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zjliu (秋天的萝卜), 信区: Science
标  题: 第十章 物理学的新时代 1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Aug  6 21:33:25 2003)

新物理学——阴极射线与电子——阳极射线或原子射线——放射性——X射线与原子序数—

—量予论——原子结构——玻尔学说—一量子力学——相对论——相对论与万有引力——

物理学近况——核型原子——化学

新物理学

    十九世纪最后十年以前,物理科学一直循着第六章所叙述的发展路线前进。当时以为

物理学的主要框架已经一劳永逸地构成了。以后需要做的一点点工作就只是把物理常数的

测量弄得再准确一些(小数点后面的数字再推进一位),并把看起来往往很快就能解决的

光以大结构的研究工作再推进一步。二十世纪的前三十年,这一牛顿的体系渗入新的物理

学学说中。在解释实验的结果时,起初这一体系唯一无二的学说,后来便和其他学说并用

。慢慢地才发现还需要一些全新的概念。

    新物理学可以说是从1895年慕尼黑伦琴(Wilhelm KonradRontgen,1845-1923年)教

授发现X射线时开始的。在这以前,已经有很多人对气体中的放电进行实验,特别是法拉第

、希托夫、盖斯勒(Geissler)、戈尔茨坦(Goldstein)、克鲁克斯等人和后来的人J.

汤姆生(1856-1940年),即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主任教授约瑟夫·汤姆生爵士。但是只

有持具远见的人才觉得这些实验重要,而最先引起物理学家注意这些实验的,便是伦琴的

工作。

    伟大发现之出于偶然,常较一般人所想象的为少。不过伦琴找到X射线的踪迹却是偶然

的,这件事的确迟早要发生,但仍然是偶然的。伦琴发现紧密封存的底片虽丝毫不暴露在

光线下,如果放在高度真空的放电管附近,仍然会变灰黑而至毁坏。这说明放电管内发出

某种能穿透底片封套的光线。

    伦琴发现,一个涂有磷光质,如铂氰酸钾的幕屏放在这种放电管附近时,即发亮光;

