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ycholog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mwei (我灌故我在), 信区: Psychology
标  题: 非常日记20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4年04月28日11:42:08 星期三), 站内信件

  
文章出处:bbs.whnet.edu.cn
◆ 非常日记20
发信人: weizhishu (CrossGateの未知数), 信区: Psychology
标  题: 非常日记20
发信站: 武汉白云黄鹤站 (2004年04月23日13:11:40 星期五), 站内信件
 
当法庭在说明林风给林如诗写信,偷走林如诗的内裤时,林如诗出庭作证了。这也是大家

没想到的。林风更没想到林如诗会到场,刘子奇等学校方面的人都感到了意外。林风无地

自容,不敢看林如诗,更不敢看法庭上的每一个人。法庭出示了林如诗的内裤,让林如诗

作证。林如诗作了证,但林如诗要求法庭让她说明:
 
  “不错,这是我的。但是,我没觉得这是犯罪。我没有怪罪他。你们在场的各位也许

没有经历过大学时候那种压抑的内心,八个二十岁左右的男同学住在一起,每天都在谈论

性,却不可能从正常的渠道得到性的满足。二十多岁,他们的身体发育到了最强壮的时候

,他们的性意识也到了最强烈的时候,他们的生活里除了学习,再没有其它更多的压力,

他们只有一种企求:爱情,包括与此相关的性爱。你们可以想想,社会上总有地方每天每

夜都在放着黄色录相,社会上对两性的认识包括对性行为的认识已经非常开放,到处都是

卡厅,到处都流动着妓女,他们的社会环境也对他们的人性进行着引诱、压迫,但是他们

怎么办呢?如果说在我上大学时对他的这种行为感到不齿和可笑时,现在我却无比地同情

他们。你们都想想,你们不要从那些可怕的道德观念出发,不要从那些冷漠的法律观念出

发,就从人出发,来想想你们的后辈吧!你们也有儿女,去跟他们交流交流吧;你们也有

兄妹,去和他们畅所欲言吧;你们也有自己的青春,去和你们自己对话吧,你们也许会有

一些同情心的。”
 
  法官打断了她的话,要她说与本案有关的问题,但她说:
  法官打断了她的话,要她说与本案有关的问题,但她说:
 
  “法官,我说的这些正好与本案有关,我的话还没有说完,请允许我把话说完。”
 
  法官让她继续说:
 
  “所以,我认为,现在不只是要审林风,我们每个人应该审理一下自己,社会,整个

社会,教育,还有我们的道德、法律,乃至文化,都应该审理一下自己,看看究竟是谁在

犯罪。我认为,林风没有罪,林风是有一些心理上的毛病,但是,他的毛病不仅仅是他自

己造成的,他的错又由谁来负责呢?”
 
  余伟没想到她会有这样的作证,现在他才明白她为什么坚决要上法庭,明白她为什么

自己要求作证的理由了。
 
  然而,无论怎样辩护,法庭还是认为林风有作案的动机,只是一时无法证明林风在作

案时是不是在现场,所以无法下结论,需要休庭,继续取证。林风被带走时,余伟追上去

向他喊道:
 
  “林风,你不要怕,我们会继续努力的。”
 
  笑茵的父亲也上前来,郑重地看着林风。
 
  可是,余伟永远忘不了林风被带走时的神情,他转过头来,冲他们一边笑着,一边流

  可是,余伟永远忘不了林风被带走时的神情,他转过头来,冲他们一边笑着,一边流

着眼泪,一句话也没说。
 
  第二天,中文系的人带着一个人来找余伟。是个农民,四十多岁的样子。他说他是林

风的父亲。他从别人口里已经知道了林风一案的结果,他一看见余伟就抓着余伟的双手跪

在地上,哭着说:
 
  “请你救救我的风儿啊,余老师!”
 
  余伟赶紧把他扶了起来,对他说:
 
  “现在我们所有的人都在努力,学校也向着林风。我们相信林风是无罪的。”
 
  他说他要马上去看看林风。余伟有点儿为难,他知道林风一直不愿让他的父亲知道这

件事。他和学校武保处的领导在电话里商量了一下,暗示他先给林风说一声,让他有个思

想准备。
 
  一路上,余伟告诉老人,林风是很有才华的,并告诉他社会上有很多人愿意为林风呼

吁。老人一直抓着余伟的手,颤抖个不停。余伟问老人吃饭了没有,说没有。余伟说先去

吃点东西吧,他不肯。余伟说总要买些东西吧!老人才愿意。余伟带着他先去吃饭,他一

边吃一边流着泪,余伟看着心酸,差点也流出泪来。他们又去买了点吃的,顺便又给林风

买了些书和杂志。
 
 
  他们到了看守所里,所长一脸的阴沉,他让林风的父亲先等一等,把余伟叫到另一间

办公室里说:
 
  “你们为什么要让我们告诉他,他的父亲来看他的事?”
 
