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macs (In the Name of Love), 信区: Science
标  题: 蛋白质·氨基酸·蛋白质分子的分解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8月03日13:07:48 星期六), 站内信件



            蛋白质分子的分解


  上面我们从总体上讨论了蛋白质分子的结构——链的一般形
状。蛋白质分子结构的细节又是怎样的呢?例如,在某个给定的
蛋白质分子中,每一种氨基酸各有多少个呢?

  我们可以把一个蛋白质分子分解成组成它的各种氨基酸(通
过在酸中加热),然后测定混合液中每一种氨基酸有多少。遗憾
的是,有些氨基酸在化学性质上彼此非常相似,用普通的化学方
法几乎不能把它们截然分开,而用色谱法能够把各种氨基酸分得
清清楚楚(见第六章)。1941年,英国生物化学家马丁和辛格首
先把色谱法应用于这个方面。他们采用的是用淀粉作为色柱里的
填料。1948年,美国生物化学家S.穆尔和斯坦把氨基酸的淀粉
色谱法的效率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因此,他们分享了1972年的诺
贝尔化学奖。

  把各种氨基酸的混合液倒入淀粉柱里,待所有的氨基酸分子
附着在淀粉颗粒上以后,再用新鲜的溶剂把氨基酸从柱中慢慢地
淋洗下去。每一种氨基酸都以自己特定的速率从柱中向下移动。
当每一种氨基酸从柱的底部分别流出时,那种氨基酸溶液的液滴
就被收集在一个容器里;然后用一种能够使氨基酸呈色的化学药
品,对每一个容器里的溶液进行处理。颜色的强度表示溶液中某
种氨基酸的含量。这种颜色强度是用一种叫做分光光度计的仪器
测量的。分光光度计可以通过某一特定波长的光被吸收的量显示
出颜色的强度(图12-2)。


  图12-2 分光光度计。光束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通过要分
析的标本,而另一部分直接到光电池。因为通过标本的光束被减
弱,在光电池中释放的电子比未被吸收的光束释放的少,所以这
两部分光束在示波器上显示出电位差,这样就可以测量出标本的
光的吸收量

  [顺便说一下,分光光度计也可以用在其他的化学分析上。
如果让波长连续增加的光通过一种溶液,吸收的量就会平稳地改
变,在某些波长时上升到最大值,而在另一些波长时下降到最小
值。结果形成一种吸收光谱。每一种原子团都有自己特定的一个
或几个吸收峰。在刚刚进入20世纪的时候,美国物理学家柯布伦
茨首先证明,在红外区域这种现象尤为明显。虽然当时他的仪器
太粗糙,使这项技术未能实际应用,但是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
来,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红外分光光度计来分析复杂化合物的结
构,这种仪器能对2~40微米的光谱进行自动扫描并能记录下结
果。用于化学分析的各种光学方法,包括无线电波吸收、光吸收、
光散射等,都非常精密,并且没有破坏性(换句话说,标本在检
验过程中不会破坏 ),因而完全取代了前一章中提到的李比希、
杜马和普列格尔的古典分析法。]

  虽然用淀粉色谱法测定氨基酸非常令人满意,但是在这种方
法发展起来的时候,马丁和辛格研究出了一种更简单的色谱法;
叫做纸色谱法(图12-3)。各种氨基酸能够在一张滤纸上被分
开(一种用特别纯的纤维素制成的吸水纸)。把1~2滴不同氨基
酸的混合液滴在滤纸的一个角上,然后把滤纸这一边的边缘浸入
了醇一类的溶剂中。由于毛细作用,溶剂沿着滤纸慢慢地移动。
(将吸水纸的一角浸入水中,你就会看到这种现象。)溶剂经过
液滴时顺便带上氨基酸分子,因而使氨基酸分子也沿着滤纸移动。
如同淀粉色谱法一样,每种氨基酸都以特定的速率沿滤纸移动。
过一段时间以后,混合液中的各种氨基酸便在滤纸上分成一系列
的斑点。有些斑点可能含有两种或三种氨基酸。要把这些氨基酸
再分开,需要等滤纸干燥以后,把滤纸从原来的位置旋转90度,
然后把新的边缘浸入第二种溶剂中,这种溶剂将把这几种氨基酸
再分别沉积成几个斑点。最后,待整张滤纸干燥以后,再用化学
药品冲洗,使氨基酸的斑点带色或变黑。这真是一种富有戏剧性
的奇观:原来混合在一种单一溶液中的各种氨基酸,现在布满整
张滤纸,就像一幅由彩色斑点拼成的工艺品。有经验的生物化学
家根据斑点所占的位置,能够识别出每一种氨基酸,几乎一眼就
能看出原蛋白质的成分。把一个斑点溶解,他们甚至能够测量出
这种蛋白质中某种氨基酸的含量。由于对这项技术的发展,马丁
和辛格获得195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图12-3  纸色谱法

  (1952年,马丁同詹姆斯一起,把这种技术原理应用在分离
气体上。各种气体或蒸汽的混合物可以利用氮或氦一类情性载气
的气流通过液态溶剂或吸收性固体的表面。混合的气体通过后,
在另一端出现时就分开了。这种气相色谱法特别有用,因为它分
离速度快,而且非常精密,能够探测出痕量的杂质。)

  色谱分析准确地估计出了各种蛋白质的每一种氨基酸含量。
例如,已经发现,一种被称为血清清蛋白的血液蛋白质分子,含
有15个甘氨酸、45个缬氨酸、58个亮氨酸、9个异亮氨酸、31个
脯氨酸、33个苯丙氨酸、18个酪氨酸、三个色氨酸、22个丝氨酸、
27个苏氨酸,32个胱氨酸、4半胱氨酸、6个甲硫氨酸、25个精氨
酸、16个组氨酸、58个赖氨酸、46个天门冬氨酸和80个谷氨酸,
总计有18个不同类型的526个氨基酸,分子量约为 69 000。(除
了这18种以外,还有一种普通的氨基酸,叫做丙氨酸。)

  德国血统的美国生物化学家布兰德提出了一套代表各种氨基
酸的符号,现在已被普遍采用。为了避免与元素符号相混淆,他
用每一种氨基酸英文名字的前三个字母来为其命名,而不是只用
第一个字母。其中有几个比较特殊:CyS代表胱氨酸,以表明它
的两半通常被连接到两种不同的链上;半胱氨酸用CySH代表,以
区别于胱氨酸;异亮氨酸的符号是Ileu而不是Iso,因为Iso是许
多化学名词的字头。

  用这种符号,血清清蛋白的分子式可以写成:Gly15Val45Leu58
Ileu9Pro31Phe33Tyr18try1Ser22Thr27CyS32CySH4Met6Arg25His16Lys58
Asp46Glu80。应该承认,分子式这样写比较简洁,但念起来并不顺口。



【三思言论集】 欢迎给制作人来信:jasper_uk@sina.com



--
What a friend we have in EMACS,
  All our text-problems to halt!
What a privilege to keypress
  Control-meta-ESC-shift-alt!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天外飞仙]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994毫秒