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qpcwth (独翅鸟), 信区: Science
标  题: 英国皇家学院院士蔡义发博士访谈录(骗子)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5月20日18:52:30 星期一), 站内信件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0.dyndns.org)(xys.3322.org)◇◇
对这位冒充“英国皇家学院院士”在国内招摇撞骗的骗子,我们已做了充分揭露,
而《人民日报》居然还在为其歌功颂德,为其行骗提供资本。这位骗子自称担任
终身教授的Abertay Dundee大学闻所未闻,不知是什么样的野鸡大学?
架起中英教育交流的桥梁
——英国皇家学院院士蔡义发博士访谈录
本报记者  刘菲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2年04月19日第二版)
  初识蔡义发博士,是经朋友的介绍。只见他30多岁,白皙的脸上架着
一副眼镜。讲话时轻声细语,略带江苏口音。给人的印象是一个典型的青
年知识分子。
    带有传奇色彩的经历
    记者:请简单谈谈您的个人经历。
    蔡义发博士:1977年“文革”后恢复高考时,我正好初中毕业。当知道
高中毕业后除了当工农兵,还有考大学这条路时,我十分兴奋。1982年,
我进入合肥工业大学电气工程系,1984年被破格录取为硕士研究生,开始
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1985年开始神经网络技术的研究,即研究人脑的思
维机理,然后用计算机加以模拟,1988年,由于提出了人脑神经细胞的
C—模型而被选为美国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系统、人与控制论年会的神经网
络分会主席。同年,我到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攻读博士学位。1989
年,我组织的3所大学联系的课题组获得了国家“86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两项重要课题经费。1990年7月,由于出色的表现我被国家教委选
派到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在英国开始读书之前,即顺利申请
到Kingston大学的讲师职位。1992年,我获得浙江大学和英国帝国理工学
院的联合博士学位,随后选择Abertay Dundee大学的终身职位。1993年,在
我30岁时成为博士生导师。
    为中国留英学生排忧解难
    记者:在您的专业进展得一帆风顺时,为什么选择了把主要精力投入到
教育文化交流这件事上?
    蔡义发博士:我在英国的个人奋斗很成功,英国人认可我的能力,但却
没有听说过我所来自的浙江大学,而浙江大学在中国也是一流的大学。可
见当时中英之间的教育实在是太缺乏交流了,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刺激。
我当时发誓,一定要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在中国建一所国际一流的大学。
1995年,我在Abertay Dundee大学组建了英华学院,以加强中英教育交流与
合作。当时绝大多数中国学生到英国留学时,在进入学位课程之前都需要
经过英语、预科、研究生预科、MBA预科等方面的培训,针对这种情况,
我设计了一系列的课程,以帮助他们尽快进入学位课程的学习,收到很好
的效果。鉴于我在科研和教育交流方面的贡献,英国皇家学院于1996年选
我为院士。1997年7月,英国赫瑞瓦特大学聘请我担任教授,组建东南亚
中心并任主任。同年,我还组织5所英国院校成立了英华国际教育联合会以
推动其在中国和东南亚地区的教育合作。1999年,我在英国组建了英国国
际学院,任院长,同时开设了英国最全的预科课程。目前几乎所有英国名
牌大学均有我们输送的学生。
    作为一个科学家,尽管我有可能也有能力在专业领域做出成绩,但与推
动中国的教育改革以及建立一所国际知名的大学,培养成千上万的中华英
才相比,我认为,后者的贡献更大。
    帮助青年实现“不出国的留学”
    记者:请谈谈您在中国的事业进展。
    蔡义发博士:为了全方位推进中英在教育、科研、商贸等方面的合作,
我于1997年12月在北京注册成立了英华国联有限公司。从1993年到1999
年的几年中,我对中英教育体制、教学形式、考核方法、质量认证体系及
招生、管理、财务、人事等各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考查,感
到中英教育有明显的互补性。2000年,经南京市教委批准,我们在南京开
办了南京英华学校,同时,在青岛建设青岛英华国际大学和在北京廊坊投
资设立东方英华国际大学的事宜也正在全面推进,预计今年9月开始招生。
我们的优势是依托英国20余所著名院校的教育资源,同时获得海外多所著
名院校的授权,可以在国内开设学位课程,使广大工薪阶层的子弟,实现
“不出国的留学”。
    采访结束时,蔡博士充满信心地说:“中华民族正处于腾飞的时代。在
改革开放的20余年中,中国创造的经济奇迹令世界瞩目。当今世界已进入
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时代,这时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面对中国加入
WTO之后对各类国际型人才的需要,面对广大人民群众对高层次教育的迫
切希望,面对国家对社会力量办学和中外合作办学所持的积极支持的态
度,面对中国正在加快的教育产业化进程,可以说,这一切的一切为我们
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用武之地。我希望能在中国教育实现产业化和
与世界教育的接轨中做出自己的一分贡献!”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0.dyndns.org)(xys.3322.org)◇◇

--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9.15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22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