  “因为他受不了这个打击,所以……”
 
  “所以,所以什么?”
 
  “你还是心理学专家,这都想不到,我们也跟着倒霉。”
 
  “林风怎么啦?”
 
  “怎么啦?他刚刚自杀了。”
 
  余伟一听就惊呆了。为防林风父亲的不测,他马上给学校打电话,不一会儿,学校武

保处、中文系的领导,还有刘校长都来了。老人在看到林风的尸体时,昏了过去。当他醒

过来时,却一滴眼泪都没有。余伟称呼他,他也不答应。
 
  看守送给余伟林风留下的东西,其中有一封当天早上写的信,还是写给余伟的。余伟

一看,是少年维特在自杀前读过的莪相的几句诗:
 
 
  春风啊,你为何将我唤醒?
 
  你轻轻抚摸着我的身儿回答:
 
  “我要滋润你天上的甘露!”
 
  可是啊,我的衰时近了,
 
  风暴即将袭来,
 
  吹打得我枝叶飘零!
 
  明天,有位旅人将要到来
 
  他见过我的美好青春;
 
  他的眼儿将在旷野里四处寻觅,
 
  却不见我的踪影
 
  ……
报纸和网上将林风之死炒得沸沸扬扬,法院认为这很可能是畏罪自杀,笑茵的父亲愤怒地

报纸和网上将林风之死炒得沸沸扬扬,法院认为这很可能是畏罪自杀,笑茵的父亲愤怒地

极力反驳,认为林风之死另有隐情,很可能是他不愿见到自己的父亲而自尽。林风的父亲

在儿子死后也不知怎么办,他听说了事情的原委后对余伟产生了敌意。他不愿意再见余伟

,甚至在中文系办公室里大骂余伟,说林风的死是余伟一手造成的。不管别人怎么劝他,

他也不理睬。他一直哭着,后来他还是捧着林风的骨灰要回老家去。
 
  几天来,余伟一直没有出过门。只有他知道林风是怎么死的,但他知道,很少有人愿

意相信他。他不愿意给人们解释。他觉得毫无意义。人们爱怎么想,就让他们去想吧!他

也知道老人现在的心情,所以一点儿也不怪他,任凭他怎么骂。他甚至希望谁打他一顿。

 
  他一直在忏悔:“我真是后悔!我早就该想到林风有自杀的动机,可是我一直抱着侥

幸心理。是我害了他。林风如若不遇到我,是不会有事的。”
 
  笑茵把她的零花钱拿出来给余伟,老作家也拿来了五千元,加上余伟自己的几千元,

共有一万多元。他把这些钱给中文系的领导,希望他们转给林风的父亲,以弥补他们内心

的不安。可是,老人一把扔了钱,大吼:
 
  “钱能干什么?我的冤屈到哪里去诉啊!”
 
  后来,在余伟的请求下,中文系叫人把这笔钱寄给了老人。老人也终于收下了,没有

再退回来。他的心里总算安稳了一些。他怎么都想不到,回国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酝酿和造

成了这起悲剧事件。他开始怀疑他的一切。他常常一个人躺在床上看林风给他写的信,一

遍又一遍地看。他觉得那些信像一剂剂毒药,慢慢地注入他体内,使他思想痉挛,情绪也

遍又一遍地看。他觉得那些信像一剂剂毒药,慢慢地注入他体内,使他思想痉挛,情绪也

一天天变坏。他想着林风问他的每一个问题。他发现,他渐渐地受到了林风巨大的影响。

他觉得林风的一切就像一场大风,把他的一切都吹走了,只留下了个茫然的荒凉的他。
 
  一天,林如诗给他打电话,她说她要状告学校。她认为,林风之死与学校的教育和管

理有很大关系,与她的案件也有关联。林风的死是一个极端的例子。她认为林风一案直接

为她的案件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他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她说:
 
  “我打这场官司,本来就无所谓输赢,我的目的是要给学校、社会、家庭一个警告,

让他们来关注青年人的心理,关注青年人正在走向畸形的心灵,还青年一个健康的自由的

世界。”
 
  他不想再听这样的话了。他很累,想休息。但林如诗用各种各样的话想刺激他,他便

对她说:
 
  “别费心机了。”
 
  “余老师,您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您不是搞心理学的吗?”
 
