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ycholog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iel (chère 天平座·2 octobre), 信区: Psychology
标 题: ciel的心理学笔记-第四课(2)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Sun Oct 10 13:27:28 2004)
【苏格拉底】
继续我们的时间之旅,接下来我们遇到了一位跟前面那些有影无形的人物不同的人,
他的长相,他的个人习惯和思想都有详尽的记录:苏格拉底(前469-前399),他是当时
最重要的哲学家和一种知识理论的倡导人,这种理论与以感觉为基础的学说完全相冲突。
他的两位弟子——柏拉图和色诺芬——写下了他详细的深思结果。很不幸的是,苏格拉底
本人却什么也没有写,他的思想主要是通过柏拉图的对话流传下来的,而他在这里说的很
多话,却很有可能是柏拉图为了达到戏剧效果而借用苏格拉底的嘴表达出来的他自己的观
点。可是,苏格拉底对心理学的贡献却非常清晰。
他生活在雅典极盛时期的头半个时代,当时,哲学和艺术空前繁荣。苏格拉底是一位
雕刻家和接产妇的儿子,他在年轻时代着迷于他从普罗泰戈拉和艾利的西诺哲学学来的一
些东西,很早就决定终生从事哲学研究,他跟诡辩学派不一样,他进行教学的时候不收费
。他常常与任何想与他讨论思想的人谈话并且甘于清贫,一年四季只穿简单和破旧的长袍
,而且赤足行走。有一次,他在集市上逛着,突然愉快地大声欢呼:“竟有这么多我不需
要的东西啊!”
他并不是一位苦行僧,喜欢结交好朋友,有时候去参加富人举办的宴会。他长得不是
一般地难看,肚子特大,谢顶,短而扁且宽的鼻子,厚嘴唇,他的朋友阿尔西比亚斯告诉
他说,他长得像个色情狂。但是,与色情狂不一样的是,他是谦和有礼和自制力的典范,
很少喝酒,喝的时候也保持自己清醒,恋爱之中也保持贞洁。长得美丽但缺乏道德观的阿
尔西比亚斯有天晚上钻进苏格拉底的床上想引诱他,却吃惊地发现,几乎受到了父长般的
教训。“我认为我已经被瞧不起了,”按照柏拉图的文集,她后来还说,“可是,我喜欢
这个人被缔造的方式,还有他的自制和勇气。”
苏格拉底很会照顾自己的身体,他在伯罗奔尼斯战争中英勇地作战,在战场上忍受饥
寒的能力使其他战士万分吃惊。他长年教授学生之后,被推上法庭受审而且遭到谴责,因
为当时的雅典人认为他的教学会使年轻人堕落。真正的问题在于,他蔑视当时的民主政体
,并把许多贵族,即他们的政敌列入自己的弟子行列。他平静地接受了对他的判决,并且
拒绝逃跑,宁愿昂着头死去。
为了帮助其弟子们获取知识,苏格拉底并没有依靠讲座,而是以一种完全不同的方法
教授学生。他向弟子们提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会引导他们自己一步一步地发现真理。他这
样做的时候,就是传播了一种知识的理论,从那以后,它将成为与以知觉为基础的理论不
同的另一种知识获取方法了。
按照这种理论,知识即回想;我们不是从经验中,而是从推论中获取知识的,它会引
导我们发现存在于我们自身的知识。有时候,苏格拉底对定义进行询问,再把他的对话者
引入矛盾之中,直到定义重新形成。有时候,他提供或者询求一个例子,其合作者最终会
从该例子中形成一个概括。有时候他一步一步地引导他得出一个与刚刚说过的话互相矛盾
的结论,或者一个他不知道早已隐含在他的信仰中的结论。
苏格拉底引用几何作为理想的模型来说明他的方法。人们从不证自明的公理出发,通
过假设和归纳,在已经知道的真理中发现其它一些真理。在《备忘录》对话中,他向一个
奴隶男孩子问了一些几何问题,这个孩子的答案好像显示他已经知道这个结论,而这又是
苏格拉底引导他的结果。他不知道,他知道这些结论是在他通过辩证推理回忆时得出的。
我们这些生活在实证主义科学时代的人知道,苏格拉底的辩证法尽管可以暴露一些信
仰系统中的谬误或者矛盾之处,或者会在诸如数学这类形式系统中得出新的结论,但它无
法发现新的事实。直到安东·凡·列文虎克(公元1622-1723)第一次在他的镜头下看到
细胞或者细菌之后,苏格拉底式的教师没有能够引导他的弟子或者他自己去“想起”这样
的事物是存在的。直到天文学家在遥远的银河系里看到“红移”的证据之后,没有哪一位
哲学家可以通过逻辑探索来发现,他早已知道这个宇宙正在以可计算的频率膨胀。
然而,苏格拉底的教学法极大地影响了心理学的发展。他的观点,即知识就存在于我
们自身,只需要我们通过正确的推理来发现它,成为一些各不相同的伟大人物的心理学理
论的一部分,这些人是柏拉图、圣托马斯·阿奎那、康德和甚至某种程度上包括现代的一
