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ycholog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 信区: Psychology
标  题: 历史上的心理学:用暗示治好受伤的士兵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Nov  3 21:54:56 2004), 转信

  故事背景: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前线流行着一种因炸弹的爆炸导致士兵长期受到惊吓而患的心理恐惧症,叫“弹震病”。轻者无法正常参加战斗,重者四肢瘫痪,丧失行动能力。但生理上并没有出现任何病情。正巧英国著名心理学家麦独孤当时作为随军人员参加了战时治疗。首先,他让士兵们信任的上司亲口告诉那些患病的士兵,他是一名著名的心理学家和医生,肯定能够治好他们的病。然后,他找来一支笔,在一个下肢失去知觉的士兵双腿膝盖以下若干寸各画了一圈,并肯定地告诉患者,次日便会有知觉。第二天复查时,那个士兵果然觉得膝盖下方有了一些知觉。这样日复一日地往小腿下方画圈,最后画到脚面上之后,这个士兵便痊愈了。暗示治疗发挥了神奇的作用。

  分析:

  心理暗示对人们的影响是广泛而巨大的,但心理暗示要想获得成功,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大量的研究发现,接受暗示者在时间、地点以及暗示者和暗示方式等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暗示效果却不一样。究其原因,认知风格是最重要的个体差异因素。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这一组认知风格,是最具代表性的一对概念。场独立型指个体凭借自己所处生活空间的内在参照,从自己的感知觉出发去获得知识、信息;而场依存型指个体依赖自己所处的周围环境的外在参照,从环境的刺激中去定义信息。

  那个接受了麦独孤的暗示治疗而痊愈的士兵,应该算是一个场依存型的人。麦独孤正是利用了这名士兵容易接受周围环境影响的特点,再加上自己的威望,而使暗示充分发挥了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具有不同认知风格的人:有的人喜欢独处和特立独行的生活,在社会交往中个性彰显;而有的人容易受环境的支配,喜欢更多地利用外在的社会参照来决定自己的态度和行为,对其他人有较大兴趣,表现出较好的亲和力。

  在与不同人的交往中,我们应当有针对性地采取交往策略。对于场依存者,可以忽略他们原来的观点,多向他们表明自己的看法,通过说服来统一思想和行动;对于场独立性强的人,则须事先了解他的想法,在互相理解、互惠互利的前提下交换意见,开展合作。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25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