金属的厚片放在管与磷光屏中间时,即投射阴影,而轻的物质,如铝片或木片,平时不透

光,在这种射线内投射的阴影却几乎看不见。所吸收的射线的数量似乎大致和吸收体的厚

度与密度成正比。真空管内的气体愈少,则射线的贯穿性愈高。具有相当“硬度”的射线

,可使肌肉内的骨骼在磷光片或照片上投下阴影。因此,在有了适当的技术之后,这一事

实对于外科医术,就具有无上的价值。

    从纯粹科学的观点来看,继X射线之后,J.J汤姆生等人又有一个更重要的发现:当这

些射线通过气体时,它们就使气体变成导电体。在这个研究范围内,液体电解质的离子说

已经指明液体中的导电现象有类似的机制。液体电解质的离子说是由法拉第创立的,后来

主要由科尔劳施、范特-霍夫和阿累利乌斯加以发展。现在这个气体的离子说证明是更加成

功。

在X射线通过气体以后,再加以切断,气体的导电性仍然可以维持一会儿,然后就渐渐消失

了。汤姆生与卢瑟福又发现:当由于X射线射入而变成导体的气体,通过玻璃绵或两个电性

相反的带电板之间时,其导电性就消失了。这说明气体之所以能导电是由于含有荷电的质

点,这些荷电的质点一与玻璃绵或带电板之一相接触,就放出电荷。卢瑟福又发现:在导

电的气体内,电流的强弱起初和电动势成正比;但如果电动势继续增高,则电流的增加渐

渐变慢,最后达到一个最大的饱和数值。从这些实验可以明白,虽然离子是液体电解质中

平常而永久的构造的一部分,但在气体中,只有X射线或其他电离剂施作用时才会产生离子

。如果听其自然,离子就会渐渐重新结合而至消失。玻璃绵的表面很大,可以吸收离子或

帮助离子重新结合。如果外加的电动势相当高,便可以使离子一产生出来就马上跑到电极

上去,因而电动势再增高,电流也不能再加大。

伦琴的发现还开创了另一研究领域——放射现象的领域。X射线既然能对磷光质发生显著的

效应,人们自然要问:这种磷光质或他种天然物体,是否也可以产生类似X射线那样的射线

呢?在这一研究中首先获得成功的是亨利·柏克勒耳(Henri Becquerel)。他在1896年2

月发现,钾铀的硫酸复盐发出的射线,可以穿透黑纸或其他不透光的物质,对照相底版发

生影响,后来他发现铀本身与其所有化合物都有同样的作用。

次年,1897年,是以超原子微粒(即远比任何元素的原子更轻的质点)伟大发现著称的一

年。物理学的新肘代从此开始了。

阴极射线与电子

当一只装有铂电极的玻璃管,经抽气机逐渐抽空时,管内的放电在性质上就经历多次变化

,最后就在玻璃管壁上或管内其他固体上产生磷光效应。然后,这些物体就成为X射线的来

源。1869年,希托夫证明放在阴极与玻璃壁间的障碍物,可以在玻璃壁上投射阴影。1876

年,戈尔茨坦证实希托夫的结果,而创造“阴极射线”一词,他以为这种射线是和普通光

线同一性质的以太波。另一方面,伐利(Varley)和克鲁克斯提出证据——例如,这些射

线在磁场中发生偏转——说明它们是由阴极射出的荷电质点,因撞击而产生磷光。1890年

,舒斯特(Schuster)观察了它们在磁场中的偏转度,测量了这些假想质点的电荷与其质

量的比率,而估计这一比率为液体中氢离子的比值的500倍左右。他假定这些质点的大小与

原子一样,推得气体离子的电荷远较液体离子为大。1892年赫兹发现阴极射线能贯穿薄的

金片或铝片。这一发现,似乎与组成射线的质点为普通原子流或分子流的想法颇难调和。
1
895年,贝兰证明:这些质点偏转到绝缘的导电体上时,就把它们所有的负电荷给与导电体

。在1897年,质点的速度及其电荷e与质量m的比值,为几个物理学家测定之后,它们的性

质的问题就得到了解决。一月间,维歇特(Wiechert)证明几种射线的速度约为光速的十

分之一;而其e/m则等于电解液中氢离子的比值的2000至4000倍。他按电容器的振荡周期

测量速度,而按磁场中的偏转测量e/m。七月间考夫曼(Kaufmann)发表他的实验报告:

