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ycholog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ovenatural (我爱城城), 信区: Psychology
标  题: 爱 之 美(下)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3月19日22:02:43 星期三), 站内信件

发信人: sczd (潇潇), 信区: Psychology
标  题: 爱与美(二)
发信站: 紫 丁 香 (Fri May  7 19:04:31 1999), 转信

四.“实验”依据:生活的证明 

  我力求使以上议论不仅仅作为一种“思想”,而是作为一种科学假说提出。但科学界
接纳 
一个理论或假说,有自己的原则。除该理论须具备逻辑上的自恰性外,还必须存在支持性
的实 
验依据。当一种理论声称某种现象由多种因素使然,必须进行分离性实验,将每种因素分
离出 
来,使其作用单独地呈现出来,否则没有理由承认这种因素的存在。 

  的确,上文爱欲四层次结构说有待严格设计的心理实验或调研数据加以检验。但只要
我们 
仔细考察一下现实生活中的性爱现象,就不难发现,人类千百年来的性爱生活经验已反反
复复 
地提供了无数这样的“实验”事实,且这种“实验”仍在继续进行着。 

  就肉欲而言,手淫现象就是单纯肉欲的绝对分离性行为,而俗话所谓“关了灯都一样
”的 
性行为则是肉欲表现的相对分离现象。 

  就色欲而言,观赏裸画,裸舞是绝对分离现象,而嫖妓则是其相对分离现象(假定所
找妓 
女或妓男的相貌美基本满足要求,否则仅属肉欲行为)。 

  就情欲而言,异性明星崇拜现象是其绝对分离行为,而一见钟情的爱是其相对分离现
象。 
需要对前者略作解释,明星崇拜者的情感是极强烈而又极纯洁的爱。每个明星恰恰最典型
地代 
表某种风格(这与时装模特注重标准体形而忽略风格,因而较少被崇拜,形成鲜明对比)
,因 
而是崇拜者心目中最理想的情欲对象(所谓青春偶像)。崇拜者明知不可能发生现实的性
爱关 
系,但却难以扼止这种强烈向往之激情。它与正常性爱的一见钟情之情感相比,有过之而
无不 
及。青春偶像的实质是爱情偶像,而非人格偶像。一些人从价值追求方面评说明星崇拜现
象, 
特别是异性崇拜(明星崇拜多半是异性崇拜。同性崇拜多半是有选择相同职业的倾向),
明显 
不得要领。 

  就理欲而言,志同道合的同性友谊是其绝对分离现象,而“红颜知己”之恋,是其相
对分 
离现象。 

  这些分离现象均是习以为常的社会生活现象。当我们以性爱四欲层次理论重新看待时
,不 
但以往的一些困惑烟消云散,而且恰到好处地构成本理论的“实验”依据。 

五.性爱与审美 

  一个爱情理论,如果确实揭示了性爱的奥秘,它的阐释就应既辐射出爱情丰富多采的
方方 
面面,又能在其动力结构中看到一个有机的整体。既便如此,仍嫌不足。如果该理论确实
是深 
刻的,它不仅应深化人们对爱情的理解,而且深化对人性本身的理解。爱情的哲学就是人
的哲 
学。一个有生命力的爱情理论不应是孤立的,而应能与人性的其它有关方面融为一体,至
少能 
与其近邻——审美理论融为一体。 

  细心的读者可能已注意到,前文将爱情现象归根于不同层次的欲望,而这种欲望是如
何转 
化为爱的情感,其间尚有一截空白。正是这个空白处藏有一个关节点,它既是性爱机制的
内部 
枢纽,也是与外部相联的结合部。 

