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ycholog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ovenatural (帅的惊动了党), 信区: Psychology
标  题: 管 理 心 理 学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9月07日20:10:59 星期天), 站内信件

管理心理学是把心理学的知识应用于分析、说明、指导管理活动中的个体和群体行为的工
业心理学分支。它有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改善组织结构和领导绩效,提高工作生活质量
,建立健康文明的人际关系,达到提高管理水平和发展生产的目的。 

    中国古代就有丰富的管理心理学思想。例如,春秋末年军事家孙武在《孙子兵法》一
书中就写道:“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孙武强
调领导与下属之间意愿协调一致的重要性,这在今天看来也是十分重要的管理心理学原则


    中国古代的管理哲学思想充分反映在关于人性的争论上。荀子认为“今主人性,饥而
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性情也”(《荀子·性恶》)。孟子则认为,“人之善
也,如水之下也”。中国古代管理心理学思想已经受到管理心理学家的广泛重视,中国的
有关古籍也成了一些国家培养管理人员的必读书目。

    不过,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还是与现代化大生产密切相联系的。19世纪末,资本
主义得到发展,生产规模日益扩大,对企业的管理也更为复杂,劳动组织和合理安排也提
到科学研究的日程。这时出现了科学管理的学院,其代表人物是泰勒。泰勒着重研究了 工
人操作合理化的问题,但他把人看成是经济人,忽视了人的社会性。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管理心理学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参战各国都力图利用心理学原则
来改进管理,提高生产为战争服务。例如,制定人员选拔和训练的方法,研究最有效的组
织形式,调整工人与管理人员的关系等。

    战后,工业生产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如人在生产中社会性因素的作用等。以
社会心理学家梅奥为首的一批专家进行了霍桑实验,提出了“社会人”的思想。他们认为
,单靠物质刺激不能保证调动工人的积极性。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的社会条件与工作效
率有更密切的关系。此外,他们还提出了非正式组织在群体中的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工程心理学的发展,强调研究人-机关系,同时也提出了解决人-人
关系,人-组织关系的问题。战后,许多学者总结了战时的经验,考虑到有必要建立一门研
究人的行为的综合科学,认为可以把人与社会,人与生产中的诸因素统一加以考虑。于是1
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一次讨论会上,便提出了“行为科学”这一名称。其后美国福特
基金会给予了经济上的支持;在许多大学中开展了有关行为科学的研究,并出版了行为科
学杂志。

    由于行为科学这一名称过于广泛,有人把医学中的行为研究、动物行为研究等也包括
在内,不能突出与生产管理有关的工作。所以后来有不少单位与专家采用组织行为学或组
织心理学的名称,专指在一定组织内活动的个体和群体行为的研究。在中国则多用管理心
理学的名称。

    管理心理学主要研究与组织行为有关的人的个体特点,如动机、能力、性向等;人的
群体特点,如群体的分类、人与组织的相互作用等;领导行为特点,如领导风格,领导的
评估与培训等;组织理论与组织变革,如组织的模型,组织变革与组织开发研究等;工作
生活质量研究,着重从改善工作环境,工作丰富化、扩大化方面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提高
生产率;跨文化管理心理学,比较不同的地区、国家、社会制度,文化背景下管理行为的
异同,为国际间的经济交流、合作经营企业提供科学依据。

    在研究方法方面,管理心理学并没有一种适用于解决一切问题的通用的方法。它主要
以心理学及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如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量表法、个案分析、准实验研
究、社会调查、公众意见调查等方法为基础,结合管理实际,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的问
题,采用适宜的方法,使问题的解决有客观的科学的根据。

    西方国家组织行为学主要应用于人为资源的研究,如利用测验方法选拔职工,或应用
评价中心方法对领导进行评价;由专家组帮助企业增加自我完善的能力,带动各种组织进
行改革;决策理论的应用,如协助大企业对重大项目、经营战略进行审定等。采用决策会
议方式,在专家指导下,利用电子计算机及专门的决策软件可以大大加快决策的制定过程
和提高决策的质量;工作生活质量研究,如制定更完善的作业班制度,防止事故,减少工
作的应激等。


--
路行无边天作界,山登极顶我为峰.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8.7.28.5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32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