他从电极间的电位差与磁场中的偏转,求得质点的能量。同时J.J汤姆生将这些射线导入

绝缘的圆柱,测量其电荷,并观测其给予温差电偶的热量,而求得其动能。最后他于十月

间发现在高度真空下,阴极射线不但能为磁场所偏转,也能为电场所偏转,他因而测量了

这两种偏转度。


    图11表明汤姆生用来进行上述有历史意义的实验的仪器。一支高度抽空的玻璃管装着

两个金属电极:阴极C和开有小缝的阳极A。从C发出的阴极射线的一部分,穿过小缝后,再

为第二个小缝B所削细。这样得到的小束射线,经过绝缘片D与E之间,射在玻璃管他端的荧

光幕或照相底片上。如将绝缘片连于高电压电池的两极,则其间产生电场。整个仪器放在

一强力的电磁体两极中间,使得射线也受到磁场的作用。

    假定阴极射线是荷有负电的质点的急流,由简单计算可以看出,射线的电场偏转度,

亦如其磁场偏转度,是依质点的速度v及其电荷与质量之比e/m而改变的。所以通过测量电

场与磁场的偏转度,便可求得v与e/m的数值。

    汤姆生求得质点的速度在光速的十分之一左右,而略有变化,但其e/m则不管气体的

压力与性质及电极的性质如何,均无改变。在液体电解质中,以氢离子的 e/m为最大,约

为10,000或104。汤姆生求得气体离子的e/m为7.7×106,换言之,即为液体中氢离子的

e/m的770倍,而考夫曼在1897年12月所求得的更精密的数值为1.77×107。这些结果也许

表明,在气体内的阴极射线的质点中,不是象舒斯特所预料的那样,电荷比在氢原子中大

得多,就是质量小得多。汤姆生暂时假定这些质点比原子小。他以牛顿所常用的微粒那个

名词去称呼它们,并且说它们是我们寻求多年的各种元素的共同成分。但是当时还没有明

确的证据可以证明这些微粒所负的电荷,不比电解质中单价离子所负的更大,因而也无法

计算其质量。所以电荷的疑案就成了急待研究的下一个问题了。

    1898和1899年,汤姆生测量了X射线在气体中所造成的离子的电荷。他利用威尔逊(C

.T.R.Wilson)在1897年所发现的方法,即离子和尘埃一样,可以成为潮湿空气中蒸汽

凝成雾滴的核心。从这些雾滴在空气阻力下降落的速度,可以计算出雾滴的大小。从凝结

的水的体积,可以求得雾滴的数目,再从已知电动势所产生的电流,可以求得电荷的总量

。不久以后,汤森(Townsend)测量了离子渗入气体的扩散速度,而由此计算出离子的电

荷。到了1899年,汤姆生用云室法与磁场偏转法,测量了相同一种质点(以紫外光射在锌

片上所产生的质点)的电荷e和e/m。所有测量结果都证明:在实验误差限度以内,气体质

点的电荷与液体单价离子的电荷相符合。事实上,在米利根(Millikan)新近的实验结果

中,这两个数字相差不及四千分之一。

    由此可见,并非微粒的电荷比液体中氢离子的电荷更大,而是其质量更小。这些微粒

是原子的一部分,无论元素的性质如何,均为其原子共有的成分。从汤姆生最初的实验来

看,每一微粒的质量似约为氢原子的1/770。但从上述考夫曼测量的e/m,已可求得较精

密的结果。自此以后关于微粒的电荷与其e/m,接着又有新的测定,最著名的是米利根的

测定。他在1910年改进威尔逊的云室法,又在1911年测量了小油滴在被电离的空气中降落

的速度。当一油滴捉到一离子时,其速度便忽然改变。这样求得离子的电荷为4.775×10
-
10静电单位。这说明这些微粒或电子的质量,为氢原子的1/1830。从气体分子运动论可求

得一个氢原子的质量约为1.66×10-24克,所以一个电子的质量约为9×10-28克。

    这个伟大的发现终于解决了一个古希腊留下的问题:即不同的物质是否有共同的基础

的问题。同时也阐明了“带电”的意义。汤姆生当时发表其个人的观点说:

      我认为一个原子含有许多更小的个体;我把这些个体叫做微粒。这些微粒彼此相等

;其质量等于低压下气体中阴离子的质量,约为3×10-28克。在正常原子中;这些微粒的

集团,构成一个中性的电的体系。个别的微粒,行为虽然好象阴性的离子,但聚集于中性

的原子中时,其阴电效应便为某种东西所抵消。此种东西使微粒散布的空间,好象有与这

些微粒电荷之和相等的阳电似的。气体的带电现象,我认为是由于气体原子的分裂,致使

微粒脱离某些原子。脱离出来的微粒,性质如阴性的离子,每个都荷有一值量的阴电,为

简便计,我们名之为单位电荷。剩余的原子的另一部分,性质如一阳性的离子,载有一单

位的正电荷,还有比阴电子更大的质量。由此观之,带电现象主要是由于原子的分裂,其

中一部分质量被放出,而脱离了原来的原子。

    这些新发展与前不久的一种研究,颇有关联之处。按照麦克斯韦的理论,光既然是一

种电磁波系,那么光必定是由振荡的电体所发出的。由于光谱是元素所特有的而不是元素

的化合物所特有的,所以这些振荡体(或称振子)必为原子或原子的一部分。依照这种推

理,洛仑兹(Lorentz)在汤姆生的发现的前几年,创立了一种物质的电学说。这个学说预

料,光谱的出现当受磁场的影响,而这一预料已为塞曼(Zeeman)所证实。塞曼在1896年

发现光源放

在强磁场之内时,其所发纳光谱的谱线即行变宽。他后来又以更强的磁场将单一谱线分成

了两条或多条。根据测量这些线条之间的距离所得的资料,按照洛仑兹的学说,可以算出

振荡质点的电荷与其质量之比e/m的新值。如是求得此值的数量级为107电磁单位,根据更

精密的测量算出,此数字为1.77×107,与根据观察阴极射线和他法所得的结果甚为符合



    洛仑兹利用斯托尼(J.Stoney)所定的名称“电子”来称呼这些振动的带电质点,而

塞曼效应的发现与测量证明,它们就是汤姆生的微粒。我们可以把它们当做是孤立的阴电

单位。拉摩(Larmor)以为电子既然有电能,就必定有与质量相当的惯量。这样,洛仑兹

的学说就成为物质的电子学说,而且和由汤姆生发现而来的观点完全融合在一起。只不过

汤姆生是用物质去解释电,而洛仓兹却是用电来解释物质。

    应该指出,当时还有一个默认的假设并没有为后来的研究所证实。这一假设认为,原

子中的微粒或电子是按照牛顿的动力学运动的,在最初的时候,人们甚至把原子比做一个

小型的太阳系,电子在其中的运动有如行星之绕太阳。但在1930年以前,我们明白这种行

星轨道的概念,并不一定符合事实,因而应该放弃。

接着人们便发现还可以用许多别的方法获得微粒或电子:例如高温下的物质及受到紫外光

作用的金属,都能发出电子。这些效应由勒纳德(Lenard)、埃尔斯特(Elster)和盖特

尔(Geitel)、理查森(O.W.Richardson)、拉登堡(Ladenburg)等人加以研究,此后

这种热效应在无线电报与电话所用的热离子管中就取得了重要的实用意义。

阳极射线或原子射线

    由上所述,阴极射线是在真空管放电时,自阴极射出的。其对应的、自阳极发出的阳

射线,是戈尔茨坦在1886年发现的。观察阳射线的方法是在阳极对面的阴极上穿些小孔,

这样在放电时,便有发光的射线经过这些孔,人可以在阴极以外去观察它。维恩(Wien)

