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ycholog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zjliu (秋天的萝卜), 信区: Psychology
标  题: 第七章  灵魂深处的探索者(1)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Apr  9 19:13:11 2004), 站内信件

第七章  灵魂深处的探索者:西格蒙·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的本色”
  在心理学的年鉴上,没有任何哪位人物会像西格蒙·弗洛伊德这样倍受吹捧而又惨

遭诋毁,既被目为伟大的科学家、学派领袖,又被斥责为搞假科学的骗子。他的崇拜者

和批评家都一致认为,他对心理学的影响,对心理治疗的影响,对西方人看待自己的方

式的影响,比科学史上的任何人都要大得多;而在其他人看来,他们似乎是在谈论不同

的人和不同的知识体系。
  社会学家和弗洛伊德研究学者菲力普·里夫1959年说,“这个人的伟大之处不容置

疑,这使他的思想更加伟大”,而他的写作“也许是20世纪汇成著作的、最重要的思想

体系”。可是,几年之后,一位著名的学者和人文学教授艾里克·海勒却在《时报》文

艺副刊中说,弗洛伊德是我们这个时代吹捧太过的人物之一;诺贝尔桂冠的彼德·梅达

沃爵士称心理分析理论为“本世纪最惊人的知识欺诈”。政治科学家保尔·娄森认为,

弗洛伊德“毫无疑问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之一”,而且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

。神学家保尔·蒂利希认为他是“所有深层心理学家当中最有深度的一位”。可一位英

国学者索顿却收集了一些证据,这些证据,按她自己的意见,是可以证明“(弗洛伊德

的)重要的假说,即‘深层意识’不存在,他的理论毫无根据而且荒唐可笑”,说他是

在可卡因的毒力影响下编制出这些理论的,说他是“一个虚伪而且没有信仰的预言家”


  弗洛伊德的崇拜者,包括他最近的传记作者,历史学者彼德·盖依在内,都把他看

成是一个大无畏的人,是真理的勇敢卫士。恶意毁谤他的人却视他为精神病患者和野心

勃勃的人,企图通过发表耸人听闻的理论哗众取宠。不过,出语不凡的一位学者杰弗里

·梅森却宣称,弗洛伊德实际上还有重要的发现没有照直说出来,因为那会对他的职业

生涯造成损害,这个发现即是,精神病是一个成人(通常是父亲)对孩子进行性虐待造

成的后果。
  大部分心理学史学家都把一长串有影响的发现归功于弗洛伊德,最为值得注意的是

原动无意识的发现。可是,科学史学家弗兰克·索罗维曾颇有见地地评论说,弗洛伊德

的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已经存在于神经学和生物学当中的一些思想的“创造性的转述

”,而学者亨利·埃伦伯格也颇费心思地提出,弗洛伊德对原动无意识的发现,只不过

是把他的前辈或者同时代人早已提出来的一些流传中的思想明确化了,并给它们一个清

晰的外型而已。
  弗洛伊德对自己的看法,他的大多数传记作者也是这样看的,既他自己是一位局外

人——一位在反闪米特的维也纳被隔离开来的犹太人——勇敢无畏地与保守医学作斗争

,希望他的发现能造福人道精神。贬诋他的人却说,他在夸大自己周围的反闪族氛围,

企图让自己看起来像是一位勇敢战斗的英雄,而且,无论怎么说,他的许多思想皆来自

他的朋友威尔汉姆·弗莱亚斯,可他却全部据为已有。
  这么多正反不一的意见,我们该采用哪一说呢?
  可是,再一看,我们对一个本身就是一串矛盾的人说些什么呢?他关于人性的理论

