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qpcwth (独翅鸟), 信区: Science
标 题: 气功的起源、发展及其在中医学的地位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1月13日17:29:29 星期天), 站内信件
气功的起源、发展及其在中医学的地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气功研究室研究员 张洪林医学博士·
气功养生学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堪称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中医学有一本最早和最重要的经典著作叫《黄帝内经》,成书于两千年前
春秋战国时期。书中除有多处论述气功外,其首篇就提到:“上古(很久很久
以前)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
这段两千年前的古人对他们很久以前的古人呼吸着新鲜空气练站桩气功的介绍,
说明气功的历史不只是两千多年。
据《吕氏春秋》记载,早在四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将气功疗法用于
健身治病。《老子》中则较早提到“或嘘或吹”、“绵绵呵其若存”的吐纳功
法。《庄子》也有“吹嘘呼吸,吐故呐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
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的记载。春秋战国初期的出土文物“行
气玉佩铭”(约公元前380年)上有吐纳行气方法的铭文。湖南长沙马王堆
汉墓出土的文物中有帛书《却谷食气篇》和彩色帛画《导引图》。《却谷食气
篇》是介绍呼吸吐呐方法为主的著作。《导引图》堪称最早的气功图谱,其中
绘有44幅模仿一些动物运动的图像,是古代人们用气功防治疾病的真实写照。
自《黄帝内经》后,历代名医的重要著作都有气功的内容。中医发展史上
的许多医学名家,本身也是练功家。汉代名医华佗创编了五禽戏流传后世,至
今仍被气功爱好者喜爱。其他如东晋时期的葛洪、南北朝时期的陶弘景、隋代
巢元方、唐代孙思邈、金元四大家、明代李时珍、张景岳、清代张璐……等,
也都在自己的著作中对气功养生做了很多重要论述。
民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西汇通派代表张锡纯在其著作《医学衷
中参西录》中,力主“医士当用静坐之功以悟哲学”。此间一些养生家的专著,
如蒋维乔《因是子静坐法》、丁福保《静坐法精义》、王宾贤《意气功详解》、
陈乾明《静的修养法》、董浩《肺痨病特殊疗养法》、方公溥《气功治验录》
等,也纷纷出版。
数千年来,气功一直在民间流传,并且没有一个统一的名称。这类锻炼方
法或因其分别强调姿势、呼吸、意念的不同,或因其来源于医、儒、道、佛、
武之差异,有很多称呼。例如导引、吐呐、行气、服气、食气、坐忘、静坐、
守神、炼丹、坐禅等等。发展到40年代末期,河北省的刘贵珍先生在传播他所
学练的一种养生锻炼方法的过程中,受到了河北省卫生厅的重视和支持。他们
在一起商定,将刘贵珍的锻炼方法和前述多种称呼的锻炼方法统一叫做气功。
后来,他们委派刘贵珍前往北京,向国家卫生部汇报了气功。1955年12月19日,
在中国中医研究院成立典礼的大会上,国家卫生部对刘贵珍总结传播气功的事
迹给予表彰,同时给他颁发了奖状和奖金。多家新闻机构对此事进行了报导,
气功和刘贵珍的名字一下子传遍全国,致使刘贵珍成为气功领域最权威的人物,
同时掀起全国性的第一次学练气功的高潮。
与此同时,广大气功与科学工作者应用现代科学方法开展气功作用机理的
实验研究。气功研究被列入国家第一个医学科学十二年远景规划中。许多部门
相继设立气功医疗、教学和科研机构。1956年,国家特别批准成立由刘贵珍为
首位院长的北戴河气功疗养院。气功疗法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组成部分和综合
医疗措施中的重要内容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然而,好景不长。1966年,伴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开始,气功也同其它许多
事物一样遭到批判。因其具有养生健身作用而被造反派斥之为“保命哲学”、
“活命哲学”。刘贵珍也受到批判。群众性的气功锻炼热潮突然中止。
文革结束后,气功重新得以发展,逐渐形成全国性第二次学练气功热潮。
各地区相继成立气功研究会、气功疗养院。一些综合医院设立气功科室、气功
科研组织。198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讨论通过设立中医气功学科、招收气功专
业研究生,标志气功学科正式进入科学殿堂。国家科学主管部门设立基金资助
气功研究。气功的理论文献研究、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都获得进一步发展。
气功的国际交流也有较大发展。
1978年,上海一位名叫顾涵森的物理工作者,突然对气功产生浓厚兴趣。
她在上海出版的《自然杂志》连续发表论文,声称她发现气功师能发放出物质
性“外气”(实际上她的实验并未经过科学验证)。顾氏观点在气功爱好者中
引起了强烈反响,突然间声称具有发放外气能力以及可用外气给他人治病的外
气师大量涌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被誉为“现代济公”的严新。在报纸、
杂志、电台、电视台等几乎所有新闻媒介及多方面复杂的社会因素参预下,中
国的大地上掀起了一个轰轰烈烈的“外气”浪潮,直至最后导致邪教出现。并
且这股浪潮还强烈地波及到中国以外的许多国家,开创了一个国际性的“外气”
新纪元。与此同时,学术领域对气功的实质、概念、定义的争论和“外气”实
质的争论也异常激烈地展开。“外气”实质的讨论甚至成为社会热点。一些打
着气功招牌将气功商品化、神秘化、伪科学化的现象也愈演愈烈,一大批有社
会责任感的有识之士与伪气功的较量也随之激烈展开,并一直持续到今天。
--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9.154]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29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