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ysic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Rg (RedGardenia), 信区: Physics
标  题: §2新世界的轮廓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5月13日08:13:02 星期二), 站内信件

在二十世纪以前人们对于原子难道就一无所知吗?从某
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是知道一些的,也就是说,他们猜想并推
测到了一些。
    人类喜爱思索的头脑早已推测到这些东西,早已想象出
那些只是在几世纪以后才变为现实的东西。
   在远古的年代里,当人类的足迹还远远没有踏上发明之
路以前,人们就已经猜出,在他们居住的狭小天地以外,还会
有别的土地、动物和人。
    同样地,人们还感觉到有个微观世界存在着,虽然它的实
  际发现还是很久以后的事。人们用不着长途跋涉去寻找这个
  新世界,因为它就在眼前,就在环绕着他们的一切物体中。
    在往昔,思想家冥思苦想自然界是怎样从混沌之中创造
  出我们周围的这个世界的。 这个世界为什么会存在着形形
    色色的东西?他们问道:"自然界是否就象一个建筑师那样,
    用小石块来建造大房屋?  那么这些小石块又是些什么东西
    呢?"
    高山峻岭被水、风和火山的神秘力量剥蚀净尽。岩石一
    块块地松脱下来,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步崩裂成碎片。千万年
    过去了,这些碎石又风化成尘埃。
    物质的这种不断分解有没有止境呢?有没有那样小的微
    粒,甚至自然界都不能把它们再分割了呢?回答是有的。古
    代许多哲学家如伊壁鸠鲁,德谟克利特就是这样说的。这些
    微粒被取名为"原子"。它们的主要特点是不能再进一步分
    割。在希腊文里"原子"的意思就是不可分的。
    那么原子又是什么样的呢?在古代,这个问题一直是得
    不到回答的。原子可能是一个坚实的不可穿透的球体,但也
    可能不是这样的。另一个问题是:  原子又有多少不同的品
    种?或许有一千种,或许只有一种。某些哲学家(例如希腊的
    亚里士多德便是其中之一)认为很可能有四种。他们认为整
    个世界是由四种元素--水、空气、土和火--构成的。而这
    些元素本身又被认为是由原子构成的。
    人们现在或许会这样想:仅仅有这点微不足道的知识,
    那里还谈得上什么进步。确实是这样。可是科学迈出的最初
    步伐往往有广度而没有深度。多少事物环绕着人类!第一件
    事是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往后,也只是往后,才能去认
    识它们的构造当科学还在襁褓之中的时候,原子的概念是一个天才的
    猜想。但它汉仅是一个猜想。它既非来自某种观察,又没有
    任何实验的依据。就这样,原子很快就被人们遗忘得一干二
    净了。
    直到十九世纪初,人们才又重新想起了原子,最好是说又
    重新创造了原子。创造它它们的不是物理学家,而是化学家。
    十九世纪初期,不论对社会史学家来说,还是对科学史学
    家来说,都是一个有趣的时代:拿破仑正在重新划分欧洲国
    家的疆域;另一方面,在当时屈指可数的几个宁静的实验室
    中,人们在对事物的本性进行着重大的重新估计。看来似乎
    是相当牢靠的概念又被人们重新考虑。
    英国的杨氏和法国的夫累涅尔奠定了光的波动学说的基
    础。挪威的阿贝耳和法国的伽洛瓦为现代数学大厦奠立了基
    石。  法国人拉瓦锡和英国人道尔顿以事实证明化学能够创
    造奇迹。那个时期的化学家、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作出了一系
    列的杰出发现,为十九世纪后半期精密科学的繁荣开辟了道
    路。
    1815年,一个不知名的英国学者普劳特发表了这样一种
    观点:有一种微小的粒子,它参与多种多样的化学反应,而其
    自身不被破坏或重建。这种粒子显然就是原子。
    就在那些年代里,著名的法国科学家拉格兰日为经典力
    学创立了完整而优美的形式,可是后来人们发现,在这种完美
    的形式中原子却没有栖身之地。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9.17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35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