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macs (In the Name of Love), 信区: Science
标  题: 7.制 图 人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8月04日11:19:04 星期天), 站内信件



       7.制 图 人

     
    最初人们并未意识到,元素会构成一个理性的周期王国。虽然18世纪我
们就对氢、氧、铁、铜有所了解,至19世纪早期,已有好几十种元素的领地被开
发,但当时认为它们只是互不相关的群岛,无规律地散布在浩瀚的大海上。的确,
那时几乎没有理由相信这些分散的岛屿有亲缘关系。

  周期王国的第一位制图人是德国化学家约翰·德贝赖纳(Johann
Dobereiner)。德贝赖纳生于 1780年,他是一位马车夫的儿子,曾经跟药剂师
当过学徒。他在耶拿大学担任化学助教时注意到,有几位化学探索者在回忆他们
发现某些领地的报告中指出,领地之间存在着一种类似于兄弟的关系。他于1829
年证明了在群岛中有若干3个一组的岛屿,表明它们至少有表兄弟的关系。德贝
赖纳提出的这一元素三元组合,比那种看来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上逐渐变化的
元素组合,稍稍跨进了一步。元素的三元组合具有明显的特征,即中间元素的原
子量是两边元素原子量的平均值。元素亲族和位置之间的数据关系开始出现了。
例如,德贝赖纳在上述群岛中的某个地区发现铁、钻和镍是一个三元组合(三元
素的原子序数依次为26,27,28,原子量为:58.85,58.93,58.69),于是
周期王国地峡上的这个三元组合地带出现了。在另外的地方,他发现氯、溴、碘
(原子序数为:17,35,53,原子量为:35.45,79.90,126.9)是三元组合,
而钙、锶、钡(原子序数:20,38,56,原子量:40.08,87.62,137.3)是
另一个三元组合,它们与其他地区的相应的三元组合连成排,再不是一些分散的
点了。

  从我们的观点看,区分三元组合并不那么困难,因为三个相邻的元素都非常
相似,也就是说,每个中间元素的两边各有一个和它相似的元素。不过要对几十
种元素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就困难多了。更大的困难在于,德贝赖纳的时代,人
们只对周期王国中的少数元素有过报道,资料极度匾乏,尤其是对原子量更是知
之甚少。德贝赖纳根据一些拼凑的资料,试图识别元素排列的模式,但这些资料
缺少大片大片的元素领地(或许还没有补上),使用的也是可能产生误导的数据。
他的成就则在于他设法从群岛中辨认出那些局部的三元组合地区。至于三元组合
为什么通过明显巧合的原子量而相互联系,还很不清楚。当时这些组合看来没有
什么关系。由于我们在回顾这段历史时立足点高,所以能辨认出王国不同地区的
三元组合关系。德贝赖纳和他的同代人着眼于一些零碎拼凑的资料,当然看不出
整体模式。

  提出上述元素之间的关系,存在一定的风险。固然有理由使人相信这种关系,
但在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早期却几乎没有人相信物质有其内在的模式。物质不像
一些抽象的数字,物质是有形的。抽象概念是智力的产物,是经过系统思考的,
因而它必然具有某种模式。另一方面,物质是构成地球的原材料,而不是臆造的
事物。物质是真实的,其组分可能是一个个挑选和鉴别出来的,怎么能认为它们
是属于一种抽象的模式呢?

