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ycholog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race (忧昙花), 信区: Psychology
标  题: 青春期心理[第二章]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Oct  3 21:42:22 2000), 转信

发信人: julianliu (发呆哥~心如刀割), 信区: Mentality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Tue Sep 12 14:26:03 2000)

第二章 学会学习

青春期的我们在身心各方面都在向着独立自主的成人形象靠
拢。而心理上的发展,已经使我们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但
光有这种主观上的认识,似乎对提高学习无助于事,于是找出了
这样一些借口:我太笨,我老师教得不好,我们家学习条件不好,
我们学校不好……
原因很多,但有没有人想到这样一条原因:我不愿意学习,
我不会学习,我不知道学习是什么东西。如果没有想到过,那么,
现在你也可以想想,请回答,学习是个什么东西?
  
第一节 什么是学习

    学习是人类的一项基本活动,简单地说,人们接触新事物,
了解新事物的活动都是学习:牙牙学语的婴儿、学会作饭的主妇、
上阵操练的士兵、适应新环境的游客……当然还有学生的学习。
既然都是学习,它们之间必然有相通的地方,就从我们最熟悉的
学习环境入手,看能不能找到学习的诀窍。
?       什么是学生的学习?
我们是学生,我们的学习是学生的学习,我们的学习常常是
这样进行的:教室里,前方,站立着一位老师,我们排排坐着,
听着他的讲话,写笔记,回家还要做作业,然后,每个月都有考
试,还有更重要的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升学考试等等,这样一
个年级、一个年级的读着,一年一年的过去,我们突然觉得其实
我们懂得的东西还真不少……这就是我们这种学生的学习。
教育条件下学生的学习一般可以定义为“凭借个体经验产生
的、按照教育目标的要求而实现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
变化过程”。这是个很抽象的说法,分解来说:
学生的学习意味着要使我们身上发生变化,可以是现在的行
为有了变化,也可以是为未来的行动,如中考、就业等做准备;
学习带来的这种变化不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也不是由其他暂
时因素(疲劳、药物反应)引起的,而是我们学习者与环境发生
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教育的产物;
这种变化应能维持相对持久的时间;
这种变化的性质符合教育目标的要求,是在别人的要求、指
导、推动下完成的,这里的别人就是以教师为主的教导者;
识字作文、演算解题、记忆公式、提高球艺、操练钢琴、树
立信念、识别善恶、培养自信、掌握社交技巧、调节紧张情绪、
提高工作能力、消除不良习惯,都是学习过程。而一些不适当的
行为如脾气暴躁、过度恐怖、欺骗说谎、厌恶学习、过度依赖成
人、口出污言秽语等,也都主要是通过学习形成的。不过后面这
一组行为的形成是不符合教育目标,所以它们不算我们学生的学
习。
?       学生学习的特点
我们学生的学习有自己的规律,具有以下一些显著的特性:
1、我们有很多的学习目标
人们通常认为学习就是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实际上我们学习
目标不只这一个。我们的学习目标大致上有:
认知领域学习目标──包括知识掌握、智力技能与认知策略
学习的目标;
情感领域学习目标──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学习
目标;
运动技能领域学习目标──包括身体素质、运动技能等方面
的学习目标。
不过在当今的教育形势下,以学科为中心的学习活动,即认
知领域学习更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强调,这就使我们的学习目标具
