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rainy (段誉), 信区: Science
标  题: 第4章 飞翔的兀鹰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7月10日14:02:08 星期二), 站内信件

------------------------------------------------------------------------
--------

  我来到秘鲁南部,飞行在纳兹卡(Nazca)高原上空,俯瞰着地面描绘的图形
和线条。 
  飞机掠过鲸和猴子的图形,一只美洲蜂雀赫然出现在眼前。它拍扑着翅膀,伸
出纤细的嘴喙,仿佛啄食花蜜的模样儿。接着,飞机倏地向右转,穿越过荒凉崎岖
的泛美公路(Pan-American Highway),在地面上投下细小的影子。飞机在空中
翱翔了一会,把我们带到充满传奇色彩的蛇颈图形“阿尔卡特拉兹”(Alcatraz)
上空。那其实是一只苍鹭,镌刻在地面上,身长达900英尺,想必是某一位想象力
丰富的几何学家创造出来的。我们在空中兜了一圈,再次穿过公路,飞越一组奇妙
的图形,看见一只鹈鹕旁边罗列着一群鱼儿和三角形图案。飞机向左转。一只庞大
的兀鹰伸展双翼,庄严地出现在我们眼前的地面上。 
  我看得呆了。突然,另一只苍鹭出现在飞机旁边——这可是一只活生生的苍鹭
——神情十分桀骛,有如一个堕落的天使,正在驾着一股从地面上升的热气流返回
天堂。驾驶飞机的那位老兄喘口气,试图跟踪这只苍鹭。好一会儿,我看到一只锐
利冷酷的眼睛直瞪过来,不屑地打量我们。然后,就像古老神话中的神禽,它斜斜
地转个弯,向后滑翔进太阳光中,留下我们那架单引擎西斯纳(cessna)小飞机在
低空中挣扎打转。 
  这时,我们脚底下出现一双笔直的、平行的线条,约莫两英里长,一路延伸到
天边,看不见尽头。右边地面描绘的一系列抽象图形,规模非常庞大,制作却十分
精巧,以至于我们不得不怀疑,这究竟是不是人类的作品。 
  这一带的老百姓都说,这些线条和图形不是凡人的产物,而是半神半人的“维
拉科查人”遗留下的作品①。好几千年前,这个族群也曾在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其他
地区遗留下他们的“指纹”。 
    
高原上的巨大线条

  秘鲁南部的纳兹卡高原是一个荒凉干燥、土壤贫瘠、五谷不生的地方。自古至
今,这一带的人烟一直非常稀少,将来也不会有大量人口移居这里——月球的表面
,看起来也没纳兹卡高原荒芜。 
  可是,如果你是一位艺术家,而你想创造一幅规模宏大、气象万千的作品,荒
凉的纳兹卡高原倒是一个理想的地点。它那广达200平方英里的辽阔台地,保证你
的作品不会被沙漠风暴刮走,也不会被飞沙覆盖。 
  高原上有时当然会刮起大风,但由于某种物理作用,这儿的风却没有平地上那
么强劲,遍布大草原的小圆石,将太阳的光热吸收和保留,散发出温暖的空气,在
空中形成一个具有保护作用的“力场”(force—field)。此外,这儿的土壤含有
足够的石膏,可以将小石子“黏贴”在地面下,而这种黏贴剂每天清晨受到露水滋
润,会永远保持效力。因此,艺术家把图画绘在这儿的地面后,它永远都不会消褪
。这一地区难得下雨;事实上,十年间总共下过不到半个钟头的毛毛雨。毫无疑问
,纳兹卡高原是地球上最干燥的地区之一。 
  因此,如果你是一位艺术家,而你想创造一幅气势恢宏、永远存在、让世世代
代子孙都能观赏的作品,那么,这块荒凉奇特的高原台地,就是你梦寐以求的画布
了。 
  专家们检视镶嵌在线条上的陶器碎片,并且对这儿出土的各种有机物质进行碳
-14测量,结果证实,纳兹卡遗迹年代十分古老。他们推测的年代,从公元前350年
到公元600年不等②。至于这些线条本身的年代,专家不做任何推测,因为这些线
条跟周遭的石头一样,本质上都是无法鉴定年代的。我们只敢这么说:年代最近的
线条也至少有1400年历史。但在理论上,这些线条可能比我们推测的更为古老。原
因很简单:我们据以推断这些日期的文物,也许是后来的人携带到纳兹卡高原的。
 
