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macs (动力不断 灵感不断), 信区: Science
标 题: 第二十四章 从相颅骨到看笔迹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8月19日13:20:43 星期一), 站内信件
第二十四章 从相颅骨到看笔迹
有这样一些“科学”,认为一个人的内在性格可从外部现象,如颅骨、鼻子、
手的形状,或是从写字下笔的方式上看出来。这些所谓的科学,每门都有自己一
套文献,多到成千上万卷,有的甚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人。但是,直到最近几年,
人们才试着要把这类研究置于合理的科学基础之上。诸如此类的伪科学家已经崭
露头角,特别是在欧洲,但是他们的研究还没有引起人们太大的兴趣或重视。因
此,本书仅就这一类可疑学科中的4种:颅相学、面相学、手相术和笔迹学稍作
一瞥。
颅相学是在1800年左右由奥地利解剖学家弗朗西斯·高尔首先提出的,立即
引起公众的极大兴趣。欧洲各地相继出现了几百个研究颅相学的协会,后来又遍
及英国和美国。各协会的热心人士以宗教信仰的热情捍卫着这门学问。无数期刊
纷纷出版,不久又消声匿迹了。其中,在爱丁堡出版的《颅相学杂志》影响最大。
出版的书籍和小册子可以吨计。
高尔和他的信徒们论证说,从本质上看来,人的个性是由许多独立的,天生
的“脑官能”构成的,每种脑官能都位于脑的一个部分,所占地方的面积愈大,
官能也就愈强。因此,检查颅骨的隆起部分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最后,奥
地利政府禁止高尔的宣传(原因是高尔认为人脑与性格有密切关系的看法,违背
了宗教的教义),但是他继续在德国和法国传播他的学说。奇怪的是,1828年他
在巴黎去世时,尸体解剖结果发现他的颅骨比常人的颅骨厚一倍。这一事实引起
了不少笑谈。
颅相学在十九世纪为一些才智之士,特别是那些倾向于神秘学的人所广泛接
受。歇洛克·福尔摩斯从一顶大号礼帽推论出戴这顶帽子的人“非常聪明”,根
据的就是当时广泛流行的颅相学的权咸意见。艾尔弗雷德·华莱士和柯南道尔一
样,成了唯灵论者,同时也是颅相学的信徒。有一次,他让一个受试者沉入迷睡
状态,这时,他触摸颅相学研究用的人头模型上各个不同部位。每次触摸时,受
试者的面部表情就出现与颅骨上的这一隆起部分相应的反应。华莱士写道,这并
不是传心术,因为有一次他以为触摸的是某一隆起部位,而实际上他的手指是按
在另一部位上,然而病人还是作出了正确的反应。
沃尔特·惠特曼为颅相学证明他的一切官能良好而感到自豪,因此他把一张
他头部颅骨的图表出版了5次。《草叶集》中就充满了颅相学的术语。评论家们
多年来对于“啊,附着力——啊,我生命的脉搏”这类诗句感到不解,直到他们
发现“附着力”是指一个心灵吸引另一个心灵的颅相学的官能,才解开了这个谜。
惠特曼在他的某些私人笔记中有时提到“16”和“164”。比如:“永远对16保
持一种仁慈的精神和行为。但不要再追求她。”早期的评论家们不相信惠特曼是
个搞同性恋的人,便用这些话来证明他对女人的兴趣。后来才发现原来16和164
是一本流行的颅相学书中的两节,是指希望和渴求这两种官能说的。
尽人皆知,近代关于人脑的研究,已完全推翻了旧的“官能心理学”。各个
感觉中心都集中在一个局部位置。例如,头后部的脑和视觉有关,并非象高尔所
讲授的那样。与对子女的爱有关。颅相学这门伪科学,除了偶尔有游方算命的人
还谈论它,几乎已完全不存在了。
相面术这种根据面部特征判断性格的技术,可以追溯到一篇伪托亚里士多德
之名的文章。关于面容是现表现个性特点,或者如莎士比亚所写,“没有什么方
法能在人的脸上看出内心的思想,”这个问题从希腊人直到现在仍然存在着意见
