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macs (Wrapper), 信区: Science
标 题: 第一章 “世界末日”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7月16日20:13:47 星期二), 站内信件
第一章 “世界末日”
日期:公元2126年8月21日,世界末日。
地点:地球。
绝望的人们在整个星球上四处寻觅藏身之处,数以十亿计的人已走投无路。
一些人绝望地在寻找废弃的矿井、洞穴,甚至潜水艇,恐慌之中想在地下深
处找到逃生之地,但另一些人却毫不在意,他们横冲直撞,杀气腾腾。然而,
大多数人只是痴呆而静悄悄地坐着,等待死神的降临。世界末日来临了。
高空中,一道巨大的闪电印在天幕上。初时,一条轻絮般细管形辐射状星云
逐日膨胀,形成一股气旋,翻滚着向空寂的天宇涌去。长条形气旋的顶部是
一个外形狰狞、令人恐惧的黑团,这是一颗彗星,虽然头部不大,却携带着
与其很不相称的、具有毁灭性的巨大能量。它夹带着 1 万亿吨冰块和岩石,
以每小时 6.4 万公里,即每秒近 18 公里的惊人速度逼近地球。
人类唯一能做的就是坐以待毙。面对着已注定了的命运,科学家们早就抛弃
了他们的望远镜,悄然地关上计算机。对灾难无休止的模拟,结果仍然模棱
两可,而他们的结论又使人惊恐万分,无法公诸于世。一些科学家利用普通
老百姓所没有的尖端技术优势,精心准备好了逃生计划。另一些科学家则打
算尽他们所能来仔细观察这世界的末日,并把观察数据传至深埋于地球内部
的时代信息密封器。他们在最后一刻,仍然起到一个真正的科学家应起的作
用。
撞击时刻临近了。全世界成千上万的人都在紧张不安地看着手表。这正是宇
宙的最后三分钟。
爆心投影点正上方的天空被劈开了,掀起几千立方公里的气浪。一条比城市
还宽的灼热火焰沿弧线冲来,15 分钟之后急速击中地球。一万次地震才具
有的巨大力量使地球不停地震颤。空气被挤压而产生的冲击波横扫地球表面,
沿途所有建筑被夷为平地,一切的一切都被碾成粉末。撞击点周围的平地升
起一个几公里高的液态环形山,在 100 多公里直径的撞击坑穴中,地球内
层暴露无遗。熔岩壁波浪式地向外涌出,地面颠簸起伏,宛如一条因受拍打
而缓慢蠕动的毛毯。
坑穴内部数以万亿吨计的岩石被汽化,而数量比这多样多的物质则被高高抛
起,其中一部分直接抛入太空,更多的则被扔过半个大陆,暴雨般地撒落在
数百乃至数千公里以外。受害之地万物尽遭严重毁坏。急射而出的熔岩一部
分会落入大洋,激起巨大的海啸,从而加剧了悲剧的蔓延。大量的尘埃碎屑
在地球大气中飘散,导致全球遮天蔽日。不过,当抛入太空的物质返回大气
层时,照射地面的将不是阳光,而是由数以十亿计流星所发出的眩目不祥之
光,这种强光所带来的无情的酷热将使大地变为焦土。
上述景象也许会发生,也许并不会发生。天文学家已经算出,一颗名为斯威
夫特-塔特尔( Swift-Tuttle )的彗星,在公元 2126 年 8 月 21 日与地
球相撞的概率为百万分之一。假若真的发生了,全球性的毁灭是不可避免的。
全部人类文明便有可能毁于一旦。要是没有相撞,人类便会宽慰地舒一口气,
并安心返回工作岗位。但是,斯威夫特-塔特尔彗星或者别的某个类似的天
体早晚会撞击地球。人们作过估计,至少有 2 万颗直径为半公里或更大一
些的天体的运动轨道与地球轨道相交,这些天外来客起源于寒冷的太阳系外
部区域,有些来自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另一些则是彗星的残骸,
