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qpcwth (独翅鸟), 信区: Science
标 题: 第四章 天堂与地狱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3月18日18:09:31 星期一), 站内信件
【三思言论集】→【三思藏书架】→《宇宙》 〖本书由柯南扫校〗
第四章 天堂与地狱
九个世界仍在我的记忆之中。
斯诺尔里·斯特勒逊编纂的《冰岛散文集》
我——宇宙的破坏者,罪该万死。
《神曲》
天堂和地狱的大门毗连在一起,没有什么两样。
尼克斯·卡赞扎基斯《基督的最后引诱》
地球是个可爱而又平静(多少可以这么说)的地方,万物在
变化,但变化的过程却是缓慢的。我们可能平安地过一辈子而从
未经历过比暴风雨更猛烈的自然灾害,因此,我们总是自鸣得意,
逍遥自在,漠不关心。但是大自然的历史记载却是很清楚的。宇
宙曾经遭到破坏,我们人类甚至还以“善于有意无意地给自己施
加灾害”而著称。其他的行星都把自己过去的历史保留下来,有
充分的证据表明它们曾经经历过大灾难。一切都只是时间迟早的
问题。在100年内不可思议的事情,1亿年之后可能就是不可避免
的了。即使在地球上,即使在我们自己的国家里,奇怪的自然现
象也发生过。
1908年6月30日清晨,在西伯利亚中部,人们看见一个巨大
的火球从天空划过。火球着地的时候,引起了一场大爆炸,这场
大爆炸扫平了大约2000平方公里的森林,烧毁了撞击地点附近成
千上万的树木,它所引起的大气冲击波环绕地球两圈。两天之后,
大气里仍然有大量的尘埃,以至于在1万公里以外的伦敦市街道
上,人们可以在晚上靠尘埃的漫反射光看报纸。
沙俄政府不会为这样的区区小事而去调查的,而且事情毕竟
是发生在偏僻落后的西伯利亚通古斯人居住的地方。十月革命10
年之后才有一支考察队到那里考察现场和采访目击者,以下是考
察队带回来的一些采访记录。
清晨,当大家还在帐篷里睡觉的时候,整个帐篷连人一起被
吹到空中。落地的时候,全家都受了轻伤,而阿库莉娜和伊凡失
去了知觉。恢复知觉后,他们听到许多嘈杂的声音,看到森林在
他们四周炽烈地燃烧着,大部分森林都毁了。
早饭时间,我正坐在范诺范拉贸易栈的门廊里,眼睛望着北
方。我刚举起斧子要箍桶的时候,突然间……天空劈成两半,北
边森林的上空好像燃起了一片烈火。这时,我感到一阵火热,好
像我的衬衫已经着火了……我正要把衣服脱掉的时候,天空中轰
隆一声炸开了。我从门廊里被抛到约3沙绳(俄丈)远的地方,
暂时失去了知觉。我的妻子跑出来把我扶到屋里。接着便听到一
声巨响,好像是石头从空中降落的声音,又好像是炮声,整个大
地都抖动起来。我躺在地上,把头盖住,因为我怕头被石头打伤。
正当天空裂开的时候,一阵热风(犹如大地里吹出来的热风)从
北边往我们的屋子吹过来,在地上留下了痕迹……
当我坐在犁旁吃早饭的时候,我突然听到爆炸声,好像是炮
声。我的马跪到地上。北边森林的上空火舌冲天而起……接着,
我看到杉树林被风刮得倒向一边,我还以为是飓风。我用双手抓
住犁,不让风刮走。风很猛,地上的土都被刮走了。飓风从安格
拉里驱起了一道水墙,我看得清清楚楚的,因为我的地在山坡上。
呼啸声把马吓得狂奔起来,拖着犁到处乱跑,有的马却吓瘫
了。
听到第一声和第二声爆炸之后,木匠们都吓呆了,他们用手
在自己胸前划十字。当第三声爆炸传来的时候,他们从屋顶上倒
摔到碎木屑上。有几个人惊慌失措,我叫他们冷静下来,并安慰
他们。我们都停了工回到村子里去。村民们惊恐万状,一群一群
地聚集在街道上,谈论着发生的事情。
我当时正在田里……刚刚给一匹马套上耙,正要套另一匹时,
突然听到右边一声好像爆破的声音。我立即回头,看见一个燃烧
着的物体从空中飞过,那物体头部比尾部宽得多,色彩好比白昼
里的火光。这个燃烧着的物体比太阳大得多,但是没有太阳那么
明亮,所以可以用肉眼去看。火光后面拖着一长串的东西,看上
去像尘埃,一阵阵地往外喷,此外,火焰还放出蓝色的流光……
火焰一消失就听到比炮声更猛烈的爆炸声,可以感觉到土地在震
颤,木屋里的玻璃窗都被震碎了。
我当时正在卡恩河边洗羊毛,突然听到一声像惊鸟鼓翅的嘈
杂声……河水猛涨。随后便是一声巨响,一个工人……摔到河里。
这个著名的事件叫做通古斯事件。有些科学家认为,这个事
件是由一片急剧落下的反物质引起的。反物质与地球的寻常物质
接触之后就湮没,变成伽马射线的闪光。但是在撞击地点没有发
现任何放射现象可以证实这种解释。另一些科学家认为,一定有
一个很小的黑洞由西伯利亚这一端进人并穿透地球,从另一端钻
出。但是从大气冲击波的记录里并没有发现当天晚些时候有什么
东西从北大西洋里冲出来。这也许是某个难以想象的地球外的高
级文明社会的宇宙飞船出了严重的故障,结果撞到一个暗行星的
偏僻地区。可是在撞击现场没有找到这些飞船的痕迹。上面这些
已经提出来的观点,其中有些还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它们都没有
足够的证据。通古斯事件的主要事实是:大爆炸,大冲击波,森
林大火。可是在现场没有发现撞击环形山。所有这些事实似乎只
能有一种解释:1908年一个彗星的一个碎片撞击了地球。
在行星际广阔的空洞里有许多物体,有些是岩石的,有些是
金属的,有些是冰的,有些含有部分的有机分子。这些物体从尘
埃颗粒到像尼加拉瓜或不丹那么大的不规则的石块都有。有时候,
偶然间在途中出现一个行星。通古斯事件很可能是由一个彗星冰
块引起的。这个冰块长约100米(相当于一个足球场那么大),
重100万吨,飞行速度约每秒30公里(每小时7万英里)。
假如这样的撞击事件发生在今天的话,人们可能会以为是核
爆炸(特别是在目前的这种惊恐之中)。彗星的撞击和火球就像
百万吨级的核爆炸。还带有蘑菇云,但有两个例外,没有伽马射