有了主次之分。但主次不是只学习主要的学科知识,只是在投入
时间上的主次之分。
2、我们在主动的学习
我们的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我们不是北京填鸭,为了养
得肥一些,就不停地让别人填进食物。再怎么不愿学习的学生,
也是学习的主人,掌握知识不是对外界信息的全盘的被动的吸收,
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会学得多些,对自己不喜欢的老师或者学
科学得少些。
学习的结果就是获得各种知识,而知识掌握过程的本质是:
学生依据学习目标与期望,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体系,对环
境提供的知识信息,主动地进行选择、加工、解释,从而构造新
知识。
学习不是唱独角戏,这是一个我们学生和学习中的其他事物
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始终是学习活动的主人,
而教学可视作一种“介人”。知识的掌握是通过知识传递过程实现
的,但我们不应把“知识传递”简单化地理解为由教师将整理好
的知识原封不动地填入我们头脑之中。因为我们能否获得知识、
获得什么知识,从根本上取决于我们能否对所传递的知识进行有
效的加工,以及以什么方式、在何种深度上进行这种加工。
所以,我们应明了“学习是自己的责任,学习是为自己学的,
学习的结果也是有由自己决定的”,它不是可做可不做的事情,而
是我们为生存必须去做的任务,就如同我们的呼吸一样。
3、我们的学习是有组织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我们会按照自己的
习惯摆放自己的东西,如上衣在哪儿、鞋子在哪儿、书在哪儿、
吃的东西在哪儿……这样用的时候就容易很快地找到。
我们头脑中的知识也是按一定的层次组织起来的,所获得的
语言的、形象的、动作的经验都是经分类后形成一定的结构而加
以储存的。
因此,有效的学习者就是擅长于组织知识的人。学习内容可
以用不同方式加以组织。例如,陈述性的知识(关于事实的知识)
可以用抽象符号、公式、提纲、构图、列表的方式来组织,程序
性知识(关于活动的方法与步骤的知识)可以用流程图的方式来
组织。如果对学习内容不加以分类,按照它们不同的形式去组织,
则会产生混乱的学习效果。
4、我们的学习结果可以扩展
我们的学习结果可以超越原来的学习情境,使我们对相似的
问题和情境作出判断和解决。
只要我们的学习达到一定的概括水平,就可以做到举一反三、
闻一知十。例如,小学生学会了1+2=3的“和倍题”,就不一定要
对他专门进行3-2=1的“差倍题”的教学。
我们会由已学会的命题推出新的命题,使思维超越给定的信
息。例如,一个学生可由“过两点能作一条且仅能作一条直线”
这一命题,经由思维产生新的命题“两条直线至多有一个交点”。
学习结果的“扩展作用”是我们学习主动性的突出表现。要知道:
我们不能为任何一个事物而受到教育,重要是使我们学会如何学
习,这样才能活学活用,是学习的主人,也是知识的主人。
5、我们的学习依赖我们的教学环境
我们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的,学习
的效果与教师的水平、教学的条件等教学情境是相互依存的。
如果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仅在于清楚地呈现教材,
这样的观点是片面的。实际上教学作为一种介人,要能够促进学
生学习,教学应发挥以下几种功能:
(1)呈现材料,给学生提供建构知识的素材;
(2)   激发动机,使学生有意愿去主动地建构知识;
(3)   教给方法与策略,指导学生如何建构知识;
(4)   提供反馈,对学生建构知识的有效性作出评价。
所以,在促进我们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当传授者、发动
者、指导者、评价者四种角色。
了解了我们学习的概念,我们可以发现学会学习的关键在
于:要解决每个学生愿不愿学、会不会学这样两个问题。即如何
在以学科课程为中心的学习活动中,学生作为主动者,教师作为
辅导者,共同帮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潜能,确立合适的学
习目标,激励学习动机,改进学习方法,运用并创造各种有利的
内外条件,提高学习成效。作自主的学习者。