  严格意义上讲,人只爱自己和自身的延续(父母之爱是变相的爱自己),这是本能的
爱欲。 
若要让一个人爱另一人时,“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的导师名言就“放之四海而皆准
”了。 
人类两性关系由动物的性本能过渡到情感强烈的性爱。其间必有一中介或桥粱,那就是审
美。 
爱美是人的天性,人除了爱自己,就只有爱美。在此意义上,可以说爱情的本质是审美,
美感 
是唤起爱情的直接机制。而人的审美天性决非偶然的天外飞石,美感恰恰又是性选择的进
化产 
物。性欲望将择偶权交给审美这套滤色镜,而这套滤色镜是按一般原理设计的,因而它不
仅审 
视异性,也审视其它一切事物。换言之,性审美是一切审美的导源,其它一切审美是性审
美的 
泛化。这是个类比式假设,也是本文理论的必然推论。我称之为“滤色镜”假设或“审美
的性 
爱泛化”论。需要声明,审美源于性爱的观点并非本文首创,但过去的提出者由于既未意
识到 
“滤色镜”原理,也未能对性爱作细致分析,从而难以从性审美中导出一般审美现象,故
未被 
普遍重视。而我们一旦揭示性爱四欲根源,就不难继续发现,正是对异性之“质、形、态
、神 
”的审美观照,衍化出各种不同的美感和审美活动。 

  肉欲——感觉快感——质料美。将肉欲与美联系,恐不仅令人吃惊,且令人愤怒。无
人同 
意肉欲是对美的追求。美学中的美一向只有视听觉有资格享有,触,嗅,味觉似从未得到
进入 
美学王国的签证。快感不等于美感的命题,在美学界几属公认。但若站在生物学立场上,
我们 
很难同意,触,嗅,味觉的舒适感就只能被称为快感,而视,听觉的舒适感就是美感,如
果不 
能将视听快感与视听美感严格区分开来的话。即便可以区分视听快感和视听美感,后者也
是在 
前者的基础上产生。我认为,快感的情趣化就是美感。渴而饮茶满足快感,闲而品茶享受
美感 
。当我们讨论美感的起源时,快感即是美感的同义语。依本逻辑,触、嗅、味觉快感取决
于对 
象的质料性质,其中嗅,味觉快感取决于质料的化学性质;触觉快感取决于质料的物理性
质, 
只有表面光滑润泽柔软的质料才引起触觉快感。即使我们不把“美味佳肴”称为美,却不
能不 
把光洁表面称为美。但传统美学将光滑表面列为美的要素之一,仍是就视觉而言。实事上
,当 
我们看到可爱的光滑表面时,总是情不自禁地想触摸。这提示光滑引起的最大快感在触觉
而非 
视觉,视觉对光滑的审美是由触觉“渗透”而来。故本文将对象之理化性质给人的快感或
美感 
称为质料美。其性审美典型地表现为对异性肌肤光润的追求,而由此泛化的审美活动典型
地表 
现在人们对玉器,宝石,丝绸这些特殊质料的欣赏上。 

  色欲——知觉快感——结构美。如前所述,色欲是对形体美的追求,而人们对异性形
体美 
的审美标准一致得几近客观的实事,无疑是对美具有客观标准的论点的一大支持。这种客
观性 
的奥秘正是早已被毕达哥拉斯学派讨论过的“美在比例”的命题。形体美美在匀称。而匀
称正 
是构件之间的恰当比例,比例这一尺度又意味着对结构的衡量,而形体美恰恰正是结构美
。结 
构美合比例的意义是稳定。不稳定结构在自然界难以存在或长久存在。生物结构是力求稳
定之 
结构,而不稳定或不合比例,不匀称的结构,即为畸形,是非正常,不健康的结构,它不
具美 
感就意味着在性选择中被淘汰。而选择美貌个体,意味着选择健康稳定,生命力强的个体
。性 
选择是生物进化的重要机制之一。鸟类已开始以羽毛作为选择条件。可见审美观照表面看
似非 
功利的,实际却深深地根植于生物种族保存的功利和目的之中。这应是康德所谓“无目的
的合 
目的”美学动力观的生物学基础。 

  对形体美的审美泛化是对一切结构美的美感体验。绝大部份自然物,既然存在,就意
味着 
属稳定结构。因而,大自然处处给我们以结构美的惊叹。特别是生物,在生存竞争的压力
下, 
进化出许多精致绝伦的稳定结构,令人叹为观止。归根到底,我们对自然美的欣赏,源于
欣赏 
人类自己。对结构美的追求所产生的艺术便是绘画、雕塑、摄影、建筑等构图、造型艺术
。 

