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ysic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DTD (放荡*坦荡), 信区: Physics
标 题: [转寄] [转载] 什么是“哥本哈根精神”?(转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5月19日18:35:04 星期一), 站内信件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DTD 的信箱 】
【 原文由 dwq.bbs@bbs.nju.edu.cn 所发表 】
发信人: nanoH (格物致知), 信区: Physics
标 题: [转载] 什么是“哥本哈根精神”?
发信站: 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Mon May 19 18:11:51 2003)
什么是“哥本哈根精神”?
从前一个时期的各种大学讲演集、中学“新语文”读本,到最新的《大学人文读本》,名
家文字成了出版界竞相追逐的焦点。至于这一现象背后的编辑思想,正如《大学人文读本
》的主编夏中义所言,是不约而同地“尝试现代人文视野的重新整合”。日前在沪举行的
研讨会上,不少知名度甚高的专家学者都称,“读本”中富含的思想资源让人眼界大开,
这显然不仅仅是给中学生、大学生看的。
以下所辑的杨福家先生的《哥本哈根精神》(摘自《大学人文读本》“人与世界”卷)一
文,虽然说的是科学大家玻耳留下的“物理学界最可宝贵的财富”,但是,玻尔倡导的那
种“平等、自由讨论和相互紧密地合作的浓厚的学术气氛”,又何尝不是可放之四海的团
队工作的准则呢?玻耳的为学与为人同样值得称道——他是一个爱国的、然而同时又是积
极推动“科学国际化”的丹麦科学家。在他积极营造的那种“使人感到繁忙、激动、活泼
、欢快、无拘无束、和蔼可亲”的气氛中,“工作着”才会是美丽的。
什么是哥本哈根精神?似乎很难找到一个确切的定义。
玻尔的挚友、著名物理学家罗森菲耳德所下的定义是:完全自由的判断与讨论的美德。澳
大利亚物理杂志编辑罗伯逊的看法是:“哥本哈根精神或许可以很好地被表征为玻尔给人
的一种鼓舞和指导,它与聚集在周围的青年物理学家的才华相结合,体现了领袖与群众的
互补关系。”“玻尔依靠他的洞察力和鼓舞力量,把他周围的人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出来
。”传记作家穆尔则认为,哥本哈根精神是“高度的智力活动、大胆的涉险精神、深奥的
研究内容与快活的乐天主义的混合物”。
抽象的定义与具体的例子总是互为补充的。下面来看几个具体的例子。
1922年6月,玻尔应邀赴德国格廷根讲学,德国一些著名的学者都前来听讲,盛况空前(后
被称为“玻尔节”)。当时年仅20岁的大学生海森堡(德国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
者),也随其导师索末菲从慕尼黑专程赶来聆听玻尔的演说。在玻尔的每次演讲末了,照
例总有一段时间供大家讨论、提问。有一次,当时在大学里只读了四个学期的海森堡,对
玻尔的一些看法提出了强烈的异议。玻尔一眼就看出,这些异议是经过仔细研究后提出来
的,于是,这位在当时已享盛名的教授,在当天下午就邀请海森堡到附近山区散步,以便
能对问题作出深入讨论。在讨论中,玻尔既肯定海森堡的很多想法,又十分坦率地谈了自
己的认识过程,还承认“我今天上午说得不够小心”。最后,玻尔邀请海森堡到哥本哈根
工作一段时间。海森堡后来回忆说:“我真正的科学生涯是从这次散步开始的。”
玻尔则认为,他到格廷根讲学的最大收获是第一次遇到了两位有才华的青年人——海森堡
和泡利(奥地利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
泡利也是索末菲的学生,比海森堡大一岁。他的可贵之处就是敢于提出非常尖锐的批评,
后来成了近代物理学中最著名的评论家。在玻尔的邀请下,泡利在玻尔访问格廷根后就来
到哥本哈根。玻尔让他评论研究所的各项工作,并高度评价泡利的作用,不管大事小事,
总要去找泡利聊一聊。虽然研究所里很多人都怕泡利,但是,逐渐地,大家都开始珍视泡
利的批评。甚至,当泡利离开哥本哈根之后,他的每次来信都被看做是一件大事,在所内
广为传阅。
无疑地,玻尔、海森堡、泡利之间的合作对量子力学的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正是他
们,形成了哥本哈根学派的核心。
哥本哈根精神是怎样产生的呢?为了回答这一问题,还有必要回顾一下尼耳斯·玻尔是怎
样创建玻尔研究所的。
在1913年,玻尔发表划时代的三部曲《原子和分子结构》之后,邀请书纷纷来到了玻尔的
手中:1916年,美国加州大学邀请玻尔去工作,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校长聘请玻尔去任职;
1918年,卢瑟福写出“私人信件,本人亲启”的邀请信,以“把曼彻斯特办成现代物理研
究中心”、“年薪200英镑(相当于玻尔在丹麦收入的两倍”)为前提,再次请玻尔去英国
任职。导师和挚友卢瑟福的邀请,对于玻尔当然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但是玻尔回信道:
我非常喜欢再次到曼彻斯特去。我知道这对我的科学研究会有极大的帮助。但是我觉得不
能接受您提到的这一职务,因为哥本哈根大学已经尽全力来支持我的工作,虽则它在财力
上、在人员能力上和在实验室的管理上,都达不到英国的水平。……我立志尽力帮助丹麦
发展自己的物理学研究工作……我的职责是在这里尽我的全部力量。
玻尔一心一意致力于在自己的国土上建立一个物理研究所。1921年3月3日,在近代物理史
上有重大影响的玻尔研究所终于宣告成立。在成立大会上,35岁的所长——玻尔说道:“
……极端重要的是,不仅要依靠少数科学家的才能,而且要不断吸收相当数量的年轻人,
让他们熟悉科学研究的结果与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通过青年人自己的贡献,新的血液和新的思想就会不断涌入科研工作。”
正如澳大利亚学者罗伯逊所指出的:“年轻的丹麦和外国物理学家所带来的新思想和朝气
,在玻尔及其周围一批有经验的合作者的指导下,不久就转化为丰硕的成果。”在人口不
到500万的一个小国里,出现了与英、德齐名的国际物理中心,这里一直被许多物理学家誉
为“物理学界的朝拜圣地”。
这个圣地的中心人物,当然是尼耳斯·玻尔。他事业心极强,日以继夜地工作,但又幽默
好客,不摆架子。他爱才如命,到处物色有希望的青年人来所工作。他积极提倡国际合作
,以致被人誉为“科学国际化之父”。
在他的研究所里,既有22岁当讲师、27岁当教授的海森堡和作为“上帝的鞭子”的泡利,
又有开玩笑不讲分寸的朗道(前苏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以及“几乎把画
漫画、做打油诗作为主要职业,而把物理倒变成副业”的伽莫夫(前苏联物理学家)。
哥本哈根的气氛使人感到繁忙、激动、活泼、欢快、无拘无束、和蔼可亲。哥本哈根精神
随着量子力学的诞生而诞生,现已成为物理学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文汇报》
--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
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
必使学者既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
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
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格物,此谓知之至也。
※ 来源:.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http://bbs.nju.edu.cn [FROM: 202.119.45.229]
--
※ 来源:.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http://bbs.nju.edu.cn [FROM: 202.119.45.229]
--
※ 转寄:.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bbs.nju.edu.cn.[FROM: 202.118.247.106]
--
※ 转载:.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47.106]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1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