异常激烈,他还是一位强硬的无神论者,除了他的早年以外,他在政治上是一位保守派

。他在性欲问题上采取了极为自由的学术态度可在自己又是一位礼仪的模范和采取性节

制态度的人。他宣称自己通过有名的自我精神分析解除了精神烦恼,可他一辈子都在遭

受某类精神症状的痛苦,其中包括偏头疼,尿道及大肠问题,对电话几乎病态的讨厌,

在极度紧张的个人压抑时经常有晕倒的倾向,还有对雪茄几乎病态的着迷。(他一天抽

20支,哪怕是上腭因此而得了癌之后还停不下来。)他不喜欢维也纳,从未参加到当地

很随便的喝咖啡的人群里去,可又下不了决心离开这个地方去找另一个更合适的地方,

直到1938年纳粹占领了奥地利之后才搬到伦敦去。
  有时候,他是个不顾一切的自我中心者,他把自己比作哥白尼和达尔文,而且还对

一位称赞他的晚期作品的人说:“这是我最差的一本书,是一位老人写的书。真正的弗

洛伊德是位了不起的人。”另外一些时候,他又像是极其谦逊,在他的晚年,在“一份

自传性研究”中,他写道:
  那么,回过头来,看看我这一辈子所做的些杂碎工作,我可以说,我做了许多开创

性的工作,也提出了许多建议。将来,某些东西会从中诞生出来,不过,我自己还不能

够说这东西是大是小。然而,我可以表达一个希望,即我打开了一条通道,沿着这个通

道,我们的知识会有长足的进步。
  他生活在一个充满爱心的大家庭里,周围有很多忠实的信徒,可是,他与自己最亲

密的朋友和追随者进行了好多年的争斗。他在古稀之年还悲哀地写道:
  许多人的爱我不能够指望。我并没有逼他们高兴,没有为他们提供舒适的生活,也

没有给他们以熏陶。这些也不是我的本意所在,我只想去探索,解开一些谜团,揭开一

部分真理。
  在照片中,弗洛伊德总是一脸严肃,表情沉重——穿戴无可挑剔,发式整齐,肃穆

而不苟言笑——然而,他自己的作品,还有了解他的那些人写的回忆文章里都证明,他

是一个极为机智的人,他喜欢讲一些好笑的故事,把一种心理学观点带进故事里。这里

有一个例子,是从他对幽默的研究《玩笑与无意识的关系》中选出来的:
  如果(一位医生)问一个年轻病人,说他是否与手淫有关系,答案一定是:“O,n

a,nie!(德语:‘呵,不,从没有”——可是,在德语中,onanie的意思就是“手淫

。”)
  还有一个长一点的幽默故事,弗洛伊德很喜欢讲,讲得也不错:
  沙申(犹太媒人)站在他推荐的姑娘一边,替她平息那年轻男子的不满。“我不在

乎岳母如何,”后者说,“她是个不逗人喜欢的蠢人。”
  ——“可是,不管怎么说,你并不是要去娶岳母,你想要的是她女儿。”
  ——“是啊,可她也不太年轻了,而且她也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美人。”
  ——“没有关系。如果她既不年轻,也不美,那她正好就是对您忠实的那一类。”


  ——“而且她也没有多少钱。”
  ——“谁在谈钱的话?那你是不是要跟钱结婚?你要娶的毕竟是个老婆啊。”
   ——“可她的腰也驼了。”
  ——“哎呀,你到底想要什么?她连一点缺点都不能有吗?”
  很明显,弗洛伊德的本色最起码来说也算不上简单。可是,让我们来看看我们可以