   情欲——表象快感——韵律美。结构美属静态美,而生命的本质在于运动。人类性
爱中 
对异性气质美的追求即是对动态美的观照。博克(BURKE)和莱辛(LESSING
)均 
早已注意到优雅(GRACEFUL)或女性的“媚”是一种动态美。但他们未意识到人
类天 
性中不同风格的动势——活力美——的表达和追求,不仅泛化为对一切动态美的感受,而
且直 
接创造了美。它正是动态艺术的导源,其典型产物便是舞蹈和音乐。鸟类已本能地运用舞
蹈和 
歌唱求偶,兽类则在奔跑,打斗中求偶。人类的舞蹈与歌唱是起源最早的艺术,其最初功
用可 
能也是求偶。至今仍有一些民族保留着赛歌赛舞的择偶风俗。近代芭蕾舞将女性风韵发挥
到极 
致,而传统中国武术表演(及现代体育活动之大部,电影之动作片)则典型地表现了男性
英姿。 

   舞蹈、音乐的节奏、旋律、韵味等特点。正是生命内在活动节律、态势、力度、秩
序等 
特征的表露和泛化追求。动态美可称为韵律美,从而与静态的结构美相对应。韵律美体现
在动 
态中,贵在变化,因而易产生不同风格而个体化。对韵律美的审美情趣也更易呈现明显的
个人 
偏好。一旦所偏好的格调出现时,给人的美感激动也十分巨大。这在音乐欣赏中表现得极
为突 
出。一些人喜欢的乐曲,另一些人则未必。某乐曲可能为某人“一听钟情”,产生极大共
鸣, 
甚至视为自己全部个性和生命活动的表达,而另一人可能对之无动于衷。 

  这种对动态美审美情趣的多样化选择与对结构美的相对标准化的选择形成鲜明对比。
如果 
结构稳定匀衡的选择对生物有利的话,那么,个体偏嗜似乎正背道而驰。其实不然,就个
体而 
言,偏嗜带有冒险性。但就种群而言,保持具有各种风格(活动能力)个体的种群,在环
境变 
化时具有更强的竞争力。某种能力在某种环境中不显优势,换一环境则突显优势。在变化
的环 
境中,多元化优于一元化。我国古人有一著名精于此道者,即孟尝君。那些鸡鸣狗盗之徒
的存 
在,大大增强了孟尝君群体的生存竞争力。自然环境变化可能淘汰某些风格的个体,但整
个种 
群则由于另一些风格的个体适于生存而不被一网打尽。这又是一个“无目的的合目的”。
个体 
不论是享受快感还是美感,都是在吞食基因为保持自己永恒存在所设的诱饵。 

  对结构美和韵律美的追求,虽然归根结底在生物学尺度上仍是合目的,有意义的,但
其过 
程却是非理性的。因其暗含的意义已固化在特定的形式中,在主体是以不假思索的直觉形
式感 
受的。结构美和韵律美虽有静态与动态之别,但均属形式美,只要形式呈现,便引起主体
的快 
感或美感。这便是何以图片,影像这类“假象”同样令人兴奋的原因。其机制即生物行为
的“ 
锁钥”学说所述,只要“钥刺激”的形式呈现,便有相应的行为释放。在此意义上讲,“
美在 
形式”的命题无疑是正确的。 

  理欲——认知快感——意蕴美。人类高度进化的大脑使其认知能力空前发达。基因将
许多 
由本能方式赋予个体的生存能力,交由大脑后天习得。基因只给大脑一条指令:“你看着
办, 
一切为了生存”,并以快感奖励大脑的认知活动。认知力发达到能认识自身——产生自我
意识 
的人类,对环境的理解和把握更为准确。“知己知彼”的理性成为人类行为的主宰,必要
时可 
以对本能“说不”。故人类行为中“有目的的合目的”压倒了“无目的的合目的”。弗洛
伊德 
早已论述过本能的“快乐原则”和理性的“现实原则”的冲突,指出后者压抑前者,理性
文明 
的发展以压抑本能为代价。 