  大部分线条和图形分布在秘鲁南部一块完整的地域上,北边毗邻英吉尼奥河(
Rio Ingenio),南边以纳兹卡河(Rio Nazca)为界。泛美公路从北端进入,斜斜
穿越这个四方形的黄褐色沙漠,绵延46公里。就在这块土地上,散布着数以百计形
状各异的图形。有些描绘各种飞禽走兽(总共有18种不同的鸟类),但更多的是几
何图形,包括不等边四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直线。从空中鸟瞰,这些几何图形
——在现代人看来——如同几十条纵横交错的飞机跑道,仿佛有一位妄想自大狂的
土木工程师,受命在这儿兴建一座奇异怪诞的机场似的。 
  这就难怪,有些人会把纳兹卡线条看成外星人登陆的机场跑道——毕竟,直到
20世纪初人类才学会飞行。这种想法当然很有趣,可惜禁不起逻辑的验证。我们很
难理解,拥有先进科技,能够穿越数百光年距离的太空从事星际旅行的外星人,为
什么需要一座机场,供他们的太空船降落。难道,他们所掌握的科技还不足以让他
们搭乘的“飞碟”垂直降落吗? 
  经过仔细检视,我们可以断定,纳兹卡线条根本不曾被“飞碟”或其他飞行器
当作起降跑道使用过——尽管从空中鸟瞰,有些线条看起来确实很像机场跑道。从
地面观看,这些线条只不过是地上磨出的一道道痕迹;显然,有人将覆盖在沙漠上
、数以千吨计的黑色火山砾刮掉,让底层的淡黄色沙土显露出来。以这种方法刮成
的沟痕,全都只有数英寸深,而地基非常松软,不足以承受飞行器的轮子。德国数
学家玛丽亚·雷施(Maria Reiche)研究纳兹卡线条达半个世纪之久,数年前,她
以一句简单扼要的评语,推翻了外星人理论:“我担心太空人会陷入泥淖中,动弹
不得。” 
  如果不是“外星神”的火战车降落时使用的跑道,那么,纳兹卡线条的用途又
是什么呢?老实说,没有人知道答案,也没有人能够鉴定出它们的真正年代。这些
线条是历史上的一个谜团。你越仔细观察,就越觉得这些线条和图形充满玄机。 


 
 


