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qpcwth (独翅鸟), 信区: Science
标 题: 序言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12月26日19:42:00 星期三), 站内信件
人类正迅速逼近分岔点。在本世 纪里,还原论者的假说把科学家深深地带到了原子世界
,在那里他们解放了足以把我们导向毁灭的、可怕的核力。不过,还原论在探究原子的
核心时,也启迪了自身的重要洞见,发现了还原论的局限。量子理论的悖论向科学家展
示了神秘的“量子整体性”,其中深刻的含义人们才刚刚开始去探索。但是与此同时,
多数物理学家仍贯彻着还原论的纲领,好象什么也没有改变。他们建造更庞大、更强大
的对撞机,为的是搜索建构大自然的砖块——夸克、胶子以及创生宇宙的潜在原生力。
在分子生物学里,把实在分解为各个组分、再把它们按照我们的需要和想法装配起来的
这种还原论方法,如今正在引起一场生物技术革命。根据近来遗传学领域的发现,科学
家重新设计现存的生物体、创造新的生命,已变得极具可能性。这将促使我们有朝一日
把我们的星球改变得只让人造的物种居住。受遗传学知识的鼓动,我们不久也许甚至会
被引诱去干预我们人类自身的演化。
用人类的思想控制自然界是还原论者梦想的本质。它是一个即使在其显见的失败面前依
然维持着的梦想。把任何系统当作力学的、由部分组成的、可与其它系统隔离开来的系
统,这种定向思维已经产生了足以支配这个世界的强大技术。但是,这种技术的直接副
产品破坏了这个星球的环境,包括平流层臭氧的耗损,以及温室气体的累积。目前许多
科学家预测,技术及其进展的这些方面将给我们人类带来生态灾难和浑沌。可是还原论
者的梦想并未受到动摇。在一个力学世界里,还原论科学搞砸的东西,他们认为还可以
“修复”。于是人们提出许多建议,向大气中抛投固态臭氧,以便补救这种破坏。
与这种趋向相对抗,年轻的“紊变与整体科学”崛起了,它重新关注事物之间的相互关
系,它意识到了自然界本质上的不可预测性以及我们的科学描述的不确定性。
在整体论与还原论观点之间,我们选择哪一个呢?也许应当计较几分的是,还原论者一
定程度上盗用了整体论的语言。现在常听到科学家们不说客观的实在,而说“观照的”
实在;不说因果性,而说“创造的可能性”;不说确定性的结果,而说“似然的情境”
;不说永恒的真理,而说“有用的模型”。尽管这些语言表面上是整体论的,实际上并
非如此,正如杰里米·里弗金(Jeremy Rifkin)〖ZW(B〗里夫金与霍华德(T.Howard)合作
于1981年写过一部影响颇大的书《熵:一种新的世界观》,中译本:吕明、袁舟译,上
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译者注〖ZW)〗所言: 〖GK2!〗 〖HTK〗初看起来,“
观照的”、“情境”、“模型”、“创造的可能性”这类词语似乎标志着,人类重新觉
悟到自身的局限性,发现了完全把握或理解宇宙之真理的不可能性。其实不是这样。并
非由于谦卑才激励出这般新奇的宇宙论隐喻,这不过是虚张声势。当我们仔细观察时,
这些新词汇突然变成一副全新面孔:既令人恐惧又令人陶醉。观照,情境,模型,创造
的可能性。这分明是著作家的言辞,造物主的圣旨,建筑师的用语,设计师的口气。人
类正在摒弃宇宙受制于铁甲般僵硬的真理的观念,因为人类感到不必再受这些桎梏的羁
绊。自然被再造了,这次却是由于人类。〖HTSS〗〖HK〗
于是,新的整体论词汇可能隐匿了传统还原论者的冲动——作为部分之汇编者和操纵者
的冲动。语言的同化表明科学中还原论势力的强大,事实上已强大到这种程度:没有它
驱使人们追踪事物的绝对底蕴,发现事物的绝对部分,了解形式的绝对根基,几乎就不
可能作出科学思考。
然而,科学中整体论的冲动也是强大的,它是还原论冲动的镜像。科学家可以探究绝对
部分,因为他或她想了解整体内的相互关系。探索神秘事物的需要,常常伴随着获得一
种还原论答案的渴望。还原论与整体论之间的差别主要在于注重点不同、态度不同。但
是,这种差别最终就是一切。
今后,在不加限制的还原论态度与紊变科学所表述的态度之间,将会一决雌雄。两种方
法的辩护者所使用的词汇并不总能区分出他们的立场。不可能总是清晰地将它们分开,
但是问题迟早会得到解决。我们将贯彻还原论,通向把自然变成仅仅是人类思想的延伸
的终极迷梦( 也许是终极欺骗),还是进入湍鉴,领会我们受到的限制,承认我们彼此的
依赖性?
