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razy (雪山), 信区: Science
标 题: 基本粒子的新发现(4)
发信站: 紫 丁 香 (Mon Mar 27 03:27:09 2000), 转信
最后的冲刺
莱德曼发现底夸克之后,科学家搜寻的目标便转向了底夸克的配偶——第 6种夸
克,人们称它为顶夸克(t夸克)。
顶夸克比底夸克更重,因而需要更高的能量才可望探测到它。搜索顶夸克的历程
远比发现粲夸克和底夸克曲折得多。每年总结当年的科学新进展时,关于寻找顶夸克
总是一句话: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结果。”
1984年7月,情况终于有了转机。在莱比锡召开的第 22届高能物理会议上,西欧
核子研究中心的一个实验组报导,他们利用对撞机找到了顶夸克的 6个实验事例,并
确定了顶夸克的质量范围。它的质量大约相当于奇夸克质量的 100多倍,或底夸克的
10多倍。但是,也是在这次会议上,在同一个对撞机上工作的另一个实验小组却报导
说,他们利用类似方法寻找顶夸克,尚未获得肯定的结果。
1992年10月,费米实验室对撞机检测器的研究人员发现一个可疑对撞事件的尾迹,
似乎发现了顶夸克,但它却又如西方鬼节中的游荡的幽灵,渺然而逝了。
1994年 4月26日上午,美国费米国家实验室主任约翰·皮普斯宣布:他们可能找
到了证实顶夸克存在的证据。对撞机探测器在一年中的实验中,共探测到约 1万亿次
粒子碰撞事件,并记录下了其中的700万次。他们分析后认为,其中1个事件产生了顶
夸克。但是,在同一实验室用D0探测器探测的小组却没有测到顶夸克事件,所以,多
数科学家认为,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其实,费米实验室的科学家们也承认,仅凭这一证据,尚不能作出顶夸克确实存
在的定论,还需要收集更多的顶夸克事件,以进一步检验这一成果,参与此实验的科
学家们审慎地指出:他们在过去一年半里收集到的证实顶夸克存在的证据,虽足以使
许多科学家信服,但仍不能作为最终的结论。领导实验的芝加哥大学物理学家肖切特
说:
“如果有人说:你们干得不错,可是还需要更多的数据才能做出结论,对此我只
能表示同意。”
另一位费米实验室的高级官员也说:
“我们并未获得发现,我们只是托到一项证据,这是很好的证据。这项证据与证
实顶夸克实际存在密切相关,下一步是要争取在加速器上实现更多的顶夸克事件。”
科学家们再接再厉,继续寻找着顶夸克。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顶夸克露面了。
在费米实验室,物理学家比尔·卡里塞斯和梅尔文·肖切特领导了一个由35所大
学和实验室、439 名研究人员组成的科研小组,他们利用实验里的加速器进行研究。
这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加速器,周长有 6.3公里,使用1000个超导磁铁,能把质子与反
质子加速到各具有9000亿电子伏的能量后进行对撞,平均1兆次的对撞可能观察到1次
顶夸克。D0探测器犹如一座庞然大物,高13米、长20米、宽12米,重5000吨,如此庞
然大物,研究的对象却非常小。
1995年3月2日,在美国费米国家实验室威尔逊大楼会议厅里,来自世界各地研究
机构及大学的科学家们以及新闻界的1000多人,出席了该实验室举行的学术研讨会暨
新闻发布会。费米国家实验室郑重宣布:经过8年的实验工作,他们已发现第6种夸克
——顶夸克,从而解开了当今物理界预言的第6种夸克的存在之谜。
随后,该实验室的对撞机探测器研究小组和D0探测器研究小组发言人,分别介绍
了各自研究发现夸克的实验结果:在过去10个月内,对撞机探测小组共找到了56个顶
夸克事例,经过计算,他们得到顶夸克的质量为1760亿电子伏特;D0探测器小组共探
测到17个顶夸克事件,他们得到顶夸克的质量为1990亿电子伏特。这两个小组的结果
虽然不相同,但在误差范围内两者还是一致的。两个小组用不同的分析方法都找到了
顶夸克,而且质量在误差范围内符合,更加强了结果的可靠性。
顶夸克的发现绝不意味着研究工作的终止,还有许多有关问题需要解决,将要揭
示更多的自然之谜。比如:顶夸克发现之后,物理学家们又开始考虑夸克和轻子是否
还会有更深层次的结构。
人们或许会问:研究这些微观粒子有什么用处?的确,许多科学家对他们自己的
研究工作也说不清,但对于顶夸克的发现,科学家们回答道:
“这项发现的意义是告诉我们宇宙是可以认识的。”
参与这项研究的华裔高能物理学家叶恭平说:
“宇宙刚开始瞬间,只是基本粒子存在的状态。找到 6种夸克等基本粒子,将可
以协助科学家回溯宇宙的初始阶段,因此,可以知道宇宙过去到未来的演化过程。”
至于这项发现是不是会像发现质子、中子对人类生活产生影响,仍有待观察。不
过,类似的粒子物理学基础研究有初步成果发表时,实用价值往往都不明显,但绝对
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比如上个世纪建立的电磁理论,当时没有人清楚它的实际用处,
而时至今日,我们生活中的电灯、电话、电报、电传、发电机、电动机、收音机、电
视机、大哥大、频谱治疗仪,哪一项不来自于历史上无数科学家们艰辛的非功利的基
础科学研究呢?著名华裔科学家李政道先生在一次报告中,作了一个非常贴切的比方:
“基本科学如水;应用科学如鱼;市场经济如鱼市场;要有鱼市场必须有鱼;有
鱼必须有水。但有水未必一定有鱼。”
是的,应该承认:人类的进步,民族的振兴,永远也离不开那些非功利的、探索
性的基础研究工作。
--
===============CRAZY================
= =
= e_mail:hitclub@0451.com =
= =
= 文武之道 一张一弛 =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43.5]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33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