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ycholog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xhc (花自飘零水自流), 信区: Psychology
标 题: 网络心理学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0年06月20日09:02:08 星期二), 站内信件
Internet网正在迅速进入现代生活的每个角落,正如春天的青草铺满大地。网络的出现
正在全面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人们认为它带来的影响可以和蒸汽机的发明相比
拟。网络将使以制造业为中心的工业社会转化为以信息产业为中心的信息社会。在信息
社会,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将不同于以往。网络的发展对人的心理、对心理学的发展
也必然会有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在5个方面初步探讨网络与心理学的问题:1.网络对心理的影响;2.上网者的心理
;3. 网络社会与心理学;4. 网络与心理学;5. 网络与心理学研究方法;6. 网络心理
学。
1.网络对心理的影响
网络对心理的影响已经初步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被关注的和值得关注的问题有:
1. 1 过分迷恋上网是否会带来心理生理危害。
有人认为“如果上网行为本身产生的快感可以让用户沉浸其中,甚至出现上瘾的现
象,这就和使用药物、酒精等其他上瘾行为一样。……会使其丧失时间感,反复循环,
导致最后终于失去自制力”。 而且男性过分迷恋上网会使妻子感到不满和痛苦,一个对
这些妻子的称呼是“网络寡妇”。 从现象上说,我们观察到的确有一些人对网络的沉迷
十分严重,他们只要有时间,就会泡在网上,和网上的人交往而大大减少了现实生活中
的人际交往。“上网时间长了,我连用嘴怎么说话都忘了,和人说话很费力”(一个网
虫的自我表白)。
1.2 网上游戏、交友、恋爱的特点及对心理的影响
“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只狗”。这句网民的口头语反映了所有这些网上交 际
的主要特点:没有人知道你的真实姓名、真实性别、真实年龄……。这不仅是匿名,而
且还匿性别、年龄、种族和社会地位。我称之为“身份丧失”。你是一个男人,但是你
可以起一个女性的名字并自称是女人,并得到男人(?)的求爱信。
总结网民的表述,身份丧失对网上行为和心理的影响是:
平等感,在网上你的社会地位没有任何作用,不论你的教授或者你的一个中学生,
你的发言权是一样的。你的话语是否受欢迎没有任何地位的光环作用,只是你的话语本
身是否吸引人。唯一的不平等是对网络是否熟悉。初学者(被称为菜鸟)要受到老练的
网民的一点轻视。
自由感,你可以说自己想说的话。一般来说不用担心会带来什么惩罚。所以人们不
需要过多的面具,表达自己比较真实。
身份虚幻感,你可以在游戏中或者聊天室编造一个假的自我身份,从而尝试不同的
生活,比如生活中一个善良的女孩可以在网上做一个强悍而霸道的土匪、或者在聊天室
假做男性找一个女朋友。
有异性癖、同性恋倾向的人更可以在网上实现自己改变身份的愿望,一个异性癖者
说“在绝望中,我来到了英特网的世界。起先,我是用女孩名在网上充当Girl,许多热
情的男孩把我当成了真正的Girl,要与我交朋友。在网上我就觉得自己真正成了女孩,
可以毫无顾忌地使用女性的语言甚至撒娇。我真是好开心。”
这些影响的意义和利弊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我们可以肯定是有利有弊。仅以“身份
变化”为例。它的好处是可以让一些人宣泄被压抑的情绪,获得一定的心理自疗效果;
可以让青年人虚拟尝试新的角色,起到“角色扮演”的作用;但是它的不足是可能会使
人丧失现实感,混淆虚拟世界和现实。还使一些人有机会对异性进行性骚扰。网上恋爱
者在见面后,往往会感到失望和其他消极情绪。
2.上网者的心理
2.1情感表达的需求
个人网站的主题大多是关于情感的,这表明情感表达的需要是网民的一个重要需要
。
2.2 网上性心理
网上的匿名性使人们敢于更真实的表达自己,而不会担心社会评价。所以在网上性
心理的调查比传统形式的调查更可靠。
例如某网站做了性调查,调查性生活的姿势偏好,引起性冲动的动作行为等(这里
不引用其结果,也不列出其名字)
网站的访问率表达出,和性直接和间接有关的网站访问率较高。例如,“酷站”排
名中第一名是“sexy100”,日平均访问量63801,而且其前12名的网站中有9个名字中带
有“性”、“人体”或者“美媚”(“美媚”是网上常用字,代表美女)的字样。所以
,有些网站会用一个引诱性的名字和介绍吸引人,但是其内容却并不色情。例如,“港
台艳星大全, 最新最全的性感暴露的明星靓照”,实际是一般明星照而已,没有格外暴
露。
还有,从著名的“亚洲交友中心”的记录中,可以发现不同年龄段的性心理态度的
差异。如18-25岁的男女在留言中对性的态度都很开放,而30岁以上的人的留言则明显更
多反映了情感的需要。 当然,对这个结论还有可以推敲的地方,首先留言者登记的年龄