和汤姆生在1898年先后测量了这种“极隧射线”的磁偏转与电偏转。其e/m的数值表明这

种阳射线是由质量与普通原子或分子相近的阳性质点所组成的。

    汤姆生在1910年和1911年把阳射线的研究推进了一步。他利用一个高度抽空的大仪器

,在阴极装上一个长而细的导管,这样便带到一个很细的射线束,其位置可以在仪器内的

照相底片上加以记录。妥善安排磁力与电力,使二者所生的偏转互成直角。由于磁偏转与

质点的速度成反比,而电偏转与其速度的平方成反比,如果射线中有速度不同的同类质点

,则照片上将呈现抛物线形的曲线。但实际出现的曲线则视仪器中残存气体的性质而定。

如气体为氢,则基本曲线所给与的e/m为104或m/e为10-4,与液体电解质中氢离子的数值

相等。第二条曲线所给出的值为前者的两倍,即表明有一种氢分子,其质量二倍于负有一

个单位的电荷的氢原子的质量。其他元素给出多条抛物线组成的复杂体系。每个元素的m/

e 与氢原子的m/e之比,汤姆生称之为“电原子量”。

    汤姆生考察氖元素(原子量为20.2)时,发现两条曲线,一条表示原子量为20,另一

条表示原子量为22。这说明,普通制备的氖气可能是两种化学性相同而原子量不同的元素

的混合物。某些放射现象也说明有这种元素,并且可以给予解释,索迪(Soddy)把它们叫

做“同位素”(希腊文τσοτοποs,即在周期表中占同一位置之意)。

    汤姆生的实验由阿斯顿(Aston,1877-1945年)加以继续和发展。他用改进的仪器,

求得各元素的有规律的“质谱”。这样就证实氛有同位素。氯的原子量为什么是35.46,

也是化学家长久所不了解的,至此也证明氯是原子量为35与37的两种氯原子的混合物了。

阿斯顿于他种元素也得到相似的结果。如果将氧的原子量定为16,则其他所有已经测验过

的元素的原子量,都非常接近整数,差别最大的是氢的原子量,它不是1,而是1.008。这

些原子量所以与整数有微小差别,是由于原子核中阴阳二单位体密积在一起的缘故。这个

问题还要在后面详细讨论。

这样,阿斯顿就澄清了另一老问题。纽兰兹与门得列耶夫的工作,证明各元素不同的性质

与其原子量的陆续增加有某种关系,因而不可避免地说明原子量自身应当形成一个简单顺

增的序列。普劳特关于各元素的原子量都是氢原子量的倍数的假说,至此证明接近真实。

至于其中的稀微差异,在现代原子论中,既可予以解释,也饶有趣味。

放射性

    在柏克勒耳对于铀的放射性质进行了创始的观察以后,跟着便发现铀的射线亦如X射线

,能使空气和他种气体产生导电性。钍的化合物也经人发现有类似的性质。1900年,居里

(Curie)夫妇进行了有系统的研究,在各种元素与其化合物以及天然物中寻找这种效应。

他们发现沥青铀矿与其他几种含铀的矿物,比铀元素本身更为活跃。他们采用化学方法,

即按其放射性分离了沥青铀矿的成分。于是三种很活跃的物质,即镭、钋与锕的盐就由几

位学者分离出来。其中最活跃的是镭,是居里夫妇与贝蒙特(Bemont)合作而发现的。沥

青铀矿中镭的含量极微,许多吨的矿,经过漫长而繁重的工作,仅能分离出一克的极小分

数的镭盐。

    1899年,蒙特利尔(Montreal)的卢瑟福教授,即以后的剑桥大学教授卢瑟福爵士,

发现铀的辐射里有两部分,一部分不能贯穿比1/50毫米更厚的铝片,另一部分则能贯穿约

半毫米的铝片,然后,强度就减少一半。前者,卢瑟福叫做α射线,能产生最显著的电效

应;而贯穿性较大的一部分叫β射线,能通过不漏光的遮幕,而使照相底片变质。以后又

发现第三种更富贯穿性的辐射,称为γ射线,在贯穿一厘米厚的铅片之后,还能照相,并

使验电器放电。镭放射所有这三种射线比轴容易得多,与其一般活动性成比例,所以研究

这些辐射,也以用镭最为便利。

    贯穿性中等的γ射线,容易为磁铁所偏转,而柏克勒耳还发现它们也为电场所偏转。

柏克勒耳确凿地证明它们是射出的荷电质点。进一步的研究,证明β射线在一切方面都象

阴极射线,虽然其速度约为光速的60至95%,但比已经试验过的任何阴极射线的速度都大

,所以B射线就是阴性的微粒或电子。

    强度足够使B射线产生相当大的偏转的磁场和电场,并不足以影响很容易被吸收的a射

线。虽然在1900年前后,人们已经认为α射线很可能是荷阳电的质点,其质量较组成阴性
B
射线的质点的质量大,但在若干时期以后,才由实验证明它也能为磁场和电场所偏转,但