第二节 智力与学习

美国影片“天才傻瓜”讲述的是一个智商成绩为75的笨小孩
冈普在妈妈的“你能做的和别人一样好”的激励下,以勤勉、善
良、毅力取得了很多“聪明人”做不到的成就。
影片是虚构的,但实际生活中类似的例子并不少,我们是否
应该问一下自己:学习好=聪明吗?
智力是什么?
智力和学习的关系是怎样的?
不可否认智力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而且智力可以随着学
习的发展而提高,但学习不好与笨有多大的关系则需要我们在此
讨论一下。
正确了解自己的学习潜能,对于提高学习成效、维护心理健
康具有重要意义。这里所说的潜能,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之前,
对于学习某领域的知识技能所具有的潜在能力。
?       智力是什么?
小月在小学的时候学习成绩不好,老师嫌她拖全班的后腿,
让她找份智力证明,证明自己智商低于70,这样她的学习成绩不
被列入全班总成绩中,老师和父母认为反正她笨,教也教不会,
也不再管她的学习,升入初中后,小月面对更繁重的学习不知所
措,她觉得学习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既然说她笨,干吗还要逼她
学习呢?再说,一个人笨就是傻子吗?为什么同学们都嘲笑她
呢?有时她真不想活着……
要解决小月的疑问,先得明白什么是智力,什么是智商。在
日常生活中,智力指一个人的聪明程度。在心理学上、智力是指
与人的各种认识活动相联系的一种综合的能力、主要包含观察力、
记忆力、思维能力与创造力,其中抽象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
创造力是智力的高度表现。
智力的数量化指标就是智商“IQ”。智商平均数为100,大多
数人的智力属于不高不低,智商接近100(一般定为90~110),
称为智力正常,智商130或140以上为智力超常;智商70以下为
智力落后。智商得出的智力结果是一个人当时的智力水平,
而且,智商表现的是一个人在现有学习环境中能力发展的
平均状况,不足以说明一个人的特长。
人的智力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在不同的生长环境下有不同的
发展。人的智力发展受到多种因素制约: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未
出生时母亲体内环境与出生后环境、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家庭
环境与学校环境)、自我与自我意识。个人的实践活动等。其中、
遗传是智力发生与发展的自然前提,脑与感官的发育是智力发展
的生理条件,环境(特别是教育环境)是智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自我与自我意识是一个人的人格(包括智力)发展的组织者与推
动者,实践是智力发展的基础与源泉。
科学研究承认遗传在个人智力发展中的作用,但认为智力不
是由遗传因素单方面决定的,遗传所确定的个人智力水平并不是
一个“点”,而是一段“范围”,即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波动。在智
力高度线上每个人的“遗传范围”位置高低不同,范围的宽窄也
不一。一个人实际表现出来的智力水平处于他个人“遗传范围”
上某一点的位置。至于处于遗传范围的什么位置(处于高端还是
低端),取决于后天环境影响及他个人生活实践与努力程度。由于
一个正常人智力的“遗传范围”是相当广阔的(通常是IQ分数
20~30),这就给社会环境与学校教育影响留有充分的余地,也就
是说,一个出生后早期IQ为70的愚笨者,如果后天教育得当,
有可能达到IQ为100的正常人,同样一个原来IQ为130 的超常
者,后天教育不得当,也可能变成智力一般的人。环境、特别是
