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ysic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kyfly (飞天), 信区: Physics
标 题: 九院发展核武器纪实(3)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5月15日11:14:17 星期四), 站内信件
标题:九院发展核武器纪实(3)
发信站:武汉白云黄鹤站(SunDec2613:24:181999),站内信件发信站:BBS水木清华站(Fr
iSep2409:42:591999)
原子弹、氢弹、中子弹、核武器小型化……便是中国核武器研制者们用热血书写的一
座座振奋民族精神的历史丰碑!九十年代,江泽民亲临核武器研制基地,对核武器事业做
了极其重要的指示。他还邀朱光亚、于敏、胡仁宇、钱绍钧、胡思得等科学家在中南海促
膝畅谈,商讨中国核武器事
业的发展大计。
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为中国核武器事业注入了强大动力。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国防建设,尤其是发展一些尖端武器,对保卫我们的经济
建设和国家安全,关系太重要了。"并反复强调增强国防实力的重要性,鼓励中物院"发扬
两弹精神,再创崭新业绩"。
一个人靠着脊柱才能直立,一个国家需要铁脊梁才能挺立。一次会议上,江泽民总书
记曾提到,如果没有"两弹一星",今天我们在世界上的腰杆就不会这样硬。
中物院的工作能使中华民族的脊梁挺立得更加坚强!
"他们心里只装着国家和民族,唯独没有自己"
回忆起当年原子弹、氢弹的研制过程,一位曾亲自参加过那场艰苦卓绝大奋战的老专
家激动地说,我们的科研人员,他们心里只装着国家和民族,唯独没有自己。正是这种艰
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才使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六十年代,"两弹"研
制基地位于海拔三千米以上
的高原牧区,冬天漫天飞雪、飞砂走石。最低温度达零下四十度,一年内有八九个月
要穿棉衣。"饥餐砂砾饭,渴饮苦水浆。"张爱萍将军这样描写当时试验基地艰苦的条件。"
草地蓝天,帐篷为家;深山峡谷,别有洞天"……科技人员常用这些诙谐幽默的语言,抒发
自己的乐观情怀。万名建
设大军怀着强烈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以三顶帐篷起家,盖厂房、建铁路、修公路。
同时,自己动手开荒种青稞、山药蛋,饲养牛羊,补充物资供应不足。
当时面临的岂止是恶劣的自然环境,国际形势也日益严峻。一九五九年六月,苏联撕
毁向中国提供原子弹教学模型和图纸资料的《国防新技术协定》,一九六0年撤走所有技
术专家,使刚刚起步的研制工作雪上加霜。
中国的原子弹研究只能靠自力更生。一九五八年九月,第一批大学毕业生调来后,"娃
娃博士"邓稼先就带着这群刚出校门的年轻人,从最基础的三本书学起。
一九六0年四月,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正式开始,到年底就把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原理的
轮廓勾勒出来了。在爆轰力学、中子输运、核反应等一系列关键概念上搞得扎扎实实,即
便是一个细小的疑点,也不曾放过。当时,中国还没有大型电子计算机。有一次,为了把
一个问题弄个水落石出,邓
稼先带领十几个年轻人一天三班倒;用四台手摇计算机日夜连轴转,计算稿纸一麻袋
一麻袋堆满了房间。
计算中,科学家与年轻人平等地交换意见,反复讨论计算结果,查找各种疑点和漏洞
。这样的计算、讨论前后进行了九次,历时半年。一九六一年中,请命回国参加核武器研
制的青年理论物理学家周光召一报到就投入了这场讨论,他反复审核计算结果,以深厚的
物理功底论证了计算结果的
正确性,澄清了问题。经过大量细致的计算和深入的物理讨论,终于摸清了原子弹内
爆过程的物理规律,为理论设计奠定了基础。这就是中物院研制原子弹初期广为称道的"九
次运算"。
在进行理论设计的同时,爆轰实验也在北京郊区开始进行。长城脚下的十七号工地,
原本是工程兵的靶场。这块荒凉的土地见证了中国原子弹最初级、最艰难的爆轰实验。
为给爆轰实验提供炸药部件,著名金属物理学家陈能宽带领一个三十多人的小组,利
用一台普通锅炉,再向部队借来几只熔药桶,动手浇铸炸药件。用马粪纸作炸药药模,焊
接一把双层结构的铝壶,外层通蒸汽,里面熔化炸药,用手工搅拌,随来随浇。蒸汽熔化
的炸药,气味难闻,毒性也
大。雾腾腾的粉尘和蒸汽充满整个帐篷。但越是这个时候,越需要尽快搅拌,才能使
炸药部件密度均匀。
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为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炸药部件。
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一九六四年十月,在中国西北戈壁滩第一次原子弹试验的现
场,有一天突然刮起十一级大风,安装原子弹的百米铁塔摇晃了三十个小时,塔顶工作间
里有七个人下不来,没吃没喝,恶心呕吐,全场为之心急如焚。铁塔安装技术总队的王师
傅舍命上去送水送面包。大
风刮得他睁不开眼,一步一步地摸着爬了上去。七个人将他抱成一团,热泪不禁夺眶
而出。巍巍铁塔鼎托昆仑惊雷,也成为用钢铁般意志焊接起来的集体力量的象征。
在大力研制原子弹的同时,中国科学家从一九六0年底已开始摸索氢弹原理。当时的
二机部刘杰部长、钱三强副部长把研究氢弹的任务交给了在原子能研究所工作的黄祖洽、
于敏、何祚庥等人。
一切从头开始。当时的装备实在太简陋,除了一些桌椅外,只有几把算尺和一块黑板
。但我们有最大的优势:
中国年轻的科技人员都怀有一颗振兴民族火热的心。他们凭着深厚的理论基础苦苦探
索,着手进行热核材料性能和热核反应机理的基础性研究。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之后,从事氢弹理论先期探索的队伍转入中物院理论部,和那
里的科技队伍汇合,形成强有力的科研攻关拳头。理论部科研大楼,每天晚上灯火辉煌。
人们为了琢磨一个问题,常常通宵达旦;彭桓武、邓稼先、周光召、黄祖洽、于敏等科学
家的报告一个接着一个,报
告厅常被挤得水泄不通。
于敏是中国乃至世界一流的理论物理学家,从未出国留过学,人们亲切地称他为"国产
专家一号"。在原子核理论研究的颠峰时期,他毅然服从国家的需要,开始从事氢弹理论的
探索研究工作。
于敏深知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他说:"核武器是一种保障国家安全的手段。作为一个
年轻的大国,中国不能没有自己的核力量,我愿为国家和民族的事业献出自己的一切。
"这种朴素诚挚的爱国心,一直是他的精神动力。
为了尽快研制出中国自己的氢弹,于敏废寝忘食,昼夜苦读。很快,他进入了"角色"
,显示出杰出的才能。
一九六五年十月,在于敏的亲自组织和部署下,氢弹理论得以突破。
于敏,中国自己培养的杰出科学家,在他追求的事业中,闪烁着伟大的民族之光。
--
--
每个人都掌握一把开启天堂之门的钥匙,这把钥匙同样也可打开地狱之门。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47.224]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41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