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qpcwth (独翅鸟), 信区: Science
标  题: 第五章、从如此简单的一个开始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1月11日12:49:07 星期五), 站内信件

--生命的起源之谜
  微言花了很长的篇幅攻击生命起源假说,以此证明进化论的荒谬。我们现在就
来谈谈这个问题。
  严格地说,生物进化和生命起源是两码事。生物进化有大量的证据,并且过去
有,现在有,将来还会有,我们有可能对它的各种学说进行验证。而生命起源则没
有任何的证据,一次性地发生而无法重复,只能作合理的推测和实验模拟,所以永
远是一种假说。
  达尔文把生命起源的任务交给了上帝,让他制造出第一个细胞后从此撒手不管,
让生物自行进化。(其实这是达尔文为了安慰教徒而特意给上帝留了个位置,在私
人通讯中,达尔文认为第一个生命可以经由化学反应自发产生)。现在学术界还有
一种"天外来客"假说,即地球上的第一个细胞是陨石带来的,至于细胞在别的星球
上是怎么产生的,我们管不着。这也是一种偷懒的办法,等于什么也没说。
  现在学术界通行的是化学进化假说,是俄国的生物学家Oparin在二十年
代首先提出来的。这个假说认为,在阳光中的紫外线和闪电等因素的作用中,原始
地球大气层中的水、氮气、氢气等无机物和甲烷、氨等简单有机物可以自行合成氨
基酸、核苷、糖等生物小分子,生物小分子再进一步合成生物大分子,进而组成细
胞。这个假说,与微言提到的巴斯德实验并不冲突,因为巴氏实验不过证明在常态
下,在短时间内,非生物产生不了生物而已。
  这个假说在五十年代得到了首次验证。美国的一位研究生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
条件,用上面提到的几种成分合成了几种氨基酸。组成生命必须的其它生物小分子
以后也被一一合成出来了。这就是著名的米勒实验。微言显然读过有关生命起源的
科普文章,不可能不知道这个实验,却大谈这个假说从来没有在实验室被验证过,
显然是有意的说谎。
  从生物小分子合成大分子这一步却要困难得多,但我们也已直接合成了类似蛋
白质的长达几百个氨基酸的类蛋白(proteinoids)。实验已证明蛋白
质的化学合成根本不是什么小概率事件。不过,如果要合成一种序列固定的蛋白质
,概率确实小到不可能。问题是,根据进化的观点,蛋白质的序列并非凝固不变。
让我们具体讨论一下这个概率问题。
  先看微言的高论:
"按照酶体的结构,如果能自动合成的话,则每一种酶的自动合成几率为10 exp(-
20) (10的负20次方),这已经是近于不可能的事,而问题还在于单独一种酶并无
多大用处,必须有多种酶同时作用方可。而酶的种类则不下两千种之多,于是其总
的几率便是10 exp(-20×2000) = 10 exp(-40000),这是一个超乎人类想象能力之
外的数字,根本没有实践意义。我们姑且假定酶的种类不是两千,而是仅有两种,
则其自然合成几率为10 exp(-40),我们在假定酶的合成反应能以每秒一百亿次的超
高速度进行,(这是不可能的),则仍然需要3×10 exp(22)年,即三百万亿亿年方
有一次成功的机会。但学者估计地球的寿命只有46亿年,宇宙的寿命也只有150亿年
,那就是说,宇宙的寿命必须再延长两万亿倍方有一次同时合成两种酶的机会。这
是可能的吗?"
