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ycholog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race (忧格格), 信区: Psychology
标 题: 抑郁症的心理疗法 ·aemon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Nov 24 20:26:28 1999), 转信
标 题: 抑郁症的心理疗法 ·aemon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Mon Nov 22 09:13:51 1999)
心理家园 心理在线 传播心理知识 促进健康人生 1998-1999[C]
·后一篇:Re: 梦的形成·
阅读人次:6 回复文章:1 发表时间:Sunday, Nov 21 1999,18:26:46
抑郁症的心理疗法 ·aemon
抑郁症的心理疗法
说明:这是我对于抑郁症的一般情况的资料的汇总,
希望对大家有用。
-----基础与临床
摘要: 抑郁症是危害全人类身心健康的常见病。本文旨在从临床心理学角度
讨论抑郁症的发病机理和临床治疗技术,同时也蒹及其他有关抑郁症的理论
和技术。
一、 概述
抑郁症是一组综合征,它包括多种症状和体征,涉及躯体和心理两个方面。
前者包括睡眠障碍,食欲减退,疲劳感,精神运动性迟缓或激越,性欲减退
等;心理症状包括丧失自尊或有自罪感,注意力不能集中或犹豫不决,有自
杀意念或想法等。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为6.1%~9.5%,约13%~20%的人一生
曾有过一次抑郁体验。患病者中有大部分处在工作年龄,所以抑郁症对个
人、社会都有重大影响。此外,它给社会带来的经济损失也是巨大的。这
主要指患者就医的费用以及患病导致的工作效率的下降。
抑郁症的研究历史并不很是长,但发展很快。近年来,关于抑郁症的流行病
学、生物学基础、心理学、社会学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其中,心理
学研究是历史最长,成果较多的一个领域,心理疗法也一直是抑郁症治疗手
段中最重要的部分。本文将主要从抑郁症的基础理论,心理学理论,心理疗
法三个方面论述。
二、 抑郁症的一般情况。
抑郁症通常指情绪的障碍,是以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综合征。要正确理解抑郁
症与一般情绪反应的区别,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渗透到患者各个方
面的情绪在质和强度上和正常情绪有差异且不能驱散,患者对安慰和支持无
反应; 2、情绪的改变不是由于任何可证实的刺激引起的,或者情绪反应的
强度与刺激不协调; 3、情绪变化有其自身的规律,自发地持续发展,悲伤
与抑郁的差异经常可见。
即使在判定为抑郁症而非一般的情绪反应后,仍存在对其分类的问题。目前
已有的分类方法包括:内源性或外源性抑郁;生理性或非生理性抑郁;双相
或单相抑郁;原发或继发的抑郁;器质性心境综合征,以及隐匿型抑郁。除
最后两项外,上述各类分法之间都互有重叠。本文所讨论的神经症型抑郁属
于非生理性的、大部分为内源性、单相的抑郁,可以原发或继发。
三、 抑郁症的诊断。
(一)、抑郁症的临床症状。Lehmann认为,抑郁症状可以分为3组:
1、 心理方面症状:心理反刍、绝望、抑郁情绪。
心理反刍指患者反复思考自己的所谓过失和犯罪行为。这种日以继夜的自责
感可能是抑郁征候群中最令患者感到痛苦的症状。
绝望是抑郁症诊断的十分重要的证据。如绝望与心理反刍同时存在,则症状
十分严重,有自杀的可能。当然,也有不少病人并不绝望,而是希望得到治
疗。
抑郁情绪常来自心理反刍和绝望。可以表现为快感丧失,说话、思维、运动
迟滞等。
2、 机能方面的症状,有三方面表现:
社会生活、人和事方面兴趣降低。包括对业余爱好、心爱物、妻子、朋友的
兴趣降低;
享受能力降低;
工作能力降低。
这组症状是抑郁症的必备症状,可存在于任何文化背景的抑郁症中,但不是
抑郁症的最充分的诊断依据,因为这些症状在非抑郁情况下也可出现,如严
重疲劳、甲状腺机能减退、贫血等。
3、躯体方面的症状:包括食欲、消化、体重的改变,睡眠障碍,性欲改变
等。这类症状有文化依赖性。
(二)、抑郁症的诊断。
CCMD-2R(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二版修订本)的规定为:
1、 症状标准,以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且持续至少2周,此期间至少有下述
症状中的4项:
(1)、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无愉快感;
(2)、精力明显减退,无原因的持续疲乏感;
