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ycholog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quincey (爱心小熊), 信区: Psychology
标 题: 闲谈悖论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Jul 3 07:58:31 1999), 转信
闲谈悖论
-泽 熙-
悖论,又可以称之为“明显自相矛盾的陈述”。人们之所以对它感兴趣,也
许是因为它可以挑战人的智慧,催发人的思考。
如,著名的说谎者悖论:克里特岛人EPIMENIDES说:“所有的克里特岛人都
是说谎者。”以及演变形式:“我总是说谎。”“我正在说谎。”“这个句子是
错的”等等。而问题正是这些陈述本身是否也是谎言?
再如,纸牌悖论:纸牌的一面写着:“纸牌反面的句子是对的。”而另一面
却写着:“纸牌反面的句子是错的。”这是由英国数学家Jourdain提出来的。
又如,理发师悖论:一个理发师宣称:“给所有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
问题是谁给这个理发师理发?这个悖论是由罗素提出来的,似乎他本人也没有解
决好这个难题。
悖论是多种多样的,逻辑学家告诉我们,很多悖论找不到逻辑上的解释。然
而,倘若我们一旦发现了某些合理的解释,就会觉得绕有趣味。
例如,夏尔曼《爱情与逻辑》中的一段对话,就谈到了一个颇有影响的悖论
(《鹿鸣》1982年2月,徐琳钧译):
“假如上帝万能。那么他能不能造一块重得他自己也搬不动的石头呢?”
这个“上帝的悖论”,平时也常常听人说起,却没有听到很好的解释。作者
的解释是:“如果一个论点的前提自相矛盾。那么这论点就不能成立。有了不可
阻挡的力,就没有不可推动的物,而有了不可推动的物;也就没有不可阻挡的力
。”这是指它的前提假设。
从逻辑上看,一个陈述不应该有两个或多个不相容的前提假设。否则,就无
法进行推理,即使是硬推出个“理”来,也不过是个“悖论枣”,如“纸牌悖论
”,让人咀嚼不透。
一个类似的例子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其中,也隐含着两个“不言而喻”的假设:“鸡一定是由蛋孵出来的”,而
“蛋又一定是鸡生出来的”。单独来看,每个观察似乎都成立,但合起来却是不
相容的。两个前提假设中,只有一个是真的。逻辑学只能做到这一步,真实的过
程只有等待考古学家的发现和科学家的检测结果。
又如,稍微复杂一点的“苏格拉底难题”,不过是假苏格拉底之名来说明一
个悖论罢了。大意是:
苏格拉底招了一个学生,传授逻辑。学生先交一半学费,学会了交另一半,
不会免谈。不妨称它为“君子协定”。可是学生学完后,一去不见返,没有付清
另一半的迹象。苏格拉底找到这个学生,训斥道:“另一半学费是一定要交的。
否则,法庭上见。”学生不解,问:“为什么?”苏格拉底解释道:“对薄公堂
,你胜了,说明你学会了逻辑,按协定,付另一半。你败了,法官也会判你付另
一半。总之是要付的,为什么逃避呢?”学生笑道:“不对。如果你辨胜了,证
明我逻辑没有学会,不付;如果你辨败了,法官也会判我不付。总之是不付的。
”
这两个截然相反的结论是怎么推出来的呢?实际上是把“君子协定”和“法
官判决”这两个不相容的标准作为前提,等同地用来衡量这个学生付不付另一半
学费。因此,正确的逻辑方法是除去其中的一个。
其实,中国古代就有这样的例子,只是把前提中的矛盾揭示得更加鲜明。如
“两小儿辩斗”,一个以“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来衡量太阳的
远近,另一个以“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来衡量。竟难住了孔老夫
子。其实,关键不在结论,而是哪个标准更可靠,或者都不可靠。“自相矛盾”
也是,这个楚人一方面吹嘘“吾盾之坚,物莫能陷。”另一方面又得意于“吾矛
之利,于物无不陷。”自然推不出合理的结果。
另外一类悖论,如“说谎者悖论”,用一个“自相关”的概念,解释起来也
是别有一番味道。
譬如,“这句话是错的。”其中,“这”就存在着“自相关”。
