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zjliu (Robusting), 信区: Science
标 题: 2.1 蝉和蚂蚁的寓言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Jan 2 17:56:02 2003) , 转信
蝉和蚂蚁的寓言
作者:法布尔
法布尔(1823——1915),法国昆虫学家。生于阿韦龙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早年在
农村打短工。师范学校毕业后,当过多年小学教师。他以研究昆虫解剖学及行为而著名
,经常细心观察昆虫的生活,将观察所得详细记录下来。他撰写的10卷《昆虫记》,是
用生动文笔写成的观察昆虫生活的第一手资料,得到广泛好评。还著有《自然科学编年
史》等。
声誉首先是从传说那里获得的:描述动物和人的故事,优先于记述他们的历史。虫
子总是在最不拘泥真实的民间传说中占有一席位置,所以昆虫始终特别能吸引我们。
就拿蝉来说吧,有谁不知道它呢?起码它的名字是众所周知的。昆虫学领域里,哪
儿还有像蝉一样出名的昆虫啊?它那耽于歌唱而不顾前程的名声,早在人们开始训练记
忆力的时代,就被拿来当作主题了。那些学起来毫不费劲的短小诗句让我们知道,严冬
到来之际,蝉一无所有,跑到邻居蚂蚁家去讨东西吃,这讨乞食物的不受欢迎,只得到
对方一席戳到痛处的挖苦话;正是这些话语,让蝉出了大名。两句恶作剧性的粗俗答语
是这样的:
“那会儿您唱呀唱!我真高兴。”
“那好,这会儿您跳呀跳吧。”
这些话给蝉带来的名声,比它自己凭真本事建立的功勋还来得大。这种名声所钻入
的,是儿童的心灵深处,因而再也不会从那里出来了。
蝉在油橄榄生长区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大多数人没听过它的歌唱;可是它在蚂蚁
面前那副沮丧模样,却已是妇孺皆知的了。名声就是这么来的!世上有糟蹋自然史和道
德的大可非议的故事,有全部优点仅仅在于短小易唱的哺乳婴儿听的故事。这样的货色
都成了声誉的基础。如此产生的声誉,将在各个时代支配人们紊乱的精神思想;其目空
一切的淫威,看一看《小拇指》的皮靴和《小红帽》的煮饼所将显示的,也就清楚了。
儿童是效果极佳的存储系统。习惯和传统一旦存入他的记忆档案,就再也无法销毁
。蝉能如此出名,应归功于儿童。儿童在最初尝试背诵东西时,就结结巴巴地念叨了蝉
的不幸经历。有了儿童,构成寓言基本内容的那些浅薄无聊的东西,便将长久保存下去
:蝉将永远是在严寒袭来的时候忍饥挨饿,尽管冬天本来不会有蝉;蝉将永远乞求几颗
麦粒的施舍,实际上那食物与它的吸管是根本不相容的;蝉还将总是一位乞讨者,所乞
求的却是自己从来不吃的苍蝇和小蚯蚓。
出现这些 奶频拿 误,责任究竟在谁?拉·封丹的大部分寓言,确实因为观察精细
而引人入胜;然而在上述的问题上,他的确颇欠思虑。拉·封丹早期故事中的主题形象
,诸如狐狸、狼、猫、山羊、乌鸦、老鼠、黄鼠狼,以及许许多多其他动物,拉·封丹
自己是了如指掌的;它们所做的事情和动作,都描写得准确细腻,惟妙惟肖。这些故事
人物就生活在当地,出没于附近一带,甚至与作者朝夕相处。这些动物的公共生活和私
生活,都发生在他眼皮底下。不过,在他那个“兔子雅诺”蹦跳的地方,蝉是看不到的
,属于外乡人;蝉的声音他闻所未闻,蝉的模样他见所未见。他的心目中,那名声蜚然
的歌唱家,肯定就是蠢斯这类东西。
格朗维尔绘制插图,以其 器 透顶的铅笔线条同寓言作品的?文争夺读者,却不知
自己也出现了同样的混淆。他的插图里,蚂蚁被打扮成勤劳的家庭主妇。它站在门槛上
,身边摆放着大袋大袋的麦粒,正调过脸去背对着前来求乞的蝉;那蝉则伸着爪子,唔
,对不起,是伸着手。头戴18世纪宽大撑边女帽,胳膊下夹着吉他琴,裙摆被凛冽寒风
吹得贴在腿肚子上,这就是那蝉的形象,而且是一副愚斯的长相。格朗维尔并不比拉·
封丹高明,他没有猜对蝉的真实形象,倒是出色地再现了普遍的谬误。
此外,在这内容单薄的小故事里,拉·封丹所起到的作用,只不过是另一位寓言家
的回声。描写蝉如此备受冷遇的传说,可以说和利己主义,和我们的世界一样源远流长
。古代雅典的孩童们,早已把这故事当作需要背诵的课文了。他们带着装满油橄榄和无
花果的草筐去上学,一路上口中喃喃有声:“冬天,蚂蚁们把受潮的储备粮搬到阳光下
晒干。忽然来了一只以借讨为生的饿蝉。它请求给几粒粮食。吝啬的藏粮者们答道:‘
你夏天曾在唱歌,冬天就跳舞好了。’”这情节显得枯燥了点儿,但恰恰成了拉·封丹
的主题。当然,这主题不符合人们的正常概念。
这个寓言显然出自希腊,可希腊正是以油橄榄树和蝉著称的国度呀。因此我怀疑,
伊索果真像人们历来想象的那样是作者吗?不过,疑问归疑问,不必大惊小怪,因为讲