(3)、自我评价过低,或自责,或有内疚感,可达妄想程度;
(4)、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
(5)、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显著下降;
(6)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行为;
(7)、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
(8)、食欲不振,或体重明显减退;
(9)、性欲明显减退。
2、 严重程度标准,精神障碍至少造成下述情况之一:
(1)、社会功能受损;
(2)、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
3、 排除标准:
(1)、不符合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与精神活性物质和非依赖性物
质所致精神障碍;
(2)、可存在某些分裂性症状,但不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若同时
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鉴别诊断可参考分裂情感性精神疾病的诊断
标准。
四、 抑郁症的心理学理论。
(一)、精神分析理论。Freud认为,抑郁症是一种爱和敌对两种情绪同时
出现的结果。当一个爱的对象失去时,患者感到失望,与此同时,附属于
该对象的任何敌对情绪则转变为自责而指向患者自身。
Freud也提出了抑郁症的素质因素。他指出,抑郁症患者退行到了发育早期
(口欲期),那时施虐的情感很强烈。
(二)、行为学理论。Seligmen的习得性无助理论指出:
1、 患者认为,无论周围发生什么事都是坏事,并且,相信好事不会找到自
己头上。
2、 他们觉得无法采取任何行动以阻止坏事的发生。
3、 他们认为这些厄运是自己的过错。这些事情是由于他们内部的原因所致,
因此,厄运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而好事的出现是偶然,是外因造成的,
可遇不可求。(即适应不良性归因方式。)
4、 他们愈相信厄运的必然性,愈认为自己不能控制,他们行为的动机便愈
不强烈,且能力也愈低;同理,发生的不可控事件对他们愈重要,对自尊的
影响愈严重,个体的抑郁症反应愈强烈。
Skinner的操作性条件化理论认为,如果原本强化的行为在消除过程中,由
此产生了伴随的情绪反应,即个体体验到的抑郁。个体不会或不能利用潜在
的强化,或受到惩罚,都可产生抑郁。确定事件顺序是对抑郁评估的重要内
容,但需同时考察以下方面:即不同强化规律的效应、失去刺激本身、失去
强化效应,以及比例张力(所需行为太多而强化太少)。值得注意的是抑郁
的继发性获益(获取他人注意的强化效应)。
(三)、认知理论
认知三联征是抑郁症的病理心理学表现之一,指患者对自身、周围世界、和
未来三方面的负性评价。
对自己的负性观点即认为自己有缺陷,能力低下,因此总产生不愉快和无用
感,甚至认为自己缺乏获得愉快和满意的本能;
第二联指患者对体验及经历的负性解释,对自己要求过高,似乎在实现生活
目标的道路上有不可克服的障碍。
第三联指以消极的态度认识未来,这几乎见于所有的抑郁症。
患者的负性自动思维包含有各种系统性的逻辑错误,这种逻辑错误也是抑郁
症的病理心理学的表现。可以通过认真分析真实事件和由此产生的自动思维
之间的逻辑关系来识别它们。常见的逻辑错误包括:任意推断;选择性注意;
过度泛化;夸大或缩小;个人化(揽错心理)。
此外,潜在假设也是一种常见的病态心理。它不易为患者所察觉,但可以影
响患者的情感、行为和思维模式。例如,若患者认为社会对他不公,这种假
设不易为其所说出,甚至不易为其所察觉,虽然没有事实根据,但这种认知
仍会增强其抑郁感受。
(四)、自控理论
自控理论认为,抑郁症患者的行为多具有下列特征中的一条或多条:
1、 患者选择性地参与生活中的负性事件,而相对较少地涉及积极的事件。
2、 患者选择性地采取那些产生即刻后果的行为,而较少采取产生远期后果
的行为,即他们往往只顾眼前利益,目光短浅,就事论事。
3、 患者往往责己过严,同时又责人过松。
4、 患者常将抑郁症归因自己的行为,认为凡是失败都是咎由自取,凡是成
功都是外因使然。
5、 患者往往不能给自己以足够的奖赏,因而无法维持自己的行为。
6、 患者过多地进行自我惩罚,这样对很多方面的建设性行为产生抑制。
7、 患者过分以来外在强化,其自控技能较差。一旦外在强化不够,就会导
致抑郁。
五、 交互作用心理治疗
程序:1。体语
2.3个阶段:分析情况,寻求识别,转变自我认识。
3.解释
4.直接指导
(1) 首先最重要的抗抑郁方法是常识面对现实,抵抗内疚感和焦虑;
(2) 积极生活减轻抑郁,积极适应现存目标的挑战,胜利将带来愉快,
