重要、最有意义的结论。
这两句名言确实是黄昆的经验之谈。
键是真正在科学上有意义。从黄方程的建立、极化激元概念的提出,到多声子跃迁理论
的开创,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好的研究群体对其中个体成员发现和提出好的研究课题
的启示作用。这种在创造性的科学研究环境中所提出和发掘的问题,往往是人们所关心
的真正有意义的问题。
记者曾问他:“谁对您的一生影响最大?”黄昆坦率地回答道:“我自己对自己影
响最大。像我这样考虑问题,没有太大的天赋也能做出很好的工作。过去教学时,大家
评论我课上得还不错,我也认为是下了功夫的。因为我认为上课也是培养人,讲课是我
的责任,我尽了我自己很大的努力。”
严谨是黄昆治学上又一特点。对于自己所研究问题的每一环节,黄昆都要反复推敲
,有时经过“否定之否定”的n次方,才得到一个正确的结论。黄昆常说,他的十个想法
中有九个靠不住,为此他总是仔细推敲。黄昆不赞成用过于烦琐的数学方法来研究物理
问题,然而在需要数学推导及计算时,他又十分仔细,反复多遍地来回检验。“黄昆一
生惟谨慎”,即使每次讲话,作报告,他都得事先写好稿子,并试讲几次。越是重要的
场合,他试讲次数越多。与他夫人李爱扶相反,黄昆在许多方面是个“悲观主义者”。
通常他宁可把事情想得更复杂一些,多做几手准备,而不相信“天上掉馅饼”。
黄昆在学术上对自己的论著力求完美。他觉得意思不大的一些著作往往被他自己束
之高阁。他强调,研究工作不能安于修修补补,以数量取胜,而是要真正在科学上解决
问题。他主张,每篇论文都要实实在在地解决一个或几个物理问题,这样才有价值。他
非常不赞成有的人文章发表了许多篇,却没有真正解决一个问题。
键是真正在科学上有意义。从黄方程的建立、极化激元概念的提出,到多声子跃迁理论
的开创,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好的研究群体对其中个体成员发现和提出好的研究课题
的启示作用。这种在创造性的科学研究环境中所提出和发掘的问题,往往是人们所关心
的真正有意义的问题。
记者曾问他:“谁对您的一生影响最大?”黄昆坦率地回答道:“我自己对自己影
响最大。像我这样考虑问题,没有太大的天赋也能做出很好的工作。过去教学时,大家
评论我课上得还不错,我也认为是下了功夫的。因为我认为上课也是培养人,讲课是我
的责任,我尽了我自己很大的努力。”
严谨是黄昆治学上又一特点。对于自己所研究问题的每一环节,黄昆都要反复推敲
,有时经过“否定之否定”的n次方,才得到一个正确的结论。黄昆常说,他的十个想法
中有九个靠不住,为此他总是仔细推敲。黄昆不赞成用过于烦琐的数学方法来研究物理
问题,然而在需要数学推导及计算时,他又十分仔细,反复多遍地来回检验。“黄昆一
生惟谨慎”,即使每次讲话,作报告,他都得事先写好稿子,并试讲几次。越是重要的
场合,他试讲次数越多。与他夫人李爱扶相反,黄昆在许多方面是个“悲观主义者”。
通常他宁可把事情想得更复杂一些,多做几手准备,而不相信“天上掉馅饼”。
黄昆在学术上对自己的论著力求完美。他觉得意思不大的一些著作往往被他自己束
之高阁。他强调,研究工作不能安于修修补补,以数量取胜,而是要真正在科学上解决
问题。他主张,每篇论文都要实实在在地解决一个或几个物理问题,这样才有价值。他
非常不赞成有的人文章发表了许多篇,却没有真正解决一个问题。
国内流行一种说法,科学家有多种类型:有的人是帅才,有战略眼光,能组织大兵
团作战;有的人是将才,能带领一批人攻克难关;有的人是兵,只能自己一个人或一个
小组,在第一线冲锋陷阵。黄昆从来认为自己只是一个兵,而不是什么科学研究的将帅
之才。他觉得,如果自己不深入思考一个具体的科学问题,如果不亲自动手算点东西,
脑筋就开动不起来,很难做出什么有创新性的成果,也根本无法看清学科的发展趋势。
他无法想象,自己看看文献,出席一些学术会议,就能把握科研的大方向。他也反对整
天在讨论发展方向,而不是实实在在地解决具体的科学技术问题。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9.86]
※ 修改:·zjliu 於 04月07日22:33:54 修改本文·[FROM: 202.118.229.86]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35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