看到什么吧。
本可成为神经科学家
  关于弗洛伊德,有一点是非常明显也不容置疑的:他跟与他同时代的大多数有名望

的心理学家不一样,他游离于自己文化的主流之外甚远,从背景上来讲,他也最不大可

能成为学术界的泰斗。
  他于1856年出生于弗赖堡,这是默拉维亚地方的一个小镇(当时是奥匈帝国的一部

分),是一个沿门叫卖羊毛、布匹、兽皮和生食的贫苦犹太贩夫的儿子。他在家里做小

孩子的时候,从没有听说过科学这类事,更别谈现代心理学了。他的祖先当中没有哪一

位曾经上过大学,连预科学校都没有去过,他翻十八个斤斗也只应该跟他父亲雅可布一

样当个贩夫走卒。
  在他最开始的多少年里,他跟年届中年的父亲——一位曾经结过婚,还哺养过另一

个家庭的人——和他年轻的母亲生活在一间租来的公寓里,不久还添了位保姆挤在一起

。当西格蒙4岁时,他家搬到了维也纳,虽然父亲的生意渐渐好转,可一家人在那里的生

活——后来又增加到7个孩子——是在许多年的艰辛中度过的。
  因此,弗洛伊德一辈子总对金钱有一种焦虑感是有情可缘的。再谈他的社会地位。

尽管到19世纪60年代,帝国的法律改革已经解放了犹太人,他们不必再住在贫民窟里了

,还可以进入预科学校和上大学,但是,他们仍然还是游于社会之外的流浪者,社会禁

止他们从事大部分职业,也不准进入高层公职。
  弗洛伊德更是双重的局外人。他的父亲早已抛弃祖辈的东正教信仰,成了一位具自

由思想的人,也可能是空怀一腔热血,想进入非犹太社会的愿望所致。尽管弗洛伊德一

向以犹太人自居,而且也与犹太人来往,但是,他曾对一位清教徒说过,他是一位“没

有上帝可言的犹太人”,不属于任何宗教团体,也不参加犹太社区的任何活动。他后来

想从心理学中寻找一些问题的答案就毫不奇怪了,他所问的一些问题,是他年轻时代杰

出的心理学家如亥姆霍兹、冯特和詹姆斯不会去问的。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提出问题:

“意识是怎样起作用的?”而弗洛伊德却问:“我是什么,是什么把我弄成这个样子的

?”可是,他只是在努力了许多年,成为一名亥姆霍兹式的心理学家以后才会问到这些

问题。
  弗洛伊德出生后,一位农妇曾对他母亲说,他会成为一位了不起的人物,而他的父

母也时常在他的儿童时代经常给他讲这件事。不管是不是出于这个原因,他很早就成为

一个雄心勃勃的人,学习非常用功,他在预科学校的7年当中都是班上的第一名。法律和

医学是当时对犹太人开放的两种职业,他在预科学校的最后几年当中读了哥德论自然的

一篇很有启迪作用的文章,遂决定一辈子投身科学。1873年,他上了维也纳大学医学院

,在那里,他尽管受到班上反闪族同学的排斥——或者正因为这一点——他仍然是最好

的学生。
    可是,他发现,医学对他没有什么智力上的吸引力,而且从实际工作上来讲,他

也觉得前途暗淡。在医学培训中途,他开始受到恩内斯特·布吕克的强烈影响,布吕克

是生理学教授,还与艾米尔·布瓦雷蒙德一起是伯林生理学协会的共同发起人,这是当

时统领了整整一代心理学人的机械论-生理学派的核心。弗洛伊德对布吕克的生理心理

学讲演产生了深刻的印象,也受到他热情和长者风度的吸引。布吕克比弗洛伊德长近4O

岁——如他自己的父亲一样——他对自己这位聪明的年轻学生产生了个人兴趣,并成了

弗洛伊德科学上的师长和生活中的父兄。弗洛伊德后来说,布吕克“在我的一生中的重

要程度胜过任何人”。这句话,对一位花了近50年时间形成一门与布吕克完全不一样的

主观内省心理学的人来说,确属不易。
    可是,弗洛伊德对内省法的关心还是以后发生的事情。他作为一位严肃认真,勤

奋好学的医学学生,还没有时间或者兴趣来研究内视心理学。的确,他被生理心理学深

深吸引,甚至推迟自己的医学研究而去布吕克的生理研究院进行研究工作。在这里,人

们想象总会躲在一张躺椅后面听精神病人唠叨的这个人,把6年的大部分时间花在实验室

的工作台上,解剖鱼类和龙虾,追寻它们的神经通路,透过显微镜观察神经细胞。
  他醉心于学术上的生理心理学,希望成为一名生理学家而进行纯粹的研究。可布吕

克却建议他不要这样做。弗洛伊德没有钱——他还住在家里,靠他父亲供养——当时,

从事纯科学研究对一个没有额外进项的人来说是不可能的,除非他能够指望在学术上取

得很高的地位,对于一个犹太人来说,他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弗洛伊德放弃了这个梦想