  在最初认识到元素的组合模式时,甚至有人表示出轻蔑。直到19世纪60年代,
开拓出的元素领地达到足够大范围,才有可能认识周期王国存在着持续性的周期
变动。第一个总体模式是由法国地质学家贝古耶·德·尚库尔托伊斯(Béuyer
de Chancourtois)于1862年提出的。他把元素排列在雕成螺旋形的圆筒上,顺
着螺纹安放24个元素。他注意到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动,性质相似的元素每隔7
个元素出现一次。

  1864年英国化学家约翰·纽兰兹(John Newlands)提出一种更好的二维排
列模式,他排列了35个元素,从这一排列中很容易看出现今周期王国布局的原型。
纽兰兹的祖先是意大利人,他本人于1837年生于伦敦。纽兰兹曾随意大利爱国主
义者加里波的(Garibaldi)将军的部队在那不勒斯打仗,有过一段颇具传奇色
彩的英雄历史,后来成为制糖工业的化学家。遗憾的是,他选择并无把握的音乐
比拟法报道他的观察结果。他提出,像音乐中的音阶每8度重复一次和声那样,
元素可以分为8个一组,并且,每8个元素出现一次性质上的“和声”。这在某种
程度上是正确的。回到我们前面的飞行高度进行观察,我们可以看到,在王国北
部沿海地区,有从锂到氖8个领地。在纽兰兹时代,并不知道惰性气体所属的东
部海岸尚未露出海面,我们可以假想东海岸这一低洼地并不存在,那么锂之后的
第8个元素就不是氖而是钠,这是碱金属的领地,明显地和锂十分相似。另一组8
个元素,即由钠向东跨过8格,如果海岸惰性气体的平地不计,我们就又回到钠
的另一个同族元素——钾。把这些元素领地按照它们的原子质量(即原子量)排
列起来,纽兰兹发现,每8个已知元素(惰性气体是一个问题,留待以后讨论)
产生一次性质上的“和声”。

  纽兰兹已窥见王国领地的布局。直到那时,除了德贝赖纳有一些零星的类似
观察结果外,有关王国领地的报道只限于分散的独立岛屿。纽兰兹选用音乐比拟
法发表他的观察结果,以致受到他人嘲笑,这的确令人遗憾。自然界的根本规律
怎么能和音乐上的和声联系起来呢?多么荒谬!莫扎特是否也选择化学上的化合
物作曲呢?海顿①是否只需配制一些药水灌入人的耳朵就能使人感到舒适?纽兰
兹先生为什么不设法用字母顺序去排列元素呢?

  然而这些嘲笑和奚落并未使争取王国布局条理化的努力停顿下来,有3位科
学家继续进行探索,目的是使看起来荒谬的事变为合理。一位是在皇家学院继承
法拉第事业的威廉·奥德林(William Odling),他后来成为牛津大学的化学教
授。1864年,奥德林发表了一幅王国示意图,这幅图与现代的一些王国地图非常
相似。其中大约有57个元素的位置至今仍可承认,只有一二个元素所在地区并在
一起,不能完全辨认。他还留下两处空白,明显地表明遗漏了一些元素。可是奥
德林大部分工作受到不公正的对待,他的成绩很少受到称赞。稍稍令人欣慰的是,
奥德林活到91岁高龄,在早期的制图人中只有他到20世纪还健在,奥德林于1921
年谢世。


  图9 根据迈耶原图改绘的(比较完善的)新的原子体积曲线图 迈耶原图绘
制的是原子体积与原子重量的关系曲线,本图是原子体积与原子序数的关系曲线。
请注意数值的周期性起伏

  几乎就在同一时期,德国的朱利叶斯·洛撒尔·迈耶(Julius Lothar
Meyer)于 1864年证明,元素相互形成化合物的能力随原子量而呈现周期性变化,
并提出一幅简略的王国示意图。他还研究了各地区元素的物理性质,特别是他能
根据元素密度和原子质量计算出每个原子所占据的空间(原子体积)。他标绘出
原子体积对原子质量的关系曲线,得到了区分元素的最基本的参数,并把这些参
数依次排列起来,结果发现了元素的周期性变动(见图9)。纽兰兹的元素八元
组合是可靠的,原子体积通过一个峰值,在元素的八元组合后是另一个峰值,之
后又是一个元素的八元组合。不过,这时的周期变动有所改变,原子体积的峰值
间隔加大了,实际上达到了18个元素。因此,在已知元素的范围内,原子体积再
次出现峰值前,有一个长周期。迈耶揭示出元素特性的周期变化规律,这是一种
复杂的周期变动,可以把它视为通过元素序列的波。迈耶的认识比纽兰兹推测的
周期变动更为复杂。纽兰兹仅仅领悟到元素周期变动的入门途径,奥德林和迈耶
则大约排列了60个元素,并进行了较为透彻的研究。