后者可能是从一个极其巨大的碎片团中分离出来的。这个碎片团距太阳约 1
光年之远,称为奥尔特( Orrt )云,它是以荷兰天文学家奥尔特的名字命名
的。
许多这类天体所能造成的破坏比全世界所有核武器所能造成的破坏的总和还
大。因此,问题仅在于某个天体撞击前人类究竟还有多少时间作准备。要是
真的发生这种事,对人类来说将是个糟透了的新闻:人类的历史将会发生前
所未有的突发性中断。然而,对地球来说这只是件颇为寻常的事。平均说来,
这种量级的彗星或小行星撞击地球的事件每几百万年便会发生一次。人们普
遍认为,6500 万年前的一次或数次这类事件的发生结束了恐龙时代。下一
次轮到的可能就是我们人类了。
对世界末日深信不疑的观念深深扎根于大多数宗教和文化之中。圣经《启示
录》中有一段关于死亡和毁灭的生动描写:“又有闪电、声音、雷轰、大地
震。自从地上有人以来,没有这样大、这样厉害的地震……列国的城池都倒
塌了……,众山也不见了。又有大雹子从天落在人身上,每一个约重 1 他
连得。因为这雹子的灾难极大,人就亵渎上帝。”(注:该段引自《新约全
书》启示录的第十六章。文中 1 他连得即 100 镑,约 45 千克——译者
注。)
宇宙中到处都有剧烈活动,地球只是宇宙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天体,因而地球
上以前很可能发生过许多可怕的事情。不过,我们的行星保持适宜生命的环
境至少已有 35 亿年了,因而宇宙并非完全充满敌意。
我们在地球上得以生存的秘密在于空间——巨大无比的空间。我们太阳系只
是在茫茫宇宙海洋中的一个极小的活动岛。距太阳最近的一颗恒星远在 4
光年之外。为了认识一下这段距离有多远,想一想光只需 8 分半钟就可从
太阳超越约 150 百万公里到达地球。而在 4 年的时间内,光将越过 37 万
亿公里的距离。
太阳是我们的星系——银河系中一个典型区域里的一颗典型恒星。银河系约
包含 1000 亿颗恒星,它们的质量从太阳质量的百分之几到太阳质量的 100
倍。这些恒星,连同许多气体云和尘埃,还有不计其数的彗星、小行星、行
星及黑洞一起,缓慢地绕银河系中心旋转。只要考虑到银河系可见部分的尺
度达 10 万光年这一事实,这个巨大的天体集团就不会给人以银河系处处拥
挤不堪的印象。银河系的形状像个盘子,中心部分鼓起,几条由恒星和气体
组成的旋臂从中心向外伸展。我们的太阳位于一条旋臂之中,离银心约 3
万光年。
据目前所知,银河系毫无特殊之处。在仙女座方向上有一个名叫仙女星系的
类似星系,它位于距地球 200 万光年之远处,它看上去像个模糊的光斑,
肉眼勉强可见。点缀在可观测宇宙中的星系有好几十亿个之多,有的呈旋涡
状,有的呈椭圆形,也有的很不规则。它们的距离非常遥远。高倍望远镜能
够观测到几十亿光年远的单个星系的像。某些星系发出的光到达我们这里所
需的时间比地球的年龄( 40 亿年)还要长。
这样大的空间意味着宇宙中碰撞是罕见的。对地球的最大威胁可能来自我们
自己的家园。小行星的轨道一般不靠近地球。大部分小行星都位于火星和木
星之间的一条带上。但是,木星的巨大质量会干扰小行星的轨道运动,偶而
将其中某个小行星推向太阳,从而对地球构成威胁。
另一种威胁来自彗星。人们认为,这些看上去很壮观的天体起源于离太阳约
1 光年远的一块观测不到的云团。彗星对地球形成的威胁并非源自木星,而
是来自过路的恒星。银河系不是静止不动的,这是因为随着恒星绕银河核心
作轨道运动,因而银河系呈现缓慢的自转。太阳连同它的行星小伙伴们每