,勉强完成了医学课程,1881年拿到了硕士学位。
  他在这个研究院呆了一段时间,可第二年,他邂逅并爱上了妹妹的一个朋友,是位

名叫玛莎·柏恩雷的姑娘,不久就提出了结婚的事情。她被这位偏黑的年轻漂亮医生所

吸引,并接受了他的求爱,不过,他只能在自立并保障一个妻子和家庭的生活之后才能

结婚。对他最为合适的可行办法是去一家私立诊所,可他需要在一个他可以忍受的专业

当中获取临床经验和培训。神经学是离神经科学最近的一个专业,因此,他离开了布吕

克的学院,加入了维也纳总医院,在当时世界最有名的脑解剖学家西奥多·梅那特的指

导下学习。在接下来的3年时间里,他对诊断不同类型的脑损伤和脑部疾病有了相当的专

业经验。
  (在这期间,几乎每个人都知道,弗洛伊德进行了可卡因的短期试验。他自己使用

了可卡因,并在医学圈里鼓吹它的止痛和抗抑郁作用,直到发现一位上了瘾的朋友遭受

其毁灭性的毒害之后,他才戒掉了。可是,为时已晚,他已经在当时的维也纳医学圈子

里遭到了怀疑。)
  他在总医院的艰苦工作是孤独而令人倒志的;玛莎·伯恩雷跟她母亲一起生活在汉

堡,而弗洛伊德很长时间才能偶尔看一看他的情人,再后来在一起的时间就越来越短了

。他们靠鸿雁传书,几乎每天一封,他在情意绵绵、充满爱意的长篇情书里把自己称作

在私营医院的神经科学家,西格蒙·弗洛伊德博士,薪水很多,幸福地与心爱的玛莎结

婚成家。只在很少几封信中,他才透露出了内心的狂乱(例如:“一直以来,我感到无

所适从,接着是没完没了的情绪低落,一天接着一天,像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疾病,看不