  远在俄国的圣彼得堡,化学家门捷列夫注意到同样的问题,但他更多地应用
化学观点去处理问题。显然他并不知道奥德林和迈耶已取得的成就。门捷列夫看
上去有点像狂热的修道士拉斯普廷(Rasputin),名声也不相上下。门捷列夫出
生于西伯利亚,是14个兄弟姐妹中最小的一个。在圣彼得堡,他显得直率、激进
和好与人争论。按照当时俄国的法律,他必须在离婚7年后才能再婚,可是他没
有做到,离婚不久就再婚了,所以被指控犯了重婚罪。沙皇没有禁止他出入宫廷,
理由是:虽然门捷列夫被认定有两个妻子,但沙皇只有一个门捷列夫。

  这位沙皇唯一的门捷列夫当时已经知道周期王国拥有67个岛屿(见图10),
他认为这67个地区之间存在着化学上的联系,因而可以把它们排列成一个整体。
因为当时他只了解王国领土的三分之二,他必须有勇气面对内心的想法,即考虑
到可能有些地区尚未发现。那么,让空白处留下来以后再填补齐全,先把勘探人
员领进王国总比由于错误的估计,硬把谬误搀杂进元素的排列模式要好。据说,
门捷列夫在撰写化学教科书时,打了一个短暂的瞌睡,梦中还为解决元素排列问
题冥思苦想。醒来,他立刻按照梦中假想的最后模式,匆匆地画下了他的元素排
列草图。这是发生在1869年2月17日②的一个故事。这一传闻可能和门捷列夫玩
纸牌游戏时的发现有关,据说他把元素写在纸牌上,横竖排列起来。

  门捷列夫认为,原子量是元素唯一的基本特性,因为它不受温度和其他可变
因素的影响。他发现,按原子量逐渐增大的顺序排列元素,则对许多元素可以有
相当精确的了解,也有胆量在看来需要的地方为一些元素留下空档。他将各个元
素的领地布置在矩形阵列中,类似于现今的王国布局。门捷列夫抓住了元素的相
似之处。第一个和第二个元素表兄弟位于从北向南的纵列中,和现今王国中的情
况一样。当我们从西向东行进时,各纵列中的元素性质逐渐变化。现在,纵列元
素称为族,横排元素称为周期。与如今我们掌握的10O个左右的元素相比,门捷
列夫当时只知道62个元素,而在他首次尝试时,只把32个元素绘入了王国地势图,
这已足够表现出王国的布局。不过,他还得一处一处地对元素序列进行修补,并
凭着化学的直觉指正那些按简单数学推理所导致的错误。按照原子量排列顺序,
必然使同族元素出现位置上的倒置,钴和镍是一例,碲和碘也属于这种情况。在
这两个例子中,显然是忽视了原子质量。门捷列夫凭着直觉把元素安排在更为恰
当的元素族中:根据各方面的化学特性,碘属于卤族,所以他把这个元素调整到
现在的位置。钴,非常简单,至少就化学直觉来说是这样的,它应该位于王国地
峡上的铁和镍之间,而不应按照原子量的排列顺序安放。所以这些元素领地被安
放在那些理应属于它们的位置上。


  图10 门捷列夫时代已知的元素 阴影地区表示门捷列夫时代已知的元素,与
图15对照即可辨认

  为了使元素能归属于它们所适合的族,门捷列夫在图上留下了一些空档。正
如我们所了解的,这些空档指引着探索者去发现那些未知的元素,于是在地球上
很快地发现了准硅(锗)和准铝(镓),德国人发现的锗和法国人发现的镓填补
了周期王国的两处空白。但门捷列夫也弄错了一些地方,他提出的有些空白地区
就什么也没有发现。