其方向与β射线偏转的方向相反而已。卢瑟福在1906年对于α射线进行实验,求得其e/m

为5.1×103。电解波中氢离子的 e/M为104。因为已有证据(见后)表明,α射线是氨的

组成物,由此可知α质点是荷有二倍于单价离子的电荷的氦原子(原子量为4)。它们的速

度约为光速的1/10。

    贯穿性最强的Y射线,不能为磁力或电力所偏转。它们与其他两种射线不是同类的,而

和X射线相似,由一种与光同性质的波所组成,其波长经康普顿(A·H.Compton)、埃利

斯(C.D.Ellis)与迈特纳(Fraulein Meitner)等测量,远比光波为小。它们似乎也象

某些X射线一样,含有发射体所特有的各种单色成分。

    1900年,威廉·克鲁克斯爵士发现,如果以碳酸氨使铀自其溶液中沉淀,而再溶其沉

淀物于过量的试剂中,则所余留的为少量不浓的渣滓。这点渣滓克鲁克斯称为铀-X以照相

法试验,异常活动,但再溶解的铀,则无照相效应。柏克勒耳也得到相似的结果:他发现

活动的渣滓如果搁置一年,则丧失其活动性,而不活动的铀反恢复其固有的辐射性。

    1902年,卢瑟福与索迪发现铁也有相同的效应,即在为氨所沉淀时,钍的活动性,即

消失其一部分。滤液蒸干,则产生放射性极强的渣滓。但经过一月,渣滓的活动性丧失,

让则恢复其原有的活动性。这种活性的渣滓,钍-X,证明是另外一种化学物质,因为它只

能为氨全部分开,别种试剂虽能使钍沉淀,但不能使它与钍-X分离。因此当时断定这些X化

合物(未知的化合物)当是另外的个体,不断地由母体发出,而渐渐丧失其活性。

    1899年,卢瑟福发现从钍发出的辐射变异无常,尤其易为吹过放射物质表面的空气缓

流所影响。他认为这种效应是由于有一种物质放射出的缘故,这种物质的性质好象一种有

暂时放射性的重气体。这就是当时所谓的“射气”。这种射气必须与上述以高速度依直线

进行的辐射明显分开。射气慢慢地弥散到大气里去,好象挥发性液体的蒸气一般。它的作

用象是直行辐射的独立源泉,但随时间的进展,其活动性就变得衰弱起来。镭和锕发出相

似的射气,但铀和钍则否。镭射气和氖与氩相似,是一种惰性气体,现在叫做氡。

    放射物质所发出的射气为量极小。1904年,拉姆赛与索迪从几分克溴化镭得到一个很

小的射气泡。在一般情形下,其量之微,远不足以影响抽空器内的压力;除利用其放射性

侦察它之外,也不能用其他方法去侦察它。普通所得到的,是它与大量空气的混合物,只

能和空气同时从一器输入他器。

    1899年,居里夫妇发现如将一棒暴露在镭射气里,则棒自身也获得放射性质。同年,

卢瑟福于钍也得着相同的结果,而且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如果将棒自盛有射气的器内取出