  “这些对我已经没有意义了。”
 
  “您是不是认为林风的死是您一手造成的?”
 
 
  “是的。”
 
  “您为什么要这样认为呢?每个人的生与死都是由他自己来决定,林风从来没有认为

他的死是您造成的。您是一个好老师,您让他们觉醒了,让他们能够主宰自己的生与死了

,这难道不正是您所希冀的吗?”
 
  是啊,这不是我所希冀的吗?然而这并非我所希冀的。真正的罪人应该是我。余伟想


 
  余伟谢绝了林如诗。她似乎对他很失望。余伟给刘子奇上交了辞职书。
 
  刘子奇也左右为难。林风的事情发生后,学校里很多人都对余伟有看法,认为这纯粹

是扰乱青年人的心理。但他知道,如果把余伟留下来,人们很难再信任余伟。不知是哪位

别有用心的人在网上批评余伟,说他除了是个洋博士和莫名其妙的狂妄自大外,其实一无

是处。文章批评得非常尖锐。余伟看过后,心里更是难受。那篇文章发表后的第二天,铺

天盖地的批评就都堆到余伟的网站上来了。网络就是这样,一时是天堂,把你捧到天上,

一时又会是地狱,把你又埋葬。
 
 
笑茵一直对余伟的去留没有表态,她只是一遍又一遍地问余伟:
 
  “你爱我吗?”
  “你爱我吗?”
 
  “爱。”余伟说。
 
  她便不再说话了。笑茵的父亲也来找余伟,他说:
 
  “听说你要回美国了?”
 
  “我只是暂时想回去,等我理清楚这件事后我会回来的。”
 
  “余伟啊,你这是逃避!”
 
  “叔叔,林风的死与我真的有直接的关系。我现在心里很乱。”
 
  “这么说,与我也有关系,与笑茵也有关系。还是那天那个叫林如诗的姑娘说的好,

林风事件是个社会问题,与社会文化、教育和家庭都有关系,你不过是个导火线而已。你

要振作起来,你是个心理学博士,连自己的病都治不好,将来怎么治别人的病?”
 
  “将来,我不想再干这一行了。”
 
  “那你干什么去?”
 
  “我不知道。”
  “我不知道。”
 
  “余伟,你振作点!你记不记得,你在跟我一起的时候,说我也有病,那么今天我告

诉你,我真的有病,但得这个病我感到很自豪。有了我这个病,才能看清社会的真面目,

才能真正地关注世界。有了这个病,我才成为真正的我。古往今来,有多少作家与时世格

格不入?就是因为他们有关怀心,有自由心,所以他们才傲物,为时世所不容。我这个病

,是天生的。这些天来,我也一直在反思我自己,就因为你敢批评我,我发现了我自己,

但是,你呢?刚遇到些挫折,就这样受不了,马上要放弃一切。你这样能干什么呢?”
 
  余伟把林风的信给老作家看。老作家看了一遍,叹口气说:
 
  “这是这个时代的疾病啊!”
 
  “这是真正的疾病!我治不了。”余伟颓唐地说。
 
  “你们这些年轻人啊,我说什么好呢?你们动不动就是人生没有意义……”老作家显

然非常生气,一拍桌子站了起来,指着余伟说:“就你们在活人哪!你以为我们没有想过

这些问题吗?我们也想过。可是谁能回答它呢?只有生活本身,只有生命本身。我们每天

的忙碌,每天的烦恼,每天的思考,每天的善举,都在证明一件事,人生是有意义的……


 
  余伟摇着头,目光散淡,显然对他的这些说教不予赞同。老作家看着这个曾经充满活

力和理想的年轻人此时竟变成这个样子,尤其在看到他对自己的话不屑一听时,满心的愤

力和理想的年轻人此时竟变成这个样子,尤其在看到他对自己的话不屑一听时,满心的愤

怒一时间迸发了出来:
 
  “你看你,一个年轻人,才活了多长,就这样对人生失去了信心。你看看那些真正的

思想者,看看那些对人生充满了质疑的哲学家,他们一生都在努力解决这个问题,甚至直

到他们人生的最后一刻,还在苦苦地思索着。这世上的每个人都在寻找着人生的意义,只

不过有些人找到了,有些人却始终找不到。不要呆在屋子里找,也不要在一个人的世界里

找,要到生活中去找,到大千世界里去找。林风为什么要死?他一直说要他的死来显示出

世界本来的意义。但这意义在哪里?要谁去找呢?就是要你去。林风为什么要自杀?他就

是要你来回答这个问题。他没有找到的东西,你必须得去寻找,否则,你怎么对得起他?