  门捷列夫绘制的王国地势图与我们今天使用的地势图有一点不同,不过把元
素排列起来的最初尝试往往与流传下来的形式不同。首先,他并没有认识到王国
有一个狭长的地峡,所以把所有的元素都挤放在一个矩形的阵列之中。自从门捷
列夫第一幅应该说是著名的王国地势图发表以来,描绘图形的方法不断发展,直
到20世纪也没有完全定型。

  现代的王国布局图已经摆脱了以原子量为主的绘制方式,人们不再根据质量
排列元素,而是按照一个重要得多的定量数据,即原子序数来排列元素。某元素
的原子序数就是它的1个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对原子量有贡献的中子数不计)。
例如,氢原子核含有1个质子,它的原子序数就是1;氦原子核内含有2个质子,
它的原子序数就是2;铀原子核含有92个质子,它的原子序数就是92。

  这一含义明确的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上平稳地增大。同一横排,原子序数由西
向东增大;越往南排,原子序数越大。从原子序数的角度看,王国地势图是一个
平稳上升的平面,这个平面完整无缺,自西北向东南朝上倾斜。通过一个横跨王
国的周期,不会走错步子。但若是按照原子质量排列元素,有时就要走错。即使
在南部的近海岛屿上,北面一排元素的原子序数也是一步一步平稳上升的,然后
顺着南边一排元素,原子序数升到更高的水平、假如我们能把这个岛屿拖移到陆
地,我们就能确切地知道应该把岛屿上的元素安放在什么位置了。

  特别重要的是,由于王国中每个地区的元素,通过单独测量都能得到一个序
号,我们可以知道不会遗漏什么元素。如果在19 世纪末之前就形成原子序数的
概念,那么当时就会知道紧贴着卤族元素的东侧存在着一条尚未发现的狭长地带,
因为在一个周期的东端和下一个周期西首之间,原子序数存在着2的跃差。也由
于这样的原因,我们可以有把握地说,周期王国西部沙漠以西没有类似的尚未发
现的地带,即没有被遗漏的大草原。简单地说,这里的原子序数没有丢失。假定
原子序数是元素排列的基本依据(没有人会对此产生怀疑),那么元素的名次排
列是完整的,至少从1到109号元素是如此。

  一个原子序数联系着王国中的一个地区,这还意味着,我们从南海岸起步,
沿着开发的土地每走一格就可以根据测定的原子序数标上一个序号,如果原子序
数偶尔跳过2,我们就知道那里漏掉了一个地区,可以留下一个空格。在南部海
岸这一危险而寿命短暂的地区,原子序数不是根据元素发现的顺序确定的,而是
通过一种专门的测定方法预测,并相应给出元素的所在位置。同样道理,根据核
结构知识,我们至少能知道王国亚特兰蒂斯群岛中某个岛屿离开海岸的大致距离,
因为第一个稳定的岛屿应该位于原子序数接近115的地方。我们甚至可以推测出,
所谓的亚特兰蒂斯岛应该是群岛,而不是孤立的一个岛屿,因为据核结构理论,
还有一个稳定的岛屿位于原子序数接近180的位置上。

  给周期王国中各个元素领地确定序数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那就是人们不会
再去争论每个元素所在位置,虽然我们还会看到有关元素领地其他方面的争论。
的确,和当今所有的地图完全一样,按照原于序数的顺序把王国划分成区,以前
关于一些不定地区,如钴和镍、碲和碘位置上的歧议即可全都消除,这些元素可
以回归到探索者凭借化学分析直觉预期能找到它们的位置上。我们必须得出这样
的结论:原子质量与原子序数在多数情况下是同步增长的,这基本上是好事,正
因为如此,早期的制图人才掌握了一个相关的原子特性,尽管它被后来的研究证
明并非是原子的基本特性。

