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ycholog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czd (潇潇), 信区: Psychology
标  题: 《爱的艺术》(6)
发信站: 紫 丁 香 (Wed May  5 21:06:01 1999), 转信

爱情是一种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情绪。一般来说可以用另一个说法来表达 
,即爱情首先是给而不是得。 

什么是“给”?这个问题看起来似乎很容易回答,实际上却很复杂并有双层 
意义。十分流行的误解是把“给”解释为放弃,被别人夺走东西或作出牺牲。一 
个性格还没有超越接受、利用或者贪婪阶段的人对给的理解就是这样。一个“重 
商主义”的人也准备给,但一定要通过交换。只“给”而没有“得”对他来说就 
是欺骗。③那些基本上是非生产性性格结构的人则会有一种被别人拿走东西的感 
觉。因此这种类型的大多数人拒绝给予别人东西。而有些人却又把“给”变成一 
种自我牺牲的美德。他们认为,正因为“给”是痛苦的,所以应该这么做。给的 
美德就是准备牺牲,对他们来说,“给”比“得”好这一准则就是意味着宁可忍 
受损失也不要体验快乐。 

有创造性的人对“给”的理解完全不同。他们认为“给”是力量的最高表现 
,恰恰是通过“给”,我才能体验我的力量,我的“富裕”,我的“活力”。体 
验到生命力的升华使我充满了欢乐。④我感觉到自己生气勃勃,因而欣喜万分。 
“给”比“得”带来更多的愉快,这不是因为“给”是一种牺牲,而是因为通过 
“给”表现了我的生命力。 


如果我们把这一原则用来解释各种特殊的现象,就不难认识这一原则的有效 
性。最基本的例子可以在性范畴里找到。男子性行为的最高峰就是一种给的行为 
:男子把自己的性器官交给女子,在达到性高潮的一刹那,他把精液给予对方。 
只要他不是阳痿,他就必须这么做。如果他不能给,他就是阳痿。女子也是如此 
,只不过表现形式复杂一点罢了。女子交出自己,她打开通向女性内部的大门, 
在接受的同时她也给予,如果她没有能力给,而只能得,她就是性冷淡。在女子 
身上给的行为还表现在她作为母亲的作用上。她把她的养料给予她肚中的胎儿, 
后来又给婴儿喂奶和给予母体的温暖。对女子来说不能给是极其痛苦的。 

在物质世界范畴内给是财富。不是拥有财物的人是富裕的,而是给予他人东 
西的人才是富裕者。害怕受到损失的吝啬鬼,不管他拥有多少财产,从心理学角 
度来看,他是一个贫穷和可怜的人。愿意把自己的东西给予他人的人却是富有的 
,他感觉到自己是一个有能力帮助别人的人。只有那些连生活必需品都没有的人 
才不能体验帮助别人的乐趣。但是日常生活经验告诉我们,衡量有没有足够生活 
必需品的标准既取决于人的实际财产,也取决于人的性格本质。众所周知穷人往 
往比富人更愿意给。尽管如此,超过一定限度的贫困往往使许多人无法给,恰恰 
这一点是十分令人懊丧的—这不仅仅是因为从中可以看到穷人的贫困,同时也是 
因为穷人被剥夺了给所带来的欢乐。 

但给的最重要范畴还不是物质范畴,而是人所具有的特殊范畴。一个人究竟 
能给予别人什么呢?他可以把他拥有的最宝贵的东西,他的生命给予别人。但这 
并不一定意味着他一定要为别人献出自己的生命,而是他应该把他内心有生命力 
的东西给予别人。他应该同别人分享他的欢乐、兴趣、理解力、知识、幽默和悲 
伤—简而言之一切在他身上有生命力的东西。通过他的给,他丰富了他人,同时 
在他提高自己生命感的同时,他也提高了对方的生命感。他给并不是为了得,但 
是通过他的给,不可避免地会在对方身上唤起某种有生命力的东西。因此他的给 
同时也包括了使接受者也成为一个给的人,而双方都会因为唤醒了内心的某种生 
命力而充满快乐。在给的行为中诞生了新的东西,给和得的人都会感谢这新的力 
量。这一点表现在爱情上就是:没有生命力就是没有创造爱情的能力。马克思极 
其优美地表达了上述思想。他说:“如果你以人就是人以及人同世界的关系是一 
种充满人性的关系为先决条件,那么你只能用爱去换爱,用信任换取信任。如果 
你想欣赏艺术,你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如果你想对他人施加影响,你必 
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如果你想对他人施加影响,你必须是一个能促进和鼓 
舞他人的人。你同人及自然的每一种关系必须是你真正个人生活的一种特定的、 
符合你的意志对象的表现。如果你在爱别人,但却没有唤起他人的爱,也就是你 
的爱作为一种爱情不能使对方产生爱情,如果作为一个正在爱的人你不能把自己 
变成一个被人爱的人,那么你的爱情是软弱无力的,是一种不幸。”⑤不仅在爱 
情上“给”意味着“得”。教师向他的学生学习,演员受到观众的鼓舞,精神分 
析学家通过治愈他人的病而治愈自己的病也都如此,先决条件是给的人不应该把 
对方看作是他帮助的对象,而应该同对方建立一种真正的、创造性的紧密关系。 