  例如,这里的鸟兽图形,年代显然比“跑道”的几何图形久远,因为有许多不
等边四边形、长方形和直线穿过比较复杂的运动图案,将它们切割得支离破碎。我
们可以据此推论,今天我们看到的这幅绘于沙漠上的艺术品,必定是分两个阶段制
作的。此外,我们还可以推测,前一阶段完成的作品,在技术上比后一阶段的作品
进步,尽管这种推论违反科技进展的法则。动物图形的绘制所要求的技巧,比镂刻
直线所牵涉的技术毕竟复杂精细得多。现在问题是:这前、后两个阶段之间,在时
间上究竟存在多长的一段距离? 
  学者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很草率地,他们把这两个阶段的文化硬扯在一起,
称之为“纳兹卡文化”。在他们看来,纳兹卡人只不过是一个原始部落,莫名其妙
地发展出一套精细老练的艺术表现技巧,然后就从秘鲁消失。好几百年后,他们的
继承者——西方人比较熟悉的印加人——才出现在秘鲁的土地上。 
  “原始的”纳兹卡人,在文化上究竟有多成熟?他们的知识水准到底有多高,
以至于能够在秘鲁高原上留下规模庞大、气象万千的艺术杰作?首先,我们似乎可
以确定的是,纳兹卡人精于观察天象。根据芝加哥“艾德勒天文馆”(Adler Pane
 tarium)天文学家菲丽丝·皮鲁格博士(Dr.Phillis Pitluga)的研究,纳兹卡
人称得上是相当优秀的天文学家。在电脑协助下,皮鲁格博士对纳兹卡高原上的星
象图形展开密集研究,结果作出这样的推论:那幅有名的蜘蛛图形所显示的,实际
上是猎户星座(orion)的形状,而连接这个图形的笔直线条,作用在于追踪猎户
星座三颗明星的行径③。 
  皮鲁格博士的发现所蕴含的意义,我们将在下文中详加探讨。这儿,我们必须
特别指出:纳兹卡的蜘蛛图形也精确地描绘出一种学名为“节腹目”(
Ricinulei)的蜘蛛的形状。这种蜘蛛十分罕见,全世界只有亚马逊河雨林中最偏远
、最隐秘的地区才找得到它。“原始的”纳兹卡艺术家,如何穿越高耸险峻的安第
斯山脉,进入亚马逊河流域,以取得一定节腹目蜘蛛作为样品?更让人纳闷的是,
他们为什么不辞劳苦,千里迢迢去抓一只蜘蛛?他们没有显微镜,为什么能够精细
描绘出一只蜘蛛的身体结构,尤其是位于右脚末端的生殖器官? 
  纳兹卡高原的图形充满这类奥秘;除了兀鹰之外,它所描绘的鸟兽几乎没有一
种是土产的。一如亚马逊河蜘蛛、鲸和猴子在这个沙漠环境中,显得格格不入。有
一个图形描绘伸出右手、瞪着滚圆的眼睛、脚上穿着厚重靴子的男人,这个人长相
奇异,怎么看都无法确定他究竟属于哪一个时代或民族。其他图画展现的人体也同
样奇特:头上围绕着灿亮的光环,模样宛如来自外星的访客。在体型上,纳兹卡图
画所描绘的鸟兽也庞大得惊人:蜂鸟身长165英尺,蜘蛛身长150英尺,兀鹰从呼到
尾羽几乎长达400英尺(鹈鹕在体型上也不遑多让)。尾巴如今被泛美公路切成两
半的蜥蜴,身长617英尺。纳兹卡高原上的图形,几乎每一幅都称得上规模宏大,
而且,全都是使用艰难的方法制作——以一根连绵不绝的线条,小心翼翼描绘出一
个动物的轮廓。 
  类似的精细手法也显现在几何图形上。有些图形采用的直线超过5英里长,看
起来如同古罗马的公路,穿过沙漠,伸入干涸的河床,翻越乱石坡,从头到尾保持
笔直。 
  这种精确度虽然有点不可思议,但也勉强可以理解。最让人惊异的反倒是那些
动物图形。当时没有飞机,不能从空中检视创作的进度,艺术家如何完成如此庞大
,如此完美的图形?站在地面上观看,这些图形只不过是按刻在沙漠上的一条条杂
乱无章的沟痕。只有从数百英尺的高空俯瞰,我们才能看到它的真正形貌,而附近
并没有一座山丘提供这样的观景点。 
    