  至于争论,共有3项,其中两项是化学方面的,一项纯属墨守陈规。第一项
化学方面的争论(小范围的,而非世界大战)集中在南部近海岛屿。化学家们准
确了解王国这一地区元素的排列次序,并且知道一旦将这个岛屿移向海岸并插入
陆地,它应该处于什么位置。王国中各个地区的排列顺序完全取决于元素的原子
序数。不过,应该把陆地上的哪些地区切割下来并移向大海,则取决于能够判断
出哪些元素十分相似,可以形成彼此密切联系的整体。对于岛屿的两端,特别是
岛屿东端一些元素地区间颇为复杂的关系,尚存在着分歧,因此,有些王国地图
把稍有区别的几排元素移向大海。在我们的王国地图中,是把大陆上最大的一条
地带移往大海,即为南海群岛中的一个特大岛屿。

  究竟为什么要把一些地区移开呢?原因是相当实际的,一幅完整的王国地图
实在太长,很难容纳在一页纸上。(有时甚至把向西部沙漠过渡的地峡也丢弃了,
特别当注意点集中在王国变化的总趋势时,更容易这样做。我们不会采用这种删
节太多的简略格式,但你可能会碰到这样的地图,并因王国明显的残缺而困惑不
解。)

  第二个化学方面的争论是关于王国的最北部,涉及北部近海岛屿氢所在位置。
对于那些不喜欢近海岛屿的人来说,问题是应把氢所在的岛屿移到海岸的什么地
方。这里爆发了一场“大头派”与“小头派”之间③的战争。“大头派”争着要
把这个岛屿移到王国的岸上,使它成为邻近碱金属北侧的西北海角,这样做在化
学上有相当的理由。我们将了解到,这些理由是以原子的内部结构为基础的,而
原子间在结构上又密切相关。但有一点难以处理,氢是整个西部沙漠中唯一的气
体元素地区,把它的位置定在那里并不合适。“小头派”则想把氢的岛屿往相反
的方向移动,让它和王国大陆卤族元素的北部地区相连,也就是给氦增加一个大
陆上的邻居,于是西北海角的范围将扩大一倍。他们争辩道,氢是气体,在化学
性质和结构上都和氦很相似。可是,把氢归并在这一地区的论点与“大头派”显
然难以处理的选择,几乎没有差别。有些人采取折衷的办法,允许代表氢的地区
出现在上述的两个位置上。根据很久以前的观察结果,我们采取不同的方式去分
析问题,在王国最初形成的边缘部位,即北海岸上,那里的元素与其南面相邻的
元素相比,有许多明显的不同,这表明王国存在着明显的北部边缘。于是有理由
推测,王国所有元素中最早发现的元素是一位值得注意的外来者,把它移到岸上
的任何地方都不合适,不然元素之间的相似性就不真实了。因此,在我们的王国
地图(而不是在一些你可能见到的其他王国地图)上,氢的领地定位在王国北部
海岸之外。