线,也没有放射性微粒回降。一个罕见的但又是自然的事件——
一个相当大的彗星碎片的撞击——可能引起一场核战争吗?一个
奇怪的剧本:一个小彗星撞击了地球(就像千百万其他彗星已经
撞击过地球那样),我们的文明社会的反应则是立即毁灭自己。
我们应该进一步研究彗星及其撞击和可能带来的灾难。例如,
1979年9月22日,一颗美国维拉卫星在南大西洋和西印度洋附近
探测到一种强烈的双闪光,起初以为那是南非或以色列秘密进行
的低量(2000万吨,相当于广岛原子弹的能量的六分之一)核武
器试验所引起的。当时的国际政治形势正处于紧张状态。但是如
果这种闪光是由小行星或彗星碎片的撞击所引起的,那又有什么
关系呢?既然在发光地区的空中飞行之中没有发现大气里有异常
的放射现象。上述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同时也说明,在核武器
时代,不改善我们对来自宇宙空间的撞击的监测系统是很危险的。
彗星主要是由冰构成的——水(H2O)冰,还有少量的甲烷
(CH4)冰和一些氨(NH3)冰。在撞击地球的大气层时,一个中
等大小的彗星碎片会产生一个白炽的火球和一种巨大的冲击波。
火球会烧毁树木,冲击波会扫平森林,它的声音还会波及全球。
但是这样的彗星不太可能在地上撞出一个环形山。彗星上的冰块
在进人大气层的时候全部融化了,因此不会留下灵般地出现,这
种现象令人不安地向人们关于宇宙是万古不变、井然有序这一观
念进行挑战。如果那条天天随着星星起落的壮丽的乳白色光带是
无缘无故地出现在那里,与人间世事毫无关系,那简直是不可思
议的。因此出现了这样的观点:彗星是灾难的预兆,是神遣的预
兆——它们预示了帝王的终日,王国的崩溃。对于彗星,巴比伦
人认为是天髯,希腊人认为是垂发,阿拉伯人认为是燃烧的剑。
在托勒密时代,人们根据彗星的形状把它们分类为“梁”、“喇
叭”。“坛子”等。托勒密认为彗星给人类带来战争、炎热的气
候和“动乱”。中世纪的一些彗星图看上去像未探明的飞行的十
字架。一个名叫安德烈亚斯·西利奇厄斯的马格迪堡路德教主管
人(即主教),在1578年发表了一篇题为“新彗星的科学启示”
的文章。他在文章中。提出了一个独特的观点,他说彗星是“人
类罪恶的浓烟,每天、每时、每刻都在升腾,它在上帝面前丑态
百出、胆战心惊,逐渐地由浓烟形成长着卷发梳着辫子的彗星,
最后被天国最高法官的怒火烧着了”。但是另一些人反驳说,如
果彗星是罪恶的浓烟的话,天空势必乌烟滚滚。
关于哈雷彗星(或任何其他彗星)的最古老的记录是在中国
的《淮南子》这本书里,该星于公元前1057年武王伐纣时出现。
公元66年哈雷彗星向地球靠近,这是约瑟夫关于“耶路撒冷上空
整整一年悬挂着一把剑”的记载的最好解释。1066年,诺曼底人
又目睹了哈雷彗星,他们认为,既然彗星预兆某个王国的崩溃,
这次哈雷彗星的出现,助长并在某种意义上促成了“征服者威廉”
对英格兰的侵略。当时的报纸《贝尤克斯绣帷报》对该彗星曾做
过及时的报导。1301年,乔托——现代写实主义绘画的创立者之
———目击了哈雷彗星再次出现,并且把它画到算命的天宫图里。
1466年的大彗星——哈雷彗星星又一次再现——引起了基督教欧
洲的恐慌,基督教徒们担心上帝可能站在土耳其人一边(土耳其
人刚刚占领了君士坦丁堡),所以才派遣彗星下来。
16世纪和17世纪的主要天文学家都被彗星迷住了,即使牛顿
对彗星也有点茫然。开普勒说彗星在空中飞驰“就像鱼类在海里
畅游一样”。但是被阳光驱散了;因为彗尾总是朝着背向太阳的
方向、戴维·休漠在许多场合里是一个坚定的理性主义者,但是
他的下述观点却不很严肃:彗星是行星系的生殖细胞——卵子或
精子。行星是一种星际性交的产物。牛顿读大学的时候(在他发
明反射望远镜之前),经常连续数夜不眠,用肉眼搜索空中的彗
星,最后终于累倒了。继第谷和开普勒之后,牛顿断定,从地球
上看到的彗星不在我们的大气层范围内运行(亚里士多德和其他
一些人也是这样认为的),我们看到的彗星其实是在比月球还要
远的地方,但是比土星近一些。彗星跟行星一样,是通过反射太
阳光发亮的。“那些把彗星调往遥远的恒星的人大错而特错,因
为如果是那样的话,彗星就得不到太阳光,就像我们太阳系的行
星得不到恒星的光一样。”他证实了彗星的运行轨道跟行星一样
也是椭圆形的;“彗星是一种在非常扁圆的轨道上绕着太阳运转
的行星。”这种将彗星非神秘化的观点,这种对彗星固定轨道的
预言,导致他的朋友埃德蒙·哈雷在1707年计算出:1531年。
1607年和1682年出现的彗星是每隔76年出现一次的同一颗彗星,
并预言这颗星于1758年再现。这个彗星果然按时到来,他死后人
们就用他的名字给这颗彗星命名。哈雷彗星在人类历史上起过有
趣的作用,当它1986年再现时,它可能是宇宙飞船首次探索彗星
的目标。
现代的行星科学家有时候试图论证彗星和行星的碰撞对行星
大气可能有显著的影响。例如,现在火星大气里的水分都是因为
不久前一个小彗星撞击的结果。牛顿指出:彗尾的物质被散落在
行星际空间,由于重力作用,它们逐渐地被吸引到附近的行星上,
他相信地球上的水在不断地散失,“用于植物的生长和腐烂,转
化成干土……如果液体没有从外部得到补充,一定会不断减少,
最后完全消失”。牛顿曾经相信:地球上的海洋源自彗星;生命
的产生也可能是因为彗星物质降落在我们的行星上。在一篇神秘
的幻想曲里,他更是讲得神乎其神:“而且,我认为,灵魂来自
彗星,虽然它非常微小,但它却是我们空气中最微妙。最有用的
部分,是万物赖以生存的要素。”
早在1868年,天文学家威廉·惠更斯就发现彗星光谱和天然
气光谱的某些特征是一样的。惠更斯发现彗星上有有机物;几年
之内又发现彗星里含有氰(即硝酸纤维素,含有一个碳原子和一
个氮原子,是形成氰化物的分子碎片)。1910年,当地球即将穿
过哈雷彗星的尾巴时,许多人非常恐慌,他们忽略了“彗尾富有