  然而,我们更应看到事情的另一面,理性活动决非意味着给人带来灾难和痛苦。一方
面, 
理性活动引起的认知快感本身给人以巨大乐趣。认知活动越复杂,这种认知的成功给人的
快感 
也越巨大。小到儿童猜谜及各种智力游戏,中到成人几经思考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大到学
者, 
政治家,军事家攻克学术,社会,军事难题,无不给人以巨大欢乐。这种精神快感不仅在
强度 
上不比生理快感逊色,且在广度上给人类生活带来无穷乐趣,以致生理快感如无精神文化
内容 
“润色”也显得单调乏味。君不见,食、色均被“润色”为“食文化”,“性文化”。认
知快 
感的情趣化就是美感。成功的认知无不令人赞其绝妙(科技界),或叹其深刻(思想艺术
界)。 
这种赞叹无疑是审美情感的表达。“绝妙”和“深刻”意味着智慧,故认知美堪称智慧美
—— 
“智慧是人类最美的花朵。”认知的本质是探究和把握生存环境。成功的认知即相对探明
和把 
握了环境的“真情实意”,因而智慧美的内容实质即“求真”。由于这种探究在深度和广
度上 
的无限性,“真知”在不断深化更新,故智慧美的另一特质是“求新”。智慧美实为创新
知之 
美。这是理性美的一面。 

  另一方面,理性在压抑本能的短暂快乐之时,换取了长久生存之大背景下的生活快乐
。理 
性对本能“说不”,意味着精神对肉体的超越。在这种超越中,精神获得无尚的骄傲和自
豪感 
(自我控制的理智感)。当这种超越对他人或群体有益时,精神获得高尚的道德感(牺牲
个体 
利益)和令人起敬的崇高感(牺牲个体的巨大利益甚至个体本身)。这些在人格中被审美
地称 
为情操,情致的东西,体现了人在认知基础上情感(博爱)和意志力(对理想的追求)的
独立 
精神的价值。超越感是意志快感,堪称情志美。无疑,情志美的核心是“求善”,即追求
理想 
人格,理想社会(与康德所谓“道德精神的表现”意同)。如果说人体美,智慧美是自然
界最 
美的花朵,情志美就是不惜揉碎花瓣而放出的清香——“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当 
只有牺牲肉体才能达到精神完美时,精神宁愿脱离自己的生命载体,而投入文化载体中永
存( 
所谓流芳千古)。 

  值得思考的是,情志美虽然是精神对肉体的超越,但并非所有的“超越”行为均被认
为具 
有情志美。某些自杀行为虽也是精神对肉体的超越,却不象那些为群体牺牲的行为一样引
起人 
们的崇高感。这似乎暗示了另一种解释:从社会生物学角度,也可将“崇高”理解为一种
群体 
保存机制,即群体需要个体作出牺牲时的巨额悬赏。我无意贬低“崇高”,即便如此,我
依然 
赞美崇高——崇高“香如故”。 

  无论智慧美还是情志美,均美在内容而非形式,故可合称为意蕴美。意蕴美的实质乃
“真 
”与“善”之美。 

  美在形式还是美在内容,这个美学界争议日久的问题,在本文的逻辑中是不存在的。
形式 
美是毫无疑义的。但若否定内容美便否定了智慧美和情志美,即否认了“真”,“善”之
美。 
尽管“美”常与“真”、“善”并列,但若不承认“真”、“善”之美,则“美”的定义
太过 
狭隘,难以说明广泛的审美现象,特别是文学审美。康德对美的论述可谓严谨详尽,唯一
的遗 
憾是未涉文学审美。其原因决非疏忽,而是他只承认形式美而不承认内容美所致的必然缺
憾。 
我以为文学恰恰是内容美的典型体现。形式美固然也是文学审美的要素,但与艺术的区别
是, 
艺术可单纯追求形式美(尽管也可结合内容美),而文学审美中毕竟内容更为重要。抽去
内容 
的形式便无存在之必要。如:中国古诗,若抽去内容,仅剩“平平仄仄仄平平……”的形
式, 
何美之有?相反,一首诗的意境,哲理,即使改用散文,白话叙述,仍不失其意蕴美。再
试想 
,若一部小说不被评价为“深刻”,一出悲剧不被评价为“崇高”,而仅具有写作或表演
技巧 
,其审美价值还会高? 

