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ycholog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iel (秋天别来), 信区: Psychology
标  题: ciel的心理学笔记-第三课(2)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Mon Sep 13 13:05:51 2004)

  人际交往的原则 
  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美好的人际关系世界。虽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纷繁复杂,不同
的人有不同的要求,期望各不相同,每个人的交往动机也有着巨大差别。但是心理学家仍
然从最一般的方面总结出了四条人际交往的心理学原则。它们是:一、交互原则;二、功
利原则;三、自我价值保护原则;四、人际吸引水平增减原则。 
  社会心理学家强调,我们在人际交往、人际关系的确立与维持当中,必须首先遵循交
互原则。大量研究发现,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重视、相互支持。任何人都
不会无缘无故地接纳我们,喜欢我们。别人喜欢我们是有前提的,那就是我们也要喜欢他
们,承认他们的价值,支持他们。人际交往当中喜欢与厌恶、接近与疏远是相互的。在一
般情况下,喜欢我们的人,我们才去喜欢他们;愿意接近我们的人,我们才愿意接近。而
对于疏远我们、厌恶我们的人,我们的反应也是相应的,对他们也会疏远或厌恶。用句老
话“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心理学家福阿夫妇
发现,任何人都有着保护自己的心理平衡的倾向,都要求自身同他人的关系保持某种适当
性、合理性,并根据这种适当性、合理性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的关系得到解释。这样,当
别人对我们作出一个友好的行为,对我们表示接纳和支持,我们也会感到“应该”对别人
报以相应的回答。这种“应该”的意识会使我们产生一种心理压力,迫使我们对别人也表
示相应的接纳行动。否则,我们的行为就是不合理、不适应的,就会妨碍自己以某种观念
为基础的心理平衡。 
  人际关系的交互原则强调了人际交往行为的相互对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更多的时
候还需要保持人际交往的对等性。换句话说,人际交往存在功利原则。当然,这里的功利
不仅只包括金钱、财物、服务,更多地包含着情感、尊重等。也就是说,人们都希望人际
交往是值得的。如,在人际交往中获得知识,得到关心、支持、帮助,或是感情有所依托
等。不值得的交往是没有理由去实施的,不值得的交互关系也没有理由去维持,不然我们
就无法保持自己心理的平衡。所以,人们的一切交往行动及一切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持,
都是人们根据一定的价值观进行选择的结果。对于那些对自己来说是值得的,或是得大于
失的人际关系,人们就倾向于建立和维持;而对于那些对自己来说不值得,或是失要大于
得的人际关系,人们就倾向于逃避、疏远或终止。 
  另外一个人际交往的原则是自我价值保护原则。大量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证明,任何一
个人,其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都存在一种防止自我价值遭到否定的自我支持倾向。我们在
人际交往中应该充分注意这一点。 
  最后一个原则是人际吸引水平的增减原则。怎样理解呢?通俗地讲,指在人际交往中
,我们对别人的喜欢不仅仅决定于别人喜欢我们的量,而且还决定于别人喜欢我们的水平
的变化与性质。我们最喜欢的是对我们的喜欢水平不断增加的人,而最厌烦的是喜欢我们
的水平不断减少的。 