分歧。论述相面术的著作数量极大而又互相矛盾,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著作影响
最大。近年来有资格的心理学家进行了许多研究,已经得出了否定的结论。鼻子、
耳朵、嘴唇的形状,头发和眼睛的颜色,皮肤的肌纹以及其他特点,看来和精神
方面的特征没有什么相互关系。
但是,必须承认有某些例外。有时,一种特有的面部表情能反映经久的精神
状态,能以线条或固定的肌肉特征留下痕迹,比如,一个人30年来一直心情抑郁,
他的表情在人看来就可能是阴沉的。或者一个人爱笑,他的眼睛周围可能会有明
显的开心的碎纹。社会学家们已经指出,某些社会习俗的信念,比如说红头发的
人脾气暴躁,下颏突出是有决断的标志,可能在某些孩子身上造成那些相应的特
征。如果每个人都说红头发的孩子好发脾气,这可能会促进他爱发脾气的性格。
不过在这方面,还没有进行多少科学上的探索。
关于罪犯都有固定的“特征”,他们的面部特征和身体特征都与常人不同的
理论,是意大利的神秘主义者切萨雷·洛姆布罗索(1836~1909)提出的准科学
研究课题。他的统计方法十分拙劣,以致这项研究不久就被人忘掉了。但是最近
几年,它的基本概念又被哈佛大学人类学系的欧内斯特·胡顿教授重新拣了起来。
胡顿博士在三十年代所作的一项研究中发现,各种体型都与一定类型的犯罪有关
系。比如,强盗一般都有浓密的胡子,虹膜中有漫射的色素,有大的耳垂,以及
其他6种身体特征。但是,不可把胡顿看成一个偏执狂人,他的研究工作做得非
常仔细,因此不属于那种类型,但是他的结论没有为他的大多数同事们所接受,
他们认为他的研究缺乏适当的控制手段。
在这方面,还必须提到威廉·谢尔登医生有关精神特点与身体类型(内胚层
体型、外胚层体型和中胚层体型)相互关系的著作。他的著作引起极大的争论,
本书不便详述。同样,本书也无法详细讨论苏黎世的精神病学家利奥被德·松迪
所发明的“松迪试验”。他在这项试验中给病人一套人物照片,照片上是8种主
要类型的精神病患者。他让病人挑出似最厌恶的和最不厌恶的照片,然后对他的
选择加以仔细分析。这项试验背后的理论是,病人一般喜欢那些面部表情和肌肉
紧张状况与他们自己相似的精神病患者的照片。如果读者有兴趣,可以在苏珊·
德里1949年著的《松迪试验的理论与实践导论》一书中找到对这一切的解释。该
书的作者在曼哈顿的社会学新校中教授这门技术。
手相学是另一门古老的学问。这方面的著作汗牛充栋。手相术一般分为两个
分支,一个是相手术,根据手心的纹路推算未来命运;一个是手相学,根据手指
的形状、“指峰”的大小和手的其他特征,解释人的性格的技术。中国从前有一
种脚相术,根据脚上的纹路和脚趾的大小来推测命运和解释性格,不过这种技术
在西方的茶室里没有得到发展。最近出版的一些书试图把手相学建立在科学的基
础上,其中著名的有伦敦大学的夏洛特·沃尔夫1943年出版的《人手》和约瑟夫·
拉纳尔德的几本流传颇广的书。他们的研究颇为有趣,不过是建立在极不可靠的
经验方法上的。
笔迹学这门根据笔迹来解释性格的学问,大约在十七世纪初期起源于意大利。
它在十九世纪中叶开始流行起来。与时巴黎的让—伊波利特·米雄神父搞出了一
套“笔式符号”,他认为这些笔式是与特定的精神特征有关的。后来的大量研究,
主要是欧洲人的研究,已经使这位神父的绝大多数“符号”归于无效。不过也有
迹象表明,笔迹的一般特点,或者说“格式塔心理学”上的特点,从统计上看是
和一定的性格有关系的。比如,一个懒散马虎的人拿起笔来,不大会忽然写得苍
劲有力的;一个整洁有序的人,写一封正式信函时也不会非常潦草。一个极端因
循守旧的人,也不会写出奇形怪状的字母来。
人们不能绝对地排除(特别是从心理学的深度来说)一种可能性,即一定的
精神状态和他们的书写笔式之间有某种微妙的、无意识的联系。比如,一个笃信
宗教的神秘主义者,可能在写到最后时把花体字的最后一笔朝上挑到不寻常的高
度,从而不自觉地流露出精神上的渴望。从这个观点来说,笔迹也和谈话、走路
