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ycholog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whynot (父亲那双破草鞋), 信区: Psychology
标  题: 吴士宏:自卑之后才有升华
发信站: 紫 丁 香 (Fri Nov  5 08:04:43 1999), 转信

藏起来的野心和梦想
吴士宏的故事之所以被广为传颂,关键不在于她曾经是令人羡慕的微软(中国)有限公
司总经理,而在于她这样一个没有什么社会背景,起点又比较低的普通女子,能够取得
如此骄人的成就。
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个人的前途如何往往与家庭背景、社会关系等有很大的关系,要
进入比较好的企业,要能得到领导的重用,要想得到提升,没有这些关系是很困难的事
情。平民子弟要想出人头地,重要的是如何与领导搞好关系,在复杂的人际关系网中努
力向上爬。
“到处都是传奇,可不见得有这么圆满的收场。”仔细琢磨张爱玲的话,应该看得到自
卑对吴士宏成长的莫大帮助。
“中国有太多的优秀人才,许许多多平凡人的一生中都充满了突转、发现和奇遇,有着
许多埋藏在每个人心底的动听的、抑或是悲惨的故事。很多人天分很好,可能有着与我
相似或者更艰难的经历,有些可能也会随机遇慢慢地浮出水面,找到自己在社会上的一
个显眼或不显眼的舞台。可是许多人在未找到这样一个聚焦点之前,永远只能是藏龙卧
虎。”吴士宏的一席话,揭示了她从小护士到声名显赫跨越的内在动力。
进入IBM后,仅有专科文凭的吴士宏和仅有的几位都是清华、北大的高材生甚至专家
的本地员工一起工作,自卑带来的心理压力难以想象,一年多的时间内,她只能做些打
字、复印、购买文具等杂物的事情。在IBM工作没有计算机专业的知识是很难想象的
。吴士宏在这方面是一片空白,她又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学完了计算机专业大学本科的全
部课程,才使自己在公司站稳了脚跟。
“在内心我无法丈量自己与这道门的间距,虽然我足足站了5分钟观察那些各种肤色的
人如何从容地迈上台阶,毫无闪失地踱进转门,进入到另一种世界。这是五星级标准的
长城饭店,它像西方小说里盛装的贵妇人,辉煌而傲慢,而我则要穿过它的转门,去谋
求一份职业。”
这是1985年吴士宏鼓足勇气穿过那威严的转门和内心的召唤,走进世界最大的信息
产业公司IBM公司北京办事处时复杂的内心活动。
这段生活对吴士宏影响非常大,倒并非是“打杂”之类的工作对她有什么屈辱,而是身
处一群无比优越的真正白领阶层中,吴士宏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常常觉得自己真的没有
能力,没有价值。这样一种强烈的自卑情绪,伴随了吴士宏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所幸每个人都有不断变化的机会,身处的环境中也不断会有新的刺激出现使人往上或往
下走。在吴士宏身上,这种来自自卑感的不断刺激,当时就像不断有鞭子抽打着她,驱
使她往上走。吴士宏后来回忆说:“那样一种痛、一种触及心底、层层包裹下的自卑和
尊严的纠结,对我刺激的力量是如此强大,我后来花了好几年时间才克服并超越了这种
自卑。自卑之后,才有升华,而有了自信,可以促使你做更多的事情。”
1992年底到1993年初,IBM在中国成立了独资分公司,本地雇员不可能成为
经理的惯例被打破,吴士宏潜藏的“野心”开始暴露。担任微软(中国)有限公司总经
理后,吴士宏知道那只是一点小小的野心!但那时,吴士宏只能把这种野心和梦想藏起
来,怕说出来做不到。
不停地偷偷学东西
正是在自卑和“野心”的双重作用下,吴士宏不停地偷偷学东西,想一步步做上去。她
开始比较有意识地做事和思考,想自己究竟缺什么,需要补充些什么。就这样,在IB
M中国公司工作的13年里,吴士宏从一个前台的接待员做起,历任销售代表、销售经