扩散性”的事实。彗星的毒性所带来的危险远不如(即使在1910
年)大城市工业污染所带来的危险。
但是几乎没有人感到放心。例如,旧金山1910年5月15日
《纪事报》的大标题中有:“跟房子一样大的彗星摄像机”、
“彗星来临,丈夫自新”、“彗星晚会在纽约流行”。洛杉矾
《考察家报》的气氛比较轻松:“喂!那个彗星毒死你了吗?……
全人类该免费洗一洗气体浴了”、“期待‘狂欢作乐’”、“许
多人嗅到氰的强烈味道”、“受害者爬树,给彗星挂电话。”
1910年,人们举行了许多晚会,他们要在世界遭到气污染的末日
来临之前尽情欢乐一番。企业家到处兜售抗彗药和防毒面具(后
者令人恐怖地预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
即使在我们的时代,对彗星仍然存在着模糊的认识。1957年,
我是芝加哥大学叶凯士天文台的研究生。有一天深夜,我独自一
个人在天文台里,听到电话铃直响。我接电话时,听到一个人用
醉醺醺的声音说:“请让我跟天文学家讲几句话。”“你有什么
事就说吧。”“是这样的,我们正在威尔米特举行花园晚会,天
上有个东西,奇怪的是,你正视它的时候,它就不在了,但是如
果你不看它,它又在那里。”视网膜最敏感的部分不在视界的中
心,如果你将视线稍微偏移一点,你就可以看到暗淡的星星和其
他的物体。我知道当时天上勉强可见的东西是一个新发现的叫做
“阿伦罗兰”的彗星,所以我就告诉他,说他看见的可能是一个
彗星。他停顿了好一会儿才问:“什么叫彗星?”“彗星就是直
径1英里的雪球。”我回答说。这次,这个打电话的人停顿的时
间更长。后来,他请求说:“请找个真正的天文学家跟我谈吧。”
1986年哈雷彗星再现时,我不知道什么样的政界领导人会对此感
到恐惧,我们不知道我们到时候还会干出别的什么蠢事来。
虽然行星是在椭圆形的轨道上绕太阳运转,其实它们的轨道
的椭率并不很大。乍看起来,它们的轨道倒像是圆形的。彗星—
—特别是周期长的彗星——才有显著的椭圆形轨道。行星是内太
阳系的老前辈,彗星则是新客。为什么行星的轨道基本上是圆形
的而且整齐地分隔开来?因为如果行星轨道的椭率很大的话,它
们就会交叉在一起,那么行星迟早会相撞。在太阳系的早期历史
里,可能有许多行星正处在形成的过程中,那些在椭圆交叉轨道
上的行星很容易相互碰撞而毁灭,而在圆形轨道上的行星则容易
成长而生存下来。现在这些行星的轨道是在这种碰撞自然选择中
幸存者的轨道,我们的太阳系已经由充满灾难性的撞击的少年进
人稳定的中年。
在太阳系的最外层,在行星以远的黑暗空间里,有一个由1
万亿个彗核构成的巨大的球云,它绕太阳运转的速度不会比印第
安纳波利斯首届500英里车赛的速度更快①。一个典型的彗星看
上去像一个直径约1公里的巨大的滚动的雪球。大多数彗星从来
没有穿越过冥王星轨道这条边界,但是,偶而会有一颗行星从它
们旁边经过,打乱它们的引力关系,使一群彗星进入椭率很大的
轨道,向太阳猛冲。当它们的轨道由于木星和土星的引力作用而
继续变化时,它们就(大约每100年左右一次)往内太阳系猛冲。
在木星和火星轨道之间的某个地方,它们开始发热和蒸发。从太
阳的大气层吹出来的物质——太阳风,将尘埃和冰块推向彗星的
背部,使它们有了短尾。假如木星的直径是1米的话,我们的彗
星就会比尘埃颗粒还要小。但是如果它们发展壮大的话,它们的
尾巴会有从一个星球到另一个星球那么长。当它们接近地球的时
候,它们会在地球上的人类当中激起迷信的狂热。但是人类最终
会懂得,彗星不是生在在他们的大气层里,而是生存在大气层外
的行星之间。人类将会计算彗星的轨迹,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人
类还会发射一个小宇宙飞船,专门用来探测这个来自恒星王国的
客人②。
彗星迟早是要跟行星碰撞的。地球及其伙伴月亮势必受到彗
星和小行星——太阳系在形成过程中残余下来的碎片——的轰炸。
既然小的物体比大的物体多,受小物体撞击的可能性也就比受大
物体撞击的可能性大。彗星碎片撞击地球的事件(例如通古斯事
件),每1千年就可能发生一次左右,但是大彗星(例如哈雷彗
星,它的核可能有20公里的直径)撞击地球的事件只可能每10亿
年左右发生一次。
当一个小的冰冻物体跟一个行星或一个卫星碰撞时,行星或
卫星上还不会有很大的伤痕,但是如果撞击物比较大或撞击物主
要是由岩石构成的,那么撞击的时候就会引起爆炸,形成一个半
球形的坑,我们把它叫做撞击环形山。如果环形山没有被破坏掉
或被填满,它可能几十亿年之后都还会存在。月球上几乎没有侵
蚀现象,当我们考察月球的表面时,我们发现它布满了环形山,
这些环形山的数量远不是现在太阳系内寥寥无几的彗星碎片和小
行星碎片所能解释的,月球的表面雄辩地证明宇宙曾经经历过毁
灭性的年代,那是几十亿年前的事了。
撞击环形山并不只是月球上才有的,我们在整个内太阳系都
会发现它们——从最靠近太阳的水星,到云雾迷漫的金星,到火
星及其小卫星(火卫一和火卫二)。这些行星叫类地行星,在宇
宙中跟我们是一家人,它们的性质可以拿地球作代表。它们的表
层是固体,内部主要是岩石和铁。大气层的气压不尽相同,从几
乎是真空状态到比地球的气压高叨倍都有。它们像野营者围着营
火一样紧紧地围着太阳——光源和热源。所有的行星大约都有46
亿年的历史了,跟月球一样,它们都是太阳早期历史的撞击灾变
岁月的见证人。
越过火星之后,我们就来到了一个非常不同的“社会制度”
里——木星和其他大行星(即类木行星)的王国。这些行星都是
大行星,它们的主要成分是氢和氦,还有少量的富氢气体(例如
甲烷、氨气)和水。在这里,我们看不到坚实的表面,看到的只
是大气和五彩缤纷的云层。这些行星都是举足轻重的,而不像地
球那样是微不足道的。木星可以装得下1000个地球。假如彗星或
小行星落到木星的大气层里的话,我们不可能看到环形山,我们
只能看到云层暂时断裂的现象。然而,我们知道,外太阳系的碰
