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ycholog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ovenatural (帅的惊动了党), 信区: Psychology
标  题: 音 乐 心 理 学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9月07日20:25:16 星期天), 站内信件

音乐心理学是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汲取生理学、物理学、遗传学、人类学、美学等有关
理论,采用实验心理学的方法,研究和解释人由原始(初生)到高级的音乐经验和音乐行为
的心理学分支。 

    音乐心理学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如声音的物理特征在人听觉上的反映,音乐记忆、
音乐想象、音乐才能,以及音乐技能的训练和音乐表演的心理状态等。由于它采用实验心
理学的方法,各种理论重视科学实验的根据,从而逐渐修正了音乐上的纯理论推测和凭主
观印象产生的理论,并且与音乐美学的理论联系起来,构成音乐学中的一个部分。

    开拓 音乐心理学研究的是德国科学家赫尔姆霍茨,1863年,他发表了一部具有里程碑
意义的著作《作为音乐理论的生理学基础的声觉学说》。这部著作是以“欧姆定律”音响
学理论,和缪勒的神经特殊能量学说理论为基础的。

    1883年,施通普夫发表了《音乐心理学》,把心理学的观点渗透进赫尔姆霍茨的物理
学和生理学的研究中,成为第一个把音乐心理这门学科系统化的人。他着重研究人对协和
音与不协和音的感觉。在他之后,雷维斯由研究听觉病理障碍而进入音乐心理,尤其重视
音乐天才方面的研究,并且提出了“音高的双重成分理论”。

    二十世纪初,西肖尔与他的学生发展了许多测验视、听和运动知觉的仪器,可以把演
唱和演奏中的音高、音色以及颤音等的波谱印录下来,对其中的任何特定因素抽出来进行
单独分析。他特别注重颤音的分析,提出了音高辨认中存在的“正常错觉”现象。苏联心
理学家捷普洛夫对音乐心理学的研究也颇有贡献,他认为在音乐才能中,调性感、节奏感
、音乐听觉的观念等是音乐才能的核心。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心理学上的新概念给音乐心理学很大的影响。精神分析论者把
情绪与认识和记忆联系起来,随后又发展起来“音乐治疗”。“自控”的观点把人看成一
个自我调节的生理系统,通过知觉同活动循坏的反馈作用使机体得到平衡。

    当代音乐心理学的实验成果多在音乐知觉方面。趋向是试图将立响心理与音乐学习的
心理过程联系起来,以探索从原始到复杂的音乐行为的发展过程;研究从幼儿甚至从婴儿
的音乐行为到高度专业技艺的发展,以求更全面更深入地研究人的音乐心理状态的种种问
题。

    音乐心理学的研究较多地侧重于人对声音的知觉、音乐记忆和音乐想象以及音乐感等


    人对声音的知觉包括四个要素:音高、强弱、音色和时值。这些要素是根据人对声音
的频率、振幅、波形和时程等物理特征的感受而形成的。不同的知觉各与相关的物理特征
相对应。但决定某种知觉的物理特征并不是单一的,它同时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强弱的
感觉虽主要来自振幅,但同时也受频率、时程、波形的影响。

    听觉器官接受音波所得的听觉印象是一个整体,不是音波的各个物理特征,由此形成
人的音乐经验和行为。人对声音四个要素的感知能力并不平衡,这些能力的发展也互不相
依。有些人某种能力发展有所偏长而成为某种类型。如音调型对音高的辨别力强,对旋律
与和声感觉敏锐;力度型对强弱及重音敏感;时值型对速度、节奏、时程敏感;音色型对
音质、音凋泛音的构成感觉敏锐。不同类型的人在他们欣赏、表演、创作中都会表现出他
们的特长。

    音乐记忆既包括一般记忆,如知觉的、认识的、情绪的和运动的各种经验;也包括音
乐中特有的问题,如单音记忆、旋律记忆、和声记忆、乐汇掌握及理论知识与记忆的关系
、几个无联系的单音先后出现的记忆,以及记忆的音域与语言的关系等问题。

    音乐记忆是音乐想象的基础,丰富的音乐想象能力是音乐家的重要心理特征。阿格纽
在《大音乐家的听觉影像》中收集了舒曼、莫扎特、柏辽兹、瓦格纳等大音乐家听觉影像
的记载。音乐家想象中的音乐世界,比现实世界里的音乐丰富很多。

    音乐感是表现音乐才能的主要因素。心理学家对音乐感的看法不同。雷维斯认为它是
统一不变的素质,西肖尔认为它是一系列单个能力的组合;施通普夫认为它表现在对和弦
的分辨;捷普洛夫、科瓦列夫以及米亚西谢夫把音乐感看成是特殊的能力、爱好和个性的
一种独特性质的结合。

    音乐感在个体中的表现有早有迟,表现出来的深度和广度基于个体的音乐经验及经验
对他的影响。对于音乐感是天生的还是从学习中获得的问题,各家主张不一。雷维斯、西
肖尔倾向于来自先天的看法,但训练可以揭示出这种先天的潜在能力。

    音乐感与音乐技能是两个不同的范畴,音乐理解及表现的深度不受乐曲所需的技术程
度的限制,一首很浅易的乐曲可以表现得很深刻。但是一位音乐家,尤其是音乐表演艺术
家,必须具备发挥某种音乐技能的优越的生理条件,并且进行严格刻苦的正规锻炼后,才
能具有较高的水平。





--
路行无边天作界,山登极顶我为峰.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8.7.28.5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54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