故事的毕竟是希腊人,是蝉的同胞,他们想必是充分了解蝉的。譬如,我至今还没见到
我们镇上有那么缺见识的农民,竟看不出冬天有蝉这件事是荒谬绝伦的;冬天即将来到
,需要给橄榄树培土,这时节,只要是翻弄土地的人,他就会看到蝉的初期形态,因为
他时常用铁锹挖到蝉的幼虫;到了夏天,他又千百次地在小路边上见到蝉,知道其幼虫
如何从自己修造的圆口井里钻出地面;他还清楚,出土的幼虫怎样抓挂在细树枝上,然
后背上裂开一道缝,接下去再丢弃比硬化羊皮纸还干枯的外皮;他看见,脱了皮的蝉,
先是草绿色的,随后迅速变成了褐色的。
古代雅典的农民也并不是傻瓜;他当时察觉到的,其实就是今人当中最缺乏观察力
的人也能看到的情况;他当时知道的,也就是我的邻居老乡们今天一清二楚的事情。创
作这个寓言的文人,无论如何,也是最有条件掌握上述情况的人,真不知他们那故事中
的谬讹是从哪儿来的。
让我们试为被寓言诋毁的歌唱家恢复名誉吧。有时候,蝉和蚂蚁之间是有关系,但
都不是较为确定的关系:可以确定的只有一点,那就是,它们的关系恰恰与人们所说的
相反。并不是蝉主动与蚂蚁建立关系,它活在世上,从来无需别人的援助;这关系是由
蚂蚁的主动造成的,它是贪得无厌的剥削者,在自己的粮仓里囤积一切可吃的东西。任
何时候,蝉都不会到蚂蚁的窝门前乞讨食物,也不会保证什么连本带利一起还;正相反
,却是缺食慌神的蚂蚁,向歌唱家苦苦哀求。请注意,我说它是苦苦哀求!借还之事,
绝不会出现在掠夺者的习俗当中。它剥削蝉,而且厚颜无耻地把蝉洗劫一空。我们现在
讲一讲蚂蚁的劫掠行径,这是至少尚未查清的疑难历史问题。
7月的下午,热浪令人窒息。干渴难忍的平民昆虫,个个打不起精神来,它们在已经
蔫萎的花冠上转游,徒劳地寻找解渴的途径;可是蝉却满不在乎,面对着普遍的水荒,
它付之一笑。这时候,它的喙,一种微口径钻孔器,在自己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酒
窖上,找到一处下钻的位置。它一刻不停地唱着,在小灌木的一根细枝上稳稳站定,钻
透平滑坚硬的树皮。树汁被太阳晒熟,把树皮胀得鼓鼓的。过后,它把吸管插入钻孔,
探进树皮,津津有味地痛饮起来。此时此刻的蝉,纹丝不动,聚精会神,全身心沉醉于
糖汁和歌曲之中。
我们守在这儿,看它一会儿。说不定还能看到什么意外的悲惨事件呢。果然,一大
批口干舌燥的家伙在居心叵测地转游;它们发现了那口“井”,渗淌在“井沿儿”上的
树汁把它暴露了。它们涌向井口。初来乍到,它们还算沉得住气,舔舔渗出的汁液而已
。甜蜜的洞孔,四周一派匆忙,挤在那里的有胡蜂、苍蝇、蠼螋、泥蜂、蛛蜂和金匠花
金龟,此外,更有蚂蚁。
为了接近水源,个头儿小的溜到蝉的肚子下面;秉性温厚的蝉,用肢爪撑高身体,
让投机者们自由通行。个头儿大的,急得跺起脚来,挤进去嘬上一口退出来,然后到旁
边的枝叶上兜一圈;过一会儿又凑上去喝,而这一次已变得比刚才更肆无忌惮。贪欲益
发强烈。刚才还能讲体面的一群家伙,现在已经开始吵闹叫骂,寻衅滋事,一心要把开
源引水的掘井人从源头驱逐开。
这伙强盗中,数蚂蚁最不甘罢休。我看到,有的蚂蚁一点一点地啃咬蝉的爪尖;还
有的拽蝉的翅膀,爬到蝉背上,搔弄蝉的触角。一只胆大的蚂蚁,就在我眼皮底下,放
肆地抓住蝉的吸管,使劲往外拔。
遭这群小矮子的如此烦扰,巨虫忍受不住了,终于弃井而走。不过临走时,非要往
这帮拦路抢劫犯身上撒泡尿不可。它是位受蔑视的主宰者,它做出的这种表示对蚂蚁毫
无作用!蚂蚁已经得逞。这不,得逞的成了水源主宰。却不料,那水源是很快就干涸的
,因为引其涌冒的水泵已停止运转。甘液可谓少而精也;能得此一口,足矣,足矣,足
可以再耐心等待下一次机会了。只要机会一来,还可如法炮制,攫取下一口琼浆。
大家这下看到了:事实把寓言臆想的角色关系,彻底颠倒了过来。专事趁火打劫,
丝毫不讲客气的乞求食物者,那是蚂蚁;心灵手巧,乐于与受苦者分享利益的工匠,那
是蝉。还有一点儿情况,更能揭示角色关系是被颠倒了的。歌唱家尽情欢乐了五六个星
期。这段已不算短的日子过去后,它从树上跌落下来,生活耗尽了它的生命。尸首被太
阳晒干,被行人踩烂。每时每刻都在寻找脏物的强盗蚂蚁,半路遇到蝉的遗骸。它把这
丰盛的食物撕开,肢解,剪碎,化作细渣,以便进一步充实自己的储存食品堆。人们也
常常遇见垂死的蝉,临终前,翅膀还在尘土里微微颤抖,一小队蚂蚁就已经在一下一下
地拉拽,一点儿一点儿地移动它了。此时此刻的它,忍受着的是极度的忧伤。领略了这
残食同类的行为,两种昆虫之间的真正关系,已经昭然若揭。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9.86]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59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