撞史也已经有几十亿年了,因为木星的体系更庞大,有十几个卫
星,“旅行者”宇宙飞船曾经对其中的5个卫星进行过详细的考
察。在这里,我们也找到了过去灾变的证据。整个太阳系都探索
过之后,我们可能就会找到所有9个星球(从水星到冥王星)和
所有小卫星、彗星和小行星都经历过撞击灾变的证据。
月球正面大约有1万个环形山,在地球上用望远镜可以看得
见。大多数环形山是在月球的古代高地上,从月球的行星际碎片
最后吸积时期起就有了。在maria(拉丁语“海”)里约有1000
个直径超过1公里的环形山。所谓的“海”,是指月球的平原地
区,在月球形成后不久,这里可能是个熔岩涌流的地方,先前的
环形山都被遮没了。因此,粗略地计算,现在月球上环形山的形
成率应该是:109年/104环形山=105年/环形山,即每10万年
形成一个环形山。因为行星际碎片在几十亿年前可能比现在多,
所以我们可能要等10万年以上才能看到在月球上形成一个环形山。
因为地球的面积比月球大,所以我们可能要等大约1万年才能看
到我们的行星被撞击出一个1公里宽的环形山。据研究,亚利桑
那的陨星坑(大约1公里宽的撞击环形山)已经有2万到3万年的
历史了,因此,地球上的观测与上述的估算是一致的。
彗星或小行星与月球的实际撞击可能会引起瞬息爆炸,我们
从地球上可以看到爆炸所发出的光。我们可以想象,在10万年前
的某一个晚上,当我们的祖先悠闲地举目望着天空的时候,突然
看到一股奇特的白烟从月球的背光部分升起来,并且被太阳光把
它照亮了。但是,我们并不认为历史上可能发生过这种事情,因
为发生这种事情的可能性是很小的。然而,在地球上用肉眼看到
的月球遭受撞击的事实是有案可查的。1178年6月25日夜晚,5个
英国修道士报告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后来这件事情被坎特伯雷的
杰维斯收录在他的编年史里。人们普遍认为,该书所记述的关于
杰维斯时代的政治和文化事件是可靠的。作者收录这个事件之前
曾经采访过目击者,他们都发誓说他们所看到的是事实。杰维斯
的编年史里有这么一段话:
一弯明亮的新月,月相如旧,钩尖朝东。忽然间,上钩一分
为二,火焰从分裂处中部腾空而起,将火炬、火焰、火红的煤和
火星洒向天空。
天文学家德罗·马尔霍兰和奥戴尔·卡莱姆认为,月球遭到
撞击时,月面上会升起一股尘云,形状很像坎特伯雷的修道士所
报告的那样。
假如撞击是在800年前才发生的话,它所形成的环形山现在
应该还看得到。月球上几乎不可能发生侵蚀现象,因为那里没有
空气,也没有水。因此,即使是几十亿年前形成的小环形山现在
还会比较好地保留下来。根据杰维斯的记载,准确地测定那次月
球上的撞击地点是可能的。撞击会产生射线(即爆炸时喷射出来
的粉末线迹),这样的射线跟月球上最年轻的环形山是联系在一
起的——例如是那些根据阿里斯塔恰斯、哥白尼和开普勒的名字
而命名的环形山。但是,虽然环形山可能经受得住月球上的侵蚀,
这种非常微弱的射线却不行。随着时间的推移,即使微陨星——
宇宙空间微尘——的到来也会搅乱和遮没这些射线,使这些射线
慢慢地消失掉。由此可见,射线是新近发生撞击的信号。
陨星学家杰克·哈通曾经指出,月球上,正好在坎特伯雷修
道士所说的那个地区,有一个最近刚刚形成的、样子还很新鲜的
小环形山,同时还有很明显的辐射系。这个环形山是根据16世纪
罗马天主教的一个学者的名字命名的,叫做“乔达诺·布鲁诺”。
布鲁诺认为,宇宙中有无数的星球,而且许多星球上都有生命。
由于这个原因和其他“罪行”,他于1600年被烧死在火刑柱上。
卡拉姆和马尔霍兰提出了跟上述的解释相吻合的另一个证据。
当一个物体以很高的速度撞击月球时,它会使月球晃动起来,虽
然这种震动最终会消失,但不会在800年这样的短时期内消失。
这种震动可以用激光反射技术进行研究。“阿波罗”飞船的宇航
员曾经在月球的好几个地方设置了激光反光镜。当地球上发射的
激光束照射在镜子上并反射回来的时候,我们可以很准确地测量
出往返的时间。用这个时间乘以光速,我们可以准确地算出这个
时刻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用这种方法测量几年之后,我们知
道了月球的天平动周期(即颤动周期大约3年)和振幅(大约3
米),这个数据跟“乔达诺·布鲁诺环形山形成还不到1000年”
的见解是一致的。
所有这些证据都是推论的和间接的。我前面已经说过,在历
史时期里,发生这种事情的可能性很小,但是这样的证据至少会
给我们一些启示。通古斯事件和亚利桑那的陨星坑也使我们注意
到,并不是所有的撞击灾变都是在太阳系的早期历史里发生的。
但是,月球上只有几个环形山有广延的辐射纹,这个事实同样使
我们注意到,即使在月球上多少有一点侵蚀③,只要了解一下那
些环形山和地层学的其他迹象,我们就能够设想出撞击事件和遮
没事件的序列(布鲁诺环形山的形成可能是这种事件的最近的例
子)。
地球离月球很近,如果月球那么严重地受到过撞击而形成许
多环形山,地球怎么可能幸免呢?为什么陨星坑如此罕见?彗星
和小行星会以为撞击一个有人居住的星球是不妥当的吗?这种克
制的态度是不可能的,惟一可能的解释是,在地球和月球上形成
撞击环形山的频率是很接近的,但在没有空气和水的月球上,它
们可以长久地保留下来,而在地上,缓慢的侵蚀过程会把它们销
蚀掉或遮没掉。流水、风沙和造山运动的过程虽然很缓慢,但是
经过几百万年或几十亿年之后,它们甚至会把非常大的撞击伤痕
完全消除掉。
在任何卫星或行星的表面上都会有外作用(譬如来自宇宙空
间的撞击)和内作用(譬如地震),都会有急速的灾变(譬如火
山爆发)和极度缓慢的作用(譬如微小的空间沙粒使表面凹陷下
去)。什么样的作用占主导地位呢?外作用还是内作用?是罕见
的而又激烈的事件,还是普通而又不显著的事件?这个问题是不
能笼统回答的。在月球上,外灾变作用占主导地位;在地球上,