即使失败也不必影响自尊感。不要放弃,继续与困难作斗争;
(3) 得到其他人的爱的企图对自己没有什么好处,你不可能使每个人都愉
快,都爱你,但你可以使自己愉快,即首先要自爱;
(4) 必须强制自己与他人在一起,因为寂寞加重抑郁,社交减轻抑郁;
(5) 要训练自己合理控制自己的行为,选择自律、自我控制,而不要自败
—要注意回避心理防御机制(隐瞒抑郁情绪)。
小结:
1. 与抑郁症斗争有两个部分,即治疗者和病人。
2. 治疗者应避免陷入患者受虐似的爱与恨的旋涡,他只涉及病人的病情而
不涉及病人,必须始终与病人保持专业性距离。
3. 治疗者应帮助看清事情本来面目,夸大或歪曲的看法必须纠正,紧紧抓
住客观事实是精神健康的前提。
4. 治疗性纠正自尊降低,持续的自责和自我反对,明确客观而现实地评价
病人的能力和潜能。
5. 病人由无助感而产生的愤怒多直接来自自我反对和那些不爱他们的人,
缺乏自责的人不需要得到更多他人的爱,因此,爱自己,就不会追求那么多
无原因的爱。
6. 被动和闲散的生活使抑郁永存,被动加深虚弱感,并促进病态的“灰姑
娘心理”—期待问题会自动解决。所以必须积极地生活,建设性的努力可以
改善自尊,提高自信。
7. 社会接触、家庭关注是解除抑郁性隔离的重要方法,抑郁者倾向于沉思
或假想各种危险。积极与他人接触可使他有机会面对真正的困难,消除假想
的神秘感,并逐渐现实起来。
8. 家属不应对病人表现出幼稚的怜悯或不耐烦,对病人要求过分的爱在表
面上冷静,并决不要责备病人。家属也需要自我心理治疗。
9. 病人必须积极参与到治疗中来,经历自律几自控,他们必须自愿放弃婴
儿期,幼稚的又苦又甜的受虐倾向,朝着成年人的责任感、自尊感、自信阔
步前进。
六、 人际心理治疗(IPT)
具体实施:
(一) 治疗初期
1、 治疗抑郁症状:症状观察(严重程度,病程,生活事件,诱因,家族史);
确定诊断;药物使用评价;教育。
2、 人际关系评估:列出目前和过去人际关系清单(亲密度,稳定性,有无
破裂可能,有无人际交往丧失);区分人际问题性质。
3、 与病人讨论治疗方案并达成协议。
(二) 治疗中期,着重解决4类人际问题。
1、 超出正常的悲伤:亡故或其他原因造成的人际交往中断而引起的情绪抑
郁过分持久,必须干预。采取适当方式寄托哀思,要求病人建立新的兴趣和
人际关系,替代已丧失的关系。
2、 人际关系失败:(1)病人和某人之间缺乏满意关系尤其是一些重要
关系,如婚姻关系、亲子关系、上下级关系、同事关系、密友关系。
(2)帮助病人确定矛盾焦点,矫正适应不良的社交方式,重新评价和调整
对他人的角色期望值,协调与他人关系,要与病人一起讨论切实可行的活动
计划。
3、 角色转移:认识新角色,进行必要的技能训练,建立适当的人际关系。
4、 人际关系确立:分析过去成功的人际关系和经验,建立起正常的人际关
系,并维持之。
(三) 治疗结束期
1、 讨论治疗结果;
2、 评价是否需要其他治疗方法。
附:
1、 与IPT结合的婚姻治疗—IPT-CM
着重考察夫妻间5个方面综合情况:沟通、亲密度,界限处理,权力分配,社
会角色适应度。改善其功能不良的行为,治疗与训练计划同IPT。
2、IPT与药物联合使用,效果迅速而满意。
七、 认知行为治疗。
矫正抑郁性认知的技术主要有:
1、 识别自动思维——按逻辑来考察常规经验,以发现引起抑郁的思维方式。
2、 识别认知错误——可采用向病人提问、启发想象、角色扮演等方式,找
出事件与反应间的想法及这些想法的规律,将其归类于各种歪曲的认知构成
如选择性提取、过分概括化等。
3、 真实性检验——鼓励病人把自己的信念当作某种假设来进行调查看是否
合于逻辑,是否合于实际。
4、 设立不同形式的作业和设想,去监察抑郁情绪,重新建立新的正确的认
知——即行为矫治。督促病人积极行动,稍获愉快感时给予奖励;指导病人
练习一些经过设计的行为模式,可产生通常被病人所忽视的愉快的情感体验。
八、 心理疗法的综合评价。
通常,临床多是各种心理疗法综合应用。心理疗法是抑郁症得以根治的手段,
当然,在严重抑郁症的病例中,必须与药物配合使用,方能奏效。关于抑郁
的心理学研究尚在发展之中,今后的趋势将在对抑郁的早期预防、提高人群
抗抑郁心理能力、以及严重抑郁和自杀倾向的心理学干预的普及性研究等个
领域。
aemon
1999年5月,
于上海医科大学
所有文章都有自己的版权,我们不允许你复制或者在其它地方使用我们的页面
--
欢迎访问 http://202.112.83.200/
PSY-ONLINE 心理在线 传播心理知识 促进健康人生
NPT 网上心理测验 与调查 网上心理讲座
--
※ 修改:·lovenatural 於 12月06日21:56:35 修改本文·[FROM: 218.7.28.50]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ppshu.bbs@bbs.net.ts]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63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