理、华南区总经理、网络计算战略研究员,一直做到IBM中国区经销渠道的总经理。

在去微软中国公司上任一年多的时间里,人们对她投注了相当的注意力,但她还是拒绝
了许多媒体记者的采访。吴士宏的苦衷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又有多少人知道,我当时
在微软也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呢?”显然,急剧的蜕变令吴士宏不断萌生出强
烈的自卑,甚至在某些时候为其所左右,所幸坚强和韧性帮了她的忙。
“在IBM工作的最早的日子里,我曾感到非常自卑,连触摸心目中的高科技象征的传
真机都是一种奢望,我仅仅为身处这个安全而又解决温饱的环境而感宽慰。然而这种内
心的平衡很快被打破了,有一次我推着平板车买办公用品回来,被门卫拦在大楼门口,
他故意要检查我的外企工作证。我没有证件,于是僵持在门口,进进出出的人们投来的
都是异样的眼光,我内心充满了屈辱,但却无法宣泄,我暗暗发誓:‘这种日子不会久
的,绝不允许别人把我拦在任何门外。’”正是这些重创过吴士宏敏感之心的事情,才
激发起这位淑女狮子般的愤怒,把内心的压抑彻底地爆发了出来。
自卑可以像一座大山把人压倒而让你永远沉默,也可以像推进器产生强大的动力。
“在别人眼里我很成功,然而我的内心曾长期徘徊在脆弱地带,甚至有时在挫折面前几
近崩溃。”
恨不得把自己打碎
从IBM到微软后,一开始时吴士宏小心翼翼,甚至不惜矫枉过正,想完全丢弃了自己
原先的风格而全心适应微软,在做每件事情时或发表见解时,都会先提问自己一句:“
我这样做是不是太IBM了?”吴士宏的最大愿望就是当时恨不得把自己全部打碎、抹
掉,尽可能以开放的心态去吸收,希望他们尽快接受她,也希望自己能尽快学会。
5个月的时间,吴士宏和平过渡完成了!
“在微软,我经历了事业生涯中最困难的日子,一度甚至想过可能会被迫离开,我骄傲
我坚持过来了,骄傲能有机会与如此出色的一群人走到一起共同做这番事业。”成功之
时,吴士宏根本没有“忘乎所以”,她自己弄不清楚是不是自己太幸运,总是能遇到一
些特好的人的保护和支持的关系。
因此,当聚光灯打在她头上,使得她常常在想这样的问题:“很多事情都缘于机遇,我
只是幸运地抓住了其中的几个。而且,过去的毕竟都已经是过去。”
吴士宏认为人们的这种目光投注“与人们心中对本地英雄的呼唤不无关系”。因为在所
谓的外企高层管理者这样一种“买办”的白领阶层里,要呼唤出本地的代表人物,这种
物以稀为贵的心态就更加强烈。
有一次微软与方正联合举办发布会,席间吴士宏坐在王选旁边,心里油然而生敬意。吴
士宏说:“内心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好像是一位孙女待在爷爷身旁。看到他弱不禁风
但又充满智慧和人格魅力,总令我油然而生敬爱之意,是不是我以此来期许自己,我自
己也说不清。”是吴士宏在惺惺相惜,还是她的自卑无所不在?
“我需要请一个下属的时候,要对他进行面试,这时我心里问得最多的那个问题是他什
么时候能接替我。”吴士宏当年就职时的宣言或许可以更透彻地展示出她的内心世界:
“微软公司那种生生不息的创新拼搏精神、浓厚的危机感和我的个性有某种深层的契合
。”
吴士宏辞去微软中国公司总经理一职,到TCL集团出任常务董事、副总裁、信息产业
有限公司总经理,如果评选今年国内IT界大事,这两件恐怕都数得上。吴士宏在微软
只呆了15个月,突然离开这样一个难得的位置,尽管在《逆风飞扬》的自传中已有阐
述,但仍旧给人们设置了许多想象的空间。
蛹化为蝶也好,凤凰涅也罢,我们相信吴士宏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5.243]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6.63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