,而塞入检验简内,则此棒可使简内的气体电离。如将暴露于钍射气而得到放射性的铂丝

,用硝酸洗涤,铂丝的放射性不受损失。可是如果用硫酸或盐酸洗涤,其放射性就差不多

全部丧失。将酸蒸干则得含有放射性的渣滓。这些结果,表明铂丝的放射性是由于积有某

种新的放射物的缘故,这种放射物与各种化学试剂有其一定的反应。这种新的放射物当是

它由之形成的那种射气分裂的产物。

卢瑟福与索迪在1902年研究了钍-X放射性的衰变率,而获得重要的发现;即在每一段短时

间内的变率与这段时间开始时的放射物的强度成比例。铀-X也有类似的现象。其过程有如

图12所示。这与化合物按每个分子分解为比较简单的物体时,在量上的减少遵循同一定律

。但当两个或多个分子互相反应引起化学变化时,两者的定律便不相同了(见245页)。



    1903年,居里与拉波尔德(Laborde)注意到一个奇特的事实:镭的化合物不断地发热

。他们从实验的结果算出每克纯镭每小时可发热约100卡。以后的结果证明一克镭与其产物

平衡时,每小时发热135卡。这种热能的发出率,不论将镭盐放在高温或液体空气的低温下

,都不改变,甚至在液体氢的温度下也不至减小。

    卢瑟福认为热能的发射与放射性有关。丧失了射气的镭,如以电的方法测量,其放射

性的恢复与其发热本领的恢复保持同一速率,而其分离出来的射气发热量的变化,也与其

放射性的变化相应。放射物的电效应主要是由于a射线。而其热效应也主要决定于α质点的

发射。在上述的每小时135卡中,只有5卡来自β射线,6卡来自γ辐射。α与β射线的热效

应显然得自射出质点的动能。

    由于发现镭的化合物不断发热,人们进行了许多探索,力求解释这个好像永不枯竭的

能量的泉源,人们的注意力也集中于放射问题本身。

    需要解释的事实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什么时候有放射性即有化学变化出现,什

么时候就有新体出现;(2)这种化学变化是单质点的分离,而不是化合;(3)放射性与

放射元素(不论其是独立的或化合的)的质量成比例,因此分离的质点不是分子而是原子

;(4)其所放出的能量是已知的最猛烈的化学反应的万千倍。

    1903年,卢瑟福与索迪根据他们对于射气与其遗留的放射物的实验结果,提出一个学

说来解释所有已知的事实。这个学说就是:放射性是基本原子的爆炸分裂造成的。在数百

万个原子中,这里和那里忽然有一个爆裂,射出一个α质点,或一个β质点和一个γ射线

,所遗留下来的部分就成为另一不同的原子。如果射出的是一个α质点,这个新原素的原

子量将有所减少,减少的数值是一个氦原子的原子量的四个单位。

    现在把最初制订的镭族的系谱列表于下(根据最近的研究,这个系谱已经有所不同)

。这个系谱从铀开始,这是一个重元素,原子量为238,原子序数为92,这个数字,以后还

要说明,是原子外部的电子数。镭族系谱列如下表:

-       原子序数   原子量  半衰期     放射物

铀Ⅰ
 92
 238
 14.5×109年
 α
 
铀X1
 90
 234
 24.5日
 β,γ
 
铀X2
 91
 234
 1.14分
 β,γ
 
铀Ⅱ
 92
 234
 106年
 α
 

 90
 230
 7.6×104
 α
 

 88
 226
 1600年
 α
 
镭射气
 86
 222
 3.82日
 α
 
镭A
 84
 218
 3.05分
 α
 
镭B
 82
 214
 26.8分
 β,γ
 
镭C
 83
 214
 19.7分
 α,β,γ
 
镭C’
 84
 214
 10-6秒
 α
 
镭D
 82
 210
 25年
 β,γ
 
镭E
 83
 210
 5日
 β,γ
 
镭F(钋)
 84
 210
 136日
 α
 

 821
 206
 无放射性
  
 

 

    铀原子放射一个a质点,即一个质量为4而阳电荷为2的氦原子后,所遗下的是一个轴X
1
原子,其原子量为238-4=234,而原子序数为92-2=90。铀X1所放射的仅仅是β与γ射

线。β射线的质量很小,载有一个阴电荷,所以,由铀X1变来的所谓铀X2,较铀X1少一阴

电荷,换言之即多一阳电荷,因此其原子序数为91,其原子量实际没有什么变化,仍为23
4
。铀X3也只放射β与γ射线,所以其子体铀Ⅱ的原子序数为92,而原子量仍为234。

    这样照表中所示类推。在放出α射线时,产物的原子量减少4位,其原子序数少2单位

。如果放出的是β射线,则重量几无改变,而其原子序数则增加1单位。

    镭族的最后已知子体为铅,其原子量经理查兹(Richards)与赫尼格斯密特(Honigs
c
hmit)测定为206,而普通铅的原子量为207。钍族的最后产物也证明为铅,其原子量经索

迪测定为208。阿斯顿还测定锕铅的原子量有正常的数值207,在铀族里还有一种具有放射

性的铅,以镭D的身分出现,其原子量为210。这四种铅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因而可以认

