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ycholog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ovenatural (魔鬼的主意), 信区: Psychology
标 题: <非常日记>值得一看(男女不限)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4年04月28日23:08:36 星期三), 站内信件
发信人: woodenwater (minmin ), 信区: Psychology
标 题: Re: <非常日记>值得一看(男女不限)
发信站: 武汉白云黄鹤站 (2004年04月19日23:55:27 星期一)
“读了吗?”,“写的是不是你啊?”这是最近兰州地区几所大学的同学们见面时的招呼
语,并且“神秘兮兮”地会在私下里交谈起来。什么东西如此神秘?原来一本名为《非常
日记》的小说打印稿近期在甘肃兰州地区的不少高校里非常流行,其流行程度被某媒体称
为是“疯狂流传”。小说所揭示的当代大学生性心理变态问题,目前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
热点话题,甘肃各大媒体都从不同侧面围绕这一话题正在进行热烈的讨论。
《非常日记》是围绕当代大学生心理疾病,特别是性心理变态这一现象而写的一部心
理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林风”是一个从山乡考到“北方大学”的大学生,由于过早的失
去母亲,又加上家境十分贫困,导致了“林风”自卑、敏感、多疑的性格。他的这一性格
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只有寄情于刻苦学习。“林风”后来虽然考上了研究生,但他在
心理上有严重缺陷,特别是在性心理上的扭曲、变态。在小说主人公“林风”的日记中,
记录着他考上大学以后,由于理想的破灭和面对大学校园里的形型色色的性诱惑,心理开
始失恒并逐步走向扭曲的心路历程。“林风”从偷偷浏览黄色网页开始,发展到跟陌生的
女性要脚上穿的袜子,到夜深人静时遛进女生宿舍偷女生的内衣裤,并用这些偷来的内衣
裤手淫,再到后来夜里躲在女生厕所里 偷窥女生上厕所,一步一步陷入心理扭曲的泥淖而
不能自拔,最后迫使他走上自杀的道路。“林风”把一本批露自己真实内心的日记,留给
了“北方大学”研究心理学的留美博士“余伟”。小说还围绕林风描述了一批青年学子的
另类生活,是一幅“当代大学生众生相”。
这部被称为“直面大学生性心理问题的校园小说”的作者徐兆寿,是西北师范大学的
一位青年教师。他告诉记者,从他自己上大学到后来留校工作已经有14年,对大学生心理
问题特别是性心理问题,一直比较关注,近年来,他觉得有这种心理的学生越来越多,于
是就决心写这样一部题材的小说,以引起社会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小说写成后,他本来只
是想“投石问路”,给身边的一些学生和青年教师观看,没想到却立即在兰州地区大学校
园里秘密传开。西北师大文学院一位大四的学生不顾考试的压力挑灯夜读,同宿舍的也跟
着读到天明。知行学院法律系的同学在上课的时候,全班同学几乎都在分页传看。不到一
周,除了几个害羞的女生外,全系300多人几乎都看了。据估计,目前已有近3000人看了这
部小说的打印稿,即使没看过,也听说过。青年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已经在课堂上讲解这本
书的内容了。
很显然,小说涉及到了敏感话题。4月11日晚7:30分,西北师大文学联合会在旧文科
楼108教室自发地组织了一次《非常日记》的座谈会,作者徐兆寿、西北师大文学联合会部
分会员、甘肃政法学院等院校的学生近4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与会学生大部分都认为这部
小说“很及时”,说出了他们的“心里话”,兰州大学中文系一位大四的男同学甚至认为
小说的主人公林风就活脱脱地是他自己。一个女生说,她刚开始不敢看,认为可能写得很
肮脏,但她还是禁不住地抢着看了,没想到,写得非常高雅而严肃,丝毫没有肮脏的感受
,反而在看完后陷入久久的沉思之中。1996年大学毕业后在兰州某媒体工作的记者王祯看
完书稿后,整整两个晚上不能成眠,他说,这部小说不仅仅涉及到了敏感话题,而且理性
成份很强,是一部难得的好小说。在看过的人中间,有30多人写来了读后感,有20多人自
发地写了长篇书评。
在一次有关该小说的调查中,共发出调查表20份,收到11份,其中看过此稿的为8人,
没有看过的为3人。在这8人中,有7人表示有与小说中主人公林风一样的性变态心理(占8
7.5%),甚至有1人表示“完全相似”;有4人表示周围有这种心态的同学“多”,占50%;
有7人认为“《非常日记》所描写的现在大学生的背景真实贴切”,占87.5%。在8人中间,
有4人是一口气读完此稿的;有7人认为“这部作品是目前写大学生生活的最好的作品”(
占87.5%),;有7人认为“这部作品能在大学校园里和社会上走红”(占87.5%)。
这一现象引起不少媒体的关注,新华社、中新社、中国青年报、凤凰卫视、甘肃各大
媒体以及国内各大网站都先后报道此事,兰州一些媒体已经借机展开大学生心理健康特别
是性心理健康为主题的讨论。人们普遍认为,《非常日记》非常流行的背后是大学生性教
育的缺乏和空白。
甘肃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办公室张主任说:“我也知道上大学的儿子正需要这方面的正
确引导和教育,但他不主动,我们也没法跟孩子说。有时想谈,又怕吃不准这个‘度',只
希望学校能给孩子们多一些性方面的教育。”
甘肃省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西北师大心理学教授彭德华认为,小说反映的问题很
现实,20岁左右的年轻人正是性心理、性道德的确立时期,而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体制下,
心理教育出现断层。学校应该在这个年龄阶段对其进行相应的性教育,让他们知道性的幻
想和性的冲动是很正常的现象。体现在“林风”身上的不正常心理,在当代大学生这一群
体中较为普遍。首先,应该承认这是一种心理疾病,应该正视这个问题;其次,才是科学
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非常日记》责编、甘肃敦煌文艺出版社副总编刘铁薇说,该小说无论在题材的拓展
和艺术形式方面,都有新的突破,特别是在道德与性心理的冲突面前提出一个严峻的命题
:即道德应该把一部分领域让位给心理学,至少应该把性教育拉出来晒晒,否则会“发霉
”。眼下,性教育很敏感,成了社会性问题,小说恰恰真实地反映、揭示了这一方面,他
们想通过编辑出版这部小说,以引起更多的人来共同关注,让青年健康成长。
【 在 woodenwater 的大作中提到: 】
:
: 心协网上http://sunshine.hust.edu.cn/GPA/
的心理论坛-心理漫步中出了本好书<?.
: 记>快去看呀.兰州大学每个学生都看过的,我好不容易才找到,下下来了.目前就这一?.
: 文本的,别处难寻呀.算庆心理周吧!
--
一将功成万骨枯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8.7.28.50]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29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