  微言的这段计算抄自英国一位天文学家的著作。这位天文学家的这番计算一直
在生物学界被当作笑柄。一个科学家,不管在他的领域是多么成功,一插手别的领
域就难免要出丑。我们以后还会见到这位多管闲事的天文学家Hoyle的笑话,
因为微言在不断地把这些笑话当成最新的科学发现。
  我不知道他怎么算出一种酶的自动合成几率是10exp(-20)的,这个数字其实并
不小,按我的计算,几率要小得多。假定一个蛋白质(微言在这里说的酶是指蛋白
质)由100个氨基酸组成(据统计,已知序列的蛋白质的长度平均大约是150
个氨基酸),氨基酸共有20种,则随机合成这一种蛋白质的几率是20exp(-100)=
10exp(-130),这个几率可真是小得不得了了,比微言计算所得的两种酶的合成几率
还要小得多,而微言已告诉我们,后者根本不可能发生的。
  我怎么帮起微言的忙了?别急。在做这种运算时,我们实际上做了这种假定:
这种蛋白质的每一个氨基酸序列都是固定不变的,哪一个位点就应该有哪一种氨基
酸。作这一种假定,对不住分子生物学。蛋白质实际上是一种可塑性非常强的大分
子,它并不强求它的每一个位点都只能有特定的氨基酸。许多种蛋白质在不同的物
种中都存在,执行同样的功能,我们称之为同源蛋白质(意思是它们都是由同一种
蛋白质进化而来的),而不同物种的同源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不仅不是一样,而是
非常不一样,除了功能区的少数重要氨基酸保持不变外,其它的氨基酸就可能一种
一个样。实际上,比较不同物种的同源蛋白,找出这些不变的氨基酸以确定这种蛋
白质的功能区,是现在分子生物学的常规方法(也是我今年刚刚完成的课题)。比
如,血球蛋白在脊椎动物中普遍存在,通过比较不同物种的血红蛋白,我们发现在
140个氨基酸序列中,只有7个是保持不变的。我们姑且把具有这7个位点的所
有可能的氨基酸序列称为候补血红蛋白,则随机合成一种候补血红蛋白的机率是大
约等于10exp(-9),假定蛋白质合成的速度是一秒一次(不必用微言的一妙一百亿次
),则只需要大约32年的时间。而我们给生命起源提供的时间是以千万年、几亿
年计的,虽然候补血红蛋白不一定就有活性,但其中的许多种(完全可能远远超过
现有的血红蛋白的种数)肯定会有活性。每32年就可能产生一种,在几千万年、
几亿年内怎么可能连一种有功能的血红蛋白都产生不了?况且,生命起源之初的蛋
白质的结构要简单得多,可能只有几十个甚至十几个氨基酸,合成的几率要比血红
蛋白高多了。(注意:我不是说我们现在把20种氨基酸放一块过32年就能合成
一种血红蛋白。我们现在并没有原始地球的条件。这里只作概率计算,不管实验条
件。)
  不管几率多么高,象微言那样动则在负指数上乘以2000,我们还是受不了。
可是谁说这两千种蛋白质的合成在生命的起源之初是相关事件,必须同时合成,而
且只能合成它们?如前面所说的,在生命的起源阶段,别的蛋白质完全可以代替它
们,它们相互之间既然不是互相依赖、缺一不可的,则它们的合成就不是相关事件,
而是独立事件,微言的计算完全不成立。而且,在生命之初,根本不需要这么多蛋
白质,只要有催化遗传物质复制和转译蛋白质的几种酶,新的蛋白质就能被源源不
断地创造出来。
  正因为蛋白质的结构可塑性极强,生物进化才有可能,今天的遗传工程也
才有可能
  遗传是生命最主要的特征,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遗传物质是核酸。根据中心
法则了:
    DNA自我复制并转录RNA,RNA翻译蛋白质
  有一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而不是DNA,RNA也可以自我复制,所以
我们可以认为DNA是RNA脱氧进化而来的,这样,在生命的初始阶段,中心法
则是:
    RNA自我复制并翻译(生产)蛋白质
  而RNA只是由四种核苷组成,有的结构非常简单,把核苷链片段放在一起就
可能组成有自我复制能力的RNA,这是已经被实验证明了的。
  但是我们在这里遇到了一个困难:RNA的自我复制和翻译蛋白质这两个过程
都需要酶的催化,而酶是一种蛋白质。究竟是先有RNA还是先有蛋白质成了跟先
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难题。
  一直到1981年,美国生物学家Cech发现,RNA可以自我催化,也就
是说,它也是一种酶!以后又发现RNA自己不需要蛋白质的帮助,就可以用氨基
酸合成肽链。
  这个发现轰动了整个分子生物学界,是迄今为止分子生物学的最后一个重大发
现。十年后,Cech被授以了诺贝尔生理学奖。
  这个发现不仅使我们改变了对酶的定义,而且解决了生命起源上的一大难题:
RNA不要蛋白质的帮助,就可以自我复制和翻译蛋白质。
  这样,生命起源上的难题基本解决了。当然,这不是定论,还有许多较小的难
题还未解决。
  下一步,就是RNA、蛋白质、糖等物质怎样组成细胞的。那是另外一个故事
,而微言没有提及,我也就先在此打住。


--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9.15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45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