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ycholog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ovenatural (不喜欢和高领口女生说话), 信区: Psychology
标  题: 国内第一部同性恋小说《品花宝鉴》       yekai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7月02日13:16:18 星期三), 站内信件

发信人: yekai (刘老根vs丁香姨), 信区: Reading
标  题: 国内第一部同性恋小说《品花宝鉴》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3月09日18:21:58 星期六), 站内信件

  这本小说出版于十九世纪中叶(1849),作者是落魄名士陈森(1805?-1870?)。小说描
写彼时官绅名士与梨园童伶的浪漫关系,而以两对才子佳人──梅子玉和杜琴言、田春航
与苏惠芳──为这样一种关系的表率。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以《品花宝鉴》为清末“狭邪小说”的始作佣者。对鲁迅
及同辈学者而言,《品花宝鉴》写欢场如情场,假男伶为女色,其颓废狎弄处,不言可喻
。  
而小说一味模仿传统异性恋诗文词章的模式,尤予人东施效颦之感。五四以来《品花宝鉴
》屡受批评,也就不足为怪了。 

  这本小说共六十章,主要人物数十人;以体制论,是晚清颇具规模的长篇。两对主角
中,梅子“玉”与杜琴“言”谐“寓言”二字,当是出自陈森的理想虚构,而田春航与苏
惠芳则是影射后来做到两湖总督的毕沅,及其终身知己李桂官。这两对佳偶有情有义,正
是陈森所谓的“知情守礼”、“洁身自爱”。杜与苏虽出身娼优,但一旦爱将起来,可真
是三贞九烈。事实上他们与二位恩客的关系,基本上是柏拉图式的。“好色不淫”是爱到
最高点的表现。小说中,他们历尽艰辛,矢志不移,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却是等到爱
人们先娶了老婆之后。

  小说基本承袭了中国情色文学中的三个方向。在人物造形上,它根植于理想化的才子
与娼优的爱情故事(如《李娃传》);在修辞及叙述方面,它延续了自李商隐、杜牧、《西
厢记》、《牡丹亭》以至《红楼梦》的感伤艳情传统;而在情节铺陈上,他不啻是才子佳
人小说的最佳谑仿。在
陈森手里,这三个方向表面相互借镜,骨子里却产生剧烈位移。他笔下才子佳人都是逢场
作戏的戏子嫖客,而更可注意的是,他们一幕幕假凤虚凰的好戏,来自于同性恋攫取和抄
袭异性恋的资源。这使传统情色文学面临重新盘整的必要。


  中国古典文学从来不缺余桃断袖的描写,及至晚明,风气尤盛。李渔、冯梦龙等名家
都有或滥情、或嘲讽的作品。但像陈森那样正经八百地借用异性恋情色修辞来构制长篇者
,未曾得见。

  小说讲的既是晚清优伶兼营副业的现象,戏子恩客把台上的戏演到台下,自是顺理成
章的事。梅子玉初见杜琴言时,就直呼他比《牡丹亭》里的杜丽娘还要美上三分。杜琴言
比女人还女人,他的一笑一颦连林黛玉也相形见绌。就连小说最后梅子玉明媒正娶的夫人
见了杜,亦惊为天人。

看来同志当道,女同胞简直没得混了。

  《品花宝鉴》虽然标榜同性恋,但这爱也爱的太窝囊了。基本上全书的戏剧情境已暗
示同性爱情似真似幻的前提。男伶们下了装以真面目周旋客人间,但客人依然以戏里的形
像来投射他们的身份。杜琴言、苏惠芳除了不男不女外,又有不真不假的问题。陈森(及同
道人)企图以“合法”掩饰“非法”,刻意淡化问题。

    最后,小说中爱恋童伶的大男人们又该如此自处呢?我们很难以今天的情欲实践
方式,来判断他们是同志,还是叛徒。有清一代绅商狎昵年轻男戏子的风潮并不代表彼时
男性“性”趣突然有了逆转,而竟是出自法律规范的误导。由于朝廷严禁命官绅仕族出入
妓户青楼,憋急了的好
色之徒只好转向美貌的童伶下手。多数寻芳客本来也未见得愿意一双脚踏两条船,但习惯
成自然,一时上行下效,同性恋突然大放异彩。情欲想象及实践的诡诀流动,真是莫此为
甚。

  《品花宝鉴》讲的仍是男性情欲至上,但这情欲的本质却不能用简单的男女或男男女
女的关系来定义。沙文主义者企图管制欲望,却暴露了欲望竟然暗藏着么多的变数,随时
有被瓦解置换的可能。这可是男性权威禁止男性嫖妓的律令下,始料未及的后果了。

  如前所述,陈森的才情不足以让他展开更繁复的辩证。但他既已吹皱一池春水,自然
要生出阵阵涟漪。《品花宝鉴》也许不能印证目。 
 
--你现在已经正式
被我爱上了,你可以保持沉默,但是你所说的一切,都将让我刻骨铭心。
                       -----献给我至深至爱的.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pe6.hit.edu.cn]
※ 修改:·yekai 於 03月09日18:24:39 修改本文·[FROM: pe6.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1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