教育环境,在遗传提供的智力发展可能范围内,决定智力发展的
现实水平。
    心理学家曾对两名女性智力发展进行了跟踪调查。A是一名
智力很高的女性,从出生后18个月到40岁,智力变化起伏不大;
B原是一名智力很低的女性,后来智力有很大进步,18岁后,其
智力的标准分数已可与A相匹了。
?       智商=学业成就?
小民和雨儿是双胞胎兄妹,两个人如果不是进入初中后男女
有别,小时侯很难区分出谁是哥哥,谁是妹妹,但是老师和爸爸
妈妈常说,他们俩脸蛋是像,可是一个脑袋笨的要命,一个可很
聪明,因为小民的学习是班上的倒数一二,而雨儿的学习是班上
的正数一二,雨儿并不觉得哥哥笨,他的手比她巧多了,而且骗
起人来最厉害了,可是一说学习,哎,她也说不清怎么回事。事
实上,从遗传上看,小民和雨儿的智力水平应该是相等的,但智
商高不代表学习就一定好,它只是为学习提供了比较好的条件,
但如果不好好利用它,学习也就好不了。
智商和学习成就两者之间是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一般而
言,一个水平高,另一个因素水平也高。但是由于学生的年龄或
受教育阶段不同、学习的内容不同、学习和智商相互关联的程度
也不同。随着学生教育程度的提高,智商与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
也越来越小。所以
智力是影响我们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
那些智力高而学习成绩低的学生主要表现是不成熟、不够沉静、
缺乏耐心、缺乏学习动力等。由此可见,其他因素如个性、动机
也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原因。
?       男女智力有差异吗?
        ----“老师说,女孩子小时侯勤奋,所以学习好,男孩子聪明,
所以初中以后,学习就会好起来。”
        ----“爸爸说,男孩子比较聪明,所以物理、数学、化学那些比
较难的课程男孩子学起来比女孩子轻松。”
        男女智力有无差异,是我们很多人普遍关心的问题。心理学家
曾对男女智力差异进行过大量调查,所得结果虽不完全相同,但
还是有一些共同的结论:
1、男女智力总体上无差异
本世纪30年代未英国学者曾经调查了整个苏格兰同年龄儿童
87000人,结果表明两性间智力无差异。然后又比较了其中同一
天出生的儿童(分别生于1926年2月1日、6月1日、8月1日、
11月1日)的智力,结果也显示两性智力无差异。
2、男子智商分布的分散程度较女子为大
    有许多研究表明,男子智商分布较分散。女子智商分布较均
衡集中。也就是说尽管平均智商没有什么不同,但男生中智力差
异比较大,要么智商很高,要么智商很低,处于智商高低两端的
人数比例都略大于女生。所以在比较男女智力差异的时候,不能
只比最好的,也得看看全体男生和全体女生的平均表现。
3.在智力的不同方面男女有差异
男女在智力的不同方面还是存在着某些差异的。总的情况是:
在语言方面,女孩获得语言比男孩早,在语言流畅性以及读
和拼写上均占优势,而在言语推理及词汇上比男孩略差。也就是
说,总的看,女孩子学语言比男孩子快一些,说话也显得灵牙俐
齿些,但男孩子会的词语多一些,说话的逻辑性也较强。
在感知方面,男孩对视觉方面的信息特别感兴趣,爱观察事
物,女孩对听觉方面的信息更感兴趣,有较好的听觉定位和分辨
力,容易接受听来一些信息。
在推理方面,男性偏于逻辑思维,爱推理、分析,女性偏于
形象思维,容易从形象上判断思考问题。
在运动技能方面,男子在速度、力量、身体运动协调上表现
较好,女子在手指灵敏、精细动作上表现较优。
此外,男子在机械操作方面略占优势,女子在艺术欣赏方面
略占上风;男孩对物体和事情更感兴趣,女孩似乎对人更感兴趣。
以上这些结论只是一般性的看法,在认识这些男女智力差异
时应考虑到:
1)     上述男女在智力的不同方面存在的差异并不太大,不
足以作为决定青少年学业和职业方向的依据。
2)     上面有关男女智力差异的讨论是就男女的平均智力而