如果我们真的进入了湍鉴,我们会找到什么呢?显然,没人知道。合作和内在不可预测
性的科学观念,可能引导我们接触梦想不到的实在,从事意想不到的活动。甚至有这种
可能:这些湍动的新实在将比还原论观点所承诺的科幻小说式未来,更富有戏剧性。或
者,也许主要通过我们态度的转变,新的实在就将会显露出来。
这岂不就是遗传学家巴巴拉·麦克林托克所采取的、通向其成就的一种态度?“说到底
,” 麦克林托克说,“任何东西都是一。你没办法在事物中间划出一条界线。我们[通
常]所做的就是作出这些细分,但它们并不真实。”〖ZW(B〗参考了《情有独钟》第22
4页的译文,有所改动,下同。——译者注〖ZW)〗尽管麦克林托克通过关注于部分(特别
是染色体) 而得出这种“一体性”观点,似乎总带有还原论的味道,但是她的方法不是
还原论的方法,或者传统意义上“主观的”方法。“我发现,我越研究它们,发现[染
色体]越来越大。并且我真正在研究它们时,我并非外在于它们,我就在那里。我是系
统的一部分。”〖ZW(B〗参考了《情有独钟》第131-132页的译文。——译者注〖ZW)〗
象一位道家先哲,也许象道家的黄帝,麦克林托克的态度具有讽刺意味:作为既是还原
论者又是整体论者的她,努力想到达事物的根底,但她又知道根本没有根底。在她对整
体的感觉,她称之为“对生物的钟情 ”〖ZW(B〗此即麦克林托克传记原名的直译,中译
本将其转译为《情有独钟》。——译者注〖ZW)〗中,她沉迷于贯穿大自然的不确定性、
相互关系以及相互依赖性。她的传记作者描述她“通向细胞、生物体、生态系统等所有
生物形式的深刻连通性”。掷出之硬币的表面,就是她的信念。她认为,不了解事物的
一体性,科学只能给出零碎的自然;更经常发生的是,科学只给了我们自然的碎片。在
麦克林托克看来,对科学方法论过分的、狭隘的信赖,不可避免地把我们引向困境。“
我们正在把环境糟蹋到可怕程度,并自我感觉良好,因为我们正在采用科学的方法。然
后这些方法转变成技术,正在使劲戳我们的后背,因为我们并未彻底思考过它们。我们
正在做出我们无权做出的假设。从整个事物实际上如何运作的观点看,我们知道部分如
何运转……但我们甚至不了解,甚至看不到其余在如何运作。其余所有那些事情都在发
生着,我们却视而不见。”(参考了《情有独钟》第225页的译文。— —译者注)
麦克林托克显然已穿过湍鉴,进入了另一世界,这个世界比还原论科学描绘的世界更广
阔、更复杂、更流动、更缺少安全性,从一方面来看有点更令人感到恐怖。但是,从另
一方面来看,她似乎明白湍动世界根本不是这样,这里是一个友善的地方,因为我们都
在这个世界里。
序言
啊唷,如果我〖HTH〗真的〖HTLB〗掉下去……那我可怎么办?……没人知道这会怎样,
《梨俱吠陀》推测说,甚至“一”也可能不知道……艾丽丝非常不明智地插了嘴……不
似碾捣碎烂,亦非杂沓浑沌,世界和谐交混。吾视秩序所在,纵万千殊相,然处处切合
……艾丽丝忍不住笑了……
--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9.154]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46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