内部的缓慢作用占主导地位。火星的情况则介于两者之间。
在火星和木星的轨道之间有无数的小行星——微小的类地行
星,最大的小行星直径有几百公里。许多小行星呈椭圆形,它们
在空中不停地翻滚。有时候在交互轨道上似乎有两个或两个以上
的小行星。小行星经常互相碰撞,偶然间其中一个会被削出一片
来,偶尔还会拦截地球,最后落到地面上成为陨石。我们博物馆
架子上的展品就是遥远行星的碎片。小行星带是一个大磨坊,不
断地磨出越来越小的碎片,直至尘埃微粒。比较大的小行星碎片
和彗星是形成行星表面新环形山的主要因素。在小行星带里,由
于附近的大行星——木星——的引力潮作用,行星的组成可能曾
经受到阻碍,小行星带也可能是自我爆炸的行星的残片。这似乎
是不可能的,因为地球上的科学家都不知道行星怎么会自我爆炸
的,不过这也完全可能。
土星的光环是几十亿个绕着土星旋转的微小的冰冻小卫星,
这跟小行星带有点相似。它们可能就是那些由于土星的引力作用
而没有被附近的卫星吸积的碎片,它们也可能是因为靠得太近而
被引力潮扯碎的卫星的残片。要不然,它们可能就是土星的某一
个卫星(譬如土卫六)所抛射出来的物质和落到行星的大气层里
的物质之间稳定的物态平衡。木星和天王星也有光环,是最近才
发现的,在地球上几乎看不见。海王星是否也有一个光环?这是
行星科学家亟待解决的问题。光环可能是整个宇宙中所有类木行
星的一种典型的装饰品。
1950年,一个叫伊曼纽尔·维利考夫斯基的精神病医生在一
本科普读物《在碰撞中的星球》里提到从土星到金星之间最近发
生的大碰撞事件。他认为,由于某种原因,在木星系里形成了一
个由行星物质组成的物体,他把这个物体称为彗星。大约3500年
前,它跑到内太阳系里来,经常跟地球和火星相互碰撞,偶然之
中将地球撞裂,形成了红海,使摩西领着以色列人得以逃脱埃及
法老的统治,还将地球根据耶和华的命令而进行的旋转运动停止
下来。他说,它还引起了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和水灾④。维利考夫
斯基还想象,这个彗星在打了一场复杂的行星际弹子戏之后,就
进入一个近圆形的稳定轨道,最后变成了金星(他认为在这之前
金星是不存在的)。
上述这些观点几乎可以肯定都是错误的,我在别处已经对此
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讨论。天文学家并不反对发生过大碰撞的观点,
只是反对在最近发生过大碰撞的观点。在任何太阳系的模型里,
我们不可能根据轨道的比例来显示行星的大小,因为如果那样的
话,行星就几乎看不见了。如果真的按比例用尘埃微粒来显示行
星的话,我们很容易就会发现,在几千年里,某一个特定的彗星
与地球相撞的机会是极小的。而且,金星主要是由岩石和金属构
成的,氢的含量很少,而木星——维利考夫斯基认为它是金星的
发源地——则基本上都是由氢组成的。木星上没有可以用来抛射
彗星或行星的能源。如果一个彗星或行星从地球旁边经过的话,
它不可能“阻止”地球的旋转,更不可能使它以一天24小时转一
圈的速度重新旋转起来。所谓3 500年前火山爆发或水灾十分频
繁的论点并没有地质学的证据。美索不达米亚有些图章上刻的文
字中提到,发现金星的时间比维利考夫斯基所说的从彗星变成金
星的时间还要早⑤。在这种椭率很大的轨道上的物体迅速进人现
在金星所在的这种几乎是正圆的轨道是很不可能的。如此等等。
事实证明,科学家和非科学家提出的许多假设是错误的,但
是科学能够自己纠正自己的错误。新理论要得到承认就必须有可
靠的证据。维利考夫斯基事件最糟糕的问题不是他的假设是错误
的,也不是他的假设跟充分证实了的东西相矛盾,而是有些自称
科学家的人企图压制维利考夫斯基的观点。科学是自由探索的产
物,科学为自由探索服务。任何假设,不管它们是多么稀奇古怪,
都应该受到应有的重视。在宗教界和政界,压制不同的思想可能
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这不是通往知识的边路,也不是探索科学
的方法,我们不能预见谁会发现事物的新的基本原理。
金星的质量⑥、大小和密度跟地球基本上是相同的。由于它
是靠地球最近的行星,所以几个世纪以来人们把它看成是地球的
姐妹。我们的姐妹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也许它是一个温和的夏
日行星,因为靠太阳稍近一点,所以会比较暖和?它有撞击环形
山吗?或者都已经被侵蚀掉了?有火山吗?有山脉。海洋和生命
吗?
1609年,林利略首先通过望远镜来观察金星,他看到了一个
非常平凡的圆面。伽利略注意到,金星跟月球一样,有不同的位
相——从娥眉形到圆盘形,由于同样的原因,我们有时候主要是
看到金星的夜晚的一面,有时候主要是看到它的白昼的一面。这
一发现偶然地进一步证实了“地球绕太阳转而不是太阳绕地球转”
的观点是正确的。随着倍数的增大和清晰度(即对细枝末节的分
辨率)的提高,光学望远镜就被系统地用来观测金星。但是它们
的效果并不比伽利略的望远镜好多少,金星的外围显然包着一层
很浓厚的迷雾,当我们在早晨或夜晚观看这个行星的时候,我们
看到的是金星外围的云雾所反射的太阳光。虽然我们发现这些云
雾已经几个世纪了,我们对它们的成分还是一无所知。
因为看不到金星上的任何东西,一些科学家就得出了这样奇
怪的结论:金星的表面是沼泽地,像石炭纪的地球。这个论点—
—如果我们可以大言不惭地这么说的话——是这样推导出来的:
“我看不到金星上的任何东西。”
“为什么看不到?”
“因为它的四周云雾弥漫。”
“云雾的成分是什么?”
“水,那还用说。”
“那么,为什么金星的云层比地球的云层厚呢?”
“因为那里的水比较多。”
“但是,如果云里的水分比较多的话,星球表面的水
分也必定比较多。什么样的表面很湿呢?”
