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qpcwth (独翅鸟), 信区: Science
标  题: 1.3 探索庞加莱点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12月26日19:17:44 星期三), 站内信件

不过,我们已经看到了,庞加莱通过发现牛顿力学中的黑洞,给预测投下了定时炸弹。
牛顿证明,行星绕太阳的运动以及月球绕地球的运动,恰好是精确可解的、环面形状的
二体问题。但是庞加莱问,如果你给这种描写加上额外行星的某种作用,会出现什么呢
?通过把牛顿力学拉扯到三体或多体,庞加莱发现了非线性、不稳定性以及早期浑沌的潜
在力量。
 直到1954年,苏联科学院院士柯尔莫哥洛夫(A.N.Kolmogorov)的一个工作结果面世,庞
加莱的发现才被完全理解。柯氏的结果随后被另两位俄罗斯科学家弗拉基米尔·阿诺德
 (Vladimir Arnold)和莫泽(J.Moser)所补充,三人合称KAM。
 在考察KAM发现了什么之前,我们应当说明的是,庞加莱所质疑的那种物理学今天仍然
被讲授着。物理学家还发现,它有助于以一种抽象的、数学的方式去分解一个复杂系统
。于是他们在数学上把多个行星的轨道、劲风中的桥梁或运转的电机重新装配成一组简
单的振荡,象一系列耦合在一起的单摆,可在某种维数的一个环面上加以描述。
 一开始科学家相信,理论上对于所有复杂系统都可以作这种还原论式的分析。他们确信
,为了考虑另外的耦合振荡,所需的校正将是很小的,不会以根本的方式影响环面的图
象。庞加莱的“稀奇古怪的”效应或许是例外。那种古怪的情形是,甚至最小的附加项
,即第三体的最轻微的引力拖曳,也能使系统的行为产生巨大的差别,约束在环面上的
规则运动将变得剧烈浑沌。
 庞加莱的发现意味着整个宇宙是潜在浑沌的吗?蕴涵着小数点不能消掉的那种分数?KAM
作出了响亮的是与非的回答。
 由他们的计算得出结论,如果满足下述两个条件,太阳系的运动不会解体。
 第一,第三个行星的扰动(摄动)或影响不大于远在澳大利亚的一支苍蝇的引力吸引。物
理学家希望他们可以优化KAM定理,以证明比苍蝇大的摄动也不影响轨道(他们仍在做这
方面的研究)。
 阻止太阳系解体的第二个条件要求,相关行星的行星“年”不具有简单的比率,如1:2
或1 :3或2:3等。换句话说,要保持稳定,行星必须是准周期的,即它们的组合轨道绕环
面转过来又转过去,但永远不接合。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第三个行星的比苍蝇大很多
的摄动,轨道也能保持稳定。
 但是当行星年恰好形成简单比率时,会发生什么?此时环绕环面的路径接合了,意味着
对每一轨道的摄动效应被放大了。结果是一种共振,类似于放大器中的正反馈,小的原
因随时间不断放大,产生了非常大的结果,一种浑沌的尖叫声。数学上这种放大作用会
导致环面表面在相空间中胀破。行星仍然被吸向环面,并设法到达它,经过努力后浑沌
地盘旋着,直到最后轨道绷断,行星飞入太空。
 所有这些都根据庞加莱-KAM的数学理论。是否有证据表明,浑沌对秩序的这样一种镜鉴
世界的入侵,实际上在我们太阳系宏伟的天体力学中已经发生了呢?
 真是不可思议,当科学家作如是观时,他们发现小行星带的缝隙恰好处于这样的位置:
木星的年与小行星的年构成简单的比率。缝隙表明,任何恰好位于那个轨道上的行星,
都会被迅速抛向太空。
 麻省理工学院的杰克·威兹德姆(Jack Wisdom)仔细考察了“旅行者”号宇宙探测器的
最新结果,认识到太阳系的许多“卫星”必定在某一时候已经历了一种浑沌运动的阶段
,然后通过定位于准周期轨道,被稳定下来。土卫七是土星的一个准球形的翻滚着的卫
星,看起来目前它就处于浑沌阶段。
 威兹德姆还用KAM理论解释陨石坠落地球。科学家认为这一大堆物质必源于小行星带。
但是它们是如何到达地球的?通过考虑木星和土星的组合引力影响,威兹德姆证明,那些
漫游到共振条件的小行星,轨道偏心行为加剧,最终会被抛向我们。
 在土星环中也发现了轨道中的缝隙。这里非线性(正反馈)相互作用是由土星的内卫星引
起的。环系统中的缝隙对应于,环的旋转周期与摄动卫星的周期之间有简单比率。这一
点既显示环具有相对长期的稳定性,又显示它们中某些轨道具有不稳定性。(所有这些都
展示了KAM定理的动人魅力。不过,应当强调的是,土星环的问题相当复杂,目前许多理
论正在通过计算机模拟而经受检验。)
 在不稳定之中还有更惊人之处。当仔细研究类似小行星带或土星环的行星轨道中的缝隙
时,发现了镜鉴世界奇特的数学结构。缝隙中有缝隙,好似物体放在两面镜子之间出现
的级联反射。
 比如在土星环中,卫星与环之间较大尺度的缝隙,又在大量环物质之间较小尺度的缝隙
中反映出来。
 数学上这意味着,环面分解成一些越来越小的环面。其中一些稳定,但另一些不稳定。
每对环面之间的区域里镶嵌有更小尺度的不稳定轨道。因此在那些区域里,轨道频率有
简单比率关系,系统展示了极端的复杂性。
 图1.21注意缝隙,环状秩序中穿插着浑沌
 事实上,我们刚才讨论的轨道的情形,只是让我们先瞥一眼风行科学界的一种新认识。
在这种新认识里,随机性与秩序性交叠着,简单性内蕴着复杂性,复杂性聚藏着简单性
,秩序和浑沌在越来越小的尺度上不断重复着——浑沌科学家称此现象为“分形”。
 确实,物理学家开始认识到,太阳系并不象牛顿时代所描绘的那种相对简单的机械时钟
,而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具有无限复杂性的系统,能出现出乎意料的行为。于是,我们
又回到庞加莱的问题。所有这一切说明,甚至太阳系也要面临死亡的威胁、行将完结吗
?
 回答是,小小的摩擦就可能足以引起出现那种情况。
 谈论行星的摩擦似乎有点不可思议,然而地球的潮汐耗散着地月系统的能量,木星稠
密的大气与其卫星之间的摩擦也会导致能量耗散。行星上的摩擦力缓慢改变着行星和其
卫星的轨道,以至于经过几百万年轨道就逐渐飘移了。很可能这种运动把它们带到接近
潜在浑沌的区域。太阳系是稳定的吗?庞加莱这样问过。当代浑沌学家发现,令人不安的
是,他提出的这个问题尚未解决。
 不过,如果太阳系确实会解体,落入浑沌,并且如果有活着的数学家去观察它,那么他
们总会知道原因的。罪犯将是黄帝的恶梦,一种根本不同于点吸引子、极限环或环面的
镜鉴世界妖物。科学家已了解到,这种镜鉴界吸引子是内在矛盾的。生成它的那些系统
跳来跳去,其行为不显示任何可预测的模式。它们是浑沌的。不过,我们最终可以看到
,在它们的混乱里,存在一种形态。这些系统所趋向的吸引子是相空间的一类有组织的
无组织性——所以科学家们说它“奇怪”。

--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9.15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59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