制作线条和地图的人

  我搭乘飞机翱翔在这些线条上,探索其中蕴含的意义。 
  驾驶飞机的罗道夫·艾里亚斯(Rodolfo Arias)刚从秘鲁空军退役。开了半
辈子的喷气战斗机,他嫌这架西斯纳单引擎小飞机速度太慢,死气沉沉的,如同一
辆装上翅膀的计程车。我们已经飞回纳兹卡机场一次,打开机舱的窗子,让我的伙
伴桑莎(Santha)以垂直的角度,拍摄地面上那一条条谜样的沟纹。这会儿,我们
尝试从各种不同的高度猎取镜头。从两三百英尺的空中俯瞰,平原上那幅亚马逊蜘
蛛图形仿佛活了起来,张牙舞爪,飞腾到空中将我们一口吞噬。在500英尺的空中
,我们同时看到了好几个图形:一只狗,一棵树,一双怪异的手,一只兀鹰,好些
三角形和不等边四边形。飞到1500英尺的高空时,地面上那些庞大的动物图形倏地
缩小了,变成一堆堆散布各处的小图案,周遭环绕着巨大的、杂乱的几何图形。从
高空鸟瞰,这些图形不再像机场跑道,反倒像巨人铺筑的道路,以各种形状和角度
纵横交错地穿越过高原。乍看之下,真教人眼花缭乱。 
  地面不断后退,我们愈飞愈高,视野愈来愈开阔。俯望脚下那一条条镂刻在高
原上、有如楔形文字般的沟痕,我心里想,制作这些线条一定需要某种“方法”。
我想起居住在纳兹卡高原,自1946年以来就一直研究这些线条的数学家玛丽亚·雷
施所做的评论: 
  这些几何图形使我们想起某种密码:相同的字有时用大写字母书写,有时用小
写。有些线条的组合尺寸虽然相差极大,形状却十分相似。所有的图形都具有若干
基本的要素……④ 
  搭乘颠簸摇荡的小飞机盘旋在高空中,我忽然想起,直到20世纪人类学会飞行
后,纳兹卡线条图形才开始被正确地辨识出来。16世纪末叶,名叫路易土·狄蒙松
(Luis de Monzon)的地方行政司法长官,是第一位亲眼看到这些神秘的“沙漠印
记”的西班牙人。他不但带回目击报告,也搜集了跟纳兹卡图形有关的“维拉科查
人”各种奇异传说⑤。然而,直到1930年代,秘鲁首都利马(Lima)和南部城市亚
雷奇帕(Areguipa)之间的定期班机通航后,世人才蓦然发现,全世界规模最大的
平面艺术作品,竟然存在于秘鲁南部的荒原。航空工业的发展,让凡人飞上天空,
像诸神一样俯瞰世人前所未见的一幅幅炫奇、美丽的图画。 
  罗道夫驾驶西斯纳小飞机,绕着地面上的猴子图案盘旋一周。这只体形庞大的
猴子,是由一连串谜样的几何图形构成的。如此设计出来的图样,给我一种难以言
喻的诡异感觉:它看起来十分复杂,可是,不知怎的,却具有一种魅人的、近乎邪
恶的力量,使人忍不住盯着它看。猴子的整个躯体是用一根连绵不绝的线条描绘成
。这根线条蜿蜒攀上阶梯,翻越金字塔,钻过一系列锯齿形的障碍,进入一座螺旋
状的迷宫(猴子的尾巴),最后转化成一连串星形的曲线。这个图形如果画在在在
一张纸上绝对是一幅旷世杰作,可是,这里是纳兹卡沙漠(在这儿,他们做任何事
情都是大手笔、大规模的),而这只猴子的身体至少400英尺长、300英尺宽…… 

  制作这些线条的人,就是制作地图的人吗? 
  为什么他们会被称做“维拉科查人”呢? 
   
  注释: 
  ①莫里森与霍金斯教授《通往诸神之路》,21页。TOny Morrison with 
Professor Gerald S.HaWking,Pathways to the Gods,Book CLub Associ 
ates,L0ndon,1979,p.21.亦见魏斯伍德编《秘境地图集》,100页。Jennifer
 Westwood,ed,The Atlas Of Myterious Places,Guild Publish ing,L0ndon
,1987,p、100。 
  ②《通往诸神之路》,21页。 
  ③笔者曾于信函中和皮鲁格博士讨论这个问题。 
  ④玛丽亚·雷施《沙漠中的奥秘》,58页。Maria Reiche,mystery on the 
Desert,Nazca,Peru,1989,p.58. 
  ⑤1586年,狄蒙松担任纳兹卡附近鲁卡纳斯(Rucanas)和索拉斯(Saras)地
区的行政兼司法长官(Corregidor)。见《通往诸神之路》,36页,以及《秘境地
图集》,100页。 

--
想念你的笑,想念你的外套,               .oooO  Oooo.
想念你白色袜子和你身上的味道,          (   )  (   )
想念你的吻和手指淡淡冷水味道,           \ (    ) /
静静中体味被爱的味道.                    \_)  (_/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sunny.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89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