姿势、面部表情、笑容或握手一样,被看作是“表现行为”,与性格有某种联系
的。①但是,到底有多少联系,或哪一种联系,尽管近年来出现了不少有影响的
研究成果,但其论证仍不能令人满意。
如果读者有意探索心理学上的这一朦胧边界,克拉拉·罗曼1952年出版的
《笔迹学:解释性格的要诀》倒是一本很好的参考书。罗曼夫人是匈牙利笔迹学
派的学者,她在社会学新校讲授这一门课已有多年。她的书象论述笔迹学的多数
著作一样,在小心实验求证方面没有作出汁么贡献,但却很好地概括了近年来的
研究情况,并且是一本出色的近代笔迹学理论的概述。还应该提到1948年出版的
《无意识的图解》一书,该书强调以弗洛伊德的方法探讨笔迹学,作者是巴德学
院的沃纳·沃尔夫教授。
在各种形式的性格研究方面,最大的困难之一是至今还没有发明出一种真正
精确的方法,以判明一种分析是否适用于某一个人。比如,在一封写好的信上四
边留有很宽的空白,被认为是表示“大方”。不是也有人不以为然吗?人们在某
些方面大方,在别的方面则不然。用任何经验主义的方法来检验性格都过于模糊,
即使是好朋友,对于一种性格是否符合自己的心意也会分歧很大。对于笔迹的特
征,情况也是如此。如果有人对你说你有那些特征,你只要细心去找,总能找到
它们,特别是当你相信进行这种分析的笔迹学家是一位专家,而且是不会摘错的。
有一种简单的方法,可以检验随便哪一个业余的或专业的笔迹分析专家。从
20个朋友那里拿来他们的手迹样品,这20个人要性别相同,年龄相仿,然后把这
些手迹交给笔迹学专家。然后把他所做的二十份分析结果交给一个熟悉这20人的
另一个人(笔迹样品不交)。让他把每一份分析结果同20个朋友—一对上。如果
他是随意相对,概律的规律会使他对上一人。如果他的成绩很高,比如说对上了
10个或10个以上,你就可以认为这位笔迹专家的寸能是有客观根据的。如果他的
成绩很差,那就有力地说明情况正好相反。
过去有少数心理学家做过这种试验,通常都表明笔迹专家的本事是很蹩脚的。
在还没有一位性格分析家能够在这种试验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时,他们的研究工作
就会仍然停留在正统心理学的常识水平上。千百万人对颅相学解释的准确性留下
极深的印象,这一事实使人想到让性格分析符合被分析的人的情况该是多么容易,
只要你确实知道这个人是准的话!
与近代笔迹学有密切关系的是由心理分析学家发展的许多行为试验方法。荣
格和他的学生们重点研究铅笔乱写乱画的分析,在分析著作中也充满了这一方面
的报告。与此大体类似的是“画人试验”。给患者一张白纸。叫他画一个人。试
验者仔细分析了这个速写,认为它提供了有关患者性格不正常的有价值的线索。
布鲁克林县立金氏医院的卡伦·麦肖维尔,用这种试验法做了大量开辟性的研究,
并在社会学新校中讲授关于这种试验法的课程。“构画试验”是德国的亨利·瓦
尔特格医生遵循类似思路发明出来的。他给病人一套方块,每个方块上有一些毫
无意义的符号,让他画8张画来体现这些符号。芝加哥大学的玛丽安·金盖特所
著《构画试验》,是近来出版的一本讲述这种技术的书。自然,铅笔画和水彩画
早已被精神病学者和分析者用于诊断的目的。论述儿童神经病患者所画美术作品
分析的著作尤为广泛。
--
What a friend we have in EMACS,
All our text-problems to halt!
What a privilege to keypress
Control-meta-ESC-shift-alt!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天外飞仙]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22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