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ysic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Rg (RedGardenia), 信区: Physics
标  题: §19光    子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5月23日08:00:36 星期五), 站内信件


               §19光    子

    爱因斯坦从一个不同角度来考查光电效应。他尝试描绘
光线将电子从金属中轰出的真实过程。
    在正常的条件下并没有电子云缭绕在金属表面的上空。
这意味着电子是被某种力量拴在金属之中的。因此要把它们
从金属中轰击出来需要一小点能量。  在斯托列托夫的实验
中,这一能量是由光波给与的。
    但光波具有一定的波长,它的数量级为十分之一微米,而
其能量则好似集中在一个电子所具有的微小体积之内。这意
味着在光电效应中,光波表现出一个微小"粒子"的品性。它
轰击电子并使之从金属中释放出来。
    这显然就是一个光粒子;用牛顿的话来说就是微粒,因为
牛顿不把光当成波而当成粒子流。可是那样一个粒子该有多
大的能量呢?计算表明这个能量是很小的。因此,为什么不
能假设这个能量恰好等于五年前普朗克想象出来的那个量子
的能量呢?
    因此爱因斯坦宣称:光无非是一束能量子流,而同一波
长的所有量子是完全一样的,也就是说它们携带着相等的一
份能量。以后,这些光量子又被取名为光子。
    到此解释已经是很圆满的了。携带一小份能量的光予以
足够的力量敲击一个电子,并使它从金属中脱出。
    另一方面,如果光子能量不足以克服金属对电子的束缚,
则电子不会被敲出,因而也就不会出现电流。根据普朗克公
式,量子的能量是由它的频率来决定的,而光的波长越长,其
频率也就越低。因此显然光电效应具有确定的极限。也就是
说,如果光的波长太长,光子就不会具有足够的能量将电子从
金属中释放出来。
    此外,光线的强弱是没有关系的,也就是说,不管是一个
个光子还是两个光子在照射金属并轰击它的电子,后者是不
予理睬的。但如果光子具有足够的能量,则情况就要发生变
化。在这种情况下,光线越亮,每秒钟进入金属的光子也就越
多,因而被抛出的电子数目也就越大,相应而产生的电流也就
越强。
    这样光电效应终于找到了解释。可是和普朗克的假说一
样,它动摇了经典物理学的基础。在经典物理学中,光被认为
是一种电磁波,因而在任何场合下它也不可能是这种独出心
裁的光子。爱因斯坦的理论又重新掀起了历时两个世纪之久
的关于光的本质的争论。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9.17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9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