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ycholog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race (忧昙花), 信区: Psychology
标  题: 常见治疗方法(分析性心理治疗)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0年11月20日01:45:28 星期一), 站内信件

发信人: iFarmer (开拓者), 信区: Mentality
标  题: 常见治疗方法(分析性心理治疗)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Thu Oct  5 17:31:41 2000)

分析性心理治疗
    分析性心理治疗,是指治疗者通过帮助患者了解、分析和认识其病态或不健康行为
的根源及性质,从而达到领悟并改善症状的一种较为短程的心理治疗方法。与早期弗洛
伊德长程的“精神分析”方法有所区别,尽管也应用精神分析的某些机理及原则。所采
用普通面谈的方式,可以是个别治疗,也可为集体治疗所采用。因此,是较为普遍且实
用的治疗方式。
    [理论背景]
    1.Adler的个别分析法,摒弃了其老师弗洛伊德的“力比多”理论,强调个体生活
方式的形成对心理结构的影响。
    2.Jung发展的“分析心理学”,除沿袭释梦及艺术品的象征意义等内容外,着眼于

社会因素对心理活动的影响,并主张分析者的主动参与。
    3.Fromm等的动力文化学派则重视社会文化因素,尤其是家庭因素及人际关系的影
响,注重于现实问题及矛盾上,提倡回归社会。
    4.Klein的客体关系学派,为改良的新Freud学派,对传统理论及方法也有某些扬弃

,放弃“潜意识”说,重在当前的矛盾及问题。
    [适应范围]
    1.各种神经症患者。
    2.环境适应障碍者。
    3.边缘性人格障碍。
    3.边缘性人格障碍。
    4.因心理挫折或特殊情绪问题的心理咨询来访者。
    5.其他非精神病性的心理障碍。
    6.慢性精神病患者的康复期。
    [方法与技术]
    一般采取下列步骤:
    1.心理活动的探讨。详细询问患者的个人史,广泛了解其家庭背景、亲子关系,幼

时心理发展历程及此后的生活遭遇和经验。包括心理挫折及情绪性应激,以及对这些挫
折应激常常采用的某种“防御机制”及行为反应模式。
    2.综合了解患者心理及病状。治疗者的透彻了解有四个层次:
    ①要从“过去”来了解“现在”。
    ②沟通“有意识”与“无意识”。
    ③发掘“理性”与“情绪化”的因果关系。
    ④对“此时此地”与“彼时彼地”的外在行为加以比较。简而言之,即“前后、内
外、表里、纵横”全方位地了解患者。
    3.转移关系的分析。即分析治疗过程中患者把幼时亲子关系中对父母的情感不知不

觉“转移”到对治疗者的关系上。动力派认为,对此要善加利用及分析,以促进治疗效
果。
    4.阻抗现象之处理。挖掘内心隐藏的动机时,常会遇上心理上不自觉的阻抗,这是

面对潜意识境界的一类情结反应。此时要妥善处理,可事先解释或启发患者说出内心感
受,或改变指导策略。
    5.指导解释。指治疗者对患者心理动态的来龙去脉逐渐了解后,适时并适当地给予

指导说明,注意表述的动机及方式,多采取迂回、间接或暗示的方式,让其自行顿悟,
折应激常常采用的某种“防御机制”及行为反应模式。
即所谓“响鼓不用重锤”。


--
 一 切 荣 誉 源 自 敢于 开 始。


※ 来源:·BBS 水木清华站 smth.org·[FROM: 166.111.53.131]

--
      ▓▓▓▓▓▓▓▓▓▓▓▓▓▓▓▓▓▓▓▓▓▓▓▓
      ▓      早已明知对他的爱,开始就不应该,      ▓
      ▓       我却愿将一世交换他一次真意对待!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0.24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16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