  如何与人交往 
  了解以上四个原则后,我们应当根据这四个原则决定自己的行动准则。如何与人交往
呢? 
  (1)首先应具备一定的语言才能。 
  在交往过程中,语言不仅担负着传递信息的功能,而且是激励或抑制交往成员情绪的
影响手段,从而来调节人们的交往行为。俗话说:“茶壶煮饺子——心里有数”。也就是
说信息传递者已经具备了各种信息,却不能够利用语言这一手段来传递。这对人际交往有
很大妨碍。因为人际交往大多数情况是语言交流,传递信息的准确性,有赖于语言能力的
高低。有这样一个笑话:一个财主请了些朋友到家里作客。酒宴摆好,仍有一位特别要好
的朋友迟迟未到,财主很遗憾地说了句:“哎,该来的还不来。”在座的几位听了心中不
爽,其中一个受不住起身走了。财主发现不妥,惋惜道:“不该走的又走了”。剩下的几
位朋友一听,再也挂不住,全都起身走了。可见,财主的目的不仅没有达到还产生了相反
的结果,这就是语言表达不确切造成的恶果。首先,他要表达急切盼望那位朋友到来的心
情,却说“该来的还不来”,使人联想到自己似乎是不该来的,于是离开一位客人。此时
财主本意是不希望客人离去,一句话“不该走的走了”又使人联想到自己是该走的,于是
一席好宴就此泡汤,财主的人际交往告败。 
  语言表达欠佳不仅会使人际交往受妨碍,往往还会造成许多不良后果。南朝时,齐高
帝曾与当时的书法家王憎虔一起研习书法。有一次,高帝突然问王僧虔说:“你和我谁的
字会更好?”这个问题比较难回答,说高帝的字比自己的好,是违心之言,说不定还有“
拍在马腿上”的危险;说高帝的字不如自己,又会使高帝的面子搁不住,弄不好还会把君
臣的关系搞得很糟糕。王僧虔的回答很巧妙:“我的字臣中最好,您的字君中最好。”这
样就避免了“我”和“你”的直接比较。皇帝就那么几个,而臣子却不计其数,王僧虔要
传递的信息十分清楚。高帝领悟了其中的言外之意,哈哈一笑,也就作罢,不再提这事了
。这段人际交往在高超的语言表达技巧中得到维护。 
  你的语言表达能力如何呢?可以进行一个小的测试: 
  【语言才能测试】 
  如果你常和讲方言的人或特殊语调的人打交道,你是否发现,过了一段时间以后,你
也能够学会他的说话了?(是得2分) 
  你看一眼一个外语单词,能根据记忆把它写出来吗?(能够得1分)
  你只学过一种外语,能不能够根据对这种外语的知识,认出另一种外语的一些单词来
?(能够得1分)
  当你听到外语时,对某些莫名其妙的发音,你是觉得有意思还是浑身起鸡皮疙瘩?(
有意思得1分) 
  你到了说外语的人堆里怎么办?是一言不发还是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哪怕是用手势
?(表达得2分) 
  你能很快说出形容词和副词的差别吗?(能得1分) 
  你会唱外文歌曲或背诵一首外语诗吗?(能得2分) 
  当你略懂一点外语之后,你愿意看原版电影还是已经翻译过来的?(看原版得1分) 

  【结果分析】7~11:很有才华;3~6:语言能力一般; 
  (2)根据交互原则,你应当学习赞美别人 
  传统的中国人都不喜欢赞美别人,因为他们认为赞美别人是虚伪的表现,所以,要对
别人发表意见的时候,我们往往习惯于批评多于赞美,也就是不多说别人的好话。例如,
中国人对孩子的评价就是这样。中国家长碰到一起的时候,总是说自己的孩子不行,这也
不行,那也不行,如果碰到一个中国人,当然大家心领神会,知道这就是中国家长表扬自
己孩子的方式,但如果碰到老外,难免会挠挠头,问:“你的孩子真的有那么差吗?”虽
然这是民族习惯的不同,但长期如此,孩子难免会产生自卑或反抗情绪。产生自卑的孩子
会这样想:“噢,原来我这么差,那还有什么希望呢?”产生反抗情绪的孩子会想:“哼
,我都这样用心了,成绩也不是象你说的那样见不得人啊,怎么你老在别人面前说我的坏
话呢?” 
  不喜欢赞美别人的习惯,也许从你的父母、亲戚和朋友那里不知不觉地沿袭到了你的
身上,现在是改一改这种习惯的时候了。人的本性都是喜欢受人夸奖的,适当的赞美能够
营造良好的氛围和和谐的环境,还能够使人心情愉快,增强信心,而且根据交互的原则,
你赞美别人,欣赏别人,也会导致别人赞美你,欣赏你,这无论是对你的人际交往还是心
理健康都是有好处的。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8.2.115.*]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41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