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ycholog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race (幽格格), 信区: Psychology
标  题: 我对人的一些认识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un Dec  5 13:34:09 1999), 转信


                     我对人的一些认识
(转信)
我们现在称之为社会科学的对人和人类社会的研究远比对客观世界物质研究的科学——
自然科学早。自从人类社会走出了原始社会的朦胧状态,就不断有人思考人生意义、人
生价值、人的本性等问题。无疑,社会科学经历了几千几万年的进程,现在已经进入了
一个崭新的认识阶段:唯物主义意识已经成为研究社会科学的基调,这无疑也会使整个
人类社会对其认识提高一个很大的层次。然而千万年来我们人类所思考和争论最多的仍
是关于人生的那几个基本问题,即使今天也不例外。当然,人类社会整体认识的提升需
要一定的时间,我们不可能一下子认清楚一切,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但我想,
这些思考之所以会以不同的形式不断进行,主要是因为它们是决定每个人对其他各种社
会问题、人生问题的基础和出发点。当每个人面对各种事物、各种情况时,它们就会发
挥正如平面几何中五个公理一样的作用。我的认识将从人的主体性说开去,阐述人的内
在需求,不同的认识论,以及这两个方面的联系和他们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主体性与自私
每个人作为自身的主体,永远也不会去关心和他丝毫无关的东西。一片落叶,若不考虑
它对我们生存环境的影响,我们就根本不会注意到它;对于一个动物的惨死,若不是考
虑到它种群灭绝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以及它死亡时与人类死亡时相似的表现,也丝毫不
会让我们动心。哪怕是对另一个人的死亡,若不是因他是我们的同类,是我们人类社会
的一员,我们也会淡然处之。这所表现出来的就是人的主体性,即每个人在处理各种事
情时,都是从个人自身的思考、认识出发(而不是个人自身的利益)。说明这一点,是
为了明确主体性与自私不同,而并不是因为阐述人类的主体性有什么重要的意义。由很
多人把这种人的主体性等同为自私性,并把他当成人类与生俱来的本性来看待,由此产
生了自私有理,小人有理等等观点。下面,我把它们从两方面做一下区分。首先,人类
的主体性可以说是无意识的,即每个人在做事时都不会去考虑“我是自身的主体,我要
按我们认识做事”,因为主体性是一种客观实在,而并不是意识所能改变的。而自私的
人在处理事物时则会区别出自己和他人,并考虑“我的利益”,由此,这种对“我的利
益”的考虑也就成了此人处理事情时的主导,即处理事情这个矛盾的主要方面。一个青
年在汽车上将自己的座位让给年迈的老人,其中有主体性的体现,而处理这件事的主导
,即矛盾的主要方面却是其无私的认识,也即这个青年的敬老的美德。同样,一个青年
在车上和老年人抢座位,则正是其自私认识的表征。因为此人认同“人人为自己”,而
关注“个人的利益”,如果他不是认识到“我”的座位,他也就不会去和老人抢座。其
次,自私和主体性的主导因素不同,也可以说,自私性是主体性的一种表现:自私是人
对个人利益关心的表现,而主体性则是每个人对各种事物认识和关注的表现,而自私也
恰恰就是一些人对事物的认识。雷锋为人民服务,做好事,并不是因为他感到充实才认
为这是好的。而恰恰相反,正因为他认为“为人民服务”是好的,才会在做过后感到充
实。同样,董存瑞也并不是感到牺牲自己去炸碉堡是自己理想的实现、幸福的满足才去
做,而是认为“总得有个人去这样做,而自己也应该去这样做”,认同这种做法。事后
他是否感到充实即不得而知了。以上所说的充实即可理解为一种“精神利益”的自私。
如果说董存瑞是对个人精神利益的追求或者说是以让自己死得充实为主导思考才炸碉堡
的,那一定是荒唐可笑的。自私的人对这事的解释恰恰是这样,也只能是这样。自私的
人的表现也恰恰是这样。他们时时刻刻想到个人利益,也由此出发去做事。这才是对个
人利益的“追求”。这也是很多人为赚钱不择手段的原因,具体的事实也就不需多讲了
。当然,自私的人也有自己的认识,他们认为“个人利益的丰富是他快乐、幸福”,这
也还是主体性的体现。同样,在本段开头所说的那些现象也正是主体性的体现。因为我
们意识到“社会”的存在,并关心它。我们就会形成对其某种认识,但并不是对毫不相
干的事物的认识。以前,我曾把“人类”不关心与之无关的事物称为“集体私”。其实
,这是不恰当的。正像前面所说的那样,人类的这种现象是主体性的表现,而不是自私
的表现。若称为“集体私”,则说明我们有这种“集体私”的意识,既有对我们集体利
益的关注,并以之为行为主导。用此来解释我们对某些事物的不关心,无疑是荒唐的。
佛家说“爱惜飞蛾纱罩灯”,难道你也说“他把飞蛾也视为集体的一员了吗”?
