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ycholog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czd (潇潇), 信区: Psychology
标  题: 模仿学习疗法
发信站: 紫 丁 香 (Wed Nov 17 19:31:05 1999), 转信

模仿学习疗法
  模仿学习疗法(Modelling therapy)又称示范性疗法,它是利用人
类,通过模仿学习获得新的行为反应倾向,来帮助某些具有不良行为的人
,以适当的反应取代其不适当的反应,或帮助某些缺乏某种行为的人学习
哪种行为。
  模仿学习疗法的心理学原理是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学
习的产生是通过模仿过程而获得的,即一个人通过观察另一个(模型)的
行为反应而学得。大量的心理学研究结果也表明,人类的大多数行为都是
通过观察学会的。莫尔(Mowrer)认为,观察者仅仅通过看到模型
的奖励就可以学会这个模型的反应。班杜拉(Bandura)更进一步指出:
模仿学习可以在既没有模型也没有奖励的情况下发生,个体仅仅通过观察
其他人的行为反应,就可以达到模仿学习的目的。人们的大量行为都是通
过模仿而习得的,人的不良行为也常常是通过这一途径而形成的。如儿童
看到成人或电视中的攻击行为,自己就会变得富有攻击性。如疑病症的儿
童往往来自特别关注疾病的家庭。
  班杜拉建立此法于儿童的行为治疗,特别适应于集体治疗。他根据父
母的陈述和怕狗的行为观察,将幼儿园中怕狗的小孩分为四组:第一组通
过八次活动,观察一个不怕狗的4岁男孩,他作为示范者带狗入室,按程
度与狗逐步接近,亲热抚弄3分钟,整个组内形成一种良好习惯,以对抗
任何焦虑反应;第二组同样看到这个示范者与狗亲近,而没有形成热烈气
氛,所以除了观察与狗接触之外,其余环境因素保持为中性;第三组只是
和大家一起看狗,无示范儿童在场;第四组只是几个小孩子一起活动,狗
与示范儿童都不出场。实验结束和一个月后,让各组儿童分别接近实验狗
与不熟悉的狗,观察各组儿童的恐惧行为。结果,第一组与第二组儿童显
然更能接近实验狗与不熟悉的狗,且两组行为无明显差别。其中67%的
儿童可以单独与狗同处一室。另外两个对照组中的孩子很少能够做到这一
点。这个试验说明人类从小时候起,即可通过模仿,建立一些阳性的(当
然也有阴性的)条件反射,以建立自己的习得行为。
  模仿学习疗法已成为行为疗法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事 实上,在行为
疗法的许多方法中,都含有模仿学习的因素。如马克斯运用满灌疗法治疗
洁癖的病案,就含有大量的模仿学习疗法的方法。运用模仿学习疗法通常
采用三种方式:看电影或电视录像、听录音、由施治者做示范等。
  在进行心理治疗时,施治者常常运用模仿学习疗法治疗恐怖症、与焦
虑情绪有关的行为问题,以及其它类型的行为障碍。下面举一个利用模仿
学习疗法治疗我向症的实例。
  我向症儿童的典型特征是,缺少社会性反应,缺少模仿他人的能力。
因为人类的学习大多数是依靠模仿学习实现的,我向症儿童的这种学习上
的缺陷,严重地限制了他们的正常发展。因此,在利用模仿技术训练我向
症儿童时,训练程序一般强调演示、提示和强化,以便在他们身上建立被
模仿的行为。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166.111.5.7]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38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