些心理学家,这些心理学家认为,性格和行为主要由基因所决定。
我们以前曾活过一回,这种观念与苏格拉底对心理学所做的其它主要贡献有关。他认
为,通过辩证法显示出来的人类固有知识的存在,证明我们具有一种不死的灵魂,一种可
以与大脑和肉体分开存在的实体。有了这个说法,希腊和相关文化当中早已存在的一些模
糊的、神秘的灵魂概念就取得了一种新的意义和特性。灵魂是意识,但可以与肉体分开存
在,意识不因为死亡而停止。
在这个立场上,将建立柏拉图式和后来的基督教式二元论:世界分成意识和物质,现
实和表象,思想和物体,理智和感官两部分,每组的前一部分不仅看起来比后者更为真实
,而且在道德上也更高级一些。尽管这些区别主要地是在哲学和宗教意义上的,但它们会
普遍流传,并会在几个世纪的时间内影响人类对自我理解的探索。
【柏拉图】
柏拉图出生在公元前427年的雅典,父母都是有钱的贵族,他在青年时代就是个学有所
成的学生,是男人和女人都喜欢的、漂亮迷人的对象,而且差点就当了一名诗人。20岁的
时候,他在完成了一部诗剧准备交上去的时候,听了苏格拉底在一个公共场所的演讲,从
此之后就烧掉诗集,成了这位哲学家的弟子。
柏拉图跟从苏格拉底学习了8年。他是个专心的学生,而且还是个不苟言笑的人。没有
任何有关他的爱情生活的闲话,也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他曾经结过婚。可是,从他对话录的
大量细节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出,很明显,他是雅典社会生活的积极参与者,而且是人类
行为和状态的仔细观察者。他对哲学的影响是巨大的,他对心理学的影响,虽然不是他的
主要贡献,也比他以前的任何人留下的影响为大,比以后两千多年的时间里除亚里士多德
以外的任何人也要大些。
尽管一般人对柏拉图心存崇敬,可是,从科学的立场来说,他对心理学发展的影响却
是害处多于益处。最大的负面影响,是他对知识来源于知觉这种理论的反感,他相信,从
感觉得来的材料是变动和不太可靠的;他认为,真正的知识只是由从推理中得来的概念和
抽象。他曾嘲笑过知觉为基础的知识:如果每个人都是所有事情的尺度,那么,猪和狒狒
为什么就不能成为同样有效的尺度呢?因为它们也有感觉啊?如果每个人对世界的感觉都
是真理,那么,任何人就都跟神灵一样聪明,他比一个傻瓜也就聪明不到哪里去,等等。
更严重的是,柏拉图让苏格拉底指出,哪怕我们同意一个人的判断跟另一个人的判断
一样真实,则聪明人的判断可能会比无知者的判断带来较好的结果。比如,医生对一个病
人病情发展的预测,就可能比病人本人的预测更正确一些,因此,聪明人总起来说在对事
物的把握上就比愚蠢人的把握更准确一些。
可是,一个人怎样才能变得聪明些呢?通过触摸,我们会感知硬和软,可是,他说,
并不是感官才使我们知道它们是相对的概念。是意识作出这个判断的。通过视觉,我们可
能会判断两个物体是一样大的,可是,我们永远没有看见或者感知到绝对的平等。这些抽
象品质只能够通过其它办法来理解。我们是通过回忆和推理,而不是通过感官印象来得到
真正的知识的——也就是一些像绝对平等,相同和不同,存在与不存在,荣誉与不名誉,
善与恶等概念的知识。
柏拉图在这里已经跟上一种重要的心理学功能的轨迹,通过这个方法,意识可以从具
体的观察中得出总体的原则、范围和抽象概念。可是,他对感觉材料的偏见引导他提出了
一套完全无法证实的纯粹思辩的过程解释。跟他的老师一样,他坚持认为,一种概念性的
知识是通过沉思来到我们身边的,我们天生就具有这些知识,并通过理性思维来发现这个
知识。
可是,他比苏格拉底更进一步,他辩称,这些概念比我们感觉到的物体更为“真实”
。关于“椅子”的概念——有关椅子的抽象概念——比这把或那把物质的椅子更长久,更
真实。后者会腐烂然后停止存在,而前者却不会。任何美丽的个人最终都会变老,满头皱
纹,会死去,并且不再存在,可是,美这个概念却是永恒的。直角的概念是完美的和无时
间的,而任何在蜡或者羊皮纸上划出来的直角都是不完美的,有一天都将不再存在。
这是柏拉图意识(或者形式)理论的中心所在,他的形而上的教条是,现实是由概念
或者形式构成的,而形式会在遍布于宇宙的灵魂——上帝——中长生不死,而物质的物体
都是短暂的和虚幻的。我们的灵魂会传达永恒的思想,我们在出生的时候就带着它们。当
我们在物质世界看到物体时,我们理解它们是什么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较大些或者较
小些等等——方法是回忆我们的思想并把它们当作指向经验的向导。
或者也可说,如果我们因为哲学而得到了解放,我们就会如此,否则,我们就会被感