人的内在需要
前面说明了人的主体性,那么决定人的行动的是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而决定人的这些
观点的,或者说奠定这些观点的基础的也还是人的内在需要,也就是人的一些根本的特
性,也有人称之为非理性意识。我们从人和动物的区别与共同点来说,人和动物的共性
,是动物性,即对生存及享乐的盲目冲动(这里先不讲动物性中的另一面——爱),这
也是有别于自私的。有同学将两者等同,并将他们和“主体性”等同。同样,这也可以
从意识上来讲,不过前者是意识到自身上的暂时的主要矛盾,而本能的直觉的行动;而
与对自我的认识,即“我与他人”的区别无关。而后者则区别了“我的”与别人的不同
并有意识应用各种手段行动。比如我喜爱电脑游戏 ,而头脑中已经意识到只要从电脑前
走开,就可以节约出大量的时间并做大量的更有意义的事情。可这些理智一闪而过,我
的双眼还是停留在显示器上。我想,这就是属于对生存、享乐的盲目冲动。这种被我称
为第一需求的需求,是人与生俱来的,是不能被消除掉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其
“追求”也就无论如何都是合理的,这将在后面讨论。与第一需求相对的人的另一种需
求,就是对真善美,以及真理的追求和向往。我以为这种内在需求在动物身上也是有所
表现的,动物中也有爱和亲情。很多人都说“人的本性是动物性,所以人是自私的“,
他们就忽略了动物性中还包含着爱和亲情。人类活动中直接对应这一需求的表现很多。
如我们不会承认知识被认识出来是因为邪恶的原因。其实,知识的产生恰恰是对真理的
追求,对真善美的追求,对人类社会更美好的追求。金庸老先生的十七本小说自出版之
日起就吸引了一批批的人,且老幼皆喜。被改成粗制滥造的电视剧,收视率仍然奇高。
其原因何在?我想也正是人的这一内在需求在作怪。一代代大侠,一代代清官,作为封
建社会中的遗物,仍被人们不断称颂,不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吗?“热爱人类,热爱生命
,热爱真理”也从来都是那么光辉照人。我认为,此种内需是道德的本,是自律的源头
。这种对真善美和真理的追求和向往在近代、现代社会表现得更为深刻。它甚至促使人
类产生了另一种内在需求,即对理性的追求。理性,我的理解既是独立思考,思维对感
性信息的整理。这种对理性的需求是在对真理的追求过程中产生的。思考,是我们认识
世界的唯一途径,是追求真理和真善美的社会的不二法门,而它却是和动物性完全对立
的。前者是有意识的思考了的,而后者恰恰缺少了这些,前者有作用长期性和预见性的
特点,而后者则不可避免的带有短期性和盲目性的特点。我们对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
家的崇尚,以及对脑力劳动者的尊敬且不说,单单从我们平日欣赏的体育项目就可以看
到我们对理性的喜爱,所有精彩的体育项目,都是蕴含着思考,即理性的。比如足球,
我们更喜爱有明显的战术配合的,而不止仅仅是某个人脚下的绝活。我们更喜爱乒乓球
中的有战略性的长短球配合、扣旋相交插。而不止是一个球的好坏。哪怕在思想性很少
,同时也很少有人喜爱欣赏的长跑中,我们也是偏爱其中队员们的策略,如何时跟跑,
何时冲刺等等。在第二种需求引发了理性需求之后,理性的需求同样也反作用于前两种
需求。比如它改变了人们的审美观念。有位老师曾阐述过四种平衡,而其中的低级平衡
