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ycholog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czd (潇潇), 信区: Psychology
标  题: 《爱的艺术》(14)
发信站: 紫 丁 香 (Wed May  5 21:16:37 1999), 转信

第三章 爱情及其在当代西方社会的衰亡 

如果爱情是那些具有创造性和成熟性格的人的一种能力,那么由此可以得出 
结论:每一个在一个特定社会生活的人的爱的能力取决于这一社会对这个人的性 
格的影响。当我们谈到当代西方社会的爱情时,我们要提出下列问题,即西方文 
明的社会结构以及这一社会结构产生的精神是否会促进爱情的发展。提出这一问 
题就意味着要对此作出否定的回答。任何一个客观地观察我们西方生活的人都会 
毫不犹豫地说爱情—博爱、母爱和性爱在西方是罕见的现象,许多假爱情的形式 
取代了它们的位置,而这些假爱情的形式实际上只是爱情的衰亡的形式。 

资本主义社会一方面是以政治上的自由原则,另一方面是以市场作为调整一 
切经济活动,因此也是调节一切社会关系的原则为基础的。货物市场决定进行货 
物交换的条件。劳动力市场调节劳动力的买卖。有用的物和有用的人的精力和技 
巧都变成价值,这些价值根据市场的条件自愿公平地进行交换。譬如说鞋吧,一 
旦市场上没人问津,即使鞋本身是有用和必需的,也会失去任何经济价值(交换 
价值)。人的力气和技巧亦是如此。资本的拥有者可以购买劳动力,并命令劳动 
力为其资本的有利投资而劳动。劳动力的拥有者必须根据当时的市场条件出售其 
劳动力,才不至于挨饿。这种经济结构反映在价值的高低级别上。资本统治劳动 
力,无生命的物体要比劳动力,要比人的才能和一切有生命的物体价值要高。占 
有要高于存在。 

这一结构从一开始就是资本主义的基础。尽管这一社会结构至今仍然是现代 
资本主义的标志,但有一些因素起了变化,这些因素赋予现代资本主义新的特点 
,并对现代人的性格结构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看到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是资本 
不断集中。大企业不断地扩大,而小企业越来越受排挤。在大企业中,资本的所 
有权越来越同资本的管理权分开。几十万股票持有者是企业的“占有者”。管理 
企业的则是管理官僚阶层,他们虽然薪俸甚高,但企业并不属于他们。这些官僚 
不仅对获取大量利润感兴趣,而且也热衷于不断扩大企业,从而不断扩大他们自 
己的权力。资本的日趋集中和强大的管理官僚阶层的形成也表现在工人运动的发 
展中。工会把劳动力组织起来,使得工人不必在劳动力市场上孤军作战。工人成 
为大工会的成员,而这些大工会也同样被强大的官僚阶层所管理,并代表工人去 
同工业巨头对峙。无论在资本领域,还是在劳动力领域,个人的主动性被官僚阶 
层所取代。越来越多的人失去独立性,依附于庞大的经济帝国的官僚阶层。 

资本集中带来的另一个决定性特点是劳动组织的特殊形式,这也是现代资本 
主义的特点之一。高度集中、分工严密的企业导致一种新的劳动组织,在这一组 
织中个人失去了个性,而成为机器中一个可以随时调换的齿轮。现代资本主义中 
个人的问题可以归纳如下: 

现代资本主义需要大批能在一起协调工作的人。这些人对消费的需求越来越 
高,但他们的口味是标准化的,既容易受到控制,又能预测。现代资本主义需要 
的人是一方面能感觉到自己是自由和独立的并相信自己不屈服于任何权威、原则 
和良心,另一方面他们又准备执行命令,完成别人交给的任务,服服贴贴地进入 
社会这部机器中去,规规矩矩地听人摆布,自愿服从领导,盲目地受人指挥—只 
有一个例外,那就是他们要不遗余力地干活,永远地发挥作用和力争晋升。 

那结果是什么呢?如果就是现代人对自己、对同代人和对大自然产生异化。1 
他变成一种商品,体验到自己的生命力实际是一笔资本,这笔资本在既定的市场 
条件下要给他带来最大的利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本质上来看是互为陌生的, 
是自动机器之间的关系,其安全感的基础就是要想方设法靠拢一群人,在思想、 
感情和行动中同这一群人保持一致。虽然每个人都努力同别人接近,但实际上都 
是孤独的,充满了不安全感、恐惧感和负罪感。只要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得不到克 
服,这种感觉就会不断出现。但我们的文明提供了各种可能性,使人们感觉不到 
这种孤独。这首先就是人们每天都重复着千篇一律僵化的机械性工作,这种工作 
秩序使他们不再自觉地感到人追求超越和统一的基本要求。但是光靠这个还不行 
,因此人就通过享受,通过娱乐工业提供的音乐、画片,以及通过不断地购买新 
的物品去减少这种尚未意识到的绝望。事实上现代人很像休克斯勒尔*(*休克斯 
勒尔(1894-1963),美国作家,深受佛教的影响。—译者注)在他的《美丽的新世 
界》一书中描绘的那付样子:“营养充分,穿戴讲究,性欲得到满足,但却没有 
自我,同他同时代的人也只有表面的接触。”现代人的宗旨正如休克斯勒尔简明 
扼要地总结的那样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或者是“今日,人人幸福”的颂词。现 
代人的幸福就是享受,就是满足消费和同一群人同化的要求。他们消费商品、图 
片、食品、饮料、香烟、人、杂志、书籍、电影,真是无其不有。世界只是为了 
填饱他们的肚子,就象一个巨大的苹果,一个巨大的酒瓶和一个巨大的乳房,而 
我们是婴儿,永远在期待,在希望,却永远是个失意者。我们的性格努力地适应 
进行交换、接受和消费的要求。所有的一切—精神的和物质的东西—都成为交换 
和消费的对象。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vilab.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38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