有没有能力把爱情作为一种给的行为取决于人的性格发展,这一事实似乎没 
有必要加以强调了。取得这一能力的先决条件是人要有一种占主导地位的生产性 
倾向。持有这种态度的人就克服了他的依赖性、自恋性*(*“自恋”这一概念是 
由弗洛伊德提出的,弗洛伊德把人的自我欣赏叫做“自恋”,他认为,“自恋” 
必先于他恋,这主要表现在儿童把与生俱来的里比多(指心能,尤其是性本能的 
能)用到自己身上。—译者注)以及剥削别人的要求,并能找到对自己的人性力量 
的信赖以及达到目的的勇气。如果缺乏这些特点,人们就害怕献出自己,也就是 
害怕去爱。 

爱情的积极性除了有给的要素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基本要素。这些要素是所 
有爱的形式共有的,那就是:关心、责任心、尊重和了解。 

在母爱中关心的要素表现得最为突出。如果有一个母亲拒绝给孩子喂食、洗 
澡和关心他身体的舒适,那么无论这位母亲如何强调她对孩子的爱,也不会有人 
相信她。但如果她关心孩子,她的爱就令人可信了。对动物和植物的爱亦是如此 
。如果有一位妇女对我们说她很爱花,可是我们却发现她忘记浇花,我们就不会 
相信她说的话。爱情是对生命以及我们所爱之物生长的积极的关心。如果缺乏这 
种积极的关心,那么这只是一种情绪,而不是爱情。爱情的这一要素在《约拿书 
》中得到很美的描绘。上帝吩咐约拿去尼尼微,向那里的居民宣布,如果他们不 
改邪归正,他们就将受到惩罚。约拿却不愿行使这一使命,他 

逃跑了,因为他担心尼尼微的居民将会悔过,从而求得上帝的宽恕。约拿是 
一个执法从严的人,但不是一个爱人之人。在他逃亡的路上,他发现自己躲在一 
条大鱼的肚子里,这条大鱼象征着隔绝和监禁,正是由于约拿缺乏仁爱和恻隐之 
心,所以才被送到这儿。上帝拯救了他,约拿去到尼尼微,向那里的居民宣告上 
帝的话,这时正如约拿担心的那样,尼尼微的居民回心转意,虔诚忏悔,上帝原 
谅了他们,答应不使全城覆没。约拿大为不悦和失望,他要看到“正义”,而不 
是仁爱。最后他坐在一棵树的阴影底下重又找回失去的安宁。这棵树本是上帝让 
它长高,好替约拿遮挡灼热的阳光。这时上帝却让这棵树枯死了,约拿十分沮丧 
,埋怨上帝。上帝回答说:“你为那棵一夜长、一夜死的树惋惜,虽然你既没有 
栽活它,也没有关心它。为什么我就不能惋惜尼尼微城内那十二万好坏不分的居 
民和那许许多多的动物呢?”上帝向约拿解释道,爱的本质是创造和培养,爱情 
和劳动是不可分割的。人们爱自己劳动的成果,人们为所爱之物而劳动。 

关心和关怀还包括爱情的另一方面,即责任心。今天人们常常把责任心理解 
为是义务,是外部强加的东西。但是责任心这个词的本来意义是一件完全自觉的 
行动,是我对另一个生命表达出来或尚未表达出来的愿望的答复。“有责任”意 
味着有能力并准备对这些愿望给予回答。约拿对尼尼微的居民没有责任心,像该 
隐一样,他同样会提出这一问题“难道我应该是我弟弟的看守吗?”。一个爱的 
人的回答是,我兄弟的生命不仅与他自己有关,而且也同我有关。我应对其他的 
人负责就像对自己负责一样。这种责任心在母子关系中主要表现在母亲对孩子生 
理上的要求的关心。在成人之间则也包括关心对方的精神要求。 

如果爱情没有第三个要素:尊重,那责任心就很容易变成控制别人和奴役别 
人。尊重别人不是惧怕对方。尊重这个词的出处就是有能力实事求是地正视对方 
和认识他独有的个性。尊重就是要努力地使对方能成长和发展自己,因此尊重决 
无剥削之意。我希望一个被我爱的人应该以他自己的方式和为了自己去成长、发 
展,而不是服务于我。如果我爱他人,我应该感到和他一致,而且接受他本来的 
面目,而不是要求他成为我希望的样子,以便使我能把他当作使用的对象。只有 
当我自己达到独立,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独立地走自己的路,即不想去控制和利 
用别人,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尊重对方才成为可能。只有在自由的基础上才会有 
爱情,正像在一首古老的法国歌曲中唱的那样“爱情是自由之子,永远不会是控 
制的产物”。 

人们只有认识对方,了解对方才能尊重对方。如果不以了解为基础,关心和 
责任心都会是盲目的,而如果不是从关怀的角度出发去了解对方,这种了解也是 
无益的。了解的方式多种多样。成为爱情一要素的了解是要深入事物的内部,而 
不是满足于一知半解。我只有用他人的眼光看待他人,而把对自己的兴趣退居二 
位。我才能了解对方。譬如:我可以知道这个人在生气,即使他自己不表露出来 
。但我还可以更进一步地去了解他,然后就知道,他很害怕和不安,他感到孤独 
和受到良心的谴责。这样我就明白他的生气只是他内部更深的东西的反映,这时 
我眼中的他不再是一个发怒的人,而是一个处在恐惧和惶恐不安之中的受苦的人 
。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vilab.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7.11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