如果说:“狮子就是老虎,这句话是错的。”“这”是指“狮子就是老虎”
,而不是指“这句话是错的”,排除了“自相关”,悖论也就不存在了。
再举一个例子:“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真理。”
推论下去:如果世界上真的没有绝对的真理,那么上面这句话就是“绝对的
真理”。既然有“绝对的真理”,那么上面的这句话又是错的。就象蚂蚁在单面
体上绕了一圈,最后又把自己给否定掉了。
关键是这个“真理”存在着“自相关”。如果说:“过去,人们认为牛顿物
理学是真理:现在,人们认为相对论是真理;将来,人们还会认为其他的什么理
论是真理。如此推下去,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真理。”
其中,最后一个“真理”是指前面的三个“真理”。没有“自相关”,悖论
也就消除了。
悖论是可以根据“自相关”造出来的,如:“我正在撒谎”,中的“正在撒
谎”;它既可以指这句话本身,也可以指别的什么。如果是别有他指,可以消除
悖论。如:“你说,我正在撒谎?”就是别有他指。
记得有一个“船员、海盗与悖论”的故事,是讲造悖论的:
岛上有两座神像:一个代表“真理神”,另一个代表“谬误神”。迷信的海
盗认为,人要么在“真理神”面前死,要么在“谬误神”面前死,没有其他的选
择。一次,海盗抓了一个船员,要开刀问斩。海盗王对船员讲:“你说一句话,
如果对,在‘真理神’面前死;如果错了,就在‘谬误神’面前死。”
“我在‘谬误神’面前死。”机敏的船员回答道。
海盗们把船员带到“谬误神”面前,准备问斩。
船员反问道:“如果我真的在‘谬误神’面前死了,前面那句话不就对了吗
?。”
海盗们觉得有道理,就把船员带到“真理神”面前,再次准备问斩。
船员又反问道:“如果我真的在‘真理神’面前死了,前面那句话不就错了
吗?。”
海盗觉得也有道理,于是处于两难,只好把船员放了。
可见,“我在‘谬误神’面前死”配上前提,是一个“对就是错,错就是对
”的悖论。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红楼梦》里有“假作真来真亦假”之句,颇
为相似。难道曹老先生讲的是当时的“社会想象悖论”?
社会想象悖论,严格地讲,已经超出了形式逻辑意义的范围。解释和解决的
办法也不尽相同。但是作为一种思维现象来欣赏,也无有不可。如:
美国亚当斯的《迪尔伯特原则》就曾介绍过一个“成熟管理的悖论”:一些
生龙活虎的年轻公司,一旦引入正式的管理机制,就象吃了“悖论枣”,突然失
去活力。每个人似乎都在讲求效率,而整体效率却低下。
中医现代化也是一个争论已久的悖论问题,如果以现代科学的方法来判断,
中医经历了几千年的实践检验,证明它有科学的一面;但是,它的理论基础和基
本概念又具有非科学性的一面。不知有多少人在这个“二律背反的学术怪圈”里
熬了几十年,似乎还没有找到头绪。
老子的悖论就是信守无为而达到有为,麦哲伦的悖论则是向西航行却无意到
达了东方;模仿者的悖论却是有其形而无其神,喝彩者的悖论既渴望自己的球员
赢又希望格斗精彩。有人指出,网络世界的悖论,就整体而言,也隐含着一个公
众知情权和个人隐私权的吊诡。
数学悖论也许是数学家们感兴趣或迷惑的课题,如罗素悖论。对于这类问题
的深入探索,恐怕要由专业人士来完成。歌德尔就曾向形式逻辑体系的缺陷进行
过挑战,一个不完全定理就打破了很多人的宏伟蓝图。其他还有天体的OLBERS悖
论、与相对论有关的“孪生子悖论”、古希腊人的阿契里斯悖论和ZENO悖论等等
,不过那些多半是专业人士讨论的话题,超出了本文的范围。一并感谢共同探讨
过的网友。
--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
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
※ 修改:·lovenatural 於 03月22日18:01:23 修改本文·[FROM: 61.180.192.91]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22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