“沼泽。
如果金星上有沼泽的话,为什么不能有蜻蜓甚至恐龙呢?观
察:见不到金星上有什么东西。结论:它一定是一个生机勃勃的
地方。金星的毫无特色的云雾反映了我们自己的偏爱。我们自己
是生物,所以我们想象别的地方也有生物。但是只有对证据进行
耐心的积累和认真的估价之后我们才能断定某一个特定的星球是
否有生物。看样子,金星并不赏识我们对它的偏爱。
我们是通过棱镜首先获得认识金星性质的真正线索,这种棱
镜是用玻璃制成的,或者是用一种叫做衍射光栅的扁平面制成的
(上面布满了细密而规则的直纹)。当一束强烈的普通白光穿过
一个狭缝之后,再穿过一个棱镜或光栅的时候,这束白光散成五
颜六色的彩带,我们把它叫做光谱。这种光谱从高频可见光到低
频可见光依次排列,即紫、蓝、绿、黄、橙、红。因为我们可以
看见这些颜色,所以这个光谱叫做可见光谱。但是光并不仅仅是
可见光谱上的那么一小部分。在这种光谱高频区域紫光以外的那
部分光线叫紫外线。这是一种地地道道的光,能够杀死微生物。
我们看不见这种光,但是用大黄蜂或光电管立即就能够测出来。
还有许许多多的光是我们看不到的,在这个光谱的紫外线以外是
X射线部分,X射线以外是伽马射线。在这种光谱低频区域红光的
另一边是红外线。我们把测量微电流用的温差电偶安培计放置在
黑暗的红外区时发现了这种光。经这种光照射,温度上升了,有
光照射在安培计上,但我们的肉眼看不到这种光。通过响尾蛇和
掺杂半导体能很明显地测出红外辐射光。红外线以外是广阔的无
线电波光谱区。从伽马射线到无线电波,所有的光都是不可低估
的,它们在天文学上都是有用的。但是,由于我们肉眼观察的局
限性,我们对称为可见光谱的这一小段五颜六色的彩带持有一种
偏见和偏心。
1844年,哲学家奥古斯特·孔德曾寻找一种永不可知的知识
的例子。他挑选了遥远的恒星和行星的成分作为例子。因为他认
为,我们永远不可能实地访问它们。在手头没有标本的情况下,
我们似乎永远不可能了解它们的成分。但是孔德死后才3年,人
们就发现一种可以用来测定遥远物体的化学成分的光谱。不同的
分子和化学元素吸收不同频率(即不同颜色)的光——有时候是
可见光谱上的光,有时候则是在光谱之外的部分。在行星大气的
光谱上,一条黑线表示一个没有光线的狭缝,表示太阳光在穿过
另一个星球的大气层时被吸收了。每一条这样的黑线都是由某种
特定的分子或原子形成的,每一种物质都有其典型的光谱特征。
我们从地球上可以验明6000万公里以外的金星上的气体,我们可
以推测太阳的成分(氦——根据希腊太阳神赫利俄斯的名字而命
名的——最先是在太阳里发现的),推测富铕的A磁星的成分
(通过对1000亿个小星的集合光的分析),推测遥远星系的成分。
天文光谱学简直是一种魔术般的技术,它现在仍然使我惊愕不已。
奥古斯特·孔德真是挑选了一个非常不恰当的例子。
电磁光谱图解:从波长最短的γ射线到波长最长的无线电波。光
的波长单位有:埃(A)、微米(μm)、厘米(cm)和米(m)。
假如金星是湿淋淋的,那么,我们一定会很容易地在它的光
谱上看到水蒸气的谱线。但是,大约在1920年,威尔逊山天文台
在首次进行的光谱学探索中并没有发现金星的云层上方有任何水
蒸气的迹象,这说明金星的表面像沙漠一样干涸,在它上面漂浮
着一层层的硅酸盐粉末。后来的研究发现,金星的大气层里含有
大量的二氧化碳。有些科学家认为,这种现象说明,这个行星上
的所有水分已经跟碳氢化合物结合,所以才形成了二氧化碳。因
此,金星的表面是一个全球性的大油田,是一个全球性的石油的
海洋。另一些科学家认为,在云层上方之所以没有水蒸气,是因
为云层的气温很低,所有的水分都凝结成了液滴,而这些液滴的
谱线跟水蒸气的谱线是不同的。因此,他们得出结论:这个星球
的表面覆盖着水,也许偶然间会有一个像英国多佛峭壁那样镶满
石灰石的岛屿。但是,因为在大气层里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海里
不可能是普通的水,物理化学中要求碳化水。他们认为,金星上
有一个大海洋,海里含有大量游离碳酸的塞耳特斯矿水。
关于金星的真实情况的最初迹象,我们不是通过对光谱可见
光部分或近红外部分的研究获得的,而是通过对无线电光谱区的
研究获得的。射电望远镜的工作原理与其说像照像机,不如说像
光度计。当你把它指向天空中某个广阔的区域时,它会记录下多
少能量以某种特殊的无线电频率传送到地球上。我们对各种智能
生命——例如那些主持无线电台和电视台的人员——所传送的无
线电信号比较习惯。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许多自然界的物体也会
发射出无线电波,原因之一是它们有热量。1956年,当人们将一
台早期的射电望远镜转向金星的时候,人们发现它似乎是一个温
度极高的星球,它不断地发射出无线电波。但是真正证实金星的
表面处于惊人的高温状态,是在苏联的“金星”系列宇宙飞船首
次穿越朦胧的云层,并在这个最近行星的神秘而又难于捉摸的表
面着陆的时候。我们现在知道,金星是一个炙热的星球,在那里
没有沼泽,没有油田,也没有含大量游离碳酸的塞耳特斯矿水的
海洋。在资料不足的情况下,我们很容易出差错。
当我跟一个朋友打招呼的时候,我是通过可见光(例如太阳
光或白炽灯光)的反射看到她的,光线从我的朋友的身上反射到
我的眼睛里。但是古人(包括欧几里得这样的人物)相信,我们
之所以看见东西,是因为我们的眼睛发射出某种光线,这种光线
使我们直接感触到我们要看的东西。这是一种很自然的想法,而
且现在还会有人这样想,尽管我们不能用这种观点来解释暗室里
看不见物体的原因。今天,我们将激光和光电管结合起来,或将
雷达发射机和射电望远镜结合起来,这样,我们就可以让光跟遥
远的物体直接接触。根据射电天文学原理,无线电波从地球上的
望远镜发射出去,撞击在碰巧面向地球的金星半球,然后再反射
回来。许多不同波长的无线电波能够穿透金星上的云层和大气层。
金星表面的某些地方会吸收这些电波,或者,如果它的表面很不
平坦的话,它们会把这些电波散射开来,结果呈现出一片黑暗。
通过观测金星自转时表面特征的变化,我们现在已经能够准确地
测定金星一天的长度——金星在它的轴上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
事实证明,金星自转一周需要243地球日,但它是逆转的,与内
太阳系所有其他行星的旋转方向相反。结果,太阳从西边升起,
从东边落下,从日出到日落需要118地球日。而且,当它最接近
我们这个行星时,朝向地球的一面几乎是不变的。虽然地球的吸
力终于使金星以这种地球锁定的速度自转,但这毕竟是一个漫长
的过程。金星不可能才存在几千年,可以肯定地说,它跟内太阳
系所有其他天体的年龄相当。
我们已经获得了关于金星的雷达照片,其中有些是通过地面
的射电望远镜拍摄的,有些是通过环绕金星的飞船“金星先驱者”
号拍摄的。这些照片向我们提供了关于撞击环形山的令人感兴趣
的证据。金星跟月球上的高地一样,有同样数目的不大不小的环
形山,数目之多再次向我们说明,金星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但
是金星上的环形山特别浅,似乎金星的表面高温使那里的岩石长
期处于流动状态,它们像太妃糖或油灰一样,突起部分逐渐软化
掉。这里有比西藏高原高一倍的大山,有一个极大的长峡谷,可
能还有巨大的火山和一座像珠穆朗玛峰那样的高山。我们现在清
楚地看到了一个过去被云雾笼罩着的星球,首次通过射电和宇宙
飞船探索了它的特征。
根据射电天文学原理的推断和宇宙飞船直接测量的结果,我
们知道金星的表面温度大约是480摄氏度(即900华氏度),比温
度最高的家用烘箱的温度还要高。其相应的表面压力是90个大气
压,等于我们在地球上所感受到的大气压的90倍。如果想在金星
上长久停留的话,宇宙飞船不但要造得像深水潜水艇那么牢固,
还要冷冻起来。
大约有10来艘苏制和美制的宇宙飞船已经进入浓厚的金星大
气层,并且已经穿越过它的云层。其中有几艘实际上已经在它的
表面上逗留过1小时左右⑦。苏联“金星”系列宇宙飞船已经有2
艘在那里拍摄过照片。让我们继承这些先驱使命,访问另一个世
界吧!
