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macs (被淹死的鱼), 信区: Science
标 题: 《新疆域》掠过太阳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6月15日15:58:43 星期六), 站内信件
掠过太阳
太阳系里任何天体能碰到的最坏的灾难便是与太阳碰撞。部分因
为小而难于检测到的天体更可能遭遇到这样的命运,以前科学家们从
未真正看到过这种情况的发生。但现在,这种如火如荼的结局可以由
专门用来研究太阳邻近区域的人造卫星真正观测到。
能比任何其他天体更接近太阳的大一些的天体则要算彗星。许多
彗星具有扁长的轨道,引导它们进入内太阳系,掠过太阳,然后把它
们送往行星外浩瀚无边的太空。有些彗星比其他的彗星更靠近太阳,
而那些确实非常靠近太阳的彗星被称为“掠日彗星”。
天文学家通过他们的地基望远镜观测天空,在过去曾观测到8颗掠
日彗星,它们离太阳的表面不超过500万英里——有时,还会近得多。
最令人注目的掠日彗星是一颗在1963年掠过太阳表面的彗星。它最接
近太阳时,处在离太阳表面仅60000英里的上空。这只是从地球表面到
月球距离的四分之一。
如果可能的话,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这颗彗星最接近太阳时,我
们自己在它的表面上,会看到太阳在天空中延伸的范围为从地平线一
端到另一端的三分之二,并且占据了整个天空面积的一半。这颗彗星
所接受的光和热应为地球的53000倍。
恰巧,彗星大部分是冰。它们如何能忍受所接受的那么多的热量
呢?为什么它们不是即刻就融化和蒸发,然后如一团扩散着的蒸气逐
渐消失呢?
首先,彗星并不会在太阳附近逗留很长时间。当彗星与太阳之间
的距离逐渐缩小时,太阳的引力越来越强,而这就是说彗星沿着它的
航线冲刺得越来越快。当那颗1963年出现的彗星掠过太阳时,它至少
以每秒63英里的速度运行着。它经过太阳,3个小时多一点后便开始撤
退。
即使时间是如此之短,而又如此地靠近太阳似乎仍足以使彗星消
失,然而却存在着缓解的机会。彗星开始融化和蒸发,然后,立即被
一团蒸气云所包围。而且,彗星并不只是冰;它是脏冰,含有大量的
石砾。所以这些云是由蒸气和尘埃组成的。这些云反射掉很多太阳光
而且遮住了彗星,于是使得彗星能经过太阳,然后大部分仍保持原样
地开始撤退。
但彗星在靠近太阳时还是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一些非常靠近太阳
的相当大的彗星释放出的蒸气和尘埃云被推向离开太阳的方向,形成
一条长尾。1843年,有颗彗星形成了一条长达1.9亿英里的尾巴,从太
阳附近一直延伸到火星轨道以外。显然,就那么一次飞近,它就损失
了许多质量。
在过去某个时候,有颗掠日彗星想必已经受到太阳热量的严重损
害,以至于分裂成碎片。确实,过去几年里用望远镜检测到的8颗掠日
彗星很可能全部是原先的同一颗彗星的碎片。它们几乎全都遵循同样
的轨道。
当然,彗星分裂时也形成了更小的碎片,而太小的碎片,直到它
们接近太阳到足以形成蒸气云时,才能被检测到,然后便淹没在太阳
的闪光中。
但如今有了一个被称为“太阳峰年研究卫星”(Solar Maximum
Mission)或简称“太阳峰年卫星”(Solar Max)的人造卫星,它是
专门设计用于研究太阳邻近区域的。它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它装有一
台“日冕仪”,能挡住日轮,使得太阳附近的天空部分可以被看到。
1987年10月,“太阳峰年卫星”拍摄到太阳附近有2条纹,它们看
上去像拖着向远离太阳方向展开尾巴的小彗星。它们进入被日冕仪阻
挡的区域,因此可以设想它们当时正绕太阳的背面运动,从而最终应
看到它们在被阻挡区域的另一侧出现。
但是,1988年7月,研究人员宣布它们从未再出现过。假使它们的
出现未因这样或那样的理由而被错过的话,我们肯定可以得出结论:
它们全部蒸发了。也可能是它们实际上进入太阳大气很深,致使它们
的轨道发生变化,从而盘旋着落入太阳。
大概这种情况时常发生,并且对还要小的天体,诸如那些撞击到
地球而被我们称作流星体的小天体,甚至发生得更频繁。不过,这种
可怕的命运只为具有不匀称轨道的小天体保留着。假如让太阳系自生
自灭,真正具有几近圆形轨道的行星,如地球,是十分安全的。它们
将不会与太阳相撞。
--
What a friend we have in EMACS,
All our text-problems to halt!
What a privilege to keypress
Control-meta-ESC-shift-alt!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1.93.34.115]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20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