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macs (被淹死的鱼), 信区: Science
标  题: 《新疆域》提高超导温度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6月15日15:53:24 星期六), 站内信件


                        提高超导温度

    科学家一般并不希望寻求尽善尽美,但有时他们也这样做。1911
年,一位荷兰物理学家海克·K·翁内斯(Heike K. Onnes)把水银的
温度一直降到接近绝对零度。“绝对零度”是可能达到的最低温度,
等于-273℃。当时翁内斯是在测定极低温度条件下水银的导电性质。
他希望随着温度下降,电阻会有规律地减小。

    不过事实并非如此。当到达绝对温度4.12K时,电阻突然完全消失
了。水银的电导性成为理想的了。在温度低于绝对4.12K的条件下,一
个固态水银圆环中的电流会一直流动下去,永不消失。这种现象被称
作“超导电性”。

    还有其他一些元素,当把温度一直往下降时,也存在超导电性。
其中有些元素所需的温度比水银还要低,有些相对来说可以高些。单
一一种元素的最高纪录是放射性元素锝,在11.2K时就变成超导了。

    超导电性并不仅仅是理论上的兴趣。如果电流能在超导状态下通
过电缆传输,那么就不会有电阻损耗,能节省数十亿美元。利用超导
性还可能产生十分强的磁体,这在建造巨大的原子对撞机时,是至关
重要的。另外,超导电性在高级计算机以及当今许多其他高技术领域
中也是非常有用的。

    然而,还有一个困难。为了使一个固体保持在如此低的温度下,
就必须把它浸在一种液体中,这种液体一达到那个温度就会沸腾。液
体不可能达到超过其沸点的温度;它只会慢慢地沸腾。如果有更多的
液体加进去,就能比较容易地保持十分低的温度。

    在温度低于14K时,只有一种液体存在,即液态氦。在这个温度下,
其他所有的物质,甚至包括我们周围的空气,都凝固成固态了。

    液态氦在绝对温度达到4K时就会沸腾。浸在慢慢沸腾着的液态氦
中的任何物体的温度可以一直保持在4K。然而,氦是一种稀有的物质,
而且要想使液态氦的温度保持足够的低,以免很快蒸发悼,是非常困
难的,这大大限制了超导电性的应用。

    沸点比液态氦高一些的液体是液态氢与液态氖。氢在14~20K之间
的温度时呈液态。浸在慢慢沸腾着的液态氢中的任何东西。其温度可
以一直保持在20K。氖在25~27K之间的温度时呈液态。浸在慢慢沸腾
着的液态氖中的任何东西,它的温度可以一直保持在27K。

    与氦相比,氢要普通得多,但是氢气易爆。相对说来,氖较稀有,
但是比氦要普通得多,并且像氦一样,氖和氖蒸气完全是惰性的,没
有麻烦。使氢或氖保持在液态,比氦来说要容易而且省钱得多。

    因而,寻找在液氢温度下显现超导电性的物质,长期以来一直是
物理学家的目标。单纯一种元素已经不管用了,但是还有其他的选择。

    当把固体元素(通常是金属)混合在一起,这种混合物,或者说
合金,往往具有不同于它的任何单独一种组成成分的性质。当研究这
些合金时,科学家发现其中一些合金的超导温度要高于任何一种纯元
素的超导温度。1968年,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铌、铝、锗的合金,在
21K时还能保持超导电性。随后又经过18年的研究,混合物的比例不断
被调整,在1984年,一种在24K时还具有超导电性的铌-锗合金被发现
了。液氢超导电性已成为可能,但这仅仅是开始。

    到了1986年的最后几天,不是一个而是有两个惊人消息发布出来。
休斯顿大学报道了镧、钡、铜与氧的一种合金在40K时呈现超导电性。
但是其中有个问题。为了在如此高的温度下保持其超导电性,必须把
合金放置在每平方英寸数十万磅的高压条件下。不过,贝尔实验室报
道了一种在36K时并且只需在普通条件下毋需加压即具超导电性的合金。
这些报道表明,液氢超导电性似乎正朝着实用性方向发展。

    要达到更高的超导温度,这完全可能。从理论上讲,78K的温度也
是可能的,这就使事态发展到可以应用液态氮的程度(氮既普通又安
全)。当然,理想的情况是常温下的超导电性。来日方长,总有一天
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


--
What a friend we have in EMACS,
  All our text-problems to halt!
What a privilege to keypress
  Control-meta-ESC-shift-alt!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1.93.34.115]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98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