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macs (In the Name of Love), 信区: Science
标 题: 元素·电子·稀土族元素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8月03日12:49:14 星期六), 站内信件
【三思言论集】→<FONT class=p3
color=hotpink>【三思藏书架】→<FONT class=p3
color=green>《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元素》 <FONT class=p3
color=steelblue> 〖本书由时清扫校〗
稀土族元素
路易斯一朗缪尔的概念不仅不适用于惰性气体,而且几乎完
全不能用于原子序数大干20的多数元素,特别是涉及周期表中令
人为难的方面,包括第57~71号在内的所谓稀土元素时,就不得
不加以改进了。
回顾一下过去,早期的化学家把不溶于水和受热不改变的任
何物质都看作上(古希腊人遗留的观点,将“土”看作一种元
素)。这种物质包括今天我们所说的氧化钙、氧化镁、二氧化硅、
氧化铁。氧化铝等——事实上这些化合物大约构成了地壳的90%。
氧化钙和氧化镁是微溶的,在溶液里呈碱性(即与那些酸相反),
被称为碱土族,当戴维从这些土中分离出金属钙和镁时,它们就
被称为碱土金属,最后,周期表中与镁和钙一行的元素,即铍、
锶、钡和镭,均叫做碱土金属。
1794年,芬兰化学家加多林研究了在瑞典的一座小村庄(于
特比)附近找到的奇特岩石,并认定它是一种新的“土”,加多
林称该“稀土”为镱。后来德国化学家克拉普罗特发现镱可以分
成两种“土”,其中一种他沿用了原名镱,另一种则命名为铈
(是根据新发现的小行星“谷神星”命名的)。但是瑞典化学家
莫桑德尔后来又把它们分成一系列不同的“土”。最后证实这些
“土”全都是被称为稀土金属的新元素的氧化物。到1907年,已
有14种元素被鉴定。按原子量增加的次序,它们为:镧、铈、镨、
钕、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
根据它们的X射线性质,把这些元素的原子序数定为从57
(澜)到71(镥)。如前面所提到的,在61号处有一空位直到从
铀的裂变物中发现钷为止。它在表中占第15位。
现在稀土元素麻烦的问题在于,它们显然不能刚好填入周期
表内。幸好在门捷列夫提出周期表时,这类元素只有4个被确切
知道;假如当时所有的这些元素都已被发现的话,那么整个表将
会混乱得难以令人接受了。有时候,即使是在科学领域里,无知
也是福。
第一个稀土金属镧,和钇很相称,化的原子序数为39,在周
期表内位于镧之上(图6-2。虽然钇与稀土族元素是在同样的矿
中发现的,性质也与稀土金属相似,但它不是稀土金属)。稀土
元素造成的混乱是在镧之后即铈才开始的,它应该和化后面的元
素即锆相像,但一点也不像;相反而是再次与钇相似。稀土族的
15个元素都是这样,性质都很像钇且彼此相似(事实上它们化学
性质如此相似,以致早期除了用最冗长的步骤外,便无法把它们
分开),但是它们与表内它们前面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没有关系。
我们必须跳过整个稀土族接到72号元素铪,才能找到和钇后面的
元素锆相关联的元素。
图6—2 镧的电子壳层。注意N层的第四亚层已经跳过并未占用
由于这种情况,化学家们只好把所有稀土元素聚集在钇正下
方的一个框中,并单独地排列在周期表的脚注里。
<A
href="http://www.myscience.com.cn/">【三思言论集】 欢迎给制作人来信:<A
href="mailto:jasper_uk@sina.com">jasper_uk@sina.com
--
What a friend we have in EMACS,
All our text-problems to halt!
What a privilege to keypress
Control-meta-ESC-shift-alt!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天外飞仙]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81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