为是同位素。

    原子学说,虽然由道尔顿的化学工作确立起来,但是百余年来一直不能证明有单个原

子存在;我们只能按成万成亿的数目对原子作统计式的处理。而今,利用放射性,我们已

经能够探索单个a质点的效应了。克鲁克斯将硫化锌的荧光幕暴露在一个溴化镭小点之下,

用放大镜观察到幕上的闪烁。这是最初的办法,今天已经有其他的侦察方法了。

    如果我们用比激发火花所必需的强度稍弱的电场对几毫米水银柱压力下的气体施加作

用,这种气体就进入非常灵敏的状态。一个α质点,因为速度极大会因为与气体分子碰撞

,而产生成千上万的离子。这些离子,受到强电场的作用,也作急速的运动,通过碰撞而

更产生其他离子。这样,一个α质点的总效应就成倍地增加可以使灵敏静电计的指针在标

尺上有20毫米或更大的偏转。卢瑟福用一个极薄的放射物质膜,使指针的转动减少到每分

钟三、四次,而数计所发射的α质点的数目,由此可以估算出镭的寿命。计算表明,镭的

质量在1600年中减少一半。

      另一方法是威尔逊发明的。当a质点射过为水蒸气所饱和的空气时,α质点所产生的

离子就形成水蒸气凝结的核心。因此空气中呈现雾的路径,代表每个α质点的行程,而这

些雾的路径,是可用照相方法去记录的。

    卢瑟福关于放射性的研究,最后指明了物质嬗变的可能性——中世纪点金术士的梦想

。不过,一直要到后来,才发现了加速这些变化的人为方法,特别是控制这些变化的人为

方法。这些变化的发生完全决定于原子内部的偶然情况,而变化发生的频率也符合熟悉的

概率的定律。但在1919年,卢瑟福发现用a射线进行撞击时可以引起几种元素(如氮)的原

子的变化。氮的原子量为14,其原子为三个氦核(共重12)与两个氢核所组成。在受到a质

点撞击时,氦核就被击破,氮原子组成成分中的氢核就以高速射出。在这里我们第一次看

到用人力随意分裂原子(单向嬗变)的可能性,此后,这种方法又有很大的扩大。可是破

坏易而建设难:这不等于说我们能够用轻而简单的原子造出重而复杂的原子。当时,有证

据表明,复杂的放射性原子发放出能量来,因此,人们起初以为物质的演化历程是单向的

:即由复杂原子分裂为简单原子与辐射能。但是以后的研究证明,虽然重原子分裂时发出

能量,而轻原子形成时也能发出能量(见后391,422页)。X射线与原子序数

    伦琴所发现的X射线,既不象普通光那样折射,也找不到什么有规律的反射与偏振的痕

迹;但是,另一方向,X射线也不象阴极射线或a及B质点那样可以为磁场或电场所偏转。因

此X射线的性质一度成为大家讨论的问题。到1912年,劳厄(Laue)方提出一项意见,认为

如果X射线是彼长很短的以太波,则晶体中各原子有规则的排列就可以使X射线发生衍射,

正像刻有许多平行线痕的平面可以当作光栅使用来使普通光衍射一样。劳厄求出其繁复的

数学理论,弗里德里希(Friedrich)与基平在实验中成功地证实了这种理论。于是人们才

知道X射线是比光波更短的电磁波,而这一发现,也就开辟了一个研究晶体结构的新天地。

最先探勘这个新天地的主要是威廉·布拉格(William Bragg)和他的儿子劳伦斯(Lawre
n
ce)·布拉格。他们利用岩盐(简单的正六面形晶体),用这种衍射现象证明,与岩盐天

然晶面平行的原子面间的距离为2.81×10-8厘米,而用阴极射线撞击钯靶时所发生的特

有的X射线的波长为0.570×1010-8厘米,仅合钠光波长的万分之一。这样,人们所知道

的辐射的波长就包括了很大范围,从无线电通信的长波,一直到X射线和Y射线的短波,中

间大约有60个倍频程(每一个倍频程是频率增加一倍的频率范围)。其中可见光大约仅占

一个倍频程。

    威廉·布拉格爵士、莫斯利、C.G.达尔文和凯(Kaye)的工作证明,把晶体当作光

栅所产生的X射线的衍射光谱,是由一定限度内一切波长的漫射辐射混合组成的,并且包括

作为“谱线”叠于光谱之上的某些更强烈的一定频率的辐射。这些具有特征的线辐射是一

种同利用可见光所得的线光谱相似的衍射现象。随着这一现象的发现,牛津大学一位青年

学者莫斯利在1913和1914年又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他不久就死于欧战。这是物理科学

