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ysic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ldw (韩大嘴字乔生), 信区: Physics
标  题: 答俞老先生的公开信 (转载自水木清华站)(转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3月02日17:04:14 星期六), 站内信件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riangle 讨论区 】
【 原文由 limingth 所发表 】
发信人: ku (嘿嘿。这个。。。。), 信区: SS
标  题: 答俞老先生的公开信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Tue Feb 26 23:22:36 2002)
首先我不是一个北大的学生.但是我觉得这个现象是普遍的
所以冒昧的做一个解释吧
首先以一个预言作为我的解释的开头
这种现象不但不会减弱,反而会愈演愈烈.不管俞老先生如何努力
必须承认四大力学之一的电动力学学的不好.是学生的耻辱.(我学的非常差)
但是我想说另外的一点东西
我觉得这个问题应该和当前的社会现象连接起来
现在的整个现状和原来大部相同.社会的价值取向在政策的引导下更加趋向实利
以现在的学生和俞老先生那个时候对比
从高中到大学.甚至以后的研究生教育.已经基本吸干了普通家庭的资产
现在的大学生已经被逼的必须考虑其他的问题了.
尽管必须承认不管是北大还是清华的学风都大不如前.
但是对于自己现在.将来的担心是学风下降的重要原因
我们的父母年岁都比较大了.到了快退休的年龄.如果是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
加上失业(我不习惯下岗这个社会主义特色的单词),实在觉得应该为家里做点什么

助学金已经取消了.奖学金的竞争非常激烈,从根本上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而且现实的.如果想上研究生.又要收巨额的学费.
所以很多的人从大一开始就向赚钱上努力(最受我是这种思想的受害者,而且这种人
并不少)
针对理科的特殊性(不大可能有高薪的工作),这种思维就更多一点
相对而言,出国成了很多人的选择.
虽然我没有荣幸上俞老先生的课.但是北大其他的名教授的课我听过.
确实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感觉.而且理学院也确实有不少人是为了兴趣而学
但是这种人终究是少数(不管这点愿不愿意承认)
所谓的教育产业,是"肉食者"的政策.是我们"不居朝堂"的学生所不能左右的.我们
必须考虑如果年迈的父母万一生病.我能不能尽自己的一份责任.
能不能负担那高昂的医疗费.真的.....
(比方说设想一个家庭,父母是双职工,失业数年,没有工资.劳保,医疗保证,
父母年老多病,如果我是是子女的化又当如何呢?学费?医疗费?生活费?
是麦克思维方程所不能解答的
同样上面的现象也是俞先生等大师所不能左右的
所以可以明显的预测.随着收费的不停增长.随着大家的未来思索的增多
上面的现象只可能是变严重.不可能减轻

--
  
       拍拍身上的灰尘.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47.3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82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