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ycholog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ovenatural (我爱城城), 信区: Psychology
标  题: E时代的中国女人—陈嫦娟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3月03日22:26:06 星期一), 站内信件

中青在线 

  陈嫦娟的名字并不像张树新、吴士宏那样为公众所熟知,但她也是一个大姐大级人物
。坐在广东电信副总经理办公室里,面对这位被外界称为“铁女人”的陈嫦娟时,尽管你
无论如何也很难把她和22年前的那个高考落榜生联系起来,然而这就是陈嫦娟的故事——
一个没有大学文凭的普普通通工人从最底层走到今天的传奇经历。
   
  1978年21岁的陈嫦娟上山下乡回来还只是广州市电信局修配厂一名普普通通的工人,
但到1999年,她42岁时,她已经分别被中山大学和华中理工大学聘为兼职教授和博士生导
师,并担任了原广东省邮电管理局副局长,世纪龙(21CN.COM)公司的副董事长。去年,
她在美国,和来自各国不同行业的CEO们一道参加哈佛大学MBA培训班学习。这是陈嫦娟自6
年前在美国、加拿大学习后的又一次脱产充电。而上次充电的结果陈嫦娟将互联网带进了
广东电信。
  
  2000年7月19日,中国电信集团广东省电信公司挂牌成立,陈嫦娟任广东电信副总经理
,她的名片上的头衔也由原来的“副局长”换成了“副总经理”,她需要更多地关心企业
的收入、市场的份额、员工的收入,大环境下面的改革等等。尽管陈嫦娟不喜欢大家称她
为陈总,但正如她所说的那样,做官还是做企业家,她更愿意选择后者。在陈嫦娟的身上
你的确很难感到那种说话慢条斯理官腔十足的官府味。有人说,她天生就是实干型的企业
家。
  
  陈嫦娟的个人业绩令人刮目相看:
  
  1993年,首创全国200电话卡,仅这项业务2000年就给广东电信带来10亿元人民币收入
,1999年的收入是6亿元;
  
  1995年,首创全国视聆通(163/169),开创了广东省互联网先河;
  
  1997年,首创全国商业网,1998年,首创广东省高速信息网;
  
  1999年,创建21CN网站,这将成为华南最大的信息服务网站;
  
   ……
  
   在中国的邮电体系里,广东是1995年第一个迈入互联网的。陈嫦娟说这和广东电信一
直是“敢为人先,愿尝苦果”的传统有关。陈嫦娟在广州电信局工作了12年,经历了旋转
的模拟交换机、嗒嗒嗒的脉冲声,然后到程控机,到90年代话音的智能业务。1995年3月去
加拿大、美国学习之前陈嫦娟已经知道“互联网”,但并不知道互联网是怎么回事,技术
是怎么回事,互联网的技术与通讯骨干网有什么样的关系。当年6月份回国,陈嫦娟决定要
做互联网。2个月后就组建了宽带智能业务拓展办公室,简称“拓展办”。
  
   视聆通是“拓展办”成立后的第一个互联网业务。从选人选技术到开通视聆通仅仅用
了4个月的时间,12月31日,视聆通第一个结点正式完成,并很快覆盖广东21个地级市和7
个县级市。陈嫦娟说,“视聆通获得了成功的关键是重视规划,紧跟技术走向,重视长远
、持续的发展。”“当时我们的蓝图已经规划到2005年,目标是建成华南地区信息枢纽中
心、信息服务中心及电子商务中心。估计投资回收期为10年。”因为是10年的投入所以电
信在一开始就尽量避免一些短期的行为,陈嫦娟说“我们的定位是做网络建设的。骨干通
讯网,包括163接入是我们做主角,但上面的专业应用ICP和现在的电子商务则一定是开放
的、联合、合作的、积极的、主动的。”
  
   1999年陈嫦娟她们在做21CN时已经将目标锁定在做世界级的中文知名网站,这是不是
将新浪等作为“假想敌”,陈嫦娟表示不同性质的企业没有可比性,她认为21CN是站在国
有企业的角度做这件事,是国字号的综合门户。
  
   “国企网站大有可为。国有企业特别是电信运营商的国有企业为什么不能在信息服务
业有一席之地?国外电信运营商做不成一个世界级信息服务ICP,中国就一定做不成吗?”
陈嫦娟不止一次提到“国”字号网络公司的使命,同时也为这个“国”字号而自豪。
  
   目前21CN的用户容量已经达到千万级,成为中国最大的免费邮箱系统。这个过程中21
CN经历了互联网最热和最冷的时期。现在整个业界大有谈“网”色变,“下网成潮流,卖
网求生存”之势。但在陈嫦娟看来21CN的发展和生存没有任何问题。她认为不管是国企还
是外企要有事业有发展前途,首先是要解决公司员工的后顾之忧。公司实行“以人为本”
、“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制度。21CN的员工绝大部分都是招聘来的,公司采取同工同
酬同分配的薪酬制度,只要你为公司努力做奉献,发挥自己的才能,都可以获得公司的认
同和回报。完全按照公司化的模式,使员工获得了合理的奖惩激励体制。此外,公司的文
化能把团队、个性创新以及领导人的知识面、胸怀等结合起来,我觉得这是把公司人员留
住的一个重要因素。21CN有国有企业的烙印,但是这些烙印是吸收了国有企业的优点,而
不是国有企业中的缺点。”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61.180.192.9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30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