官所迷惑而生活在谬误之中。他在《理想国》中说,想象一个山洞,里面的囚犯被束缚起
来,都面对一座内心的墙,而且只能看见由外面的火映照进来的影子,这些影子是他们自
己和在他们后面经过的那些拿着各种各样的容器、雕像和动物形状的人的影子。这些囚犯
一点也不知道自己身后是些什么东西,他们把影子当作真实。最终,一个人逃跑了,他看
见了实际的物体,并知道了自己一直在受骗。他像一位哲学家一样认识到,物质的东西只
是真实的影子,现实是由理想的形式构成的。他的职责是要深入洞穴,并把囚犯们领出来
,回到现实的光芒中。
在柏拉图的认识论中,任何物质的、个别的和必死的东西都被看成是虚幻和谬误的,
而只有概念性的、抽象的和永恒的东西才是真实的和现实的。他的概念理论极大地扩展了
苏格拉底的二元论,将感觉描述成虚幻的东西,把精神看成是通往真理的惟一通道。表象
和物质的东西都是虚幻和短暂的,概念是真实和永恒的;肉体是腐朽的和堕落的,灵魂是
不可玷污的,纯洁的;欲望和饥饿是麻烦和罪恶的源泉,而哲学的苦行生活是通往善的道
路。
柏拉图对一些有关灵魂的心理学猜想是实事求是的,听起来像是现代人说的话。在他
的中年和后来的一些对话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理想国》等著作中——他说,当灵
魂栖居于肉体时,它在三个层面上运作:思想或者理智,精神或者意志,喜好或者欲求。
他虽然苛评肉体的奢求,可他又说,压抑喜好或者精神,跟让它们其中的任何一个胜过理
智都是一样有害于理智的。当灵魂的三个方面协调发挥作用的时候就会得到善。这里,他
又依靠比喻来表明他的思想:他把灵魂比作两头小马,一匹马活泼且温驯(精神),另一
匹狂暴且难以控制(喜好),这两匹马用马轭束在一起,由一战车驭手(理智)来驱赶,
这位驭手以相当大的努力使它们相互配合且一并使力。柏拉图没有进行过任何临床的研究
,亦没有对任何人进行过心理分析就得出了这些结论,可它的结论以令人吃惊的程度预示
了弗洛伊德对性格的分析,即由超我,自我和本我构成的人格。
在《理想国》一书中,柏拉图以惊人的现代术语描述了喜好得不到控制的时候会发生
的事情:
当性格的推理、驯服和统治力量沉睡时,我们心中塞饱了肉类和饮品的野兽会苏醒过
来,等它完全清醒之后会进而满足自己的欲望;这时候,就没有任何可以想象的愚行或者
罪恶——除开乱伦和残杀父母,或者除开吃禁食以外——是这个已经厚颜无耻地离开了同
伴的人不准备干的事。
而且,他还以几乎是现代人的术语描述了我们叫做矛盾情绪的状态,这对他来说是一
种理智没有能够控制住的、精神与喜好之间的冲突。可他也说过——这是驭车手和马儿比
喻中最为重要的一段信息——喜好不应该被驱除掉,反而应该加以控制。想把我们的欲望
统统压抑住,就会像把马儿完全勒住不让跑一样,而我们的目的是要驱赶着它们奔向理智
的目的地。
柏拉图心理学的另外两个方面也都是值得我们注意的。一个是他的性爱欲望概念(Er
os),即与自己爱的人结合的欲望。它通常有性欲和罗曼蒂克的含义在里面,但是,在柏
拉图的更广泛的含义里,它是指一种与已经另外一方证实的概念或者永恒的形式结合在一
起的欲望。它给心理学提供了一种新观点,即我们基本的驱动力是要与永不死亡的原则相
结合。心理学史学家罗伯特·沃森说:“Eros一般都翻译成爱,可是,它经常是可以更有
意义地翻译成‘生命力’的。这有时候与想生存的生物愿望,即生命能量是同种的关系。
”
最后,柏拉图偶然地提出了一种有关记忆的思想,这个思想将在很久以后用来对抗他
自己有关知识的理论。尽管他认为通过推理的回想是最重要的记忆形式,但他的确承认,
我们会从日常经验中学习和保留一大部分东西。为了解释为什么我们中的一部分人会比别
的人记得更多这样的经验,或者记得更准确一些,而且为什么我们经常会忘记我们已经学
习到的东西,他在对话中用了一个比喻,把对经验的记忆比作在蜡板上刻字。正如这些板
面有大有小,有硬有软,有潮湿有干燥,有干净有不干净一样,不同人的思想在容量、学
习能力和保留能力上也有差别。柏拉图没有就这个想法深究下去,可很久以后,它会发展
成一种与他有关知识的理论正好相反的理论。17世纪的哲学家约翰·洛克和20世纪的行为
主义者约翰·沃森,将会把他们的心理学建筑在这样一个假设上面,即,我们知道的任何
事情都是经验在新生的思维这块白板上写下的东西。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8.2.115.*]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13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