界的一个莫大的损失。

    莫斯利将阴极射线所撞击的靶,从一种金属换成另一种金属,并且以亚铁氰化钾晶体

作为光栅,对每一金属靶所生的X射线的光谱加以考察,发现光谱中具有特征的谱线的振荡

频率,由于改换金属,而发生简单的改变。如果以n代表X射线光谱中最强谱线每秒钟振荡

次数,则按照周期表从一个元素到下一个元素,n的平方根增加的数目都是相等的。如果将

n[1/2]乘一常数,使这种有规则的增加成为单位,我们就得到一系列的原子序数。在这个

序列中,所有已经测量过的固体元素的原子序数,都排列得很有规律,从铝的13到金的79

。如果再把其他已知的元素填入,我们就发现,从氢的1到铀的92,中间只有两三个空位代

表尚未发现的元素。这几个元素后来也发现了(见426页)。

元素表

原子序数
 元素
 符号
 原子量
 原子序数
 元素
 符号
 原子量
 
1
 氢
 H
 1.0080
 14
 硅
 Si
 28.086
 
2
 氦
 He
 4.00260
 15
 磷
 P
 30.9738
 
3
 锂
 Li
 6.941
 16
 硫
 S
 32.06
 
4
 铍
 Be
 9.01218
 17
 氯
 Cl
 35.453
 
5
 硼
 B
 10.81
 18
 氩
 A
 39.948
 
6
 碳
 C
 12.011
 19
 钾
 K
 39.102
 
7
 氮
 N
 14.00067
 20
 钙
 Ca
 40.08
 
8
 氧
 O
 15.994
 21
 钪
 Sc
 44.9559
 
9
 氟
 F
 18.9984
 22
 钛
 Ti
 47.90
 
10
 氖
 Ne
 20.179
 23
 钒
 V
 50.9414
 
11
 钠
 Na
 22.9898
 24
 铬
 Cr
 51.996
 
12
 镁
 Mg
 24.305
 25
 锰
 Mn
 54.9380
 
13
 铝
 Al
 26.9815
 26
 铁
 Fe
 55.847
 
 
 
27
 钴
 Co
 58.9332
 60
 钕
 Nd
 144.24
 
28
 镍
 Ni
 58.71
 61
 钷
 Pm
 145
 
29
 铜
 Cu
 63.545
 62
 钐
 Sm
 150.4
 
30
 锌
 Zn
 65.37
 63
 铕
 Eu
 151.96
 
31
 镓
 Ga
 69.72
 64
 钆
 Gd
 157.25
 
32
 锗
 Ge
 72.59
 65
 铽
 Tb
 158.9254
 
33
 砷
 As
 74.9216
 66
 镝
 Dy
 162.50
 
34
 硒
 Se
 78.96
 67
 钬
 Ho
 164.9303
 
35
 溴
 Br
 79.904
 68
 铒
 Er
 167.26
 
36
 氪
 Kr
 83.80
 69
 铥
 Tm
 168.9342
 
37
 铷
 Rb
 85.4678
 70
 镱
 Yb
 173.04
 
38
 锶
 Sr
 87.62
 71
 镥
 Lu
 174.97
 
39
 钇
 Y
 88.9059
 72
 铪
 Hf
 178.49
 
40
 锆
 Zr
 91.22
 73
 钽
 Ta
 180.9479
 
41
 铌
 Nb
 92.9064
 74
 钨
 W
 183.85
 
42
 钼
 Mo
 95.94
 75
 铼
 Re
 186.2
 
43
 锝
 Tc
 98.9062
 76
 锇
 Os
 190.2
 
44
 钌
 Ru
 101.07
 77
 铱
 Ir
 192.22
 
45
 铑
 Rh
 102.9055
 78
 铂
 Pt
 195.09
 
46
 钯
 Pd
 106.4
 79
 金
 Au
 196.9665
 
47
 银
 Ag
 107.868
 80
 汞
 Hg
 200.59
 
48
 镉
 Cd
 112.40
 81
 铊
 Tl
 204.37
 
49
 铟
 In
 114.82
 82
 铅
 Pb
 207.2
 
50
 锡
 Sn
 118.69
 83
 铋
 Bi
 208.9806
 
51
 锑
 Sb
 121.75
 84
 钋
 Po
 209
 
52
 碲
 Te
 127.60
 85
 砹
 At
 210
 
53
 碘
 I
 126.9045
 86
 氡
 Rn
 222
 
54
 氙
 Xe
 131.30
 87
 钫
 Fr
 223
 
55
 铯
 Cs
 132.9055
 88
 镭
 Ra
 226.0254
 
56
 钡
 Ba
 137.34
 89
 锕
 Ac
 227
 
57
 镧
 La
 138.9055
 90
 钍
 Th
 232.0381
 
58
 铈
 Ce
 140.12
 91
 镤
 Pa
 231.0359
 
59
 镨
 Pr
 140.9077
 92
 铀
 U
 238.029
 

量子论




--
╔═══════════════════╗
║★★★★★友谊第一  比赛第二★★★★★║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9.16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4.90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