 
  余伟终于抬起头来看着眼前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人。
 春天到了,一切都恢复了往昔的平静。余伟像大病初愈般的虚弱和苍白。几个月来,他

一直闭门不出。除了笑茵天天来看他外,他几乎不见任何人。老作家叫过他几次,他无心

相见,甚至说害怕相见,但又觉得没有理由,只好去了。每次都是老作家在那里发表长篇

大论,他只是听听,也无心去辩。他还是摆脱不了林风之死的心理重压,因为林风事件,

他在系里倍受冷落,学生们也回避着他,最让他受不了的是刘子奇对他的态度——刘子奇

自从林风事件后一直回避着他。同时,他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平生所学的一切都是无用的

知识,人世间的一切知识都成了空白。这对他来说,是最致命的打击。因为一切在他看来

,都成了可有可无的了。他真真切切地理解了佛陀能够抛却荣华富贵和妻子的根本原因。

他不是没有听未来岳父的话,也不是没有想过。老作家所有的话他都一一地思索过,但那

对他没有用。那是老作家的人生观,不是他的。
对他没有用。那是老作家的人生观,不是他的。
 
  他看上去越来越抑郁,老作家自从那次冲他发过火后,也不好再发火了,就是有话要

说,也是以商量的口吻。一次,在他告别时,老作家终于忍不住了,说:“有句话,我觉

得必须给你说。你是自己打败了自己,林风则是一个未成熟的孩子。你要好好想想这句话

!”那天晚上,他一夜未眠。是啊,是他自己打败了自己。不是林风击败了他,而是他始

终是一个未觉悟者。觉悟,意味着对人生和世界有根本的彻底的认识。林风正走在觉悟的

路上,走在最关键的时刻,正是需要有一个人来帮助他引领他的时候,却偏偏遇到了他—

—一个未觉悟者。这是他和林风的双重悲剧。只不过不同的是,林风内心的疾病太多了,

使他无法渡过这个关隘。从这个意义上说,林风的确是个孩子,无论情感上,还是理念上

。那么,他呢?他能越过这个人生最重要的关隘吗?第二天早上的时候,他终于疲惫地睡

着了。这一觉他睡得很沉很沉。等到他醒来的时候,已经到了晚上。他第一次觉得又有了

力量,这力量来自于一种性格,来自于一种习惯,更准确一些说,来自于一种长期求学的

修养。“我不能就这样被自己打败!”他自言自语道。
 
  大概从那一天开始,他虽然还是闭门不出,但开始读书了,脸上又有了那种自负的神

情。
 
  他再也没有给人进行过心理咨询,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也似乎把他彻底地抛弃了。不

过,对他来说,这些都已经不重要了。他开始了写作生涯。是的,就像林风在日记里写的

那样,写作会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现在他就面临着一个全新的世界,不,应该说是一个