出有什么明显的原因。”)可是,信中没有任何暗示,预示他日后会搜寻自己的灵魂,

以理解自己感到压抑的根源所在,也不曾有一丝迹象预兆他在思想和生活当中都会让深

层心理学胜过神经学。
催眠医师
  弗洛伊德步入自己独特的职业生涯,缘自与约塞夫·布罗伊尔之间的友谊跟合作,

后者是位成功的医生和生理学家,比他大14岁,是通过布吕克认识的。虽然岁数和地位

各有悬隔,可布罗伊尔和弗洛伊德依然成了莫逆之交。弗洛伊德经常造访布罗伊尔。他

们的友谊在弗洛伊德于总院获取了医学经验之后更是上了一层楼,他们甚至经常谈到一

些病案。
  1882年11月,布罗伊尔告诉弗洛伊德说,他的一个病人,一位年轻的妇女,患有歇

斯底里症,他已经为她治疗有一年半了。这位妇女在历史上有一个个案研究的假名叫安

娜·欧,她就是贝尔塔·帕本海姆,她的父母是富有的犹太人,她还是玛莎·伯恩雷的

一个朋友,是个娇生惯养的姑娘。弗洛伊德受这个病案的吸引,让布罗伊尔详细透露了

病情,并在数年后与布罗伊尔一起写了一份报告,就是经常被称作心理分析学的第一份

个案报告,不过,这只不过是一粒种子而已,心理分析学生根发芽开始成长是从这里开

始的。
  贝尔塔·帕本海姆是位漂亮而有头脑的21岁姑娘,她深深地迷恋着自己的父亲,在

他生病期间仔细照料他,直到她因严重的歇斯底里症而病倒在床,她失去了胃口,肌肉

无力,右臂麻痹,还有一紧张就咳的严重毛病。她的父亲两个月后故去了,她的病情也

更加严重了。她有遇见黑蛇和骷髅的幻觉,语言发生障碍(有时候,她不能讲德国母语

,但是却能说英语、法语或者意大利语),哪怕渴得要死她也不能喝水,还有一阵阵的

“缺失”,或者晃若梦中的时空错觉,她把它叫做“时间消失”。
  布罗伊尔告诉弗洛伊德说,他一直定期为她看病,可无能为力,直到有一次碰巧撞

上了很奇怪的一种新方法。在她发生“缺失”的时候,她常会呢喃地说出一些从一长串

思想当中冒出来的词,而布罗伊尔发现,给她稍加催眠的话,他就可以让她以这些词为

起点,为他重现他思想意识里的一些图景和幻想故事——这之后,很奇怪,她会有好几

个小时不再有精神混乱。第二天,她也许又会进入另一种缺失,可布罗伊尔又可以通过

稍加催眠而驱赶走这种缺失。她把它叫做“谈话疗法”或者有时候叫“扫烟囱”。
  布罗伊尔告诉弗洛伊德说,谈话疗法比暂时使其脱离精神混乱的意义大得多,如果

他可以让她在催眠状态下回忆起某种特殊的症状最早是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方式出

现的话,这种症状就会消失。例如,有一次,她追踪自己为什么不能喝水,想起以前某

个时候曾看见一条小狗在水杯里喝水,因此而十分恶心。她醒过来以后,就可以喝水了

,这个症状再也没有出现过。同样地,谈话疗法还使她摆脱了右臂麻痹——她想起来,

有一次,她在照顾父亲的时候,她的那只肢膊垂在椅背后面麻痹了,这之前,她曾做过

一个梦,梦见一条黑蛇向她爬来而她却不能用胳膊赶走它。
  通过这个方法,布罗伊尔一个接一个地攻下了她的病症并控制了所有的病情。可是

,有一天夜晚,他发现她又一次发生了混乱,因腹部痉挛而疼得打转。他问她是什么毛

病。“布医生的孩子要出生了。”她说。他惊愕地意识到,她正经历着歇斯底里的怀孕

幻想,是从有关他的狂想中产生的。他突然把她交给了一位同事,与妻子一起外出旅行

,不再管柏莎·帕彭海姆的病案了。
  事实上,她并没有从谈话疗法的宣泄中康复过来,而只是暂时性地消除了症状。这

提醒弗洛伊德在几年以后发现,这些病人不仅仅需要回忆起引发了各个症状的事件,他

们得寻找隐藏在其背后的一些意义。他将发现,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症状的背后是有