  在承认内容美的前提下,应进而诘问的是,按本文假设,美感导源于性爱,而上述对
意蕴 
美的论述似无需性爱涉入。其实不然。理性活动固然谋求个体生存,但同样谋求个体繁衍
,除 
认知快感本身对认知活动的奖励外,来自异性的奖励同样巨大。恋爱中的人总是双手矫健
,思 
维敏捷,灵感频发,创造力旺盛。同时,理性活动的情趣化(即审美化)也是在性爱中更
易产 
生或大大强化。因而,即使认知快感和意志快感的产生与性爱无关,而在智慧美和情志美
的升 
华中,性爱无疑起到催化剂作用。智慧美和情志美恰恰正是我们对恋爱对象的理欲要求。
也就 
是双方努力完善自己人格的方向。诚如歌德言:“永恒的女性引领我们向上”。若将此表
达男 
性思想历程体验的名言改为“永恒的异性引领我们向上”,便可视为普适定律。正是性爱
引领 
我们审美地看待生活,看待生命。审美人生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人生审美则是审美的最高
境界。 
在这种意义上,我欣赏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审美宣言——美在生活。 

六.性爱心理结构的发展:生活的再次证明 

  人的心理结构是在从出生到成年的不断发展中成熟的,性爱心理结构也是如此。如果
本文 
理论是合理的,应在发展心理学方面也合乎逻辑。有趣的是当我们以发展心理学的目光审
视生 
活时,再一次从中发现性爱步履攀升的梯级。 

  生活经验表明,性爱心理结构四要素及审美水平随年龄和文化素养的增长而渐次成熟
。大 
致可在生理年龄和文化心理年龄结合的基础上,将性爱心理发展分为四阶段:童年(学龄
前) 
、少年(小学)、青年(中学)、成年(大学及之后)。 

  初生儿只有数种本能反射是完善的,其它感觉、知觉、表象认知功能均需逐渐发展成
熟。 
虽然这些功能无时不在齐头并进地发展,但各自的成熟程度在不同年龄段有所不同,特别
是审 
美意识和情感的建立和成熟更为不同。感觉功能在童年期发育成熟,此期的儿童一切审美
判断 
和价值判断均以感觉快感为核心。特别是以触觉(亲密)和味、嗅觉(美食)为核心。可
以说 
是肉欲和质料美阶段。当问一个幼童“谁的爸爸或妈妈最美”,回答总是“我的爸爸妈妈
最美 
”,即给予拥抱抚摸最多的人最美。而一个少年的回答多半近乎“客观”。少年期开始具
有结 
构美的鉴赏力,但对韵律美尚不敏感。一个少年对未来妻子的理想描述仅是“漂亮”,而
无关 
于气质、人格方面要求。进入青春期的青年,性意识全面觉醒,所谓情窦初开,不仅真正
的性 
爱肉欲觉醒,而且对韵律美的欣赏如同青春旋律本身一样无时不在激荡,对音乐,舞蹈的
热情 
突然高涨。此时,对未来情人的理想形像日见清晰,已不仅是一种相貌想象,而是音容笑
貌的 
一举一动,即气质想象。一见钟情的初恋(常为暗恋)应时而生。更为普遍的是明星崇拜
现象。 
青春偶像的发现表明对异性气质风貌的偏好已十分明确。此属情欲阶段。但对理性价值的
追求 
尚不甚了了。此时的理性追求仅限于对异性的能力,品格的钦佩,而不涉价值观范围。只
有成 
年期(大学后期),理性开始成熟,价值体系逐渐完善之时,才开始注重异性的人格特质
。此 
时的“谈恋爱”才真正注重一“谈”字。只有在“谈”中,各自的价值观、情趣、品格才
能显 
现出来。此为理欲阶段。此期也是文学欣赏的高涨期,并尝试写作。人人都是“诗人”。 

  上述现象如表达为附图的坐标系,则清楚地显示爱欲与文明(审美)的关系。爱欲推
动着 
文明,文明升华着爱欲。爱欲的缺如,将枯萎文明。文明的停滞,亦将致息爱欲的发展。
一个 
人的文化心理发展决定其爱情观,因而有人说,爱情是对人的试金石。根据一个人对爱情
的态 
度就可判断他的总文明程度。同样,一个社会的爱情观念和性际关系,也反映该社会的文
明程 
度。爱情也是社会的试金石。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61.180.192.9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70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