言,对于个体来说,则无论在智力的哪一方面,男女
均可达到很高的发展水平。
3)     男女成就上的差异不等于智力差异,因为一个人在学
术上、职业上的成就除了受其智力条件制约外,成就
动机及其他人格特征也是重要的制约因素。
    男女智力上的些微差异不能简单的以性别不同作为解释的依
据,实际上,    男女在智力某些方面存在差异的原因可能既有
生理的原因,也有社会方面的原因。例如,有人认为女性在言语
能力方面略有优势可能是因为女孩大脑左半球机能成熟比男孩要
早;也可能与父母通常跟女孩谈话机会比男孩多有关。另外,男
女在智力的某些方面的差异(如空间知觉上男性略优)要到青春
期才显现出来,这可能表明,这些差异并不是先天的、不可改变
的,它多半是由社会文化影响、父母对子女不同的期望和教养方
式造成的。
?       我到底有多大的能力?
托尼是奥地利一所中学的学生,他的各科学习成绩很差,对自
己以后能作什么非常灰心。后来托尼来到学校辅导老师那里,希
望老师帮帮他,老师在询问了他的情况后,给他进行了智力测验,
结果他的成绩很差,低于70分,但这位老师发现,在回答有关植
物方面的题目时,即使不能正确的拼写,托尼也能准确的说出植
物的名称,随后,老师就植物方面询问了托尼,发现托尼对很多
植物的习性了如指掌,能说出很多植物的栽培方法和注意事项,
老师最后建议他放弃考高中,进入园艺学校学习,后来,托尼成
为了非常著名的园艺师。
    了解自己能力发展水平和能力结构上的特点,了解自己学习
方法上的独特之处和有待改进之处,客观地看待自己的优点、缺
点、长处、短处,认识自己最有希望的发展领域和发展上的限制,
这对于有效地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调整学习方向和策略,提高
学习活动成效是极为重要的。
了解自己学习潜能有多种方法和途径。
许多教师和学生一般由各学科成绩(分数或名次)来推测自
己在有关领域的学习能力水平的高低,但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
因素很多,除能力外,已有的知识经验、学习方法,学习动机、
学习兴趣等都是重要的制约因素。因此仅根据某学科学习成绩不
良就判断缺乏有关学习能力,往往会造成认识上的失误。一些在
老师看来成绩差、脑袋笨的学生在遇到善于鼓励的老师指导下同
样可以取得傲人的成绩。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分析作业中典型错
误的性质和原因,有助于了解自己学习潜能。此外学生对特定领
域知识及活动的兴趣与爱好,也可视作他在该项领域具有较高发
展潜能的参考指标。上述这些方法都是经验性的方法,只能估计
大概的发展方向,准确性比较低。
了解学生学习潜能的比较可靠的工具是各种能力测验,包括
智力测验与特殊能力倾向测验。以下是国内目前已修订过的能力
测验
1、     由林传鼎、张厚桨教授根据澳大利亚教育学会制定的学习能
力测验(TOLA)改编而成的“少年儿童学习能力测验”适合
于评估小学高年级学生及初中生的学习能力。
2、     美国劳工部就业保险局1947年编制的“一般能力倾向成套测
验”(GATS)就可用来为中学生的专业定向提供帮助。该项测
验共测量九种能力倾向:一般学习能力、言语能力倾向、数
学能力倾向、空间能力倾向、形状知觉、文书知觉、运动协
调、手指灵巧、手的敏捷。华东师大心理学系与上海市教科
所曾对该测验作了修订,使之适合于中学生。
3、     周步成主持修订的“学习适应性测验”也可帮助学生了解自
己的学习潜能。
在利用能力测验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学习潜能时,对分数的解
释应取慎重态度。测验分数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明确自己的
能力哪些方面正常或超常,哪些方面较弱。因为大多数人都不是
十全十美的全能选手,扬长避短或集中发展不足之处才是理智可
行的态度。