  第三个墨守陈规的争论涉及到元素族的划分问题。横排上的元素周期是很明
确的,对此没有争论。由氢到氦标明为周期1,然后下续的横排元素依次标明为
周期2、周期3,依此类推。按照这样的排列,可以把王国南部近海岛屿上的元素
看做是大陆的一部分,岛屿北侧的一排元素属于周期6的一部分,南侧的一排元
素属于周期7的一部分。在周期7的东面,人们正忙于开拓国土。而对纵列中元素
族的编排则发生了争议。门捷列夫和他的继承者把西部矩形地块上的元素组列为
Ⅰ族和Ⅱ族,把东部矩形地块上的元素组列为Ⅲ族到Ⅷ族。地峡上的各列元素也
被列为Ⅰ族到Ⅷ族(记得曾一度将地峡上的元素集中到两个矩形地块中去并平均
分组),由此开始出现混乱。Ⅷ族元素具有特别明显的过渡性质,而且混杂着德
贝赖纳的模式,每排元素都含有三元组合。这似乎很复杂,铁、钻、镍是德贝赖
纳的典型三元组合,它们全都被归入Ⅷ族。紧接着,铜被归入Ⅰ族,于是它就不
得不与相距很远的碱金属共用一个标号(这样的划分方法在化学上也有一些难以
使人信服的理由),而锌就不得不与镁和钙共用Ⅱ族的标号。为了区别这种性质
差异很大的元素,只能使用字母A和B。这样,碱金属被定为ⅠA族,铜和它的同
伴被定为ⅠB族,镁归为ⅡA族,锌(大约相隔十代的一个姑表亲)归为ⅡB族。
此外,卡瓦利埃(Cavaliers)、朗德黑兹(Roundheads)以及所谓的“大头派”
和“小头派”也都在进行这项工作。卡瓦利埃采用上述的系统命名法,朗德黑兹
则把A和B对调了一下。按照朗德黑兹的方法,铜属于ⅠA族,锌属于ⅡA族;德贝
赖纳提出的过渡性三元组合元素属于ⅧA族,惰性气体归入ⅧB族。而按照卡瓦利
埃的方法,三元组合元素归入ⅧB族,惰性气体在ⅧA族。另外还分出了一个被认
为独具特性的地区,在无化学反应的海岸上安置惰性气体,这就是0族,没有罗
马数字的标志

  我们可以断定,这样很可能造成混乱,物极必反嘛!王国的监督人把国际间
的混乱抛在一边,组成类似于联合国的一种组织(IUPAC)④,商定应采用的系
统命名法。他们提出一项合理化建议;取消旧的元素排列次序,代之以新的元素
排列次序。他们采用简单的阿拉伯数字,以1~18这18个数字表示王国大陆上连
续排列的各个纵列元素,以数字1从最西端开始,以数字18在最东端结束。这样
就不再使用罗马数字Ⅰ~Ⅷ见和单独的0了,字母A,B也不再使用。在这样的图
幅上,南方近海岛屿上各纵列元素都不标以族号,不过由于这一地区的元素彼此
间在化学上几乎难以区别,所以这样做不会有损实际性的内容。按照王国的“联
合国”分族方案,地峡上各个地区则有单独的族,编号从3到12。

  我们的王国地图采用了现在讲述的方案,但由于某些非常重要的原因,保守
派仍坚持老的分族办法。这些重要原因在我们研究王国的管理制度时,将会显示
出来。保守派认为,老的方案更为直接地抓住了化学上的周期变动,而化学上的
周期变动毕竟是王国存在的主要特征。然而革新派看来似乎占了上风,虽然离胜
利还很远,但争论一直文雅地通过笔墨在进行。有关王国还有小规模争论,王国
西部沙漠地区还有隆隆炮声,但有迹象表明革新派将取得最终胜利。不过,他们
会尊重保守派,还不时要提一提保守派意见的种种好处。

  这里还要谈谈系统命名法的最后一个要点。我们谈到过王国东部和西部的两
个地块,连接这两个地块的地峡,以及南部的近海岛屿。令人毫不奇怪的是,王
国的这些地区有其更为正式的名称,每一个块状地区都如实地称为“地块”。这
样,王国就正式拥有4个地块,每个地块都有它的识别符号。在我们研究王国的
行政区划和管理制度之前,这些符号似乎有些神秘,因为它们来源于一些专门术
语。这里,我们要简单地加以说明:西部矩形地块称为s地块,东部矩形地块称
为p地块。由于目前看来很难理解的原因,地峡称为d地块,而南部近海岛屿称为
f地块。现在,可以暂时认为这仅仅是联邦王国各地区的不同命名罢了。

