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ycholog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race (忧格格), 信区: Psychology
标  题: 书简7:罗马与斯多葛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Nov 24 22:03:16 1999), 转信

标  题: 书简7:罗马与斯多葛
发信站: 饮水思源站 (Thu Nov 18 20:57:01 1999) , 站内信件

发信人: xxbg (乡下表哥), 信区: Philosophy
标  题: 书简7:罗马与斯多葛
发信站: 飘渺水云间 (Tue Nov  9 12:17:33 1999), 转信

书简7:罗马与斯多葛
乌有乡驻军骑兵上尉罗约瑟致COOL伯爵小姐:
    罗马,古代世界辉煌之都,历千岁而常新!即便今天,罗马雄浑庄严的气势依然
慑人心魄----高耸的图拉真之柱告诫人们:帝子的英魂犹在。想当年,恺撒的威仪曾
使万邦之君匍匐委地;宽敞的恺撒大道笔直向远,想当年,帝国的政令畅通无阻,经
此而传遍四面八方;罗马的行政系统曾有
效且坚如磐石,远非前朝马其顿可比。马其顿帝国的命运与其主亚历山大一样,称雄
一时,但随即分崩。一阵诸侯逐鹿之后,位于亚平宁半岛的罗马崛起了,它兼并邻邦,
渐成一方之雄。公元前二世纪,罗马人翦除了最具威胁的对手腓尼基的名将汉尼拨;
公元前一世纪,艳后克娄奥佩特拉
香销玉殒,她屡试不爽的美人计终于挽救不了埃及被并入罗马版图的命运;从此,罗
马成了天下的共主。罗马人尚武而不崇文,马背上的丰功伟绩述之不尽;案头上的文
章典籍却寒碜得很。罗马没有大哲学家,斯多葛派是在罗马显赫过的唯一的哲学流派,
而且,它也是希腊哲学的遗嗣。
    早在希腊化时期,斯多葛派的规模与影响就很大了,它的源头据称可追溯到苏格
拉底----苏格拉底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使他成了斯多葛派推崇效仿的圣人。斯多葛派
的实际创始人是古希腊的芝诺。斯多葛派对形而上的玄思奥义少有兴趣,其重头都放
在德行的研究上了 
。早期斯多葛并未出过大人物。但到了罗马建朝之后,后期斯多葛的影响却上至王公
贵族,下到黎民百姓,遍及各阶层。纪元初一百年间,斯多葛派出了三个身份迥异的
重要人物:一个是罗马的大臣塞涅卡,一个是罗马的奴隶艾比克泰德,一个是罗马的
皇帝马尔库斯.奥勒留。
     塞涅卡是罗马暴君尼禄的太子太傅;这一对师徒与亚里士多德和亚历山大那对贤
师徒相比就不可同日而语了。尼禄无法无天,视人命如草芥。他还自命是个艺术家,
相传他为了描写大火燎天的场景竟亲手纵火烧了罗马城。伴君如伴虎,倒行逆施的尼
禄最终逼死自己的老师塞涅卡。塞涅卡睿智优雅,辩才有如泉涌,时与西塞罗齐名并
称,他有百余封哲学书简传世。就文风而言,这些书简皆堪称信笺散文的典范之作。
艾比克泰德的坚忍是无人可比的;据说他的主人很残忍,有一次竟抓着他的腿肆意拧
绞,艾比克泰德平静地劝道:"请放下,你会把它弄断的。"他的主人不听劝阻,结果
艾比克泰德腿骨断裂。剧痛之下的艾比克泰德神色如常地说:"你看,这不是断了吗!"。 
这个苦命人后来获得了自由。艾比克泰德以写作和教学为生,在罗马度过了他的余年。
    马尔库斯.奥勒留皇帝是个悲怆的人;罗马帝国的好日子到他即位时就算到头了。
多年征讨作战的罗马已是外强中干、边患不断,以致马尔库斯.奥勒留这个人类史上
唯一的哲学王大半生征衣戎马,在罗马边境上抗击外族侵袭;同时国内不断的天灾人
祸、贵族造反、军队叛变也极大地消耗了他的心力,好皇帝的一生就这样给浪费掉
了,他的著作只有一本薄薄的《沉思录》。在《沉思录》里,马尔库斯.奥勒留表述了
想要引退去度一种宁静乡村生活的强烈愿望;但一个大国之君的责任感却把他一辈子
都栓在马上。
    斯多葛主义是一种忍受苦难的哲学;它声明,人只要主动承担苦难,即可获得自
由。智者之所以达观,因为他能主动套上命运的犁轭,这样他就走到了命运的前
面。斯多葛派宣扬命定论,但它又为人保留了自由意志。至于命定论和自由意志在
逻辑上的矛盾,斯多葛派却并未解决;(这一点
某类后人也不比他们高明多少:"这两者是辨证统一"----就这样把问题搪塞过去
了。)斯多葛派只在乎脆弱的人在命运铁的规律面前如何能保有尊严和自由。斯多葛
派的自由是西西弗斯的自由。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哲学的功用:在和平的时代,哲
学引导人们开拓向上;而在动乱的年头,哲学就发明种种慰籍以温润人心。斯多葛派
多的是道德缄言,少的是对世界的求本溯源;他们安于天命,勇尝苦难。经过斯多葛
主义的浸染,后来的基督教很快就得以深入人心了,所以斯多葛又被称为"基督教的
叔父"。
    罗马的文明基本继承希腊的文明,并无多大新意。区别在于希腊人浪漫而罗马人
严肃,希腊人知胜于行,而罗马人行多于知。罗马贡献给后世的只有罗马的行政体制
和罗马的法典以及罗马下达各行省的通衢大道。罗马甚至连诗人都很少,除去插科打
诨的庇特龙纽士和流缮,出名的也不过贺拉斯、维吉尔、奥维德等寥寥数人。而当我
们读过奥维德的《爱经》之后,也知道罗马出产的诗人大体如何了。
    罗马的建筑和雕塑值得称赞,相信伯爵小姐收到我随信附上的几张素描后也会有同
感的,在罗马呆上两天之后,我将前往耶路撒冷。再会,若有阿卡迪亚的消息,请及时
转告。在外的旅人是很需要及时了解家乡的情况的。
                     顺致问候
                     你的忠实的约瑟夫.罗
                     乌有历十二月于罗马


--
m;32m※ 来源:.飘渺水云间 freecity.dhs.org.[FROM: xxbg

--
※ 来源:·饮水思源站 bbs.sjtu.edu.cn·[FROM: 210.32.132.223]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gracie.bbs@bbs.sjtu.]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7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