恰恰对应于第一种需求,而高级平衡则正是第二、第三种需求。只是老师又将这些平衡
分出了动态与静态。我且只举一些例子:低级静态平衡:吃喝拉撒;低级动态平衡:打
牌、玩游戏;高级静态平衡:组织温馨家庭;高级动态平衡:为了一目的(人生目的、
信仰、理想)不断努力。这位老师将第四种平衡——高级动态平衡——称之为幸福,这
我是完全同意的。下面我们从以上几个需求来考察快乐、幸福。放纵,即第一种需求的
强烈表现或者说过分表现,《伦理学体系》的作者包尔生评价说“它不只是向动物性的
倒退,而且使人的最高的精神力量和天赋为感觉欲望所支配。无节制、放荡,对享乐的
过渡耽溺首先会摧垮对于更高的事物的感受能力。最后达到那种慢性迟钝状态”对于由
第一种需求引发的对某种满足平衡的追求,就是这样被伦理学家们所蔑视。“而与此相
反的禁欲主义尽管有时被人们看作心理失常,但从来也没有引起蔑视和厌恶,而是引起
了尊敬和崇拜。”这些正是人们对放纵所产生的作用不满的表现。亚里士多德说,“在
劳动和消遣中,对本能力量和技艺的所有成功运用都伴随着快乐。”而我认为,正象高
级动态平衡,在对信仰的追求中,每一次理性思考的成功实践,每一次认识层次的提高
,都伴随着更大的愉悦,这也正是幸福的所在,试问,没有目的的施展才能、寻求他人
的认同又有什么意义呢?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领导者,为人类整体的幸福奋斗不息的人正
是这样认识幸福的人,马克思、列宁、毛泽东是这样的人,雷锋、董存瑞、焦玉禄也是
这样的人。写到这里,有必要重申,他们是在信仰(认识观)存在之后,才体验到幸福
,而并非为了个人的“精神利益”——幸福去建立这样的信仰,一前一后,失之毫厘,
差以千里。所以,这并非对个人利益的追求,而是对信仰,对真、善、美对真理的追求

两种认识论
下面,我想说说两个非常重要的认识论:自私论与无私论。但在此之前,有必要先说明
人的两个属性:个人属性和社会属性。我认为,正是这两个属性的客观存在,以及与人
的内在需求共同作用,才产生了自私与无私。当然,决定一个人自私与无私的是他的世
界观和人生观,但内在需求确实其源头所在。重视或只重视人的个人利益,再加上对享
乐的盲目追求,也就构成了自私的必要条件(,但也只是必要条件,只有人生观世界观
等人的认识才是自私的充分条件),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对个人物质利益的追求”,也
正是我们常将这两者放在一起称为私欲的原因。自私的强烈表现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小
人,现在是小人的盛世,以至于有人说小人能够自知为小人也是很好的。殊不知自知乃
是君子的美德,也只有当世风日落之时,才会有一些寻求更多认同的还有一些道德的半
大小人才会这样说。与自私对立,人类的第二种需求与对人的社会属性的深刻认识与感
受构成了无私的必要条件。首先,无私是由人的社会属性产生的,这是容易理解的,只
有关怀整个社会的利益,才能看到注重个人利益的渺小。雷峰说,“我愿作社会的一颗
螺丝钉。“他把社会(或者说集体)放在第一位。其次,无私是由人对真善、美以及真
理或理性的追求产生的。泡尔生曾将自私的对立面称为友邻之爱。人类所追求的真爱和
亲情也只有在人与人的关系、社会的关系中才能得到实现。如果抛弃社会那么爱所留给
人类的只能是自恋了。有人也许会问,那么,第一需求与社会属性以及第二属性与个人
属性共同作用产生出来的是什么呢?首先,我认为,人的第一需求与社会属性是矛盾的