是否真实?留言的开放和行为的开放是否是正比关系等。
网上表达的性态度对现实生活中的态度会有什么影响,也是需要研究的。
2.3网上的娱乐心理
参加网上游戏、网上聊天、听网上音乐、读娱乐性网上文章是网上娱乐的重要方式
。前两种是较多使用的方式。虽然在媒体上所描述的网上聊天十分有趣,但是我随机进
入的10次,发现所聊的都是一些非常无聊的话题。网上聊天对心理的影响我还没有进行
研究。
黑客心理
一般认为黑客(用高技术手段进行破坏和侵入行为的人)大多是青少年,心理状态
是好胜心强,责任感弱,但是由于这些都是猜测,没有人直接接触黑客,所以也不能作
为定论。在今年日本右翼召开了企图抹杀南京大屠杀历史的集会后,黑客攻击了日本的
网站,并写了抗议的文字,这个黑客显然是出于正义感。
3.网络社会与心理学
未来社会是网络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都不同于现在,对人的心理必然会有巨大影
响,这个影响不同于上网对个体的直接影响,而是网络发展影响社会生活,而社会生活
方式影响个体心理。对于这个影响,我们现在还不能完全看到。但是,我们至少可以知
道那些影响可能会出现。
3.1年长者的心理优势和教育水平的优势被素质优势取代。
在电脑学习中,有一个趋势虽然没有得到严格证实,却在观察中明显可见,就是年
轻者学习电脑的速度比年长者要快很多。教育水平高的人也未必在电脑使用中有优势,
中学生中的电脑高手水平比电脑博士也许还高。(没有统计,这不是研究结论)所以,
未来最有优势的人是学习素质好的人。
3.2网站经营者所使用的心理策略
目前网站经营者所使用的心理策略是用免费、活动等方法吸引注意力。这样的策略
对网民的一个心理影响是对免费的高期待。
3.3网络成功观对心理的影响
目前的网络成功观是,“好点子”带来“暴富”。对比尔. 盖茨、杨致远、亚马逊
网上书店的成功的故事的传播加强了这个信念。
4. 网络与心理学
网络的出现对心理学发展将会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表现在:
4.1网络上的心理学专业交流
由于网络可以连接大量的国内外的心理学站点,在网上可以获得大量的心理学信息
。目前可以在网上找到的心理学网站数以千计,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搜索引擎找到心理学
网站。例如,在雅虎(yahoo.com)可以找到246个28日,在悠游中(goyoyo.com.cn)有
297个,在网易中文(yeah.net)中超过千个。
由于网络上的交流比写信和发表专业文章及时,可以在几秒内把文字分布,所以,
通过网站上的电子布告牌可以很方便交流。目前,往来心理世界的心理学专业讨论(网
址:wpsy.com或wanglaipsycho.net.cn, 在网站中选择“专业讨论”栏目)比较积极,
其主要参与者是中德心理咨询培训班的毕业生。在网站中也会不定期用聊天室的方式讨
论心理学问题。
网站上也可以发布心理学讨论性文章,例如,在往来心理世界、心理学疯狂讨论等
网站中。
4.2网络上的心理学服务
网络上可以进行初步的简单的心理学咨询、心理测量,介绍心理学知识。目前在很
多心理学网站上都有(可以在搜索引擎中键入“心理咨询、心理测量”)寻找。
4.3网络上的心理学研究
利用网络可以进行心理学研究,比如心理学调查和测验,但是现在还没有发现有人
做这个工作。
5.网站与心理学研究方法
网络的产生,要求心理学研究方法也有所改变。
5.1网络给心理测量的新形式的发展带来条件。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过去不可能的大量信息处理工作成为十分简单的事情,给心理
测量的新形式的发展带来条件。例如我们的心理测验的题目都是固定顺序的,虽然有一
点不足,比如一个人做过了瑞文推理测验,以后再做这个测验就会有记忆,难于测量出
真实智力。有的量表用A、B卷的方式,但是也不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一个好的方法是
随机呈现题目,生成唯一的问卷,并计算出这个问卷的自己的常模。但是在过去这是完
全不可能的,计算量太巨大,算法也太复杂,而现在不同。电脑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
5.2网络给大规模的调查成为可能。
网络可以把远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的上网者的回答在几秒种传到调查者所在地,并
且统计完毕,使大规模的调查成为可能。
5.3网络要求抽样的方法有所改变。
在写这一篇论文时,我发现网络要求抽样的方法有所改变。在网上,被研究者的信
息分布在不同的网站中。我们不能用传统的按年龄、性别、城市等方法分层抽样,所谓
随机抽样也很难,因为每一个网都是不同的,而且没有同一的识别标志。例如,在传统
的心理学研究中,我们可以在一个城市中随机抽取几个学校,然后根据学号抽取学生,
对他们的研究可以作为这个城市学生心理的代表。我们可以假设各个学校是同质的,对
这些学校的研究可以代表其他学校。但是在网上,每一个网都是不同的,而且各个网的
不同不是成员的年龄、性别的不同,而是爱好、性格等心理特质,所以对一些网的心理
研究不能代表任何其他网站成员的心理。这就要求我们创造新的抽样方法。
