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ycholog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ae (满天星斗), 信区: Psychology
标  题: 心理健康的标准 
发信站: 紫 丁 香 (Mon Apr 17 16:30:32 2000), 转信

发信人: InjectWater (我不是俗,而是很俗。), 信区: Mentality
标  题: 心理健康的标准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Sun Apr 16 17:43:10 2000)

心理健康的六条标准:

1. 对现实的正确认识,看问题能持客观的态度。
2. 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能现实地评价自己,不过分地显示自己也不刻意
    地取悦别人。既接纳自己的优点也接纳自己的缺点。一个人如果连自己
    都不喜欢,又怎么谈得上喜欢别人。
3. 自我调控的能力。能调节自己的行为,既能克制自己的冲动,又能调动自己
     的身心力量,在实践中实现自己的更高级目标。
4. 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关心他人,善于合作,不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
     苛求于人。这种人有知心的朋友,有亲密的家人。而不健康的人,人际关系
     紧张,处处利用他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5. 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种稳定与协调包括理想与现实差距的调适,包括
     认知与情感的协调。
6. 生活热情与工作效率。人人都会有苦恼,但心理健康的人能从生活与工作
     中寻得快乐。
   除了以上六条标准,心理健康需要内外兼顾。
   所谓兼顾内外是指,对外,要人际关系良好,行为符合规范;对内,基本需要获得
   满足,心理机能正常。与此相反的是两种人,一是只顾自己需要的满足,不顾社
   会规范。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什么都可以干。这种人一般具有反社会的人
   格,如许多犯罪分子就是如此。另一方面,有的人千方百计让自己的行为符合
   社会要求, 但又感到苦恼,因为自身的心理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比如过去有
   很多劳模很努力地工作,从来没休息过星期天。不是他不想休息,而是按照外
   界的观念,一休息就不像劳模了。久而久之,他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心理状态
   也自然不会好。只有行为符合外界的规范,又能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 才是
   心理健康人的特征。
--
八风吹不动,一 P 打过江。

※ 来源:·BBS 水木清华站 smth.org·[FROM: 166.111.73.16]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phy2.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15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