第三节 如何乐意学习

如何让猫乐意吃辣椒?
方法一:捉住猫,往它嘴里塞辣椒;
方法二:在猫最喜欢的猫食里,混入辣椒粒,骗它吃下;
方法三:把辣椒汁涂在猫身上,猫最喜欢用舌头舔身子,它会把辣椒
一齐舔下去
哪种方法最好呢?第一种猫是被动的吃,一旦有机会,它会跑走;第
二种做一次行,多了猫会不再吃,而且伤了你和猫的感情;第三种,猫会
发现那是它身上的东西,吃就吃吧,久了还会不习惯舔没有辣椒味的毛。
你还有别的方法吗?

强按牛头不喝水,而人是主动性最强的动物,如果缺乏行动
的动力,那么行动的效果只能是无效或低效。学习同样需要动力,
这种动力就是学习动机,是我们发动、坚持学习活动,集中精神
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的内在动力。当我们有较高的学习动机时,
我们会乐于主动学习,学习效果也较好。
?       不同的学习动机,不同的学习效果
        ----“为中华之崛起而学习”,这是周恩来的学习动力。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需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这是毛泽东走出韶山去长沙求学时的想法。
        我们虽然都在进行同样的学习活动,但每个人为了什么而学
习?每个人的答案不尽相同,与伟人们的动机相比,我们有的人
为了获得父母的奖励,有的人为了学习名次,有的人为了个人的
兴趣,有的人说不清楚。不同的学习动机学习的表现各不相同,
效果也不一样。
1、     表面型学习动机
有的学生为了求得奖学金、为了应付家长的检查,为了博得老
师、家长的赞扬而学习。因此他们的学习活动是为了学习活动带
来的诱惑而学习。这样的学习在学生看重这些诱惑的价值时动力
十足,目标明确,有较好的学习结果,但当学生不再重视这些外
在的奖赏时,将失去学习的动力。
2、深层型学习动机
有的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有较强的好奇心、求知欲,为掌
握知识技能而学习。这样的学习动机能使学习活动持久进行,能
让学生为了达到目标克服困难,他们不过分重视学习成绩的高低,
重视理解、掌握知识,在学习感兴趣的领域时,学习效果较好且
持久。
3、成就型学习动机
        有的学生为了追求学习活动成功而学习,这样的学生重视学
习成绩,成功时即使没有物质奖励也感到极大的满足,学习活动
中能坚持克服困难,有一定的功利性,追求成绩而不是追求知识
本身。
学习动机并不是越高越好。学习动机过低会使人对学习态度
冷漠、懈怠,影响学习结果,而学习动机太高,则会使人过于紧
张,思维僵化,注意范围变窄,结果欲速则不达,效果也不好。
一般来说,中等强度的动机会带来最好的学习结果,被称为最佳
动机水平。不过动机水平对任务的适宜性与学习任务的难度有关,
当任务容易时,动机水平高一些,提高注意力,更加关注活动,
对学习结果比较有利,而任务较难时动机水平低一些,更有利于
学生放下包袱,轻松上阵,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       怎样激发学习动机?
在学校情境中激发我们学习动机,需要我们、老师、家长共
同努力,以我们为主,利用一些策略使我们乐于学习。
以下是很多教师和学习优秀者总结出的经验,我们可参考这
些通用的策略和原则,安排最适合鼓励自己学习的办法:
1、     教师明确陈述学习目标及任务要求,使我们的学习行为具有
方向感。
2、     增加学习内容的现实感,以我们熟悉的事例说明所要呈现的
主题,使我们对学习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获得切身的体验。
3、     提高我们对自己的能力评价,确认自己处理某项工作非常胜
任的主观感受。
4、     对学习寄以积极的期待,可以激励自己朝着期待的方向努力。
        期待会让人梦想成真,长时间的期望可以使人在不知不觉中
调整自己的行动朝向期待的目标前进。
5、     成功是最好的激励。
        当我们获得成功时,我们便会肯定自己的能力,提高自我价
值感。为此,我们应给自己提出适合自己能力水平而且又具
有挑战性的目标;教师教学前应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知识背
景和起点行为,做好铺垫,以增加学习成功的机会。
6、     我们的学习动机主要是在教学活动中培养起来的。我们喜欢
的学科通常就是我们学得好的学科。因此,使我们对某学科
有兴趣的最好的办法莫过于通过教学让我们理解、学会这门
学科的知识。
7、     我们应和教师一起挖掘教材内容的新异性、悬疑性、差异性
和不确定性,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我们的好奇心。
8、     教学中,老师适当保留一些有趣的部分,让我们自己独立发
现,以体验新发现的喜悦。有利于保持对学习活动的兴趣。
9、     老师采用电影、演示、模拟、角色扮演、游戏等形式呈现教
学内容,可以让我们感受不同的教学形式,增加对教学内容
的体会,增强学习兴趣。
10、    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提供一个安全、信任、接纳的
教学环境、可以使我们在无防御的心态下对学习环境作自由
的探索。
11.    可适当借助外在策略(如考试、竞争)来激发学习动机,但
不可过分强调同学之间的成绩比较,以降低焦虑感。
12.    奖励与惩罚的合理运用都可以增强学我们生的学习动机。
        注意:对于原来具有内在兴趣的活动,许诺给以外在奖励,
可能会有损于对活动本身的兴趣,这就是外部奖励可能会付
出的“隐蔽代价”因此,心理学家提醒,要防止把“游戏”
变成“工作”。
        表扬、奖励由于能满足我们自我肯定的需求,因而一般说来
比惩罚、批评更能激发学生的动机。
13.    避免以压低分数及其他威胁手段督促学习,我们不接受威
胁。
14.    老师对遭受挫折的学生应给予鼓励,予以先失败而后成功的
范例,帮助每个学生面对挫折。
15.    教师要以身作则。
教师的敬业精神有助于我们认识到学习的价值;教师在教学
中表现出的强烈的成就动机,会成为我们的榜样。
16、    老师引导每个学生对学业成败作合理归因,可以加强后续学
习活动的积极性。
17、    我们应树立成败操之在己的信念。
相信事情成败,在于在于自己的责任,可以使我们做自主的
学习者。

