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qpcwth (独翅鸟), 信区: Science
标 题: 也评鬼魂宣传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1月13日20:45:10 星期天), 站内信件
真叫人从哪里说起
——也评鬼魂宣传
近年来,一些城乡村镇中,拜佛、求签、看相、扶乩等迷信活动
不断抬头,个别地方甚至闹得很猖撅。这些重新滋生的迷信活动居然
也披上了“科学”的面纱,什么“祖传科学相面”,什么“最新科学,
活批八字”等等,令人啼笑皆非。更有甚者,扶乩请来的也不仅是吕
洞宾、关圣帝君等老神仙了,一些革命烈士的英魂也居然降坛,预言
起人间的吉凶了!科学与迷信是势不两立的。在科学昌明的今天,搞
迷信活动的人自诩为“科学”,决不单纯为赶时髦,而是为了更好地
骗人。剥伪装,戳穿迷信的鬼把戏,这是我们科普工作者的当然职责。
宣传科学,破除残留在群众头脑中的迷信思想,这是我们科普工作者
的义务。可是,我们有些科普报刊,竟然鼓吹为鬼魂“平反”,居然
呼吁将鬼魂列为应探索的科研项目。有始作诵者,也有紧跟效尤者,
虽然为数不多,却也是咄咄怪事。
在《可以探索的未知世界》一文中,于“奇怪的呼救”和“奇异
的影像”两个副标题下,列举了两件主要“事实”:洞庭湖上的“呼
救石”和北京的“故宫幻影”,号召大家探索。可是经周桂钿同志调
查,“故宫幻影”纯属子虚乌有;而《湖南日报》的同志反映,洞庭
湖边根本找不到“呼救石”,原来也是乌有子虚。
由这两件子虚乌有的事为根据构成的“科学研究工作”进展得十
分迅速和顺利,半年以来,首先招来了古今中外的一群“鬼魂”,据
说:“目的在于倡导活跃思想,钻研问题的风气’(见《耳朵识字、
心灵感应和录像机》。思想一活跃,接着就产生了各种“学派’——
脑电波论、物理波论、热辐射论、生物粒子场论等等,不一而足。最
妙的是“狐仙迷人”也得到了科学解释,这原来是:“动物发射的生
物粒子场控制、迫使人的生物粒子场与之发生谐振(这在电学上叫做
调频谐振)的结果”(见(识别“鬼魂”真面目,除却人间千古疑》。
拜读之后,顿开茅塞。忽然想到,我们似乎有必要向世界宣布
“录像机”的最早发明人应该是汉武帝时代的李少翁,因为他能把汉
武帝已死的爱妃发出的“波”收录下来,使她再现,犹如生时一样。
看来这还可能是使用了“莱塞”技术的“立体录像机”呢!
还记得在一名人的笔记中曾记载着这样一次辩论:无鬼论者认为
人死后如果有鬼魂存在的话,那古往今来千百年间死人的鬼魂将多得
不可胜数。世界岂不被鬼魂所充满?有鬼论者解释说,常人之魂,精
气不足,日久则自行散灭,所以只能见到一般的新死鬼;而忠臣烈士
之精魂,恶死者之怨魂则精气甚烈,故能长期不败。对比今天的“理
论”,“当人遇到暴死、战争、突然意外事故等惊心动魄的情况时,
无疑将比正常状况下发放更强烈的电信息”真是不谋而合。用能量强
弱,岂不是很好地解释了扶乩时请来的多是不泯的英魂,而经常碰到
的多是不散的冤魂吗?吊死鬼临死发出的强烈信息与活人“谐振”,
活人就会重复吊死鬼临终时的动作——上吊!“拉替身”也是颇有科
学道理的。看来,见鬼的巫婆、扶乩的术士都是有“特异功能”的人,
应该聘请到科学院去做研究员。
鲁迅在1934年曾批判过科学扶乩。他说:“五四时代,陈大齐先
生曾作论揭发过扶乩的骗人,隔了十六年,白同先生却用碟子证明了
扶乩的合理,这真叫人从那里说起。”《花边文学·偶感》看来,白
同先生在当时发出的“信息波”周游太空47年以后,又“再现”在我
们的国土上了,并且是加了“反馈”的信息,为“科学扶乩”增添了
新的“科学理论”根据。这也是真叫人从哪里说起!
时值迅翁百年诞辰,为了纪念先生,下面引录先生过世前一年所
写的一篇不满百字的讽刺短文:
中国的科学资料
——新闻记者先生所供的
毒蛇化鳖——“特志之以备生物学家之研究焉。”
乡妇产蛇——“因识之以供生理学家之参考焉。”
冤鬼索命——“始记之以俟灵魂学家之见教焉。”
《集外集拾遗》
这在今天岂不是还有现实意义吗?
写于1981年
--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9.154]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89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