2.5 亿年绕银心运动一周,沿途它们会有许多奇遇。附近的恒星或许会掠过
彗星云,把一些彗星引向太阳。当彗星穿入内太阳系时,彗星的某些易挥发
物为太阳所蒸发,而后又被太阳风吹成长流,形成壮观的彗尾。在非常偶然
的情况下,某颗彗星在内太阳系的逗留期内会与地球相撞。这颗彗星便造成
了对地球的破坏。但是,真正的罪魁祸首应是那些过路的恒星。幸运的是,
由于恒星间的距离相隔很远,这种恒星间交会是不多的。能造成全球性严重
破坏的彗星撞击事件充其量也不过几百万年发生一次。
其他天体在环绕银心运转的途中也会穿越我们的轨道。当巨大的气体云缓慢
地从附近飘过时,尽管它们比实验室里的真空还要稀薄,但仍会极大地改变
太阳风或影响来自太阳的热流。更可怕的也许是潜伏在黑沉沉太空深处的那
些天体。游离漂泊的行星、中子星、棕矮星、黑洞,所有这些天体可能会无
声无息地向我们突然袭来,造成太阳系的浩劫。
要是换一种情况,威胁或许更为凶险。有些天文学家认为,我们的太阳可能
与银河系里大多数恒星一样实际上是个双星系统。太阳的这颗伴星——我们
称之为复仇女神或死亡之星,可能因为大暗又太远,至今尚未被发现。但是,
从引力效应上仍可察觉它的存在。在它绕太阳作缓慢转动的过程中,会周期
性地影响那个遥远的彗星云,导致约每 3000 万年一次的彗星风暴,并进而
引发一系列蹂躏地球的碰撞。幸好,太空再次成为我们的保护屏。银河系里
的天体密度非常低,因而来自太阳系外的引力扰动尽管不是绝无可能,但也
毕竟极为罕见。
更往远处看,天文学家可以观测到似乎正在碰撞中的两个星系所组成的系统。
银河系与另一个星系碰撞的可能性有多大呢?某些快速运动恒星的存在证明,
银河系也许已经与附近一些小星系发生过碰撞,受到了扰动。但是,两个星
系的碰撞不一定会使其中的个别恒星招致灾难。星系内部恒星分布极其稀疏,
星系可以彼此并合,却不发生恒星之间的直接碰撞。
大多数人为世界的末日——世界突然遭到大规模破坏——而惊慌失措。不过,
与缓慢地衰亡相比,暴卒产生的恐惧要更少些。有许多种情况会使地球环境
逐渐变得不宜居住。生态的缓慢退化,气候的变迁,太阳输出热量的少许变
化,所有这些假如会使人类不能生存下去的话,那么都会令生活在这脆弱行
星上的人寝食不安。
然而,这些变化发生在几千年甚至百万年的时间尺度上,人类有可能运用新
技术与之搏斗。例如,只要有足够的时间采取措施去重新组织我们的活动,
一个逐渐开始的新冰川期便不会招致人类种族的大灾难。如果我们认真地推
测一下,在未来的几千年里技术得以继续飞速发展,则有理由相信,人类或
者他们的后代将能控制越来越大的物理系统,并最终能避免哪怕是天文尺度
上的灾难。这是否意味着人类原则上能够万劫不朽吗?这是可能的。但是,
我们将看到,永存并不那么容易实现,也许还可证明那是不可能的。宇宙作
为整体必定受物理定律的支配,因此它也有自己的生命循环:诞生,演化,
以及可能还有死亡。我们自己的命运不可避免地会与恒星的命运纠缠在一起。
--
What a friend we have in EMACS,
All our text-problems to halt!
What a privilege to keypress
Control-meta-ESC-shift-alt!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1.93.34.116]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67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