  概括地说,关于王国的制图法目前就是这个样子。总之,王国中各个地区根
据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顺序排列着,横排的第一周期至第十七周期和纵列的第一
族至第十八族,共同构成s,p,d ,f4个地块系列。

  然而,在深入研究王国的组织情况之前,我们必须强调,制图学不是一门静
止的科学。人们竭尽努力想把王国地图画得更为精细,特别是也想像绘制地球本
身的图形那样,把王国地图画成三维的。王国是否和地球一样,是一个球体呢?
能否像绘制立体地图那样,把王国中的关系表示得更为清楚、明确并不只限于二
维呢?是否多维的图示比我们已绘制的投影式平面图形更加有效,也更为准确呢?

  花一点时间到制图人家里去看看他们究竟提出什么方案是值得的。大部分的
方案已成为博物馆里的老古董,久已被人遗忘了,对于我们在王国上空的航行也
没有什么影响。我们了解到钱库尔托伊斯(Chancourtois)曾把王国想象为圆柱
体上的螺旋,这是他神秘的所谓“大地螺旋”(telluric screw),碲
(tellurium)的领地位于中心点。(碲tellurium一词根据大地earth一词得名,
显然是很合适的。)这个螺旋造型以及稍后更复杂的螺旋造型,包括纽结状的凹
角螺旋和双螺旋,都巧妙地避开了中断王国连续性的问题。在这些螺旋上,王国
的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就像地球上的阿拉斯加与西伯利亚那样面对面地接近起来。

  因为这是一个想象中的王国,无需仿造一个像地球那样的真实王国的立体图
形。关于用立体方法描绘王国的一种最有趣的方案是风车叶片式的模型(见图1
1)。在这个模型中,s地块是车轴,p地块在第二族元素和第一族元素之间从S地
块伸出,形成一张叶片;依次,d地块在第二族元素和第十三族元素之间从P地块
伸出,形成另一张叶片;p地块则从d地块伸出,形成叶片上的另一张叶片。像这
样,用同一方法处理王国的所有地区,那么有朝一日未来的探索者如果发现了g
地块,就能很方便地把它表示成一张新的叶片。就这一方案而言,有很多变更方
案。但所有的变化都遇到了同样的困难,就像我们在一般球体上遇到的困难一样,
伸出叶片以后就不再是二维的了。


  图11 王国的一幅三维图 图中的四叶片模型由保罗·吉格罗(Paul Giguere)
提出。叶片代表地块。从图中可以看到一个侧面。你不妨辨认一下王国的各个地
区,图中标注了若干名称是为了示范,便于你往下辨认

  完全可能找到一种描绘王国的方法,比现今已发现的任何描绘方法都更为深
刻。计算机所具有的直观显示能力,最终会把王国的各种关系呈现给我们,比任
何平面图形都更为生动、丰富,更具参考价值。甚至可能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描绘
方式,即分层描绘法,这种方法比我们现在的想象要更加丰富。不过,谈到王国
的其他方面,我们还得回到现今世界,并采用那幅始终保留在记忆中而且经常查
阅的王国简图,这幅图是由德贝赖纳的元素三元组合说、纽兰兹的元素八元组合
说、奥德林的表格、迈耶的周期变动说和门捷列夫的综合见解共同形成的。

______   ①奥地利作曲家,1732~1807年--译者注  ②这是古罗马儒略历
法日期,相当于格里历,即现今通用的阳历3月 1日  ③“大头派”,指主张
剥熟蛋时应先敲破蛋的大头,“小头派”则指先敲破蛋的小头。源出英国作家J·
斯威夫特(J.Swift)的小说《格列佛游记》——译者注  ④IUPAC,国际理
论和应用化学联合会



【三思言论集】 欢迎给制作人来信:jasper_uk@sina.com



--
What a friend we have in EMACS,
  All our text-problems to halt!
What a privilege to keypress
  Control-meta-ESC-shift-alt!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天外飞仙]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8.27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