在普普通通的可见光里,金星上的淡黄色的云层是可以辨认
得出来的,但是正如伽利略首先指出的那样,这些云层实际上并
没有显示出任何特征。然而,如果摄影机是在紫外光里拍摄的话,
我们就会看到在大气层高处有一个优美而又复杂的旋涡状天气系
统,那里的风速每秒100米左右(每小时220英里左右)。金星的
大气层里含有96%的二氧化碳,还有微量的氮、水蒸气、氩、一
氧化碳和其他气体,但是那里的碳氢化合物或碳水化合物的含量
还不到百万分之零点一。已经查明,金星的云层的主要成分是硫
酸的浓缩溶液,此外还有少量的盐酸和氢氟酸。事实证明,金星
是一个令人作呕的地方,即使在凉快的高层也是如此。
在可见的最高云层上方,大约在70公里的高度上,是一片朦
胧的微粒。在60公里的高度上,当我们钻人云层的时候,我们发
现我们的四周都是浓硫酸液滴。越是往深处走,云粒就越粗。在
大气的底层有微量的刺鼻的二氧化硫(SO2)气体。这种气体环
流到云层的上方,被太阳的紫外光分解之后跟那里的水重新组合,
形成硫酸,硫酸又凝结成液滴沉降下来在底层又受热分解成地和
水,从而完成了一个循环。在整个金星的上空不停地下着硫酸雨,
但是从来没有一滴硫酸降落在金星的表面上。
硫黄色的薄雾一直延伸到离金星的表面约45公里的地方,从
那里开始,我们就进人了一个浓密但又是清澈的大气层。然而,
因为大气层的气压很高,所以我们看不到金星的表面。太阳光被
大气的分子反射到四面八方,使我们无法看见金星表面的任何东
西。这里没有尘埃。没有云层,只有越来越浓密的大气。上方的
云层将大量的阳光(大约相当于我们在地球上阴天时所看到的那
样多的阳光)传送到这里。
金星上高温、高压,还有毒气,那里的一切都散发着可怕的
红光。金星一点也不像爱情女神,倒更像地狱的化身。
根据我们详细观察,金星表面至少有一些地方是乱七八糟的
旷野,到处布满了无规则的软化了的岩石,呈现一幅狰狞。荒凉
的面貌,偶尔可以看到来自一个遥远行星的宇宙飞船的残骸,整
个行星完全遮蔽于浓密的毒雾中。⑧
金星的灾难是全球性的。现在已经相当清楚,金星表面的高
温是由一个巨大的温室造成的。金星上的大气和云层对可见光具
有半穿透性,太阳是通过它们之后到达金星表面的,表面受热之
后,又极力将热量反射到空中。但是、因为金星的温度比太阳的
温度低得多,所以金星辐射出来的主要是红外线,而不是光谱上
的可见光。然而,因为金星大气里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⑨对红外
线几乎是不透明的,所以太阳的热量差不多都被捕获下来,表面
的温度也就升高了,直到从浓密的大气层里渗透出来的少量的红
外线,跟大气底层和金星表面所吸收的太阳光刚好平衡为止。
事实证明,我们邻近的这个星球是一个令人不快的凄凉的所
在。但是我们还是要回到金星上去,它有它迷人的地方。在古希
腊和斯堪的纳维亚神话里的许多半神式的英雄毕竟都为朝拜地狱
而进行过卓越的努力。关于我们的行星(跟地狱比较起来已经是
天堂了),我们还有许多东西需要探索。
埃及的狮身人面巨像是5 000多年前建造的,它的脸部过去
很清晰。几千年来,埃及沙漠的风沙以及偶然间的雨水已经把它
软化,它现在已经变得模糊不清了。纽约市有一个古埃及的方尖
碑,这个方尖碑搬到该市的中央公园才不过100年左右,它的铭
文几乎已经全部消失了,这是烟雾和工业污染——像金星大气层
里的那种化学腐蚀——所引起的。地球上的侵蚀慢慢地将信息清
洗掉,但因为这是一种逐渐的过程(雨点的拍打,沙粒的冲击),
所以这些过程都可以忽略不计。大的结构物(譬如山脉)可以存
在几千万年,比较小的环形山也许可以存在10万年⑩,大型的人
工制品只能存在几千年。除了上述这种缓慢而又均匀的侵蚀之外,
还有大大小小的灾变所引起的破坏。埃及的狮身人面巨像缺了一
个鼻子,有人手闲得发痒,开枪把它打掉了。有的人说这是默梅
卢克斯的土耳其人干的,有的人说这是拿破仑的士兵干的。
在太阳系的金星、地球或其他的地方都有毁灭性灾变的证据,
它们软化或破坏的过程比较缓慢,比较均匀。例如,在地球上,
雨水的流淌可以形成小川,溪河的流水可以形成巨大的冲积盆地;
在火星上,我们看到的古河流的残迹很可能是从地下冒出来的;
在木卫一上,那些看上去很宽阔的河床是液态硫的冲刷而形成的。
地球上有强大的气候系,在金星和木星的高层大气里也有。在地
球和火星上有沙暴,在木星、金星和地球上有闪电。地球和木卫
一上的火山会将爆发的碎片抛射到大气层里。金星、火星、木卫
三、木卫二和地球的内部地质变化,慢慢地改变了它们的外部形
态。冰川的活动素以缓慢著称,它们是地球(很可能包括火星)
的地形变化的主要原因。上述这些变化过程不一定是连续不断的。
欧洲大部分地区过去曾经盖满了冰。几百万年以前,现在的芝加
哥是埋在3公里深的厚霜里。在火星和太阳系的其他地方,我们
看到了今天不能再生的一些特征,看到了几亿年或几千亿年前当
行星的气候可能很不相同的时候所形成的地形。
还有另一个因素会改变地球的地形和气候:智能生命——他
们能够使环境发生重大的变化。像金星一样,地球上的二氧化碳
和水蒸气也起到温室的作用。这个温室使地球上有海洋和生命。
假如没有这种温室作用,地球的温度就会降到水的冰点以下。有
一个小温室是一件好事。跟金星一样,地球也有大约90个二氧化
碳的气压,但这个气压存在于像石灰石和其他碳酸盐所组成的地
壳里,而不是存在于大气中。假如把地球向太阳移近一点,地球
的温度就会有所上升,地球表层岩石里的二氧化碳就会跑出一部
分来,使温室的效果更明显,反过来又进一步提高地球的表面温
度。地表的温度越高,碳酸盐就会释放出更多的二氧化碳,温室
的作用就有可能变得非常显著,结果使地球达到很高的温度。这
就是我们想象金星在早期历史里所发生的现象,因为金星离太阳
很近。金星的表面环境对我们是一种警告:像我们这样的星球很
有可能发生灾难。得在这方面花钱。由于我们的无知,我们现在
还在推推搡搡,还在污染大气,还在使大地变得光秃透亮。我们
忘记了一个事实,即我们基本上并不懂得我们的行为的长期后果。
几百万年以前,当人类在地球上刚刚产生的时候,地球已经
