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ysic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Rg (RedGardenia), 信区: Physics
标 题: §6物理学家建立了模型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5月16日07:31:24 星期五), 站内信件
§6物理学家建立了模型
设想系在绳子端部的一个球在你的头的上方旋转着。这
显然是十分简单的,因为这一切你都可以亲眼看到。经典物
理学恰好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它是从对我们周围的物体和
现象的观察中发展起来的。
试在一个光滑的水平的桌面上滚动一个球,在手的动作
停止后,即力已停止作用于球后,球仍继续运动。这一观察以
及其他类似的观察,导至牛顿阐明的惯性定律: 力学的第一
条基本定律。
一个球在没有被手推动,或被另一个球撞击之前,是不会
自己运动的。一个在光滑的桌子上运动的球,与一个静止的
球,有一共同点:它们都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
当然,绳端上的球时刻受到一个力的作用,这个力使球偏
离于自由运动所固有的直线轨道。 静止在桌子上的那个球,
在手施给它的力的作用下,将开始运动并将获得速度(力越
大,速度越高)。这一观察产生了牛顿第二定律。
观察家--还是牛顿--撇开了日常现象,转向星空去
寻找曾使古代哲学家瞠目的"天体合谐"的线索。什么力量使
行星以这种方式,而不以其他方式,围绕太阳旋转?
"合谐"这个词表示一个有秩序的系统,表示支配天体运
个。一定会有这样一条定律,它支配着环绕太阳的行星和我
们的地球的运动,以及环绕行星的卫星的运动。
我们可以回顾一下系在绳端的球的运动。环绕太阳的行
星运动的确很象球的均匀的圆周运动,虽然前者转得较慢而
且没有绳子系着它。简言之,如果在一种情况下力在起作用,
则可以合理地设想,在另一种情况下力也在起作用。
当然没有办法直接察觉到支配行星的力的作用。但是力
是存在着的。牛顿发现了这个力。我们知道这就是物体相互
间的吸引力。牛顿的天才在于:他察觉到了什么是球的运动
与行星轨道运动之间的共同的东西。
当然对我们来说重要的只是:系在绳端的球可能是最早
的物理模型之一。从对规模小得多的事物的研究中,人们认
识了象行星运动那样壮观的自然现象,根据当然是这样的假
设:二者都是由相似的定律支配着的。但随着产生了下面这
一问题:这种类比的作法是否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合理?
换句话说,把一种现象的定律,扩大应用于另一种大得多或小
得多的现象,是否正确?
在牛顿的时代,答案是简单的: 既然观察确证了某种以
小型现象为基础计算出来的大型现象的发展,或与此相反,任
何一个定律都应当是不受限制地正确的。
大致相同的答案今天还可以听到。 当然,提出这个问题
的角度是有些两样了。首先,牛顿相信,宇宙是统一的;其次,
宇宙的生命,不论在人类的规模上,还是在行星和恒星的规模
上,都是由相同的规律支配着的。
从现代科学的有利地位出发,我们完全同意第一个论点。
至于第二个论点,我们当然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 一种现象
的内部活动是以它的外部运动为绳墨的。
鹦鹉学人说话,但如果认为它学舌的时候也在思考,则是
一种天真的想法。
认识的复杂性在于:在微观、宏观和宇观的物质世界
等级中,绝对不同的定律在起作用;把一般事物的规律扩大应
用到其他世界等级上去是会遇到严格限制的。
由于物理学家不能正确理解上述重要结论,因此当他们
遇到微观世界中那些不恪守规矩的实体时,就必然感到十分
懊恼。这些物理学家一旦认识到微观粒子不能被纳入普通概
念的框框之中时,他们就开始谈论什么混沌状态,谈论什么没
有规律的自然界。但下面我们就要谈到,事情绝非如此。
模型的表象在自然科学的发展中曾起到,并继续起着重
要的作用。一些伟大的发明曾借助于双手建造的模型,或者
借助只存在于头脑里的模型;后一种情况更常见一些,因为有
些模型是制造不出来的。
用绳子系着的球是一个简单的模型。 随着时间的推移,
更复杂的模型被发展出来了。它们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光怪
陆离。虽然这些模型可能变得很奇特,但它们有一个共同之
处。它们都是用我们日常生活在其中的这个世界,即我们能
够看见并感觉到的这个世界的原材料制造出来的。
这是人类头脑的一个特点。玄而又玄的抽象概念和一般
概念总是来自现实的。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9.172]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10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