空白的世界。他开始怀疑人世间的一切,他似乎要重新解释这一切。他也像林风一样疯狂

地写着,不同的是,林风在忏悔,而他在发现。
地写着,不同的是,林风在忏悔,而他在发现。
 
  只是偶尔,他也会习惯地到网上去看看。一个黄昏,余伟正在看自己的邮件。他收到

的邮件很多,但大部分是一个人发的。独生子女大概从网上看到了林风的事,也看到了网

上对余伟的批评,发来过很多封信,劝余伟不要把这些人的“无耻之言”当回事,还劝余

伟要振作精神。余伟看着就觉得好笑。现在倒好,反过来是“病人”给“医生”看病了。

再看看这封信的邮发日期,已经有些时日了。余伟没有回信。他非常矛盾。经过这几个月

寂寞的苦思,他不愿意仍然呆在屋子里,他觉得自己必须得走出去,走出这扇孤独的门,

而且他权衡了很久,仍然觉得心理学是他的事业,他愿意继续在这条路上走下去,正如未

来的岳父对他说的那样:在哪儿跌倒,我就要在哪儿爬起来。他也因此而决定不回美国了

。但是,他的心里充满了顾虑,他觉得自己还没有准备好,不愿意在这时候再次受到挫折

,毕竟独生子女是一个病人。
 
  突然,他又收到一个电子邮件。还是独生子女发来的,她告诉余伟,她听他的话已经

开始戒毒了,只是她觉得没有一个人可以和她说话,她非常孤独。她希望余伟今晚能答应

和她相见。她说她在一家咖啡厅等余伟。她在附件里发来了她的照片。她想得非常周到。

只是与以往不同的是,她最后的落款成了“新生”。余伟觉得这个名字对一个女孩子来说

实在太可笑了,但他知道,这是独生子女为了见他而表示的诚意。
 
  他犹豫了一阵,终于出门去了。
 
  他意外地发现,刚刚下过一场雨,这时的天空已经放晴,格外洁净。夕阳将整个世界

都涂成一片金黄,校园里的树已经染上新绿,在它们的脚下,春草勃发。一阵春风吹来,

都涂成一片金黄,校园里的树已经染上新绿,在它们的脚下,春草勃发。一阵春风吹来,

虽然还有一丝寒意,但却送来了无比新鲜的空气,他深深地呼吸着这新鲜的空气,感觉到

从未有过的轻松。春天终于来了,他想。
 
生活的无意义状态已经是我的常态。尤其在我上研究生以后,我看见有的教授装模作样地

在做学问,我就感到恶心,感到一切都在丧失它原本的意义。那是什么学问啊?不解决任

何人生的问题,只为他们的职称和待遇而忙碌着。他们还是知识分子吗?导师要求我们读

的那些书,我大部分都读过,实际上,我还是无事可作。我只好读书,一本本地往下看。

 
  我为什么要读书?后来,我发现,我读书的意义只有一点:就是力图从书本中找出一

点人生的光明来。有时候,我觉得找到了一些,可是,它又被我怀疑的阴影遮住了。更多

的时候,我坐在图书馆里,死死地盯着一本书,在那里要发两个小时的呆。我一无所获地

从那里出来,只觉得一阵轻松。同学们都骂我是书呆子,我也真的成了书呆子。原以为研

究生生活会不同于大学生活,现在回忆起来,比大学生活更枯燥。我觉得很多研究生,都

是有着和我一样的心理疾病的人。我们常常在一起感叹,感叹生活的无聊、乏味。有时候

,我们正说到高兴处,突然,大家都停了下来,都沉思默想起来,最后都以一声感叹而散

伙:“唉,真没意思!”
 
  最近我才发现,我为什么在后来还不能停止那种变态行为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我觉得

做与不做没什么两样。这世上哪里还有道德?即使有道德,道德的意义又在哪里?什么都

没有了,只留下一颗空空的心和让人烦恼的情欲。
 
  昨天您说,要让我振作点,要为我鸣冤。谢谢您!余老师。鸣不鸣冤,对我已经不重

 
  最近我才发现,我为什么在后来还不能停止那种变态行为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我觉得

做与不做没什么两样。这世上哪里还有道德?即使有道德,道德的意义又在哪里?什么都

没有了,只留下一颗空空的心和让人烦恼的情欲。
 
  昨天您说,要让我振作点,要为我鸣冤。谢谢您!余老师。鸣不鸣冤,对我已经不重

要了。我的法度与世俗的法度是不一样的,我活着的意义与世界赋予我的意义也不一样。

都失去了标准,失去了判断的能力。更何况,这也是无意义的事。
 
  昨晚上,一想起人们看我的那种神情,我就绝望。我一直躺在床上,呆呆地躺着,一

时间好像脑袋里空空的,什么也没有了。夜深了,我还呆呆地看着窗。
 
 
 
--
      其实,我只是不再轻易感觉到快乐,但这并不意味我就投靠了悲伤
      我不会再刻意地去演奏和深化任何一种情绪,久而久之我会学会在
      生活面前宠辱不惊,处之泰然。并视这种心境为平静,且用心爱惜
      着它,因为在这种心情中去生活,我会渐渐地学会把苦难视为当然
                      http://bbs.whnet.edu.cn/cgi-bin/showfile?name=1071843705
14
.gif
 
※ 来源:·武汉白云黄鹤站 bbs.whnet.edu.cn·[FROM: 218.197.192.144]
索引页面|上一篇|下一篇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7.5]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6.35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