?       如何培养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可以训练的,以下两种有关动机训练的观点与做
法已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培养和激发我们学习动机的方法。
1、成就动机训练
---我认为做一件事情就应该尽力作好,要么就不做。
---我是很想学习好了,可是我总担心考“糊”了,而且常常
是越怕什么,越来什么。
---我就这样了,反正学也学不好,老师动不动就要我留级,
我也懒得理他。
上面三种看法表现了不同的成就动机,成就动机指一个人对
于他认为是有价值的工作愿意去做并力求做好的一种内在推动力
量。它更多地表现在一个人的学术与职业领域,影响着我们愿意
付出多大的努力去克服困难,获得成功。
成就动机中还可进一步区分出两种动机倾向:追求成功动机
倾向与避免失败动机倾向。一个人行为动机由这两种动机倾向的
合力来决定。一个追求成功动机倾向占优势的人(求成型的人)
对成功感到极大的满足,对失败则并不过分在意,这样的人乐于
付出努力追求成功,一般也能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当的难度设
立目标;而一个避免失败动机倾向占优势的人(避败型的人)对
失败深感羞耻。当所面临的任务有50%把握能完成时,求成型的
人完成任务的欲望最为强烈,而避败型的人焦虑水平最高,回避
的倾向强烈。他们愿意去做更难或更容易的工作,这样要么不容
易失败,要么失败了,可以归之于太难了。
成就动机作为一种人格特征,可以通过专门训练加以培养。
训练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习高成就动机者的思想、言论与行动方式,
增加主动积极的行为。
训练通常包含一二十个单元,需要持续一段时间,也可在五
六天时间内集中进行。可以由老师主持,也可以由我们自己挑选
适用的方式自我训练,训练内容与方式可考虑以下一些方面:
首先在可能时,对每个学生实施主题统觉测验(TAT),了解
自己成就动机,也了解高成就动机者的思想与特征。。
其次也可以通过阅读有关资料、观看录像片,识别高成就动
机者的思想与行为特征。以下资料录自国外用于培养青少年成就
动机的课本,可供我们参考,帮助我们了解自己有多大的成就愿
望。

            专栏:故事中的成就需要
在一种有关青少年成就动机培养的课本中,有这样两个故事。要求学
习者说出:这两个故事中,哪一个包含了更多的成就需要。

    故事A     不要感激人
    世界是幻觉。妻子,孩子,马群,牛群,所有这一切恰好是命运的锁
链。所有这一切都是暂时的,在生活中得到满足之后,每样东西都消失了。
所以,明智的是,我们不应该吵吵闹闹地去追求不是永久的财富,只思念
上帝。我们应该无烦恼地生活,因为还没有到悲伤结束的时候。所以最好
是明了现实状况地去生活,不受家庭生活生浴网络的牵连。
        故事B    我多么喜欢学习
我到速成技术中学读书。我幸福得哭了;学习不是很容易的。一开始,
我不能理解老师教给我们的东西。我的作业上尽是打着红叉叉。坐在我身
边的男孩非常热情,他是个成绩突出的学生。当他发现我不能回答问题时,
他就给我看他时怎么做的。但我不能抄他的作业。我必须通过自己的思考
来学习。我把他的簿于还给了他,说我应该自己做。有时,我为了一个问
题一直于到深夜。如果我不能做完它,明天一早我再做,我作业上的红叉
越来越少了。我克服了困难,提高了分数。我毕业了,并上了大学。

    显然,故事B中包含了更多的成就需要。
    类似的活动还可以这样安排:从报刊中搜集资料,写一篇内
容最具成就思想的文章,在同学之间举办交流或短文评奖活动。
第三参加投环、掷镖等游戏,从中学习像高成就动机者那样,
建立与自己实际情况相符合的目标,获得成功的体验。鼓励学生
冒中度的危险(敢于面对有50%把握完成的任务),尝试新的思
想与行为方式。
最后是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鼓励自己建立符合实际的目标,
体会成功的经验。