是一个中年的星球了,从充满灾变和激变的青少年时期到中年时
期已经经历了46亿年。但是我们人类现在代表一个新的。也许是
决定性的因素。我们的智慧和技术已经使我们有能力影响地球的
气候。我们将如何使用这种能力?在那些影响整个人类大家庭问
题上,我们是否愿意容忍无知和自满?我们是否把短期利益看得
高于地球的福利事业?或者我们要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关心我
们的子孙,了解并保护我们行星的复杂的生命维持系统?地球是
一个微小而脆弱的星球,它需要得到我们的爱护。
__________
①地球绕太阳的圆周半径 r=1天文单位= 1.5亿公里,因此
它的近似圆周轨道的周长 2πr=109公里。我们的行星每年沿着
这个轨道运转一周,因为1年=3X107秒,所以地球的轨道速度是
109公里/3X107秒≈30公里/秒。现在考虑一下轨道彗星球壳的
情形(许多天文学家相信轨道彗星距离太阳系大约10万天文单位
——差不多在离我们最近的恒星的半途中——运转)。根据开普
勒第三定律,我们立即可以推算出任何彗星绕太阳运转的轨道周
期大约是(105)3=107.5≈3X107,即3000万年。如果你是居住
在太阳系的外侧,那么绕太阳一周就需要很长的时间。彗星轨道
2πa=2πX105X1.5X108公里≈1014公里,因此它的速度只有1014
公里/1015秒=0.1公里/秒。每小时220英里。
②为了探测哈雷彗星,地球上已经于1985年发射了这样的探
测器。——校者注
③火星上的侵蚀现象比月球明显得多,虽然那里有许多环形
山,却没有我们所预期的那种辐射环形山。
④据我所知,最先从本质上用非神秘主义的观点来解释彗星
干预历史事件的人是哈雷。他认为,诺亚洪水是地球受到一个彗
星偶然冲击的结果。
⑤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艾达圆筒图章刻有醒目的艾娜娜、维
纳斯女神、启明星和巴比伦伊什塔的先驱者。
⑥它的质量恰巧比质量最大的已知彗星还要大3000万倍。
⑦1978-1979年,美国的“金星先锋”号成功地完成了一次
使命,发射了一个轨道飞行器,并进行了4次进人大气层的探索
(其中2次在环境险恶的金星表面做了短暂的停留)。在组装用
于探索行星的宇宙飞船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意外的现象。以下
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在“金星先锋”号进人云层的一次探索中,
船上安装了一台网状辐射通量测量计,用来同时测量金星大气层
各个方位上红外线的上下流量。这台仪器需要一个既坚实又能够
让红外线穿透的窗口,因此进口了一个13.5克拉的金钢石,安
装在适当的窗口上。然而,承包商按规定付了1.2万美元的进口
税。最后,美国海关决定将这笔关税退还给厂家,因为他们认为,
在这个金钢石被发射到金星上之后,它在地球上已经失去了贸易
价值。
⑧在这样令人窒息的旷野里不可能有任何生命,哪怕是跟我
们绝然不同的生命。有机分子和其他可以想象得到的生命分子在
这里只能粉身碎骨。但是,我们不妨想象一下,在这样的一个星
球上曾经有过智能生物。那么。他们也发明科学吗?对恒星和行
垦的规律性的探索是地球上科学发展的主要因素。但金星却完全
被云雾笼罩着,黑夜又长得可怕——相当于地球上的59天。但是,
当你举目遥望金星的夜空时,天文宇宙又是茫茫的一片。即使在
白天也看不到太阳,它的光线弥漫在整个空中,就像配戴着水下
呼吸器的潜水员在海里只看到均匀的散光那样。假如在金星上建
造一台射电望远镜,它就可以用来探测太阳、地球和其他遥远的
物体。假如天体物理学发展了,人们最终就可以通过物理学的原
理来推断恒星的存在,但是它们只能是理论上的构成物。我有时
候这样想,如果有一天,金星上的智能生命学会了飞行,翱翔在
浓密的大气里,飞越他们头顶上40公里高空中的神秘的云雾,展
望并首次目睹由太阳、行星和恒星组成的壮丽的宇宙,到那时候,
不知道他们会有何感想。
⑨目前,关于金星上水蒸气的分布量问题,我们仍然有一些
疑问。“金星先驱者”进人大气层后的气相层析表明,金星大气
底层水分的相对分布量为0.01%。另一方面,苏联“金星”宇宙
飞船11号和12号红外测量所得到的相对分布量为百分之零点零一
左右。如果前一个数据是正确的,单单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就足以
将金星表面辐射回来的几乎所有的热量都封闭住,使金星的地面
温度保持在480摄氏度。如果后一个数据是正确的(我个人认为
这几个估计比较可靠),单单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就足以将金星的
表面温度保持在380摄氏度左右,因为需要某种其他的大气成分
来关闭大气温室里剩余的红外线频率窗。然而似乎少量的二氧化
碳、一氧化碳和氯化氢(这些成分在金星的大气层里都已经被检
测到)就能够达到这一目的。所以,美国和苏联最近探测金星的
使命似乎已经证实,温室效应确实是金星表面温度高的原因。
⑩精确地说,直径10公里的撞击环形山在地球上每50万年形
成一个。在地质稳定的地区,例如欧洲和北美,这种环形山可以
经得起3亿年的侵蚀。较小的环形山比较容易形成,也比较容易
破坏,特别是在地质变化比较大的地区。
【三思言论集】 欢迎给制作人来信:jasper_uk@sina.com
--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9.154]
※ 修改:·qpcwth 於 03月18日18:09:50 修改本文·[FROM: 202.118.229.154]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9.47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