6.网络使资料来源变化。
网络是一个新的资料来源,网上有许多内容可以反映网民的心理。
另外,网络使我们查找资料更为方便。
由于网络成为新的资料来源,所以在学术文献中,会有引自某网站的材料,这些材
料和出版物上的不同,它的存在是有时间性的,网站上今天有的内容,在明天可能就不
再存在。而不象出版物是永远存在的。所以我建议:引自网站的材料,在文章后的引文
中,应该以“文章名(可以没有)、作者(允许没有,因为网站上的文字经常没有署名
)、网名、域名或网址、相继打开的链接(可以不写)、引用日期或时间、”的格式注
明材料来源。例如,“714名中国男同性恋者的情况分析”、张敏杰、e行为 、htt
p://www.eact.net 、00-1-31 上午 10:23:48。由于一些材料可能会消失,为了让别人
可以参阅,最好建议文章作者把引用的内容所在的网页复制下来。
网络心理学
和网络有关的心理学研究可以称为网络心理学,但是随着网络和心理学的发展,另
一种意义的网络心理学也将出现,那就是用信息交流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
心理学的发展和其他科学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一向是息息相关的,我们可以看到格
式塔心理学和物理学中的场论的概念有关 ,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和控制论、信息论特别是
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有紧密联系。“只有在计算机科学的影响下,才能将人脑和计算机做
类比,从而引导出信息加工观点”认知心理学的产生也反映了社会的需要,社会对智力
开发、教育的需要,对提高自动化生产中人机系统效率的需要也促成了认知心理学的发
展。
认知心理学运用信息加工观点研究认知活动,将人脑和计算机类比,认为人和计算
机都是操纵符号的。通过这个类比,认知心理学得到了研究人的认知的新的范式,并进
一步获得了关于人的问题解决、知觉、记忆和注意等心理活动的大量知识。
从心理学内部发展上看,任何一个新的心理学范式的产生,都和人们对旧的心理学
范式的不满有关,例如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产生是对构造主义心理学等学派客观性不够的
不满,认知心理学的产生是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缺少对内部心理过程的研究不满。
从其他科学的发展、社会的发展这个角度看,网络心理学应该产生。因为,网络带
来了一种新的范式,这个范式是不同于计算机科学的范式的。计算机科学的关注点在一
台机器的输入、输出和信息加工,而网络的关注点在不同的电脑之间的信息交流。在网
络的观点中,重点不是一台电脑的内部过程,而是作为一个整体的网络的信息流。作为
整体的网络具有每台电脑都不具有的新性质(这让我们想到了格式塔的名言“整体大于
部分的合”)。因此,这个新范式将导致网络心理学的诞生,网络心理学将人的群体和
计算机网络相类比,用网络的信息交流观研究人和人交流的心理。例如研究信息传递的
通道、信息的加密(例如用专业术语也可以说是一种加密,目的是让外行不要知道这些
公开的学术刊物中实际在说什么)和解密(例如科学普及)、交流所需要的共同的语言
、人和人链接的方式等。
网络心理学还会产生新的观念是,对人格不再理解为一个相对固定的结构,而更多
地看作一个交流中产生的临时的结构,认为与其说有一个较固定的人格,不如更强调在
交流中产生意义,是一个交流的结构决定了人的行为方式。
在心理学内部的发展看,认知心理学虽然是如日中天,但是它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
,例如用认知心理学的方式研究人的知觉、思维等认知过程很容易,但是这个范式不适
合研究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学,而网络心理学补充了这个不足。
7.总结
总之,internet网作为一个新的事物,和心理学有着密切的联系。网络影响着人们
的心理,过分迷恋上网可能会带来心理生理危害;网上身份丧失带来了平等感,自由感
,身份变化感;上网者心理和网络社会对人们心理的影响也值得研究;网络将使心理学
研究方法发生改变;并且,一门新的心理学分支:网络心理学将占居重要地位。广义的
网络心理学指和网络有关的心理学研究狭义的网络心理学是用信息交流观点为核心的心
理学。
由于本文的研究还只是一个开始,缺少深入细致的研究,本文只起一个抛砖引玉的
作用,希望引起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对网络与心理学的研究的重视,本文一定存在着许多
问题,亦希望听到同行的批评和评论。
--
古来进退雍容难!
进则易伤,退则易损,该当如何?难!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dip8.hit.edu.cn]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74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