2、     归因训练
        ----这次考试考得不好,是我自己不小心造成的,下次我会
仔细些。
        ----我这段时间很努力,考得好是应该的。
        ----这次又失败了,哎,谁叫我这么笨呢。
        ----这次考的不错,不过,是蒙的,运气不错罢了。
    在学习过程中,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无法避免,也不宜避免。
重要的是,我们对自己学业成败原因的解释,这会影响我们的自
信心、学习活动的坚持性以及对继起活动成功的期望,影响今后
学习动机的强弱。
 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一般人常将自己行为成败归因于以
下六个方面:能力、努力、工作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及其他因
素(如他人帮助或评分不公等)。这六个原因按其性质可归入三个
维度之中:
(1)   内外源:即影响活动成败的原因是来源个人主观条件
(内部的),还是来源于外部环境(外部的)。
(2)   稳定性:即影响成败的原因是否稳定。
(3)   可控性:对影响成败的原因个人能否根据自己的意愿
来控制。
我们对自己学业成败归因方式不同,会影响今后学习动机的
强弱。归因方式有积极与消极之分。有人认为求成型的学生习惯
于作积极的归因,避败型的学生习惯于作消极的归因。   
    积极归因模式是:
成功?能力高?自豪、自尊/增强对成功的期望?愿意从事
有成就的任务。
失败?缺乏努力?内疚/相对的对成功的高期望?愿意并
坚持从事有成就的任务。
消极的归因模式是
    成功?运气?不在乎/很少增强对成功的期望?缺乏从事有
成就任务的愿望。
    失败?缺乏能力?羞愧、无能感、沮丧/降低对成功的期望
?缺乏对有成就任务的坚持性。
关于什么样的归因模式是理想的、积极的归因模式,取决于
许多条件,一般当一个人将自己行动成败归因于自身主观因素(能
力与努力等),他才会体验到责任感、成功感、能力感。这样容易
形成“凡事操之在我”的自我控制观念。
当我们学习失败时,应对学业成败作“努力”的归因,因为
只有努力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但仅仅认识到失败是因为努力不
够,还不足以激发学习积极性,可以对失败作策略归因(认为失
败是因为自己学习策略与方法不当)与兴趣归因(认为失败是因
为自己对某学科缺乏兴趣),这有利于增强学习动机。
此外,研究者还提出归因的另一个维度:普遍性一特殊性维
度。显然,一个学生如果把他对自己数学考试失败所作的消极归
因(自己能力低、教师的偏见等)扩散到其他学科上,这种普遍
性的归因将给当事人带来更为不利的影响。
归因训练在国内外已有一些成功的实践。我们不妨试试,改
善自己的归因方式,体会操之在我的责任感。归因训练一般是是
在教师组织下实施,训练中应注意以下一些做法和要点:
    (1)组织小组讨论。由教师向小组成员介绍有关成败归因方
式及其在学习活动中作用的知识,然后组织大家分析讨论影响学
习成绩的原因,引导大家建立积极的归因方式。
    (2)观察学习。观看有关归因训练的录像片。在录像片中,
每当学生做对题目时,就给予奖励并显示绿灯。片中告诉大家:
“他做对了,说明他努力做了。”当做错题目时,显示红灯。片中
告诉大家:“他答错了,还应更加努力,才能做对。”
    (3)填写归因量表。针对自己学习状况,分析成败原因,填
写归因量表。教师对其归因作出评定,指出其归因误差,并鼓励
符合实际的、积极的归因模式。
    (4)参与活动。参加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任务(手工劳动、
学习算术)或自我定速的游戏活动,并要求大家根据成败情况弯
归因量表上作出选择,对于比较积极的归因给予鼓励,对于很少
作出积极归因的学生给予暗示和引导。”
    (5)鼓励大家专注于深层学习学习动机,而不是表层动机。
怀有深层动机的学生关注知识掌握与个人成长,不那么害怕失败
的威胁,能比较客观地看到个人努力的作用。而怀有表层动机的
人过分关注别人的肯定评价,害怕失败,回避挑战,对自身能力
本来就缺乏信心,因而对学业失败容易作出能力差的归因。因此,
专注于学习目的,有助于消除消极的归因方式。
    (6)老师对大家给予积极的反馈。只有当我们通过努力获得
成功时,我们才会相信努力在提高学习成绩中的作用。为此,教
师应对大家努力的结果给予反馈,使我们看到努力带来的进步。
而教师的不恰当的反馈,如教师本人对学生学业成败作消极归因、
教师对学生学业失败表示同情、当作业非常容易时对学生正确的
回答进行表扬,都会给归因带来消极影响.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学习上没有能不能学习,只有
愿不愿学、会不会学的问题。学习是每个人必须进行的活动,我
们无法逃避学习;学习不只是接受知识,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在
学习中做学习的主人,学会学习,这是我们生存的条件。

--
你觉得我不能了解吗?
以至避我如蛇蝎
你以为在黑而长的夜里哭泣的你
我不再呵护么?
给我一个理由,让我不向你接近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gracie.bbs@smth.org]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1.25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