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ysic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Rg (RedGardenia), 信区: Physics
标 题: §18一个无法解释的现象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5月23日07:59:40 星期五), 站内信件
§18一个无法解释的现象
到了1905年,瑞士专利局的一个默默无闻的职员阿尔贝
特·爱因斯坦在德国杂忐《物理学观点》上发表了他的有关金
属光电效应的理沦。
爱因斯坦开始从事这项研究的时候,光电效应已经有了
许多年的历史。早在1872年,莫斯科大学教授斯托列托夫就
已发现了这个现象。以后德国物理学家赫兹和雷纳德也对此
现象进行了研究。
斯托列托夫在一个抽成真空的瓶子里放置了两块金属
片,并将它们与蓄电池的电极连上。很自然,没有电流通过这
一没有空气的空间。但当水银灯的光线射向其中一块金属板
上时,电流立即开始在电路中流动。 灯光一关闭,电流便停
止。
斯托列托夫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电流的运载者(电子)
已在真空瓶内出现,而且只有当金属板被照射时,它们才会出
现。
很显然,这些电子从被照射的金属板中抛射出来,很象分
子从被加热的液体的表面眺人空气中那样。 当然,这里"很
象"二字实际意味着"颇不同于";金属发射电子是一种根本不
同的现象,它的性质在当时还没有被认识。
从头说起,光是--种电磁波。很准想象波能将电子从金
属中轰击出来。这里并没有致使分子从液体表面轰出的高能
分子间的碰撞。
另一有趣的现象也被注意到。对每种用作实验的金属来
说,入射光线的波长看来都有某个极限值。一旦波长超过了
这个极限值,不管照射的光线有多强,真空瓶里的电子就会顿
时消失,电流就会顿时停止。
这是件很奇怪的事。很显然,电子从金属射出是因为光
线以某种方式将能量传递给它们了。照射的光线越亮,电流
的强度也越大。金属接受的能量越多,被轰击出来的电子也
越多。
但不管光线的波长如何,金属如要发射一定数量、一定
速度的电子,则应当接受完全一样的能量。当然,随着波长的
增加,能量将要下降,因而从金属中被轰出的电子数也将减
少,但仍应有一点电流在流动。可是实验证明电流已经完全
截止。这样人们自然会想到电子已经停止接受辐射能。
但电子为什么对给与它们的能量食粮这样挑剔呢?人们
很难想象出来,而对物理学家来说,这事也是很难捉摸的。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9.172]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56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