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ycholog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quincey (爱心小熊), 信区: Psychology
标  题: 弗洛伊德的小书
发信站: 紫 丁 香 (Sat Jun 19 09:43:31 1999), 转信


               ·螳 螂·
  所谓小书,是针对大书而言的,装潢朴实,没有硬壳和烫金;内容浅显易懂,
没有那么多名词和名人。这样的书可以用于消遣,而不致有“学问”的负担,却
也能使你在“消遣”之后,因书的丰富内容而有所裨益。《日常生活的心理奥秘》
的中译本(甘肃人民出版社,林克明译)就是这样的小书。所谓小,对应的是弗
氏的另外两本名著《梦的解析》和《性学三论》。
  在《日常生活的心理奥秘》这本书里,弗洛伊德认为日常生活中基本上所有
的遗忘与语误都有着可供“解析”之处,也就是说,都有精神上的宿因可寻。比
如,一个人突然想不起自己应该比较熟悉的专业名词,本来烂熟于心的名诗竟然
在背诵时颠倒了词序或张冠李戴或根本就忘了,偶尔的笔误,还有日常生活中不
该发生的笨拙行为──都可有所揭示──其实都是潜意识里的故意。弗洛伊德在
这本书里列举了大量详实例子,不胜枚举。分析的手法也不甚相同,但基本原则
只有一个,就是“关联”。关联什么呢?关联被分析者的经历,以及这些经历可
能留下的精神印迹。
  最有影响的印迹,基本上来自能导致强烈情绪反应的经历,如嫉妒,仇恨,
懊悔,内疚,当然,也少了不了性。
  在这本书的后面,非常有趣地留了两页空白,页题是“札记”,编者安排得
巧妙,想来购这类书的人总要写点感想的。既然他留了,我也不好让它全空着。
我的札记如下:
  (1)弗洛伊德关于遗忘和语误等的理论虽牵强尚可附会,在推理上似乎无
懈可击。他的理论主要建立在潜意识这一巨大的基础上,尽管没有什么可靠的生
理学和解剖学上的证据,但因了说服力很强的思辨,以及处理个案的效果,依然
使他的学问成为科学。弗氏的伟大就在于他使得没有实证和公式推导的东西,也
成为了科学。正就是弗氏的努力,令心理学由哲学而步向科学。
  《日常生活的心理奥秘》一书有着浓厚的西方文化背景,尤其在语误、笔误
和名词遗忘方面。西方文字主要是以音达意,因而弗氏在研究中往往以音节的分
割作为入手点。引入中国的具体情况,则应考虑象形文字的特点,也就是字的形
体因素,如部首偏旁和字的组合与结构特征,等等。另外,同一字的不同发音,
同一音下的不同字,还有谐音,在中文中常见而丰富,在这方面较西方文字多得
多,而因此而产生的联想也会更多。
  (2)若想对某一失误和遗忘作出合理的解释,则必须考虑“问题人”的气
质、性格、文化层次和阶级地位。弗氏把人的精神活动比做冰山,露出水面的小
部分是意识域的,而水面以下的绝大部分属于潜意识域。实际上,还应存在一条
“灰色域”,可以把这一段比做透过水面隐约可见的冰山的那一部分。这一段就
是心理的生理学反应,它既不象潜意识那样难以探究,也不象意识那样鲜明。这
不仅仅是对潜意识的深入说明,更具有方法学上的意义,就是对无法尽量合作的
“问题人”(潜意识的挖掘需要“问题人”在放松、信任的状态下尽情倾诉)进
行分析时,可以以其生理学表现做为推导的补充。
-- 
--
        *                  有志者,事竞成,百二秦关终属楚
    ★   *                 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
        *                  待明日                      
      *                    西北望,射苍狼,鼠辈焉敢当  
                                                        
                            --------我深爱着我的祖国------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43.4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71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