关性欲的,如在“布医生的孩子”情节中一样。可是,布罗伊尔对性欲这个话题深感不

安,尽管在歇斯底里的怀孕情节发生时,他已经“掌握了那个钥匙”(如弗洛伊德后来

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他把钥匙丢掉了……(井)因为传统原因而害怕,选择了走

为上计的办法。”
    (贝尔塔·帕本海姆在精神病院呆了一段时间,最终在那里治好了病。她继而走

上了一条成功的事业之路,先在一家孤儿院当养母,后在一个专为未婚母亲和少年妓女

服务的机构当领导,再后成为一项长期保护“濒危少女”运动的领袖。她从未结婚,也

没有有记录的爱情生活,在她的歇斯底里之下的性问题没有得到根治却得以升华——这

个过程弗洛伊德会在以后详细说明——在为沦落女子服务的工作中得以升华。)
  1886年,布罗伊尔告诉他有关这个病案的事情4年之后,当时31岁的弗洛伊德开了一

间诊所(这年晚些时候娶了玛莎),作为一位神经和大脑疾病的专家开始了私人营业,

用当时已有的医疗方法治病。可是,很少有病人来,因此当他得到布罗伊尔推荐来的歇

斯底里病人时当然就很高兴了。这之前,他在这个课题上刚刚进行过专科进修,他从布

罗伊尔的神经学研究院得到一小笔资助,去巴黎接受让·马丁·夏尔科的指导。夏尔科

当时是著名的神经病理学专家,还是萨佩特里尔医院的院长。除开其它的方面以外,夏

尔科还是歇斯底里现象的发现者。他还是一位技术高超的催眠师,可他只是在向学生展

示病人的病情时才去引发歇斯底里。他相信,虽然可能是某种创伤性事件,如铁路上发

生的事故等引起的,可是,歇斯底里是一种遗传造成的神经系统软弱,而且他认为这种

病是进行性的,并无法逆转。
  弗洛伊德一开始受到夏尔科的观点的影响,他处理自己的歇斯底里病人时也如此,

就好像精神病的确是由神经上面的毛病引起的一样。他多半使用“电击疗法”,这是当

时流行的一种疗法。他把电极接到身体受影响的部分,放出一种轻微的电流,使其产生

微颤或者肌肉抽动。他用这种方法取得了一些初期疗效,但是,由于他熟悉催眠术,因

而就怀疑,这些效果归因于电流的程度没有暗示的大——他对病人保证说,这种疗法会

驱除病症。
  想到这里,他开始更直接地使用催眠暗示,不过,这在当时维也纳医学界中是没有

得到认可的,且被认为几近江湖骗术。弗洛伊德知道,法国“兰西学派”的成员是医学

催眠师奥古斯特·里尔波的信徒,这人我们在前面已经听说过,他们在用后催眠暗示法

治疗歇斯底里症。他们会让病人进人催眠状态,并告诉他们说,当他们醒过来时,所有

的病症都会消失。弗洛伊德接近了这个疗法,也因为其结果而沾沾自喜。1887年12月,

他写信给当年认识并已结下深厚友谊的柏林耳鼻喉科专家威尔汉姆·弗里士说:“在最

后的几个星期,我一头扎入催眠术里,并得到了各种各样的结果,成就虽小,倒也特别

。”
  可好景不长,他很快悲哀地发现,病症的解脱都只是部分的,暂时的,因此他改换

法子,用布罗伊尔诊治柏莎·帕彭海姆的办法使用催眠。有好几年的时间,弗洛伊德摧

发了歇斯底里症,然后要病人回忆并讲述第一次引发病症的“创伤性事件”。对有些病

人,他得到了相当满意的结果,可是,令人失望的是,病情的好转要么是暂时的,要么

一个病症立马又被另一个病症所代替。另外,这门技术对许多无法催眠的病人来说根本

不起作用。
  尽管有这么多的局限,他和布罗伊尔还是在五六年的时间里讨论了一系列病案——

贝尔塔·帕本海姆和弗洛伊德最近的一些病人——最终慢慢形成了一种与夏尔科不同的

歇斯底里理论,就是整体意义上的心理学理论。他们的结论是,“歇斯底里症受到回忆

的影响”——就是一些痛苦的情感体验的回忆——它们因为某种原因从意识中排遣出来

了。在这样一些回忆保持被遗忘的时候,与此相关联的情感被“纠缠着”或者被拴住并

被转换成一种生理能力,表现为一种形式的病理症状。当记忆通过催眠而得以恢复时,

情感可以被感知到并表达出来,症状也就因此而消失。
  这是布罗伊尔和弗洛伊德于1893年发表的一篇简短文章,和1895年发表的、有很多

细节的长篇大论,即《癔病的研究》的要点。这些文章报告了布罗伊尔的一个病案和弗

眠宣泄——以及由弗洛伊德发现的一种更好的办法来进行,后者可以一次根治歇斯底里

症,它不是暂时的解脱,而是实际的疗效。


--
╔═══════════════════╗
║★★★★★友谊第一  比赛第二★★★★★║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9.16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53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