,不可调和的,人对生存、享乐过分追求就必然会抛弃集体社会,也就必然会被社会所
抛弃。当然,古代的帝王是在特殊条件下存在的。其次,人的第一需求与人的个人属性
从来就是一对难兄骓弟,当人类沉溺于第一需求,而又有了理性的时候,人首先就认识
了自我与他人的区别,而不是要区分个人与集体,反过来,一个人如果过分注重个人属
性,也就永远不会否认第一需求的盲目与低劣。按照我上面的阐述,第一需求与人的社
会属性不可能同时作用于人,也就是说,永远不会有人同时注意人的第一需求与社会。
而第二需求与人的个人属性确实有同时作用于人的可能,尤其是当人类发生信仰危机(
往往在社会危机大爆发之前)时,这样的人就越多。也正是因为他重视追寻个人属性,
要独善其身,所以一般并不重视其思想的传播,也就不会在历史上留下太多痕迹。历史
上这样的典型例子,如老子、尼采、垮掉的一代,可作一旁证。
最后,想说一说自私与无私及第一需求与第二需求的作用结果上的统一,泡尔生以为“恶
是一种畸形的意识,一种畸形的自然冲动“,我想,这样说是成立的。自私与第一需求
的强烈发展都会导致恶,其实第一需求是一切假、恶、丑的根源。自私只是建立在第一
需求之上并附以一定的理发认识,是假、恶、丑的一种发生形式。而无私与第二需求的
作用结果则产生真、善、美和真爱。这无需多说了。
结语
作一总结,我之所以对视眼以上人的主体性、内存需求以及认识观作一些阐述,一来对
自己的近期的一些认识作一总结。二来,看到社会上自私论流失甚广,我以前也因此而
盲然,常迷失了方向。而有些很善于思考的同学也将自私看作是人的本性,我在这儿只
是对有关它的一些说法谈谈自己的看法。对人的内在需求的阐述,并不是唯意识论,并
非要每个人客意地去改变自己的非理性意识。这种非理性意识是无法客意去改变的,它
是随着人类社会的每一步发展而多向改变的。我只是想说这种内在需求是多样性的,也
是不断变化的。由第一需求所产生的满足是可以被其它需求所超越的。并且我们也应该
客观地看待这种需求,不能因为我们是人,而将这样最明白不过的、最容易让人认识到
的需求也看得崇高。当然,我并不是说第一需求可以完全抛弃。实际上,在饥不择食的
时候,它至会上升为人的主要矛盾。我是说,现在次要的第一需求是完全可以被合理调
节的,完全不应该受到今天这样的重视的。在认识上把他放在一个次要位置,那么你也
许会体会到或追寻到更大的幸福和快乐。在人生战略上把它合理对待,也许会柳暗花明

 写出这些东西,希望能给认识较深入的同学一阅,批评其中的不正确说法。我相信,因
为缺少对很多基本认识的深刻思考(如,自由、平等、自尊、自爱),以及对伦理学、
人生哲学的探究还太少,我自己所形成的这一套“理论”肯定是有很大的不完备之处,
或者从根本上说就是错的。请诚挚的朋友予以指正,以共同进步。


--
我本不想直说    
     可我还是要说

※ 来源:·饮水思源站 bbs.sjtu.edu.cn·[FROM: 202.112.136.22]

--
※ 修改:·lovenatural 於 12月07日21:21:00  修改本文·[FROM: 218.9.150.34]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gracie.bbs@bbs.sjtu.]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80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